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从晚清重臣到立宪皇帝——真实的袁世凯
[打印本页]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5 22:09
标题:
从晚清重臣到立宪皇帝——真实的袁世凯
名将之后立戎志
袁世凯是近百年被全盘否定的历史人物。中国的史作者有个特点:要否定某人就从头到脚、从小到死地彻底否定。说袁世凯出生在“恶霸”之家,自幼就是个“胡天胡地的恶少”,结识的也尽是“市井无赖少年”。
而历史的真实是,袁世凯出身名将仕宦之家,他自幼便是有志少年。
袁世凯出生于19世纪中期。中国一方面遭受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另一方面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和捻军起义。是清政府内忧外患当头的乱世。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地处豫皖两省之交,是捻军起义的中心地带。
袁氏家族的高官还是产生于镇压近代农民起义的战争中。
袁世凯的祖父袁树三、叔祖父袁甲三、袁重三、袁凤三,都是耕读为生。其中甲三成就最大,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监察御史、兵部给事中。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清军屡败,军饷告罄,清政府只好命地方兴办地主武装,即团练,以抵御太平军和淮河流域崛起的捻军。湘军、淮军都是这时编练成军的团练武装。许多文官和大批知识分子都弃笔从戎,参加镇压起义的地方部队。
袁氏家族的全部成年男子都投入到地方武装之中。袁甲三由兵科给事中回乡办团练,被清廷命为帮办团练大臣,驻军安徽临淮关以攻捻。他的长子袁保恒,进士出身,为翰林院编修,也投入甲三的军营。次子袁保龄,举人出身,同时弃文随父征战。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因是长房长子,未允离家出征,也在家乡以同知(县)衔,举办团练。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也同时随袁甲三剿捻。保中和保庆是袁树三的两个儿子,因保庆无子,把袁世凯过继为嗣子,保庆即为世凯的嗣父。
在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的过程中,袁世凯父子叔侄皆因战功晋升。袁甲三由一个五品京官直升为督办皖、豫、苏三省军务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为地方一品封疆大员(清廷地方一品大员称为八督,共八缺;十二个省级长官为二品称为十二抚,共十二缺,统称为八督十二抚,是地方20个封疆大吏),漕运总督职掌清廷的漕粮征调运输,并统领及制江北的镇道各官,是清政府极为重视的一品大员。
袁甲三于同治二年(1863年)病死,死后被皇帝赐谥“端敏”,即端正聪敏。清政府时“端敏”公的态度,是袁氏家族极大的荣耀,成为袁氏世世代代的楷模。
袁甲三的长子袁保恒也因军功升迁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为朝中的二品大员,与巡抚(省长)同级。
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龄也因军功升至二品官。
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以军功历住济南候补知府、江南盐运道等重要官职。
袁氏家族出了这么多高官,是典型的高门显族,即是所谓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在河南那个穷地方,在大众眼里,俨然一个小王朝了。
袁世凯生于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其生父袁保中生有五子,袁世凯在世字辈里排行是老四(并非保中的四子)。其叔父袁保庆曾生一子,出生不久夭折。保庆妻牛氏非常喜爱世凯,自幼为之哺乳,视如己出。时任济南候补知府的袁保庆年过四十,以为无望生子,便向哥哥讨来世凯作为过继儿子。
