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打印本页]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7-8-18 20:31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袁仲谦(1868—1932),字吉六,又名仕策,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农历四月初十,殁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二日,享年64岁。祖籍湖南省隆回县孟公乡(今罗洪乡)白莲村,系清末拔贡。
袁吉六先生民国2年(1913)春,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时,曾为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而且对其古文写作的影响很大。民国4年,一师学生掀起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张为此大怒,决定开除学生毛泽东等17人。袁等在张干面前据理力争,说:“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张干被迫收回成命。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了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并说予之得窥古文涯俟者,袁大胡子之教为多。据载,袁吉六先生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京师范大学)、湖南一师、省立一中、明德中学、长郡中学。袁吉六先生在民国16年参加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师,直到退休。民国21年农历四月初二(1932年5月7日)袁吉六先生逝世,后叶落归根,葬于家乡隆回县(原为新化县)罗洪乡孟公村蛇形山,墓碑碑文是毛泽东亲笔写好的邮来的,墓两侧的方柱上刻有章士钊与郭沫若二人合撰的对联——“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7-8-18 20:32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袁吉六三岁丧母,父亲袁家绩,是清光绪甲午科秀才。袁家一贫如洗,主要靠卖豆腐为生。但袁吉六并未因家庭生活极度艰苦而放弃学业。他从小立下“囊萤、映雪,虽贫不辍”的豪志,凭自己的聪明资质,发奋读书,终于学有所成。清光绪年间,袁吉六身着简装,肩背包袱书笔,赶赴县城考试。袁吉六文思敏捷,立意新颖,论据充分而准确,考出最好的成绩,获得府试资格。
  同年,府督考秀才,举行岁试。袁吉六满怀信心,欣然前往。因袁吉六家贫,沿途寄宿不食客餐,仅以苞谷粉和锅粑充饥。考试这天早晨,袁吉六事先将几块锅粑塞进左手衣袖内,准备在考试饿时食用。进入考场应试不久,被监考官察觉,疑是“夹带”弄假,便责令其站起接受检查。袁吉六内心明白,未等考官动手,便毫无惧色地主动站起,将衣袖筒往桌上一抖。考官们一看,原来是几块苞谷锅粑。监考官始知他是一个乡村的穷苦学生,不但未加责怪,还暗表同情,便默默走开……考试结束,袁吉六成绩优异,考中秀才。家乡人无不为之欣喜,都称他为“锅粑秀才”。

  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1897年),袁吉六又赴省院参加乡试,考中丁酉科举人。他的举人学衔高人一等,皇封钦赐旗匾一块,授予“见官大三级”之权,次年本应上京参加会试,后因病未能前往。

  袁吉六中举后,不入仕途,矢志从教,致力于苗族、土家族、汉族人民的教育事业,造就不少人才。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曾请袁吉六出任省政府机要秘书,被袁吉六婉言谢绝。谭延见袁吉六是个以不入仕途为荣的人,便请他任国史馆总编修,也被袁吉六推脱。1913年,老乡陈润霖任湖南省第四师范校长,请袁吉六去省立师范任教,袁吉六碍于老乡面子,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前往省立第四师范任国文教员。
2007-8-9 12:59:33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7-8-18 20:35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主席不忘袁大胡子
  毛泽东从一师毕业之后,一心致力于革命事业,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但他仍然挂念着自己的恩师袁吉六先生。全国解放之后,缅怀先师的心情更为强烈。

  1951年,毛泽东亲自向湖南省的领导同志写信,寻找袁吉六先生的夫人戴氏的下落,并派人接戴氏来北京参加“五一”节观礼。戴氏在北京期间,毛泽东曾三次单独会见,并设家宴款待。毛泽东要长沙民政局,每月发给戴氏生活费30元。当毛泽东了解到先师袁吉六先生墓葬未曾修葺时,慨然解囊相助,赠款400元为先师修墓。1952年,毛泽东回湖南时,为纪念先师,亲书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七字,嘱地方政府为先生立碑。

  1963年,戴氏老人患结石病住院,并施割治手术。湖南省委统战部派工作人员到医院探望病情,还送800元人民币作为医疗费用。此期间,毛泽东正好回湖南,还亲自去看望袁师母。1965年春,毛主席在中南海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同志作客,用家乡菜招待客人。席间,谈起第一师范的袁吉六先生。章士钊慨而言曰:“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着说:“斯人教天下英才。”毛主席听了笑着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身份。”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7-8-18 20:37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毛泽东亲笔和袁吉六先生

