袁氏家谱网--

标题: 【转】浅谈家谱 [打印本页]

作者: 袁文献3918    时间: 2013-1-29 15:00
标题: 【转】浅谈家谱
【转】浅谈家谱
   作者:倪家少爷
           浅谈家谱之一——复杂的承继兼祧等
  许多人对自己的家谱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看过很多的家谱了,而要循规蹈矩的去修家谱的则更少了。修一部好家谱很难,要修一部没有错误的则就更难了。
  去年年底因为一些族事,便数次查阅家谱,发现2003版倪氏家谱还有很多弄错的地方。比如:倪毓成对我说他父亲叫如锦,而我纠正他说你父亲叫如鑫。他说他父亲生前用的名字确实是如锦,而家谱上怎么变成了如鑫,他也不知道。正月初三毓成来到我家,他说初二他去了他大姐家,他大姐告诉他,他们小时候是烈属家庭。我说烈属的话说明她父亲是死掉的,那她应该是参加新四军,战死的如锦的孩子了。毓成又说战死的是如鑫。我说如鑫的妻子就是你的母亲,他战死的话又如何生你们兄弟四个出来。他说他也一直奇怪,经过问他大姐和舅舅家他现在才搞清楚,原来他大姐是他叔叔如鑫和他母亲的小孩,后来如鑫战死,他父亲的原配又没有生育,便在解放后和他叔叔的遗孀结婚,生了他们兄弟四人。一切就都清楚了,原来如锦和如鑫的遗孀结婚生了4个儿子,如鑫就只有一个女儿。
  我又对毓成说你的嫡亲曾祖父叫建喜,建喜只有一个儿子就是你祖父国雍,但是你们这支人丁不旺,建喜有5个堂兄弟没有小孩,你祖父又兼祧了5户人家,也就是又有5个名义上的爹,分别是建福、建禄、建寿、建魁、建唐。这就是老家谱上你祖父名字反复出现的原因。2003年修家谱时按照你父亲2兄弟进行了分祧,如锦兼祧建福、建禄、建寿;如鑫除承担本支建喜外,又兼祧建魁、建唐。由于2003年以为如锦没有后裔了,所以建福、建禄、建寿的世系就到如锦为止。而建喜、建魁、建唐的后裔又传到了你的子侄辈。由于该支早迁居到了外地,2003年修谱时对如锦和如鑫到底是哪个自己也不能确认,因此2003年家谱就接错了,这一错,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下次修谱不能单纯把他们4兄弟接到如锦后面,这样一换,他们的嫡亲曾祖父建喜就变成没有后裔了,所以又要回祧一个,把他嫡亲曾祖父传承下去。
  家谱的错综复杂非一朝一夕所能够了解,我看孟氏谱上有一子兼祧九家的,祧来祧去,尤其还要分祧、回祧,到后来哪个是嫡亲、哪个是承继都搞不清楚了,而且承继有应继和爱继之分,家产多的,应继者又多的,有时候一人有6个继子。也有开始没有孩子,承继后又有老来得子的,但也有本身有好几个儿子,却又有承继儿子的,反正很复杂,也很有讲究,有的甚至承继的事情要皇帝恩准,比如清代富阳出了一个宰相(大学士)董诰,他的直系后裔无传的时候就用同姓承继,其承继之事就得到了嘉庆皇帝的批准。像孔氏北宗的承继也属应继,不过皇帝可以夺爵,夺爵后还是按照应继来推选。但是我们家的家谱在清代以前的世系图上对承继之事是没有记载的,所以有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兼祧),有同一个人,下面有不同的儿子(分祧),假如对家谱不熟悉,研究不透彻,也根本理解不了类似很多很多稀奇百怪的奥妙。
 
