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在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袁硕望    时间: 2009-1-15 17:50
标题: 在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在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提纲]







各位宗亲.叔老伯爷.兄弟姐妹们:



  首先, 请允许我讲一段本人,对这个会议或许是没有关系的经历吧。



1963年,我在临湘一中上高中。高考前,,学校对我们这些即将 毕业的学生拖欠的学杂费逼得相当紧。今天晚上明天早上让你吃两顿,中午就把你的餐停了,把你赶回家去拿钱。。我还欠学校二十块钱,自然在停餐的名单之中。。本来从五里牌到汀贩坐火车只要八角钱,我哪有钱啦!只有光着脚顺着铁路跑。那时我们家住在忠防咀上屋。我回到家里一看,米桶里也没有多少米了,一家人只能喝稀饭。我不敢启齿向含辛茹苦的母亲和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哥哥,说要学费钱的事,又回到学校。第二天,停餐的名单中又有我的名字。



如此三番五次,被一个刚从哈尔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知道了。,他向事务长把胸脯一拍,扣我下个月的工资。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42块钱啊。要知道,,我们当时并不认识,他凭什么要这样做?就凭我姓袁他也姓袁。这个人是谁啊,就是今天在座的袁皇初老先生。



还有,我常常或冒着风或顶着烈日,在忠防水库西岸弯曲的羊肠小道上踽踽前行,从家里去学校或者从学校回家。。往往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个比我大一些的女生与我同行。,她一只手为我撑起那把小花伞,一只手轻轻抱住我瘦小的脖颈,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这个人就是李彬秀大姐。当时她已经是袁乘柱老先生的未婚。



正当我要被带上现行反革命帽子遣送原七,劳动改造的时候,是袁海迁老先生带着四位宗亲赶到我反省,实际上是劳改的电站工地上来看望我,安慰我,并找当地政府为我鸣冤叫屈。这都是为什么啊,就因为我是袁家的子孙。



宗亲朋友们,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就是要商量如何用系谱和建祠堂这些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我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济贫扶困,和舟共济,弘扬,巩固,加深,和传承这种血浓于水的血脉之情,这种精神和风格,让我们袁氏宗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繁荣昌盛。



正是这种亲情,陪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之路,饱受磨难,但终究没有被各种各样的风浪,特别是政治风浪所摧毁,终於走到了今天。



1政治这个东西,是很厉害的。它对阶级来讲,是工具是武器,对个人来讲是一团迷雾,。这团迷雾一旦上了身,无论你在别人的眼里,还是别人在你的眼里,就会失去本来面目,变成怪物变成恶魔。你看看,一个刘少奇,一下子是叛徒内奸和工贼,一下子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譬如说国民党,原来总说他是假抗日真反共,现在又说主要抗日战场在国统区。同样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下说坏一下说好,变来变去,都是政治这个东西在作怪。。在族谱的编篡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首先扫除自已身上的这种迷雾,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加政治观点,不加任何形容词。;这叫做拨开一切政治迷雾还其本来面目。要远离政治,远离政治才是最大的政治。你看奥运办得多好。她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有扫除这种政治迷雾,才能真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可是我们编篡族谱寸程中彩必须重视的一个原则问题。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



各位宗亲,兄弟姊妹们,人人都有父亲,又有谁不是自已的母亲所生。在人类的繁衍发展过程中,是父亲用肩膀扛起一家的生活重担,而母亲则用自已的乳汁把我们哺育成人。。



    在整地个社会生活中,古今中外的女性,同男性一样,也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象居里夫人,撒切尔夫人,贝布托,赖斯,阿罗约,象武则天,花木兰,西施,王昭君,貂蝉,孟丽君,李清照,以及宋氏三姐妹,还有江青,邓颖超,还有吴仪,,还有我们的袁雪芬,这不都是杰出女性巾帼英雄吗!?



    可是,令人痛心和愤愤不平的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和夫权的残酷统治,使我们的母亲,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没有任何地位。好可怜啊,在族谱上只有某氏,连名字都没有。这公平吗?不公平,这是莫大的不公平。现在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也一定能够把这个公案给翻过来。



    要真正做到女性与男性一视同仁。不仅儿媳同儿子成对收录,,而且女婿也要同女儿成对收录。女婿有半子之份嘛!



