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纲)有关史料
1,《旧唐书•列传141》曰:“罡,益州成都人,尤工相朮。初,天罡以大业元年(605年)至洛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宫。申国公高士廉尝谓曰:‘君更作何官?’天罡曰:‘自知相命,今年四月尽矣。’果四月卒。” 初,至洛阳时,年约40岁。出生接近年约为605-40=565年。
2,《袁氏世考•八方枝286页》曰:“天纲(罡)本蜀人,隋末(617年)于阆州(隋属巴西郡,先天元年‘712年’改为阆州),蟠龙山前,筑宅居之。”
3,《袁氏世考•八方枝287页》曰:“考宋嘉定(1208-1224年)《袁州志》开五井(传说,天罡在袁州开五井以穰火灾。崇祀樵楼,并传葬府大堂。)为知府腃强,恕非天罡。葬府大堂,为袁超墓,并辨天罡之墓之非。其祀樵楼,据明《候世屏记》,祀高士袁京。”
4,《袁氏世考•41页》曰:“考天纲曾袓达,祖嵩,父玑,俱登仕籍,未守袁州。即纲终于火井令,亦未尝至袁(州)。宋嘉定志载,府大堂侧墓为袁超。宜春旧志并辩其纲墓之非。何诸志乘浪传至是?”
5,《旧唐书·志二十一·地理四》曰:“阆州,隋属巴西郡。武徳三年改为隆州,先天元年(712年)改为阆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阆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阆州。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隋为阆内也。”
6,《隋书》曰:“梁置北巴郡,后魏平蜀置盘龙郡,开皇郡废。大业初(605年)置巴西郡。有盘龙山、天柱山、灵山,名曰阆內。”
另转两贴供参考:
四川阆中风水意象
蟠龙山是阆中的主山,是山川形势的依靠,并从近至远(小蟠龙—大蟠龙—陈家坡—盖阳山等),形成连绵不绝的龙脉意象,县城就是龙脉的聚合之处。
风水中讲究“山环水抱,冲阴和阳”,弯曲的河水乃龙气聚合之象。阆水从东、南、西三面绕城而过,符合风水中典型的“冠带水”“金城环抱”的大吉意象。阆水自西北向西南的流向也符合“天门地户”的风水原则,“天门”由西山和玉台山隔江对峙而成,也称“上水口”;“地户”位于东南的交通要道,以塔山为水口山,也称“下水口”,上、下水口共同构成县城的“气口”。
阆中的山川形胜是典型的风水格局,城市建设布局也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总体布局以中天楼为中心,以“十”字形大街为主干,向东南西北四面展开,各街巷多与远山朝对,构成了格式塔心理学中“图”(Figure)与“底”(Ground)的有机组合的形态。第二,城市功能分区受风水影响明显。官署建于城内西部凤凰山下,选址于此的目的是“欲复胜景,昌我人文”(明代《凤凰楼碑记》)。阆中城市汇聚于县城东南,处于八卦中的“巽卦”方位,符合东南生气聚财的原则。在城市建设时,有意将南门东渐、东门南移,建置南津关扼守,同时建华光楼(又名镇江楼)接纳东南生气,象征财源广进、财富聚集。为了倡导文治教化,阆中城修建了许多建筑,其中文峰塔、奎星楼筑于县城下水口山上,既增高增势,又象征文运昌盛。
阆中的风水模式外形如女阴,具有“大地为母”的生殖意象,龙与虎、阴与阳、山与水的生殖意义十分典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阆中蟠龙山南“有户及扇,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这实际上与风水中的生气之“穴”同义。
中国神话中的仙境神域就是对风水模式生殖崇拜空间的理想化。阆中风水模式中的山之龙脉一直延伸至昆仑山,表达了古人对生命的无限希冀。阆中名称的来源就与之有关。《说文解字》载:“阆,门高也”。昆仑山从地至天依次为:阊阖门—樊桐(板松)—阆风(玄圃)—增城(天庭),其中阆风(玄圃)是昆仑山连通天地的关键,阆中西门外建有阆风亭,因此阆中的得名就具有了神话仙境意义。
风水塔。风水塔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水口塔,二是文笔塔。从景观生态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看,风水塔是对领地的声明和捍域行为的物化,给相同地域内的社会群体以亲切感和归属感,给外来入侵者以警示[4]。文笔塔则是为了昌文运、重教化。阆中的塔山白塔和奎星楼正好位于水口山上,具有这两种风水塔的功能。阆中人杰地灵、群贤荟萃,与风水塔交相辉映。比如天文学家有西汉的落下闳及任文孙、任文公父子,蜀汉时期的周舒、周群、周臣祖孙三人;科举状元有唐代的尹枢、尹极兄弟状元,宋初的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状元,科甲鼎盛,擅美全川。同时,阆中以其风水景观和人文风尚吸引了袁天罡、李淳风等天文学家在这里定居,张道陵及其弟子入阆中传道,更有杜甫、元稹、卢纶、李商隐、黄庭坚、司马光、苏东坡、陆游、杨慎、顾恺之、吴道子等大批文人来此观光考察。