[
本帖最后由 樵夫 于 2010-9-25 22:23 编辑
]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5 22:12
时年七岁的袁世凯遂跟着嗣父至济南、扬州、江南(治所在南京)等任所。自幼受官场陶冶,大城市的繁华,使幼年的袁世凯眼界大开。
高门显族,军功世家,尤其祖父袁甲三国战功得高官的荣耀,成为幼年袁世凯的奋斗目标,决心如祖父一样,做八面威风的大将军。
捻军失败后,时局趋近和平,国家进入建设年代。嗣父袁保庆企图让世凯走科举正途,在济南府任所请名师为之启蒙;至南京后更延聘文武兼资的老师对他进行严格教育。
据史料记载,袁世凯幼年异常聪明,诗书过目成诵,但却表现出不愿死读经书,对拳脚武功尤为喜好。那个文武兼备的塾师便教他习练武学,自幼随军征战的袁保庆见儿子偏好武功,也把自己多年的领兵战斗心得,编为《自(y ,音义,有能力)琐言》一书,亲自向世凯演讲。
世凯不愿走科场旧途,学汉代班超,立下投笔从戎之志。“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他苦读兵书,学习骑射。他经常去南京郊外习练骑术。一次不慎从马背上摔下,伤了脚踝骨,怕嗣父责怪担心,不让他再练骑术,自己偷着让走方郎中医治,结果伤虽医好,但断骨未接好,使他终生留下残疾,走路有些微瘸。
同治十二年(1873年),嗣父因患霍乱,在南京弃世,十四岁的袁世凯与嗣母牛氏扶柩还乡。次年,在西北左宗棠处帮办军务的堂叔袁保恒又带他去左氏军营历练行伍。后来,保恒调任刑部侍郎,也把他带在身边。
袁保恒出身两代进士,也想好好培养世凯,曾延请进士张星炳等名师为之课读。但是,时任内阁中书的堂叔袁保龄则认为世凯资质虽堪造就,但其好动的性格,不易培养成文才。
光绪三年(1877年),袁保恒奉命去河南开封赈灾,袁世凯随行。此时世凯已十八岁,袁保恒让他“参佐一切”,发现他“办事机敏”,是“中上美材”。
光绪四年(1878年),袁保恒染上时疫,不幸病死开封任上。袁世凯从此失去长辈庇护,返回项城老家。此年,四世同堂的袁氏家族分家,世凯继承了袁保庆分得的一份丰厚家产。十九岁的袁世凯独立门户,成为一家之主。两年前,他曾回河南参加乡试,考举人未第完婚娶妻于氏。
袁世凯自幼受着将门熏陶,冲龄随叔辈去济南、南京、西北、北京,足迹及江南塞北,官场、兵戎历练,已成为胸有壮志,身怀阅历,出类拔萃的干练青年,绝非史书千篇一律记述的“恶少”、“混混”。
作者:
袁民杰
时间:
2010-9-26 08:42
标题:
说的对极了
[s:2] [s:8] [s:13] [s:10] 自古成者王候败者贼!历史抹杀不了袁世凯的功绩!伟人毛主席仍然是三七开!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6 18:56
投笔从戎学班超
袁世凯幼年立定从军的戎志,以祖父辈为榜样,做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因此,对科场时文极无兴致。
然而,这并非说明他的文墨荒凉,一窍不通。他毕竟经过众多良师教育,文史功底也很深厚。改革开放后,由廖一中、罗真容整理出版的《袁世凯奏议》(原名《养寿园奏议》,养寿园是袁世凯寓居河南彰德洹上村的别墅名),共四十四卷、三巨册、110多万字,即是袁世凯一生文墨的大部分。
读读袁世凯的原墨,即可知其文字和知识功底。可惜辱骂、否定袁世凯的那些大小作品,怕是都没见过袁世凯的原墨,胡写乱骂而已。
袁世凯娶妻生子,又分得丰厚的财产,生父也早于1875年病死,他独门立户,家居三年。
袁家是高门显族,他本人是见过大世面的富家公子,史科记述他“性任侠,喜为人鸣不平。慷慨好施与,以善为乐,寒士多依为生,士绅推戴,负一郡望”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卷一(该书记述袁世凯前期生平)。。
这自然不是否定他的著作说的“胡天胡地的恶少”,而是“负一郡望”正义之士的主心骨,文人学士的食主。犹如春秋时期的平原、春申、信陵、孟尝四君子,宽厚爱人、尊贤重士,以揽英才。
这几年,他的身边也的确聚集了一大批文武学子。他办起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他主持其事,出资供给食用一切。
