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河南南召县盘子山祭祖活动图文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28 19:58
标题: 河南南召县盘子山祭祖活动图文专题
祭祖队伍向河南南召县皇后乡凉水泉袁氏神位碑聚集.doc (23.13K)

活动议程:(对应的照片见标题后面的编号)

1 2010128袁氏宗亲向凉水泉袁氏神位碑聚集(4677
2、排列有序的祭祖队伍走向主祭场(4577
3、来自四面八方的祭祖袁氏后裔(4573
4、袁氏神位碑矗立在河南省南召县皇后乡凉水泉广场(0002
5、几千名袁氏后裔齐聚于袁氏神位碑前(4638
6、空军鲁山县天印山小学校长袁朝海主持大典开始(0098
7、袁恺后裔第十六世袁金河和二十六世袁炳照揭碑(4720
8、南召县人大代表凉水泉村书记袁福婷点碑(0136
9、主祭人袁福婷向袁氏神位敬上祭品(0186
10、袁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袁明恩等敬献花篮(4780
11、袁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袁润洲敬献族谱(0200
12、南召县工业聚集区副主任袁向阳颂读祭文(0216
13、第一届袁氏全国代表大会委员袁文献致贺词(0222
14、袁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袁润洲讲话(0235
15、凉水泉村书记袁福婷致欢迎词(0005
16、凉水泉村村长袁东阳宏扬居委主任袁斌强等敬上高香(0321
17、袁氏后裔部分代表跪拜神位(0042
18、空军鲁山县天印山小学校长袁朝海宣布大典礼成(0237
19、凉水泉村古铜器队欢庆表演(4589
20、鲁山县盘鼓队欢庆表演(4702
21、宝丰秧歌队欢庆表演(4697
22、普天同庆(0114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28 19:59
致袁氏宗亲祭祖欢迎词

尊敬的莅临领导、袁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今天是2010128日,农历庚寅年十一月初三,是我们袁氏族人树碑祭祖供奉祖先神位的黄道吉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崇高的敬意仅代表皇后乡凉水泉、弘扬居委袁氏族人向百忙中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鲁山、宝丰、南阳、南召等袁氏宗亲表示感谢!向莅临的领导表示感谢!向各位亲朋好友表示感谢!
    “树高千尺莫忘根,河长万里应知源,后世不忘先祖恩,人有祖先往下传。”袁氏姓源、史历悠久。据《袁氏的史记》汉袁公讳良碑云:“厥先舜苗,世为封君,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后有袁氏,袁氏自公元前656年涛涂公立袁姓以来,已有2660余年历史,袁氏族谱都以袁涛涂为开姓鼻祖,史为袁氏正宗,衍生出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溯吾袁氏,郡望陈州即今淮阳生息繁衍,后辗转晋冀并分布大江北南。
    近祖三老公自偃师分派徙居鲁山,其子鉴,字镜如,封中宪大夫,鉴妻陶氏,封三品淑人,鉴生四子:亮、恺、英、杰。亮未仕通商;恺,生于明宣德七年,任南京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诸职,英为陈州道台,后移居项城;民国袁世凯即其后也。杰官至安徽巡抚,定居安徽。袁公讳恺为鲁山、宝丰、南召等支系世祖。袁恺又叫袁都宪,字舜臣,俗称袁都堂,明鲁山人,公元1453年中进士,初授兵部给事中,历晋礼科左兵科谏议,英俊伟岸,为人正直,刚正无私,不畏权贵,忠君爱国,政绩显赫,不断加官进爵,继任鸿胪、光禄正卿,加晋中宪大夫,拜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后又改通议大夫。致仕于明弘治1493年。据《重建袁都宪祠牌坊碑记》载:恺巡抚辽东,旬月奏绩,特遣掖臣记勒其功,且官其子,锦衣得世袭焉。公曰:悉心边围,臣子职分,固辞不受。晚年归里,适鲁岁凶,民负官课,恺出俸金两千五百两代民完纳。次年归偿,公辞不受,乡里颂德不绝。世祖讳恺讫于弘治1498年旧历三月,葬于鲁山西南袁家寨袁氏茔。茔园占地30余亩,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猴、石龟、石碑等。明成化六年,皇帝敕赠金匾以彰其德,匾额红底金字,上书:“忠贞元老”四个大字,皇匾悬挂在鲁城东门外路北“袁氏祠堂”的二门门楣之上。
    鲁召宝丰袁氏都是恺的后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家谱宗代继恺第十七世字派为化、第十八世字派为长、十九世洲、二十世绪、二十一世秀、二十二世从、二十三世凡、二十四世贵、二十五世立、二十六世宪。清初先祖自鲁分支迁徙南召,分布于云阳南召店、南城门、凉水泉、东花园等处繁衍生息,原有族谱惜焚于公元1966年文革时期,故字派四十字中的“岐汝传致善,事吉庆余兴,香业富临中”未曾启用。今树碑供奉神位,吾支系袁氏宗代字派四十字镌之于珉,希我袁氏族人、后代子孙起官名或起小名时按字派取之为盼。
    袁氏宗族,慎终追远,皇帝苗裔,子孙繁衍,溯起姓氏,年深渊源,西周武王,授封妫满,统辖陈地。始祖涛涂,为官清廉,英明传世,国君陈桓,赐祖袁姓,神州华夏,始有吾袁。吾系支脉,袁公讳恺,又名都宪,字为舜臣,原籍鲁山,进士及第,英俊伟岸,忠君爱国,不畏贵权,政绩显赫,多有升迁,光禄正卿,官拜都院,晚年归里,为民纳捐,百姓拥戴,皇帝赐匾。吾族楷模,佑吾永远,日月经天,江河流淌。鲁召宝丰,同根同源,今日树碑,供奉神位,祭奠酹觴,吾祖有灵,敬慰拜告,伏惟尚飨!
    袁氏宗亲即日祭祖大典、了解吾鲁召宝丰、袁氏宗族起源、支系演变,对袁氏子孙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如何继承和发扬先祖之贤德,团结一心,使袁氏宗族更加兴旺发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愿望。通过此次树碑祭祖暨计划修建祠堂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同时使我们袁氏宗族得到以下启迪:
    一 、让子孙上学读书,刻苦学习,提高袁氏家族的整体文化素质。目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没有文化寸步难行。不管是从政、科研、经商、务农没有文化,难成就大业或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袁氏先祖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许多袁氏族人因酷爱读书成为历史名人、或政要、专家数不胜数,为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祖之美德让下一代多读书,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进取,干一番大事业,为袁氏族人增光添彩,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袁氏宗族要精诚团结,和睦互助。鲁召、宝丰袁氏族人身体里流淌着共同的血,无论职位高低,从事哪种行业,都是袁氏子孙,兄弟姐妹。
    三 、袁氏家族成员要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敬老爱幼,不分民族、地域、姓氏,要邻里和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做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