作者: admin    时间: 2007-8-18 22:40
图文并茂,好!可加上吉六先生本人的照片则更好!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7-8-19 00:21
敬师重学!好!
作者: 袁银生    时间: 2007-8-19 20:10
尊师重道~~~是炎黄子孙的传统。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7-8-19 20:31
标题: 毛泽东主席国文老师袁吉六
古人常说“诗书诗书,原是一家。”袁仲谦先生就是这样一副大手笔。他不但做得一手好古文,精通诗词之道,尤其写得一手好字。
  他三岁时没了亲娘,靠爷老子打豆腐卖养活一家大小。小吉六虽然家境贫寒,天资却格外聪颖。那私塾先生石明山是个苗族举人,眼力蛮好,一见了小吉六就说:“此子可教!日后必定成才!”不但收下了他,学费还不取分文。
  小吉六学习出奇的刻苦,白天随老师读书、作文、练字;到了夜晚,点一盏小小枞油灯,还要练字。窗外声响,全然充耳不闻;夏天蚊虫叮咬。全然不觉痛痒。他爷老子见了,很是心疼,就手持蒲扇,轻轻为他驱赶蚊子,也不知赶到什么时候,只知道两爷崽常常伏在案头睡个通宵。
  袁胡子从小练字,一直到他临死的前四天,他还坚持写了中字四十、小字一百!袁胡子一辈子练的是平原书法,其程度就讲不清了。他生前的“山斋”书房里,挂有两副自己写的对联,一副是:“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另一副是“花影云拖地;书声月在天。”写得真个笔酣墨畅,意兴淋漓,谁见了都啧啧称奇。袁胡子的字出了名后,远远近近请他写字的人,不知有多少。
  有一回,省里的唐生智,想给他娘写块寿匾,就打发一个马弁,千里迢迢下乡来见袁胡子。那马弁笑嘻嘻捧出五百大洋,说:“看哪!这是给您老的酬金!”袁胡子一见却生气了,正眼儿也不瞧一瞧,只冷冷地说;“我袁仲谦乃山野之人,哪里会写什么寿匾,长官请吧!”说毕拂袖而起,把那马弁恨得咬牙。当时的省长赵恒惕,晓得袁胡子这拗脾气,求字是求不到的,只好设法行骗。于是他托袁胡子的一位同窗好友前来请写一副对联。袁胡子见了故人,忙酒菜相待。酒酣耳热之际,听了来意,果然一挥而就。那老朋友又惊又喜,不禁失声赞道:“妙笔妙笔!赵省长见了,一定非常高兴!”袁胡子一听,傻眼了:“什么?赵省长?你快说清楚?”老朋友后悔失言,但已经瞒不住了,只好老实说明来由。袁胡子不等他说完,一把抓过墨迹未干的对联,几下撕得粉碎;又把笔砚掼得老远,气呼呼地说:“涂鸦之笔,如何上得省长厅堂!”
  正在这时,寨里的农民戴恩太走来闲谈串门了,问道:“拔贡老子!今天为么事气成咯个样子?来来来,教我读一首诗,再讲讲古,说个笑话吧!”说着,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摘下头上的新斗笠连连扇起风来。袁胡子见了戴恩太,果然转怒为喜,脸上堆下笑来,一边递过凳子让坐,一边接过他手中的新棕丝遮阳斗笠,眯起眼睛仔细看了一回,说:“恩太!你咯只新斗笠是刚买来的?蛮好咧!要我在上面替你写几个字吗?”说着,不等回答,已经回到座前,把刚才摔开的羊毫毛笔又捡在手里。戴恩太忙说:“敢情好!斗笠有了记号,我戴了它去外乡做生意,也弄不丢了。只是难为您老了!”袁胡子笑道:“哪里,哪里!”戴恩太后来戴了这只斗笠,到衡山去做生意。想不到一个读书人看见斗笠上的字写得咯样好,十分爱慕,便出了高价钱买去了。戴恩太回到家里,又买来五个斗笠请袁胡子写字,袁胡子竟一一帮他写了。这一回,果然五个都卖上了好价钱。戴恩太欢喜饱了,一五一十告诉了拔贡老子。袁胡子听了,感叹地说:“恩太!这个年月,你做些小本生意养家养口,过日子也难!如果贩斗笠能卖好价钱,你只管多买些来放到这里,我帮你写字好了!”戴恩太感激不尽,从此,他就改做斗笠生意了。
  袁胡子的拗劲就是这样:想求字的豪富之家,任你金银财宝相酬,千金也买不到一字;他高兴给你写了呢,不用你开口他就写了。
  但是,袁胡子也有失算的时候。
  保靖县有个黄海楼,当过四川布政使,是全县最大富豪。罢官回籍之后,他广交乡绅官吏,多次柬请袁胡子,想邀他赴宴写字,都被托词拒绝;但当听说黄海楼想用高价收买傅公祠给自家造花园时,袁胡子顿时青筋暴起,拍案大骂:“为富不仁,呕死我也!”接着又作了一首打油诗:
远看一座庙,近看无神道;
有朝要发卖,穷富都不要!
  袁胡子一边哼着,一边翘起胡子,挥毫写了,叫人贴到黄家门口。黄海楼见了,气得七窍生烟;但他后一想,又转怒为喜,一边细心地揭下这张帖子,一边喃喃自语说:“我总算得到拔贡老子的墨宝了。”
  谭延闾任湖南省长和行政院长时,曾多次重礼相聘,邀请袁仲谦先生出任省政府机要秘书和国史馆总编修。袁胡子听了,淡淡一笑说:“仲谦退居林泉,但得松涛为伴,禽鸟为邻,完成著书,课子两件事业,吾愿足矣!”
  先生委婉呈辞,颇费力气,终于推脱了聘请,感到一身轻快,遂与老朋友举杯豪饮,哈哈大笑道:“仆一介山野之人,直如闲云野鹤,奈何反人彀中哉!”趁着酒兴,并作《桃源舟次》诗以明心迹,诗云——
莫问仙津路,推蓬望晚晴。
岸高新潮退,山尽大江平。
堤树别来长,水禽飞且呜。
穷途归棹早,翻幸我无成。
出世之态,超脱之辞,溢于言表。可以看出,袁仲谦先生对其一生未入仕途,而以著书教子终老林泉,斯心是感到多么幸运啊!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8-1-10 16:41
标题: 来源:长沙晚报2007-09-10
袁吉六先生为师为人之道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09-10  点击量:97