袁世凯主持的文社无大内容,无非对诗饮酒、议论文章;同时也驰骋讲武,习练武技。
光绪五年(1879年),袁世凯的姑丈张向宸受命办理河南赈捐,委他专办陈州捐务。袁世凯办得异常出色,“集款独巨”。这一方面说明他办事干练;另一方面说明他在地方影响很大,才能令绅商捐款。从而说明,《容庵弟子记》中“士绅推戴,负一郡望”的记述不虚。
为此,张向宸把袁保恒生前的捐款,为袁世凯捐了一个七品的中书科中书,表示对他奖励。对于此事,否定袁世凯的作品,到袁世凯从军时报了中书七品,以为是袁世凯投机谎报。实际上晚清的捐官,已成制度,并非见不得人的丑事。官吏中出现“科班”与“捐班”两种,从清廷角度是卖官以补财政;而客观上是向商人开放政治,打破了长期轻商抑商的局面,许多民族资本家捐了官衔,其社会地位便发生了改变。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6 19:01
胡雪岩因经商而资助左宗棠西征,为西征军安排饷械,得到了一品官位,被称为“红顶商人”,在前清封闭政治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事。
同年,袁世凯又与他主持的文社多人参加了乡试。榜发、文社有两人中举,他再次榜上无名。尽管他并不热衷科举,但既然参加了考试而未被取中,也是很丢面子的事。这次失败,促成他彻底丢弃科考,投笔从戎的决心。据记载,他“倾箧举所作诗文付之一炬,曰:‘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明耶!’”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随后,他便收拾行装,北上京都,谋求安身立命的途径。他家居的几年,因慷慨好施,家产大半荡尽。他不惜毁家借贷,筹借了川资,北上京师。
但是,他到了京城后,虽然那里有不少祖辈父辈的门生故旧,因自己的先人多已凋零,故无人问及。不仅没寻到建功立业的机会,连返乡的路费也花得精光。
完全落拓的袁世凯何去何从,史书记载有了多种说法。大致正确的说法是,他先是出京到了天津,他的堂叔袁保龄正在天津李鸿章督署做幕宾。由同做李鸿章幕僚的周馥为袁世凯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入李氏的幕府。他认为李鸿章手下有的是人才,自己去了难有出头之日,便放弃投奔李鸿章的机会,继续寻觅机会。
此后,堂叔袁保龄给了他四十两银子,让他返回河南。但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便拿上这四十两银子,乘轮直去上海,到那里去找寻机会。
上海虽然繁华,但同样无机会可寻。袁世凯逆旅寂寞,在烟花场上遇到苏州籍的妓女沈氏。二人情好日密,沈氏愿资助他川资,劝他赶快离开上海,去寻求男子的事业。袁世凯甚为感动,行前立誓,富贵后绝不相负。这个沈氏,便是袁世凯后来的第一位妾,或称如夫人。
此时,袁世凯再度下决心弃文从武,去山东登州投奔嗣父的好友,督办山东海防的吴长庆。
由上海去登州的途中,又知交了阮忠柩,又由阮氏馈送部分路费,才直奔登州,投奔吴长庆。一些史书记载(如陶菊隐:《袁世凯真相》)袁世凯去登州时率领了一批市井无赖少年;或说带领家乡旧部几十人(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因此吴长庆见了甚为不满。实则袁世凯本人落拓,连往来路费都要由别人馈送,他何来金钱供这么多人食用?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第174辑,第125~126页。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6 19:03
袁世凯在人生道路的抉择方面,选择了他的正确方向,是他成功的先决条件。他在当时的战乱年代,不习章句而从军行伍,是快速成功的最优途境。当时的湘、淮大将,本来是没有官级只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还有一批连低级的功名也没有。清政府在危难之秋,亟需有人拯救,湘、淮军崛起,几个胜仗打下来,就产生一大批府、县,甚至省级高官衔,即是翰林放官,熬到府、省级,也得几十年,有的一生仍是低级官,承平年代,很难为官员提供升迁的机会。