浅谈家谱之二——“儿子”比“父亲”大10岁的奥秘
 
  去年博客上有个朋友写来了一封长长的信,并寄来了他编写的一套家谱,他说他百思不解的是他的15代祖和16代祖年龄只相差3岁,15代祖活了32岁,16代祖活了44岁,去世年份相差15年。而之前和之后的世系都没有问题,也没有承继的记载,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15代祖不可能是16代祖的父亲,所以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而且他们的家谱上这样的蹊跷事情还不止一处,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就告诉他了我们2003年修谱过程中的一件事:毓河和秉长是同年佬,而且是好朋友,毓河有2个女人,早已出嫁,一个儿子在7岁就去世了,秉长则有3个儿子,没有女儿,秉长的二儿子比毓河的儿子大10岁,按辈分叫毓河阿公,毓河一个人独居一套房子,而秉长则住房紧张,毓河来问我,说他有心把秉长的二儿子当孙子来看待,能否在家谱上做上去,我说可以,族规对承继的规定是同姓必须伦序相当,没有年龄限制,因此虽然你去世的儿子比你侄孙子小十岁,但宗法体系有:摇篮里的阿太,白胡子的孙子的话,作为爱继,年龄不是问题。因此在家谱上毓河的儿子是秉云,秉云的嗣子是鸿钟,也就产生了“儿子”比“父亲”大10岁的现象。
  父子之间出现不合常理现象,多由于承继缘故,倪氏家谱上这种事例有10来处。2003年续修家谱时发生了2次不合常理记载,另外一事是毓松的长子秉新给毓松的小叔叔如美做孙子,如美的儿子毓祥(殇)和承继的嗣孙秉新只差一岁,世系图是如美——毓祥——秉新。
  一般家族对异姓入继控制很严,对同姓入继比较宽松,而且不注明的情况很普遍,我看北方的很多家谱,纵然是民国年间的谱,对应继情况下的承继,很多都不注明,我看我们的谱,对清代以前的出入继承没有注明,清代开始有记载了,有个人父子之间相差110余岁,我查家谱是那人的继父在清道光年间外出,一直未归,外出那人母亲遗言其长门长子的份额和遗产必须由族里代管,待他回家,直至民国33年,连同咸丰同治年间一同被掳的人的遗产和继承之事族里就统一进行了处理,族里专门写了立继文书,为他们这些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人立继,上面还特地补充一点:一旦这些人或后裔归宗,其祭祀和房屋土地依然须归还他们或他们嫡裔。
  家谱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促使改接世系,那就是犯案,像什么钱粮案、人命案、欺君犯上、聚众造反等等,为避免牵连,其五服兄弟纷纷按照伦序,接到另外支派上去,在古代,接到另外支派,认他人为父后,可以免受处罚。当然不能是大案要案。钦命大案,家谱也来不及修改的。
  我自1984年第一次修谱,到现在已经28年,28年来修过、看过很多家谱包括倪氏和非倪氏的,对家谱上某些事情的移花接木深有感触,当然知道了其中的来龙去脉,也会恍然大悟。
 