               农历庚寅年仲冬月壬辰日吉时第十九世袁福婷
                                    谢谢大家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28 20:01
袁氏历代宗亲之神位(碑文)
袁氏姓源,史来悠久。据《袁氏的史记》袁公讳良碑文云:“厥先舜苗,世为封君。满为陈侯,至玄孙涛涂以字立姓曰袁。”其后有袁姓,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溯吾袁氏,郡望陈州即今淮阳生息繁衍,后辗转晋冀等地遍布大江北南。近祖三老公,自偃师分派徙居鲁山,为第一代祖。其子鉴,字镜如,封中宪大夫。鉴妻陶氏,封三品淑人。鉴生四子:亮、恺、英、杰。亮未仕通商;恺,生于明宣德七年,任南京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诸职,卒于弘治十一年,葬于鲁山西南袁家寨袁氏茔,见《袁氏族谱及明都堂袁公讳恺之墓碑文》;英为陈州道台,后移居项城;杰官至安徽巡抚,定居安徽。今袁公讳恺后裔来朝祖陵祭祀,远涉山陕鲁皖湖广,近及宛洛平汝,惜族谱焚于公元一九六六年文革时期,故字派四十字中的“岐汝传致善,事吉庆余兴,香业富临中”未曾启用。今溯历阅谱,继恺第十八世字派为长、十九世洲、二十世绪、二十一世秀、二十二世从、二十三世凡。鲁山家声旧,南召世泽长。清初,先祖自鲁分支迁徙南召即今云阳镇,分别选南城门内、南召店、凉水泉、东花园和晒经石等地定居,其中晒经石同足又分迁至南河店柏林庵生息。南城门一脉择茔于城东岗。南召店门选茔云阳袁庄南岭。凉水泉、东花园、晒经石门立祖茔于鲁阳关水畔南召店。据南召县志载:县城东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宿之名驿,即古有名的“三鸦路”。其八家名驿,袁氏善经七家并置柞坡田地千顷,且代有显人,成为南召一大望族,袁氏茔内碑文详细记载了祖人之功德,遗憾的是公元一九五八年间茔内牌楼碑亭俱毁,松柏被伐。斗转星移,随着袁氏家族财丁兴旺,清中叶南召店祖茔又分支出东花园门立新茔于花园龙凤崖。凉水泉门修祠堂于凉水泉西凤沟祭祖,茔设栖凤岭。晒经石门择新茔于晒经石河北岸,其祖茔壬山丙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实乃金龟投江之风水宝地也。后衍支四门,即长门黄楝崖、次门后小庄、三门上头后沟和晒经石门,人口千余。今逢华夏盛世,家族和谐荣昌,经族人众议建袁氏宗祠于晒经石,族谱祖德镌贞珉于祠内,永继后祀,以志不朽云!


宗代字派

祖纲明玉之 宝家化长洲 岐汝传致善 事吉庆余兴 香业富临中 绪秀从凡贵 立宪发大鼎 继昭首万祥


袁氏族委暨十九世袁福婷于公元贰零壹零年拾壹月撰文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28 20:10
文字解说见第一楼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28 20:11
文字解说见第一楼

作者: 袁银生    时间: 2010-12-28 21:55
场面浩大 墓碑雄伟 祝贺!~~~~~~~~~~~~~~~~~
作者: 袁酉    时间: 2010-12-29 08:48
场面浩大 、壮观,值得祝贺!润洲、明恩等宗亲有功!
作者: 春风雨    时间: 2010-12-31 08:41
热烈祝贺!
作者: 袁乐华    时间: 2010-12-31 18: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11-1-3 21:20
大气!彰显了吾袁精神!
作者: 小袁志强    时间: 2011-1-6 19:46
真是雄伟壮观!!!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