例如他的叔祖袁甲三,道光十五年进士,熬到咸丰三年,近20年还是一个七品低级官。此后以帮办团练大臣头衔攻捻,因其不湘不淮,常受到排挤,即使如此,由于他领兵在涡阳、临淮等攻捻大战中取得胜利,一次性就升为钦差大臣、漕运总督,官至极品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1014~1024页《袁甲三》。。
当时,他拿到周馥的推荐信,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资质,认为到李鸿章幕府极难有出头之日。因此,超过一般人的抉择,毅然放弃投奔权势极大的李鸿章,而去投奔吴长庆,这也是他精明之处。袁家和吴长庆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
原来,吴长庆是安徽庐江人,其父吴廷香为当地著名绅士。太平军北上,吴廷香受命办理庐江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吴长庆亦随父守庐江。咸丰四年,太平军围攻庐江,吴廷香派吴长庆至宿州向督办团练大臣袁甲三求救兵。当时袁保恒、袁保庆皆随袁甲三作战。时因袁甲三同受太平军攻击,袁甲三对是否分兵救庐江举棋不定。袁保恒坚持不能分兵援庐江,而袁保庆则力主赴援。因争执迁延,庐江城被太平军攻破,吴廷香战死见《袁甲三传》、《淮军志》、《太平天国》等。。此后,吴长庆深恨袁保恒,与之断交。与袁保庆则视为亲兄弟,后来袁保庆供职江南盐运道,吴长庆以淮军“庆”字营驻守长江防线,经常与为官南京的袁保庆往还,过从甚密。袁保庆病故,吴长庆亲为料理丧事,抚柩痛哭不已。袁世凯当时随嗣父在南京,其情其景历历在目,他是袁保庆的唯一嗣子,吴长庆对他的态度不问可知。
当袁世凯落魄至京沪等处求职时,吴长庆已官居一品,是李鸿章淮军著名大将(时称淮军四名将:刘铭传“铭”军、张树声“树”军、潘鼎新“鼎”军、吴长庆“庆”军)。
袁世凯当时不选势大声隆的李鸿章,而选择与自己的家庭有特殊关系的吴长庆。这位父执对他有特殊情感,处处关心、照护、培养,是他顺利发展、发达的极为关键的一步。许多史作者用极不准确的史料全盘否定袁世凯,流传下来的无稽传说,写出吴长庆如何不欢迎袁世凯,写那些袁世凯在吴长庆军营如何胡作非为,甚至编造故事讽刺挖苦。说他跟张謇读书,正确的中国字写不出几个来,甚至在课堂捣乱,向老师的砚台墨盒撒屎等等,简直无聊透顶。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10-9-28 09:45
好文章!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8 19:34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
光绪壬午时(1882年),袁世凯、张謇随吴长庆“庆军”赴朝鲜平定壬午兵变。
主持朝鲜外交事务的金允植赞扬袁世凯“豪慨似宗悫(qu ,音确,忠厚意),英达类周郎”。把袁世凯比喻为宋代的名将宗悫,率军讨代越南叛乱;比喻为三国时统率吴蜀联军,战败曹操的周瑜。
张謇赞扬袁世凯是“谢幼度一类的人物”。谢幼度即东晋名将谢玄,在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中,他统率八万军队,打败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史书说他有“经国之才略”。
统帅吴长庆则称赞袁世凯是“中州有数男儿”。
李熙1882年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反映了极为复杂的矛盾关系。表面是朝鲜宫廷内部矛盾的激化,实质上是日本企图侵略朝鲜,破坏中朝关系,进而侵略中国的深层矛盾的反映。
朝鲜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属国,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实行疯狂扩张的“大陆政策”,吞并朝鲜是其既定政策。