浅谈家谱之三——无法回避的水分
 
  说到家谱,就不能回避家谱里的水分,只有正视家谱当中的水分才能够认识家谱、利用家谱,兼容各地家谱,有的人以为只有自己的家谱才是唯一正确的,只有自己家谱上的记载才是可靠的,不肯吸收兼容各地家谱的优点,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小的诸如非亲生子写成亲生子、随便冒接古人、虚造官衔之类就不说了。
  第一大问题就是伪造世系。
  伪造世系分2部分,一部分属于明显造假的,那些平均代龄不到10岁,平均代龄超过50岁的,都属于明显造假,但一个世系里面的连续几代平均不到18岁和超过50岁的情况现实当中并非罕见,因此要从整体分析,不能够以偏概全,轻易否决。为什么呢?因为造的世系里面很多人也是曾经真实存在的,甚至有连续几代是真的,错就错在先后次序、兄弟排列、凭空捏造上,如宋人排在唐人之前,朝代不同的人变成了兄弟等等。
  另一部分就是看起来非常完美的世系,其祖宗名讳都文绉绉,夫妻出生也相距只有3.5岁,辈分体系整齐划一,问题就出在整齐划一上,要知道很早以前并不讲究这个,就像汉朝没有凳子,网上说值价2.2亿的汉朝玉凳显然是赝品,但很多人相信,否决这样的世系很头疼,往往招来辱骂。看这类世系要辩证的看,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分析产生的原因,肯定其相对正确的部分。
  第二大问题是真假掺和在一起的世系
  现在好像没有人自称是秦桧的几十世孙,但岳飞的后裔就很多很多,这部分人中有真的,有假的,也有挂靠在岳飞名下的,而且有人也自己心中有数,他们是挂靠的,但剔除这部分人也行不通,剔除了他们,让他们归宗到哪里呢。当然不包括孔氏里的内孔和外孔,外孔害死孔氏正宗,臭名昭著。
  第三大问题是世系代数是真的,部分名讳是后加的。
  一般来说繁衍成族的家族对从哪里来,始祖是谁都是有人记牢的,传了几代、辈分高低也是知道的,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家谱往往不是不修,就是过了很多代才修,因此很多资料都缺失了,为了世系图的完整,就会按照行派对部分祖先加名讳。这样的家谱最大的毛病就是各支与各支之间不能一一对应,迁居外地的人也找不到在老家家谱上祖先的名字。比如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其外迁支派很多,但各地家谱比对的话,大方向一致,细节不一致,这就是由于家谱是过了很多代之后才按照记忆、传说、部分零碎资料修的,所以不能完全对号入座。
  修撰家谱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人,遇到了很多错综复杂、真真假假的问题,排忧解难、理清脉络、去伪存真尤显重要,也正因为能够看到家谱中真实的一面和虚无的一面,才能够去认识理解家谱、运用家谱,为需要的人服务。
 