 袁吉六先生是毛泽东的老师之一。袁吉六1868年农历四月初十出生于湖南省保靖县葫芦乡袁家坪场。卒于1932年农历四月初二,享年65岁。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袁吉六先生之墓》的碑文。

 袁先生幼年随父亲袁家绩攻读经书,研习诗文。他读书注重口诵心思,在《读书有感》中写道:登高观天,六合无碍;坐于井中,所见不大,逢人问路,不失跬步,冥然而行,举足便误。他还说:人而不学,良玉不琢,学而不变,良玉不炼。变之不善,为器之顽,善变日彰,如圭如璋。告诉人们学习必须善于消化理解,促进知识的成长。

 1897年19岁时,袁吉六中丁酉科举人。1912年袁先生迁居湖南省新化县,次年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一师)任语文教师。他从四师到一师先后教授毛泽东五年,对毛泽东十分器重,尤其赞赏他的文才,并向毛泽东介绍古典文学作品,借书给毛泽东阅读。1936年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讲到袁先生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良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1965年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请章士钊,周世钊、郭沫若作客便宴。席间谈起袁吉六先生,章士钊说“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着说“斯人教天下英才”,毛主席谦虚地说,讲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则符合袁老身份。1980年袁先生的儿子袁诚将郭老和章老的讲话,各取后面的五个字,即“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刻石为联,立在袁先生墓碑两侧,永志纪念。

 1915年上期,第一师范的学生反对当局增收学杂费,发生了驱逐校长张干的罢课运动。这次斗争中,毛泽东起草了一份反对张干的传单。张干要开除毛泽东的学籍,袁吉六先生极力反对,并高度评价毛泽东说:“挽天下危亡者,必斯人也。”

 袁先生历来不畏权势,1899年保靖县城的黄海楼罢官回籍,黄曾经当过四川布政使,有钱有势。回乡后,常常设置酒宴交结乡宦,一些官绅趋炎附势,召之即去。黄海楼多次柬请袁先生赴宴,都被托词拒绝。一次,黄海楼欲以高价收买傅公祠,打算扩修自己的花园。袁先生得知此事后,写了一首打油诗贴在黄家门口。诗云:“远看一座庙,近看无神道,有朝要出卖,穷嫌富不要。”后来,黄海楼得知此诗是袁先生所作,从此,行为有所检点。

 1916年夏,谭廷铠(此字重做外面一个门)任湖南省长兼督军,请袁先生出任省府机要秘书,他以年迈体弱相辞。后来谭出任行政院长,又邀请袁先生任国史馆总编修,也被他推脱。袁先生在《桃源舟次》诗中说:“莫问仙津路,推蓬望晚晴,岸高新涨退,山尽大江平。堤树别来长,水禽飞且鸣,途穷归棹早,翻幸我无成。”也正是由于袁先生未入仕途,终生献身教书育人,成了一名教育家。