朝鲜统治者是李氏王朝,自明初建朝,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宗属关系。同治三年(1864年),国王李昇去世,因无嗣子,乃以皇帝李昰应之子李熙继位。李熙年幼,由其父以大院君身份摄政。十年后,李熙成年亲政,而大权又落入皇后闵氏外戚集团之手。大院君仍想揽权,就出现了统治集团的尖锐矛盾。
日本则企图利用矛盾控制朝鲜,于1876年出动军舰侵朝,清廷未能尽到宗主国的保护之责,使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朝鲜王室的一些人对清廷失望,从而把眼光投向日本,日本进而挑拨中朝关系,鼓动朝鲜脱离中国,并大力培植亲日势力。于是,在朝鲜王室和大臣中,出现了维护中朝关系的一派和亲日派。
光绪六年(1880年),朝鲜王室接受清廷的开导实行改革开放,闵妃集团在改革军事制度时,又乘机削弱大院君集团实力,裁汰了大院君的“亲军营”,大院君则借此挑拨军队和闵妃集团的矛盾,煽动兵变。当时闵妃集团以国王名义改革旧军队,成立新军营聘请日本教官训练。新军营的待遇优于旧军队。大院君挑拨说闵妃勾结日本,旧军营官兵先是殴打发放饷米的军漕,进而抢夺武器,攻击日本使馆,杀死日本教官,进攻高官住宅。并攻入王宫,闵妃出逃,汉城陷入瘫痪。
李熙被迫召回大院君柄政,大院君重新组阁,恢复旧制。
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回国,报告了兵变经过,日本政府以为正是举兵入朝,迫使朝鲜投靠日本的大好机会。此后,由朝鲜宫廷矛盾转为中日关于朝鲜问题的矛盾。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8 19:37
清廷驻日公使黎庶昌看到日本的动向,急电署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李鸿章母亲去世,丁忧回籍),建议派兵入朝。逃亡在外的闵妃也通知正在天津的朝鲜使臣金允植和鱼允中向清廷求救。
1882年8月17日,清政府命庆军统领吴长庆、水师提督丁汝昌、候补道马建忠率军乘威远等三舰赴朝。8月10日,清军抵达仁川登陆,庆军六营快速进入汉城,“旬日之间,祸乱悉平”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黄山出版社,第264页。。
当时,日军也快速入朝,但却比庆军慢了半天。庆军已控制了大局,使日军无所作为,趁机控制朝鲜的阴谋破灭。
中国军队所以能迅速入朝,平定变乱,遏制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阴谋,同袁世凯个人的努力及其卓越的军事才干绝难分开,他堪为中朝两国的功臣。
袁世凯是入朝中国军队的前敌营务处帮办,是直接组织、指挥入朝和平变的军官。
袁世凯自入吴长庆军营,未因自己与统领的特殊关系而表现骄傲,同时也没有世家公子惯有的放纵习气,总是“谦抑自下”。所以,做他老师的张謇,认为他对八股文不感兴趣,但办起事来却刻苦认真,干练有条。
同时,对军队训练、战术等也刻苦钻研。他每日勤读兵书,并随营出操、参加野外演习,使他很快熟悉了指挥军队作战和行动的实际本领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26页。。
袁世凯的表现,既得到吴长庆幕府总务张謇的赏识,也得到统领吴长庆的信任。所以,在朝鲜警报传来,袁世凯才能在间不容发之时,为吴长庆委以前敌指挥重任,使袁世凯得以发挥其军事指挥之才。
袁世凯的军事才干并非摆摆样子,入朝之前在庆军中已有表现。1882年春节时,营中放假三天,暮气已深的淮军染有许多恶习。士兵群赌、酗酒斗殴,甚至动以刀枪。营官们因放假离营过年,无人管束,营中大乱,事态发展,不堪闻问。袁世凯见状,乃假以统领之命,率亲兵营士兵赶往械斗现场,迅速查实肇事者,当即命令就地正法,使这场恶性事件平息。事后,他向吴长庆报告经过,并向统领请罪。吴长庆了解真相后,极力赞许他的管理才干,命他为营务处帮办同上。。
袁世凯在前敌营务处,进兵神速,为中国军队取得了先机。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8 19:40