浅谈家谱之四——令人惊叹的家谱
 
  有的所谓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们否定中国夏朝的存在,更是否定中国绝大部分家谱的真实性,因为他们非常聪明的脑袋看到了家谱里的水分,再无限制放大,就是家谱是假的了,再发表什么长篇大论,以此耸人听闻,博点虚名,其实我的考古脑袋也好使的,家谱的细枝末节我也知道,家谱内容很多是传说,错一点很正常,但以此断然否决家谱,既吃不开,也行不通。
  话说在浙江绍兴市郊,有一个家族四千多年来一直以活化石的姿态顽强地证明着大禹存在的真实性。他们的职业是为大禹守陵。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一直守到今天。战争、瘟疫、自然灾害曾给他们带来灭族之灾,最凄凉的时候阖族只剩下父子三人。至今这个家族在全世界也只有不过千人。他们延续了一个古老家族悲壮的史诗。
  据《姒氏族谱》记载,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他从舜帝那里继承王位后第十年,他也象虞舜那样从都城平阳出发向东南狩猎巡视。他来到了妻子女娇的故乡茅山,这里是古越人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随从们按照他的要求在山上给他造了一个极其简陋的行宫,即一座草房,院子的正中树了一杆巨大的龙旗,龙旗之下,插着一柄象征王权的玉钺。他就在这样的行宫里住了下来,并传令四方诸侯,务必在次年的春天来到茅山,他要考核大家的政绩。春天到了,禹在茅山上大会各路诸侯,对政绩突出的进行封赏,同时也杀了一个不守政令的防风氏。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干部考核”,禹将茅山改为会稽山,会稽即会计,即考核功绩的意思。
  秋天到了,这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对臣下说到:“我恐怕要死在妻子的家乡了。把我葬在这会稽山上,用芦苇做椁,桐木做棺就可以了。墓穴不要挖得太深,下面不要触及泉水。不要为了埋我而劳役这里的人民,更不要因为我的墓在这里就不让民众耕种这块田地。这样我才安乐。”大禹病故后,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葬在会稽山的北麓。
  禹的儿子启继位后,在禹陵的北面立了宗庙,春秋两次祭祀。禹的六世孙少康继位后,为使祭禹的活动延续下去,就封他的庶子姒无余为越王,命他率家人在会稽为禹守陵,并主持春秋两度的祭祀。所赐田地可以不向国家缴税,而全部用在守陵的日常开支和祭祀上面。这样,姒无余就成了姒家第一个为禹守陵的人。在紧靠禹庙的西北侧,姒无余和他的家人住了下来,渐渐地就成了一个禹陵村,村民从古至今全部为姒姓。
  《姒氏族谱》写到姒氏第十二世时,笔调忽然黯淡了下来----“十二世祖越王娄……传立商世,徒有空名,而无权位,不能自立。”也就是说到了商朝的时候,姒氏家族不再有人做越王,而且王位一丢就是27世。然而,姒氏家族没有离开禹陵村,依据在那里守着禹陵。这种状况贯穿了整个商代、西周和多半个东周。这个家族在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商代君王们如此压迫他们呢?为什么西周的历代君王也不闻不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呢?然而,家谱里却没有留下任何明确交代,成了千古之谜。
  大约是到了春秋末年,为了复兴祭禹,这个家族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一只神鸟飞到了会稽山,它口里的一粒种子落在了田里,于是长出了水稻,我们姒家的人就用新长出的水稻祭祀我们的禹王,我们家族有个小孩,刚一出生就会说话,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鸟禽来了,鸟禽来了。他还指着苍天对禹陵说,我是无余君的后代,快快恢复对禹的祭祀呀。我们也好为百姓到上天那里去请命,到鬼神那里去通融。”这个说法传到了中原,周王室竟没有表示什么异议。于是,姒氏家族大喜,趁势在嫡系长房里选出一个名叫姒无壬的,大家推举他做了新的越王,此人是禹的第40代孙。从此,祭禹又恢复了。传到第43代,就是灭掉吴国成就了霸业的勾践,当他接受周元王无可奈何的封赏时,他是何等的神气飞扬啊。他不仅仅是雪耻了吴国带给他的耻辱,他的倚天长剑斩去的是家族一千多年的郁闷。他是姒氏家族自夏亡以后,第一个到中原潇洒走一回的人。勾践在禹陵旁修了一个气势雄伟的禹庙,姒氏家族再度兴旺起来,祭禹也随之走入正常化。
  家族在一次次衰败中苦苦挣扎,灭族之灾频频袭来,最凄凉的一次全族只剩父子三人,姒氏依旧坚守禹陵岿然不动。为使家族兴旺起来,姒氏的族长终于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这就是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守陵外,其他族人可以到外地谋求发展。这样,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二百年间,姒氏有很多人走出山村去经商、做工、求学,这使不断衰败的家族获得了兴旺的机会。上个世纪40年代,日军攻陷绍兴,姒氏家族生灵涂炭,几乎后继无人。抗战胜利后,又不断有家族的人从外面回来,肩负起守陵祭禹的重任。
  如今,除了村里有429个姒氏后裔外,各地(包括海外)还有500多人,这在姒家的历史上算是兴旺的了。而这是与18世纪那个英明的决定是有直接关系的。
  如今,大禹的子孙已经到了143代左右,平均代龄约28.5岁。
  大禹还有一支后裔就是杭氏,杭氏有封地,历史也非常悠久。比起大禹后裔夏氏来说,姒氏、杭氏鲜为人知,姒氏的姒字,在老的新华字典上都被博学多才的专家们给拿掉了。
  历史就是历史,你不相信没关系。周朝的国姓是姬,他们作为黄帝的长门,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周天子的同姓诸侯国虽然属于姬姓,却只能称氏,姓是总的,氏就是分的。姓氏就是这样一世世的传承了下来,家谱也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再去看看各姓各氏的家谱,你会惊叹其中丰富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不会为一点点的水分而迷眼。
 