作者:李长林
编辑:黄琛

本内容未经授权严禁复制、转载、建立镜像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08-1-10 19:49
吾袁英才,通古今,教天下。无憾也!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8-5-29 15:03
袁吉六坟墓
袁吉六先生墓,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罗洪乡孟公村。1952年,毛泽东亲书墓碑“袁吉六墓”。墓表为石塔,塔基为正方形,边长4米,高1米,塔基之上筑如意式台阶三级,上砌镶白玉塔身,四方住体,高2.45米。塔刹用镶白玉雕刻书、笔造型,象征袁吉六先生教书育人的一生,塔正面嵌大理石碑,刻毛泽东亲笔题字“袁吉六先生之墓”。塔基石侧嵌刻袁吉六先生诗《桃源舟次》、《过凤滩》。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8-7-8 15:40
善为人师
———读《恰同学少年》后感

 
2008-01-24 11:13:34

常宁市松柏中学 朱松生

  近日,手捧《恰同学少年》一书,久久不想放下。掩卷而思,我深深地为青年时代毛泽东的那股书生意气和雄才大略而震撼,同时,我更为孔昭绶、杨昌济、袁吉六、徐特立等一批精英教师的育人方式而折服。

  那么,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怎样“教书”、“育人”呢?

  一、做个“孔昭绶式”———开明通达、有远见的教师

  孔昭绶是湖南省公立第一师范的校长。他身处乱世,却心怀国家民族。他深谙教育兴国的道理,为学生确立了“经世致用”的读书目的,从而摒弃了少数学生头脑中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落后思想。在处理毛泽东替人代考一事时,孔校长采取了让毛泽东升校旗的举措,从而让知错能改的毛泽东永远铭记自己的过失。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惩戒!它远胜于苦口婆心的空洞说教。而在面对毛泽东偏科一事上,有远见的孔校长,从毛泽东这样有个性的学生身上,悟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观。为了让学校教育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他组织修订了学校考评条例,一改过去一考定优劣,一考定前程的僵化体制,将学生的考核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了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定学生。

  作为教育管理者,作为教师,我们就得像孔昭绶校长那样,应该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具有勇立潮头的豪情,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做个“杨昌济式”———博学睿智、识英才的教师

  板仓先生杨昌济,是一个影响毛泽东一生的人物。正是他的慧眼识珠,才让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脱颖而出,更因为他的悉心引导,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胸怀天下。在一师,教师杨昌济与学生毛泽东树立了教与学的典范。杨昌济博学多才,学贯中西,不然,不足以向毛泽东这样有思想、有见地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杨昌济先生同时也是睿智的,他能识别人才,更善于栽培人才。毛泽东个性很强,有着天生不服输的倔强性格。杨昌济却能摸透学生的心思,从而循循善诱,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作为先生的杨昌济,他明白“世间大才少通才”的道理,他反对应试观念,反对学校教育存在的陈规陋习,不抹杀学生的个性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他正确的教育理念下,毛泽东这株大木才能在一师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我们每个当教师的心愿。但我们必须明白,英才并非生而有之,而在于教而有之。只有优秀的教师方可教出优秀的学生。我们作教师的,应该力求像杨昌济先生一样,有一双慧眼,善做伯乐,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师。

  三、做个“袁吉六式”———严谨方正、会琢玉的教师

  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是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先生。他治学严谨,倡导为文之道应学古之大家,须含蓄稳重,尤其提倡韩柳欧苏遗风。这就与毛泽东锋芒毕露、气势磅礴的文风格格不入。袁吉六老先生为规范毛泽东的文风,曾一度压低毛泽东的作文分数,终而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由此,在袁吉六与毛泽东这对师生之间上演了“袁门立雨”的感人一幕。

  袁吉六老先生严谨方正的治学态度让人佩服。他那爱才惜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在我们身上存在。玉不琢,不成器,为师者就得像袁吉六老先生一样,成为一名琢玉的高手,把学生身上存在的瑕疵,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方式予以剔除,从而将学生打磨成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四、做个“徐特立式”———修身俭朴、淡名利的教师

  毛泽东主席曾盛赞徐特立先生: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由此可见徐特立先生的人格魅力。《恰同学少年》一书中的徐特立先生活像一个乞丐。他身上是补丁衣服,脚下是草鞋,坐不起轿子,买不起油伞,下雨穿件蓑衣,吃学生剩饭,寒碜得像个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乞丐先生,却有着全长沙城教书先生中的最高收入,并且还是省议会的副议长。徐特立先生没有看重名与利这些表面的东西,他看重的是穷孩子能否得到教育。为了资助穷孩子上学,他甘做物质上的叫花子,但他的精神却是富有的。徐特立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诠释了贫困与富有的真正含义。