据史料反映,朝鲜警报传来,庆军营务处的幕府办事人员多回乡参加“秋闱”乡试,仅张謇数人操办,人手不够。张謇委袁世凯一手操办,结果应该“五六天办好的事,他不到三天就办得妥当齐备”,在极短时间里,出征军队便备好一切,登船赴朝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册,第90页。。中国旧军队,往往因准备行军拖沓,失去戎机而失败,其战例笔笔可数。
庆军抵达仁川后,先锋营管带强调士兵不习乘船,多数晕船,躺在舱里迟迟不动。吴长庆大怒,立撤先锋营管带,在军前宣布让袁世凯接任指挥进兵。袁世凯受命,催令登陆,在两小时内即完成登陆和战斗准备,大受吴长庆夸奖。于是,先锋营在袁世凯的率领下,飞行汉城,争得先机,迅速平乱。
袁世凯治军极有方法。入朝庆军,纪律甚为涣散,“奸淫掳掠,时有所闻”。袁世凯说:“前来戡乱的王师,军纪如此,遗笑藩封,玷辱国体”,乃向吴长庆请令严肃军纪。吴长庆授以全权,发给治军令符。袁世凯“传令各营,有擅入民居及军营者斩。恰好有违犯命令者,于是立即处斩数人传首示众”。有人报告庆军某人强奸朝鲜妇女,袁“徒步前往查办,亲自监督搜捕,竟然废寝忘食。最终查获了人犯,亲手处决了他”。
袁世凯还向吴长庆申说,军纪败坏,全在军官管束不严,甚至带头犯纪,必须对治军不严和犯纪军官予以严惩。平日,吴长庆总认为手下军官随自己长期作战,多有劳绩,不忍严惩。而来朝鲜后,官兵劣迹昭彰,不惩办有辱国体,实不是小事。于是,吴长庆同意袁的请求,发文允其便宜行事。袁世凯在军前查饬犯法和治军松懈的军官,查实情状当军公布,立即处罚。其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慑服了将士,使庆军声威再次振发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袁世凯多年研究兵法,懂得大将治军应“恩威并施,宽猛相济”,“他严于执法,而待遇属下却十分厚道,训诫劝告不停于口。常常说:‘服从命令者是我手足,违抗军令者就是贼寇仇敌。(我)倍赏必罚,决不会有一点迁就。’士兵的伙食日用,下令全部要充分供给。有病者他亲自前往抚慰探视,发给他们药物。夜闻巡查军营,看见有在外露宿者,都招呼他们入室休息。阵亡者他亲自视殓祭奠他们,负伤者他监督医疗救治,每日必亲自探视一次。所以士卒都感动奋发,全都乐于为他所用”。同上。
“对待朝鲜的军民百姓则主张宽厚体谅,所以朝鲜人对他的感戴就如同对待父母,连妇女小孩子也都知道尊敬爱戴他。”同上。
在平乱中,吴长庆派他剿灭聚集汉城城郊枉寻里的变兵和饥民。袁世凯俘虏了他们,仅诛杀那些凶悍首要十人,余者则遣散不究,事变得迅速平息同上。。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8 19:47
金允植要求庆军诱捕挑动兵变的大院君,归政国王。吴长庆命令袁世凯“密为布置”。8月26日,大院君去清军营帐访问,袁世凯将其亲兵阻于帐外。大院君很有礼貌地访问吴长庆,同时讽清军名为平乱,实则欲夺其权而归闵妃。吴长庆听后“尚友吾其辞,不忍发动”,袁世凯则持刀侍侧说:“事情已经泄露,迟则生变!”遂令亲兵把大院君扶入轿子,星夜奔赴仁川马山浦,又扶入军舰,送往天津。成功完成了朝鲜王室的归政,消弭了大院君的分裂祸患。
事后,吴长庆褒奖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同上。。为他上奏请赏,清廷授予五品同知,优先补用,并赏戴花翎。”
兵变平息,朝鲜王室继续编练新军,辞却日本教官,让袁世凯统筹编练。他为之起草规制,选拔壮丁,逐步编练,未及一年,成效显着。朝鲜王公大臣、各国使节等前往参观检阅,皆感赞编练的新军“堪称劲旅”。就连治军多年的淮军名将吴长庆,也为之惊异、赞叹不已。
因此,袁世凯的出色表现,受到当事者多方面的高度赞誉。
朝鲜外交大臣金允植自壬午兵变后与袁世凯过从甚密,“未曾一日相离”,他目睹袁的作风,五内折服。他在赠诗中称赞袁世凯“豪慨似宗悫,英达类周郞”金允植:《云养集》卷三,《中日战争》二,第404页。。
张謇在登州就与袁世凯最接近,赴朝也是每日在一起。他对袁世凯的军事天才、指挥作风也极为赞赏,说他是“谢幼度一类的人物”《中日战争》二,第315页。。
而吴长庆曾向金允植说:“英达夙成,志气轩豁”,“慰庭(袁世凯字)是中州有数男儿”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奉命调回大连金州防卫。行前保举袁世凯总理留驻朝鲜的庆军营务处,兼领庆字营。庆军是淮军主力,军官中有很多提督、总兵等高级将领;士兵也都骄横成性。但袁世凯在短期内便协调好关系,自己统带的庆字营也很快服命于袁世凯,操练和军纪都“位于各营前列”同上。。