浅谈家谱之五——看家谱后才会明白什么叫流芳百世
 
  生老病死,很多人在世上走了一朝,什么都没有留下就匆匆走了,就如天空的白云。看大大小小的一部部家谱,我明白,只有家谱才能够留住曾经的往事,过去的祖宗,哪怕他是一个一生默默无闻的平常百姓,但都会被后世子孙写在庄严的家谱里、供奉在神圣的祠堂里。
  家谱上映入眼帘的都是一个个祖宗的名讳,一张张祖宗的画像、一个个感人的修谱故事,一桩桩捐款捐物修谱立祠的记录,而没有谁谁临终留给子孙多少银子的记载,也没有谁谁宠待儿女的记载。
  家谱诚然不能当饭吃,留给子孙一点银子和一部家谱,其现实意义当然有区别,一些人宁愿选择不修家谱,把银子留给子孙,可是子孙把你的钱一会儿就花完了,花完之后还看不起那点儿小钱,至于父祖的忌日很多很多人根本就记不得了,更不会记得祖父传给父亲多少银子、父亲传给你多少银子了。
  修一部家谱则不然,不但你延续了列祖列宗的血脉,而且把一代代的亲戚、一代代的发展都保存了下来,纵然千百年之后,子孙还会纪念家族的列祖列宗,你看有家谱的家族是否是这样,而没有家谱的家庭,则什么也不记得了,人死则如灯灭,什么都烟飞灰灭。
  祖上也许曾经有家谱,文革中毁了家谱,毁了或许遗失了家谱,那是大时代造成的,我们也不必怨天尤人,多少的家族都曾经因战乱、动荡遗失了家谱,但还是坚忍不拔的补起来了,也还有家族意外的保留了珍贵的家族资料,因为很多是甲地遗失了家谱、但乙地还保留了家谱,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就是这样保存了下来的。
  如今也是历史上难得的好时代,我们更应该重修家谱、你主持重修了家谱,那你就是家族历史上流芳百世者之一了,留给子孙一套家谱与留给子孙一万元钱,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意义,我想应该很分明的。
  修家谱就是流芳百世的积德善举!
 
浅谈家谱之六——查家谱
 
  昨天晚上我刚上楼,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平时打给我的陌生电话很多的,有咨询修家谱的,有查询倪氏历史的、有直接让我回答问题的等等。
  那人说他是嵊州姓倪的,祖宗叫应期,是浦江前倪人,家中有一本支谱为清朝同治年间所修,问我他们的祖先到底是哪里,我听了名字,判断肯定是龙池倪氏的,但龙池光前倪支派现在有3000多人,古代人也很多,到底在哪里须查家谱。

  看他急迫的心情,我便马上下楼再次打开电脑,查询龙池谱,我初步判断应该在21卷里,可是21卷里很多很多的人,与他说的老祖应期,同音的有应起、应奇等,就是没有发现应期,嵊州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来,我是从21卷查到22卷、查到23卷,23卷有400来张,我再从18卷开始查到19卷,还是没有发现,时间过去了2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查到。
  夜已经很深,后来我终于查到应期为朝凤的儿子,生于明朝崇祯年间,其子迁居新昌、其孙迁居嵊州长安庄,家谱记载到清朝咸丰年间后就戛然而止了。这样与他们支谱相关联的记载就对上了,原来他们就是嵊州长安庄人。
  龙池谱有个不好查的问题,比如一个人他的父亲在18卷上,他的儿子有可能在25卷上,在他父亲名下没有写下见25卷第几页,在50卷上查首行第一个人,也没有上接几卷第几页的记载,因此上下关联不好查。
  天下倪氏网留言版留言和有些人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也是没头没脑的问问题,比如最多的是我是什么村的,我们的祖先是哪里来的?还有诸如我们是江苏的,请问江苏倪氏辈分是什么,从哪里来?等等。
  我不是神仙,虽然对全国大部分倪氏有所了解,但不具体到省市区,单凭小的自然村,我不清楚。还有江苏倪氏人很多,怎么能够问这么笼统的问题,纵然在一个县,甚至一个村有很多的来源也不一致,何况全省。
  我修过、看过的家谱有的活在世上的人就有14万多人,同名同姓也很多,今人与古人重名也很多,用脑子想一下,一户人家难道还要用身份证吗,正因为全国人口很多,才要有身份证,身份证编号才很长。所以提供信息完整,我才好查询。
  我们修家谱也一样,人很多,家谱要分成一卷卷;人与人之间辈分有可能不一样,所以要制定一代一个辈分,以示区分辈分高低;同辈人,出生有先后,所以要排行号,以区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同一辈有亲生的、承继的、领养的等也要用不同写法区分。老婆很多的,也要分原配、继配、侧室、妾等等。
  查家谱,首先得知道家谱怎么编写的,知道了怎么编写,查起来就很方便,我看到过各式各样家谱,所以查询起来相对快捷,有的人到上图查自家的家谱,好几天还查不到自家的记载在哪里,就是由于对家谱不了解的缘故。
  比如应期,那么他是龙池倪氏25世孙,就得在龙池25世里找,把同音的人都找出来(家谱中很多名字和现实当中同音不同字),进行比对,看哪个人是。
  比如允仁,他的行号是恭1438,也就是他有1437个哥哥,在行传的话直接找到恭1438,可以查到他出生在清朝咸丰几年几月几日几时,娶谁,生了谁等等就在内了。再看恭7875,他是文革结束的1976年所生。恭1和恭7875,两个同一辈分的人相差在250岁上下。
  假如不知道行号,可以按照出生日期反查,但要记住以前包括现在我们修的正规家谱民国时候用的是民国年号,封建社会用皇帝年号,解放后才用公元纪年。
  如何查行号,很多人只知道名字,行号并不知道,那么就要到属于某房某派的世系图上去查,查到了名字,就知道了行号,具体行传就在里面了。
  家谱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方方面面的讲究很多,能够得心应手编家谱的人,查家谱也熟练。
 