风水的保护与破坏。在古人看来,风水的好坏影响着城镇居民的命运,因此古镇居民十分关注风水的“兴”与“破”。贞观年间,有望气者言“西南千里有王气”,唐太宗令袁天罡入蜀,凿断石脉,断其王气。咸亨年间还将县城迁于山侧,以阻挡龙脉的延续。明弘治初年,有人认为衙署的位置不吉利,于是府迁山削,蟠龙气脉从此断绝。万历乙亥年(公元1575年),潘良贵出任阆中知府,又下令恢复旧胜,重新恢复龙脉之气。明代《凤凰楼碑记》记载:“(登楼远眺)蟠龙玉台,如奔如注,珠联锦叠,氤氲相属,改观畴昔;西南锦屏、金耳、印斗诸山,又或拱或辑,罗列景状,丹霞碧霭,朝暮相迎。百年佳气,既涣复萃,岂不快哉。”
阆中是中国理想风水模式的代表,其核心是“四神”(或称“四灵”)、“四象”。“四神”其实是分别代表天空中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的星座图案,每个方位有七颗星,共同组成二十八宿。阆中的风水文化与天文密切相关。汉唐时期,阆中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天文学中心。落下闳与司马迁共制的《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历法。此外,西汉末的任文孙、任文公父子,蜀汉时的周舒、周群、周臣祖孙三人,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等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并且阆中还建有观象台。阆中风水环境的选择及城市风水景观的演变,与这些天文学家的活动息息相关。
四川新闻网-南充日报讯
冉云明/文
阆中古城东南郊,有一奇异的山脉绕古城蜿蜒向南,其山形地貌,活脱脱如一条游龙,故名“蟠龙山”。而在其“龙颈”处,却又明显留下了被人工挖凿的痕迹,当地老百姓说:这是被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断龙脉”时“锯”断了的。关于袁天罡阆中锯山的轶事,阆中民间一直广为流传,而一些史料上也多有记载。
据《阆中县志》记载,袁天罡“官火山令,善数术,居阆中蟠龙山筑观星台,以观天象。”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天空出现慧星,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扫帚星”。接着太白金星又多次在白天“抢日”。三月二十三日,蜀西又发生地震。“天现扫帚星,地下动刀兵”。这一连串奇异的天象,被人们看作是改朝换代的前兆。
各种谣传一日盛一日地在街头巷尾悄悄流传,朝野上下一时人心惶惶,“贞观盛世”也笼罩上了一片阴影。这天,火山令袁天罡和太史令李淳风突然奉召人宫。唐太宗一脸愁容地对二位大臣说:“近来天象奇异,又有大臣秘奏西南出现‘王气’,而今蜀西又发生大地震。朕日思夜想,未知凶吉,二位爱卿长于天文术数之道,不知有何高见?”
李淳风略略一思索:“日月星辰变异之象为历朝所难免。大唐自有圣上之贤德,近日无忧。但臣听巫师预测,唐三代之后,有武氏起而灭之。”
唐太宗听了大惊失色,他沉思了半响说:“朕今天召你们入宫,就是为了这件事。如今天命已现,如何是好?不如将天下所有武姓之女尽斩杀之!”
袁天罡上前奏道:“圣上万万不可,俗话说天意不可违!一代明君,岂可滥杀无辜?微臣自愿前往蜀西赈灾,兼步‘王气’。若真将‘王气’真龙穴地步着了,我便下令地方官员征集民力,将地形破毁,则‘王气’自然断绝,大唐江山无忧矣!请陛下宽心,多多保重龙体!”
第二天,袁天罡骑上太宗御赐宝马,扬鞭朝巴蜀飞奔疾驰。行至今广元朝天驿,登高南望,远远望见阆中方向瑞气缭绕,祥云升腾,似觉有“王气”之象,便急忙风尘仆仆朝古城赶来。
来到阆中,他站在锦屏山将整个阆中城一观,哟,大小蟠龙山便展现在眼前。只见小蟠龙山如晃动的“龙头”,大蟠龙山如龙身蟠曲蠕动,大有凌空腾飞之状;山顶瑞气盘旋,彩霞满天;山上山下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袁天罡惊诧道:“王气原来在此!”于是跃马下山,直奔阆州城。
阆州知府一见朝廷命官到来,宾礼相待。袁天罡将皇上旨意传达,知府立即下令各县派遣民役,在大蟠龙山和小蟠龙山之间开山凿石,斩断“龙颈”。蟠龙山顿时被齐腰“锯”断。
袁天罡离开长安城后,李世民还不放心,又增派太史令李淳风由长安到阆中,协助袁天罡。巧的是,他也不约而同地步到阆中蟠龙山,二人相会于锯断“龙颈”处,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自此,阆中人一代传一代,至今仍把这凿断了的山垭叫“锯山垭”。
果然,三十年后武后则天篡权,改唐为周,并欲将李氏皇权让位武氏家族执掌。据说正是因为袁天罡在阆中“锯山”断了“王气”,才造成武氏家族绝灭,唐中宗才能继位,恢复唐朝。而袁天罡、李淳风二人锯断了“龙脉”之后,痴迷上了阆中这块“风水宝地”,先是在蟠龙山结庐观天象、研究天文,后二人又在西河边修建了一座天宫院,隐居于此研习风水。二人死后,便也分别葬在今阆中市天宫乡的观稼山和五里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