留驻朝鲜的庆军还有吴兆有、张光前两营,他们都是淮军宿将,官至一二品。而当时袁世凯仍为五品候补同知,却独带庆军的庆字先锋营,而且尚有总理庆军营务处和会办朝鲜防务的头衔。同时,军事之外的外交使命,清政府也统令袁世凯办理,让他去与朝鲜官方和各国驻朝外交官打交道。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0-9-28 19:51
由于袁世凯在平息兵变过程的影响,使朝鲜当局对他非常器重。袁世凯在朝鲜与朝鲜政府及各国使臣的沟通,都远远超过清政府驻朝鲜的外交官。久之,中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实主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都视袁世凯为驻朝外交官。李鸿章也评价袁世凯:“袁公不但懂军事,而且熟悉外交。”同上。
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袁世凯在朝鲜受到重视,是他的个人努力、资质和功绩所取得。但全盘否定他的旧着,却说是袁世凯巴结李鸿章,同时“在密告中说吴长庆的坏话。李鸿章的耳根子素来很软,加上袁又善于逢迎,他就开始重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而与吴长庆日益疏远。吴因兵权被削去一半而郁郁不乐,不久就在全州病死了”。陶菊隐:《袁世凯真相》,第6~7页。
实际上,吴长庆率三营奉调回国驻防金州,是因中法战争爆发,渤海湾防卫空虚,才被调回充实防务,而朝鲜与日本等国的关系,也必须留下军队驻防。清政府只好把去朝鲜的六营庆军,留下一半,另一半调防金州。哪里是因袁世凯背后说吴长庆的坏话,“夺取吴长庆的军权”呢?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家庭有很深的交情,袁世凯在登州、在朝鲜的作为,他都历历在目,对袁世凯赞不绝口。袁世凯的功劳和受到表奖,以及提升官职,都是吴长庆向清廷报告,才使袁有了升迁的机会。袁世凯哪有机会向远在直隶的李鸿章“说吴长庆的坏话”呢?他的级别之低,想说吴长庆的坏话,也根本说不上的。袁世凯向李鸿章禀报朝鲜军情和政况,是吴长庆早已调去金州、甚至已病死后才有的事,那些是他权限之内的事。在吴长庆率庆军入朝平乱的过程中,袁世凯是无权、也没有机会向李鸿章报告事由的。更何况吴长庆是李鸿章编练淮军最早成军的铭、鼎、树、庆四军之一,是他的淮系老班底,这几个统领为他打下天下,都是他的心腹嫡系。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袁世凯,就是袁世凯的祖父袁甲三和他的父辈们,站在不湘不淮的位置上,想向李鸿章说吴长庆等人的坏话,让李鸿章舍弃自己的爱将,把军权夺过来交给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不是当时朝鲜和金州的防卫重要,李鸿章不会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别人指挥的,军阀们都视军队为命根子。袁世凯在朝鲜独领庆军一营,是出于形势之需要,也是吴长庆亲自保举的。再者,当时的朝鲜三营庆军,仍有吴兆有、张光前统带的两营。袁世凯虽统带一营,也仅是统带而已,那一营军队的所属仍然是原来的淮军,最高领袖仍然是李鸿章。如果吴长庆不是很快就死在金州,朝鲜的三营也仍然是他的三营,仍然是“庆军”,而不是“袁军”。仅仅是六营庆军,分兵驻守朝鲜和金州,这哪是袁世凯“夺取吴长庆的军权”呢?
作者:
增海
时间:
2010-12-4 0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12-4 10:56
谢谢楼主的好帖!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只能当看客!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