浅谈家谱之七——祖像
 
  简而言之,去世的父母、祖父母及列祖列宗的遗像、画像、塑像都叫祖像,上至黄帝、炎帝、各姓氏的开氏始祖。
  佛教有佛像、道教有神像、天主教,基督教有圣像、儒教有孔子像等等,像作为人或神的象征,具有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义,已经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了。

  以前在春节里,很多家族祖堂都悬挂祖像,祖堂正中还有木制的专门挂祖像的画托,很多家谱也绘有祖像,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有纸质的、有绫质的等等,经历文革浩劫,很多祖像被烧毁,现在人们又纷纷按照回忆,请画师重绘祖像,以便张挂在祠堂里、载入在家谱里。
  家谱上说:昔人因思慕之诚,慨音容莫接,于是绘图。仪像虽神形相隔,而俯仰之间,俨然如在。至绘图于谱牒,殊非古制,然时俗所尚,亦孝子仁孙之至意耳。俾后之子孙,观其像,读其赞,慨然生孝敬之心,虽百世之远犹晤对一堂也。
  我们到黄帝陵祭拜的时候能看到的黄帝像,我们到孔庙参观能看到孔子像,圆谱大典的时候张挂祖宗像,像给人的感觉是更生动、亲切、有形。
  那为什么有的家谱没有祖像呢?有家谱的祖像,祖像数量也不多呢?那是因为古代画祖像的画师工资较高,画好的祖像载入家谱的话还要先刻成雕版,彩色的话每张祖像都要用人工填充天然颜料,因此画祖像的家谱制作成本较高,所以祖像要载入家谱的话,其后裔必须捐一大笔钱,而且还要给谱师红包。这样才造成有的家谱没有绘祖像,祖像数量也不多,彩色祖像更少。
  现在修谱虽然今非昔比,但绘制、装裱高档祖像、上全家福等依然须按家族、家庭经济实力、捐款大小来。
  祖像作为后世子孙对祖先的一种怀念,纪念,更直观的给人一种感觉,有着文字家谱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现在依然为人所重视,并像祠堂、家谱一样,正逐步的走近世人。
 
浅浅谈家谱之八——休妻、再嫁等如何表述
 
  在古代原配没有儿子、寡妇再嫁、休妻等等都是有的,但家谱上这样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可是你对家谱研究到一定层次,你就会明白家谱上这样的记载很多。
  有的人也看过一些家谱,纸上谈兵是可以的,但真正的要修一部好家谱出来,则是很难的,因为现实当中很多事情要避讳,体现在传世的家谱当中更是如此,而且很多谱例都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