再说说建祠堂事吧。我记忆中的祠堂是一栋又高又大的房子。屋詹上龙飞凤舞,,石板墙上,雕着诸如孟氏股孔融让梨的故事。;走进去,里面也很宽敞。分上下两重;两重间有天井,天井四角各有两间大房子,放了一些杂物;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耳门与外相通;下重一般空着,上重也空着,只在上面靠墙的神龛上,敬奉着祖宗的牌位。这样一栋房子,按现在的物价估算,要建起来,马马虎虎也得几百万吧。可是,平时这里一般无事,只有过年过节时才有人带着贡品纸钱来这里朝拜。更可惜的是,几经历史风雨,时代变迁,这些祠堂都只剩下一些 破壁残垣,有的甚至连砖块都被人瓣走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的政治风浪太厉害了,但无人看管,没有及时维修,也不能说不是重要原因。



现在建祠堂的呼声甚高,宗亲们的积极性很大。这是大好事。但是,建祠堂干什么,怎么建,按照怎样的模式建,建在何处?这一连串的问题,的确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那么大一个房子,要几百万,就摆那么几个祖宗牌位,就在年节祀一下祖先,这合算吗?倒不如把我们的先祖袁涛涂的画像挂在这里,把我们袁氏的通谱和族谱也保存在这里,把我们袁氏过去和现在有名望的人用过的衣物,著作,科研成果什么的,都收集起来保存在这里,甚至把他们的经历拍成电视剧在这里放映,让人参观或瞻仰,以教育激励子孙后代,从而达到弘扬袁氏文化的目的。这不正是一个文化博物馆么!?就在祠堂的大门口挂一块《中华袁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牌子吧。



这样一个有特色的文化建筑,倒不如建在县城,最好建在旅游点上。那里来来往往的人多,宗亲们来这里也很方便,正好宣传我们袁氏祖宗的功德,弘扬袁氏的历史文化啊。据说市里在五尖山有一个建百姓祠堂的规划。谁在那里建祠堂,可以给很多优惠政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前不久我去那里玩过,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呀。那里山青水秀,已经有了世界碑林,有了屈原书院,也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底底蕴和基础。那里的主人淡泊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可是个很有远见的文化人啊!



据说除了这种意见外,还有一种意见,主张建在忠防。两种意见分歧很大。有不同意见,这很正常。一下去就是上百几百万的,这可是个大问题。问题越大,越要慢慢来,心急吃不得滚粥。建议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不作结论。双方都冷静下来,认真考查,认真思索;最后通过讨论,统一思想,作出结论。



还有,中央的大人物百年之后可以上八宝山,象我这样的平庸之辈没有这个资格,那么到哪里去呢?去老家忠防吧,那不行,我们一大家已在那里无插针之地。去千针坪吧,也不行的。几年以前我哥哥去世时,为了那几平方墓地,还闹了一点小风波。那真是无家可归哟。



可能有的宗亲说,去我们那里,这几尺土还不容易。别说了,你还不知道吧,你自身难保哩。百年之后你安放在那里,一代两代有人敬奉,到三代四代呢,还有谁理你。有几个知道太公老太公埋在哪里的!?这也难怪,代数多了人也多,照顾不了。还可能出现其他情况,那就更难说了。



我想,要是在我们的祠堂后面或附近征一块很大很大的墓地,该多好啊!不仅我和我的老婆百年之后要去那里,我现在就可以把我的老母和老兄立即搬到那里去。无非是给几个钱嘛。我相信不会煞我的黑吧!让袁氏祖宗安葬在一起,魂归一处。安排专人看管,让他经营,搞点创收,一代代坚持下去。郑姓五年前在河南阳搞了一千亩墓地,效果非常好。



讲完了,希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 luofeng    时间: 2009-1-15 20:00
祝贺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成功举办!
作者: 袁银生    时间: 2009-1-15 21:43
祝贺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成功举办!
作者: 春风雨    时间: 2009-1-16 09:04
祝贺了!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9-1-16 15:43
祝贺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9-1-16 17:07
硕望宗亲在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很有哲理,也很实际,我们要发扬这种办实事的精神!
作者: 袁达军    时间: 2009-1-18 13:18
硕望宗亲在湘鄂陕袁氏宗亲理事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很有哲理,也很实际,我们要发扬这种办实事的精神!
作者: 冬雷    时间: 2009-1-19 08:48
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作者: 剑    时间: 2009-1-19 09:08
按内容而言,这个发言稿应该是硕望代袁泉教授发表的吧?!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1-19 12:33
硕望宗亲:你好?
  剑桥说的对。63年你不可能上高中!以后发贴应注意:自、引、代。
作者: 袁硕望    时间: 2009-1-24 00:05
对,转袁泉教授发言
作者: 袁硕望    时间: 2009-1-24 00:06
对,转教授发言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