  比如原配没有儿子,由侧室、小妾生的长子就会直接记在原配名下当儿子,这是通行做法;原配没有儿子,按照应继、爱继立的继子,记载在谱上,等于也有了儿子;真正没有儿子情况很少的,一般都生过儿子,可是从小就死了,那么谱上就写:生一子,殇或生几子,俱殇。
  被休,七出最主要一条是无出,因此写无出的,一般就是被休的。生过小孩,因另外原因被休的,其小孩归到继配者名下。
  很多家谱都有这样的记载:配某氏,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失。这种很多都是改嫁的。也有的改嫁后,老了再回到儿子这边,但家谱上依然不准记载的。娘家的家谱上女子只准写一个女婿,改嫁情况不准写的,称“再蘸者不书”
  妾的娘家情况是不准写的,一般就写:妾某氏。一些大家族也有一些人穷苦人贪图钱财,把小孩给人家当小老婆,这样的情况一般就是“直削不书”轿夫、和尚、尼姑之类也是如此。除了不准写,祠堂里还会开祠堂门进行惩罚,一般是鞭打、罚跪或罚钱等,当轿夫之类基本都开除宗籍。
  未婚先孕怎么写呢,一般结婚不到7个月出生的小孩都算来历不明,宗法森严的家族,又严禁异姓入继的,则绝对禁止入谱,前几年有些家族修谱,接纳了一些人进谱,他们祖上就属于这类原先不准进谱的。也有允许入谱,但名字里有雷、桃等字,表明他们是结婚几个月出生的(五月桃、五月雷),还有直接注明:来历不明等等,并且祠堂里对当事人要进行惩罚。
  家谱里立传的都是好人好事,家规祖制规定的都是立世存身的条条框框,中国古代家庭、家族的恒定不变就是靠这样条条框框在维系,有的人斥责古代的做法,其实纵然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修谱可以写一些新东西,但坐牢、枪毙等有损家族颜面的还是不写的,写了遗臭万年。
 
浅谈家谱之九——正视问题才能修好家谱
 
  说实在的,每个家族都有很多家谱,各谱的基础悬殊很大,例如脉络交叉、世次错位、名祖串道、增减字派等等都是存在的,若只续宗谱,不修统系,家族内都不吻合,还坚持己见,那么,这样的宗谱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欺欺人了。
  总认为“我家的家谱最好”,不正视例如:有所谓一世祖是亲兄弟,老二比老大长100岁,多传上五代人的兄弟;有亲兄弟数人之后裔,在一个时段中都是100岁左右生子的;有同一祖之裔,世次祖公名讳不同或缺失的;有名人的名讳到处借用的;有自加列祖列宗生卒年份而闹笑话的;有干支与某朝某帝时间不合的;有明朝人用唐朝官名的;更严重的是同一个得姓来源演变为不同版本说法,即如倪氏认曹叔为祖等等,都掺与了纂修者的个人观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修家谱者必须知道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去理顺家族的纵横脉络,族史才能与国史相吻合即“脉络不交叉,始祖不移位;既有历史源流,又有当今现状,所修谱才是万世之谱”。
  修一次谱其实就是一次大的文化融合过程,即文化的认同,只有正视原有家谱的局限性,才能修出好谱,才能说话不离谱,也才能达到敦亲睦族,启迪后昆的作用。
  当今时代是历史上难得的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经济发展,人们交往也日趋频繁,世界变小了,每个家族的源流部分都有人在整理、比对,现在部分则自己都清楚,只要你能够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借鉴人家好的经验,方法,妥善处理断代缺失部分,就一定能够实现编纂一部好家谱的愿望!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3-1-29 17:17
讲的很实在!古代一夫多妻,出继入继较多,现在好象简单了些。现代对于谱中兼祧这类的词有时看不懂,修谱时可以用现代文直接说清楚。
作者: 袁保险    时间: 2013-4-2 20:25
细读完了,也有遗撼,如果楼主是袁氏,说不定能揭我心中的所想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