  哲人曾经这样说过: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付出,而并非来自索取。世人也曾经用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来形容老师。作为教师,我们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也就选择了安贫乐道的高风亮节。物质上,我们教师不可能会锦衣玉食,但精神上,我们完全可以像徐特立先生一样做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富有者。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8-7-8 15:53
 毛泽东和袁仲谦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记述:毛泽东说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学校里有一位国文老师,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袁大胡子’。”“……他揶揄我的文章,称之为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奉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是半通不通。我不得不改变我的文风,我研读了韩愈的作品,掌握了古文的写作技巧。所以,这该感谢袁大胡子,至今,我还能写出过得去的古文。”
   这个叫“袁大胡子”的老师真名叫袁仲谦,表字吉六,湖南新化县人,186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里。他自幼苦读诗书,20余岁时投身科考,终于金榜题名,中了举人。此后,他谨遵父命,拒绝入仕,一直在私塾、书院教书授徒;1913年春,到新建的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任教。
   1913年早春二月的一天,袁仲谦来到预科第一班教室,教第一堂国文课。
   这堂课,袁仲谦讲授的是古典名篇《严先生祠堂记》。这是一篇碑文,系宋代大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说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前,曾与学士严光交谊甚厚,刘秀登基后请严光一同执政,但被不慕仕途的严光拒绝。上完课以后,他要求学生写出他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感想,作文题目叫“评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谁也没料到,因做这第一篇作文,毛泽东差点和老师闹翻。
   毛泽东在作文中,对范仲淹的说法不以为然,提出了与袁先生相左的解释。他认为光武帝仅仅请朋友帮忙处理繁难的政务,未必就是求贤若渴;还认为严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纯洁高尚,如果他早知道自己不会接受光武的委任,那么他为什么还来拜访皇帝并与之同床共寝呢,这不也表明了他图权贵慕虚荣吗?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主张———光武初主朝纲,正是用人之际,无论作为刘秀的朋友还是国家的臣民,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严光都应当临危受命,出任宰相,辅佐刘秀,就像比他早200多年的前人张良辅佐汉高祖那样……
   袁仲谦在批改作文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那初具特色的小楷字,它笔画粗重,似乎是受不了小方格的束缚,要“挣”出框框之外,两个字竟占了3个格子!“这个毛泽东,看来是颇有个性的!”袁先生暗自思忖道。及至阅读正文时,他立时被毛泽东在文章中表现出的那娴熟的章法、通达的文笔所吸引,他挥笔写下眉批:“大有孔融笔意”;当看到毛泽东打破传统看法、跳出先生提示的思路,独树一帜另立新意时,袁先生心中虽有一丝不快,但他对于这个学生敢于超越前人、大胆创新的学习精神,却是极为赞赏的。他又批道:“似有创见!”
   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袁仲谦一口气读完了。正当他挥动狼毫笔要给毛泽东的文章写总评语时,却皱起了眉头。原来,毛泽东在作文的后面写了句“民国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一次作文”。袁先生看后心里想:我没让你这样写,你为什么偏偏要这样写呢?想到这里,本来思想就较守旧的袁仲谦,心里感到大为不快。他决意挫挫毛泽东的锐气,于是就挥毫写下如下批语:“作文、做事须守一定之规,切忌标新立异!”
   袁仲谦把作文本退还给毛泽东,要他把文章重抄一遍。毛泽东弄清事情原委之后,觉得先生太专横,便没有理会。后来上国文课,袁先生又两次催问,毛泽东都回答“没有抄”。袁仲谦很是恼怒,便气冲冲地将毛泽东的作文本撕了。可是,毛泽东有自己的处事标准,绝不盲从,先生的过火行动触发了他的反抗意识,他起立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要同袁仲谦一道到校长那里去评理,弄得他十分尴尬,下不了台。最后,在再抄一遍时,毛泽东仍加上了关于写作日期的这句话。袁仲谦对这个倔强的学生无可奈何,也就不了了之。
   “作文风波”过后,袁仲谦让学生给顶了牛,心里老大不高兴,不再管毛泽东了。可是,毛泽东就好像偏偏存心和他作对———又一次抓住了他的“短处”,出了他的洋相。
   一天,一位工友不小心打破了学校庭院里的一只大花盆,这事被兼任学监的袁仲谦知道了,就把那个工友叫来狠狠地训斥一顿。工友承认了错误,他还是不依不饶。恰好在这个时候,毛泽东打这里路过,深为这位工人师傅鸣不平。他顾不上师生礼仪,大声说道:“哪里这样恶,要这样骂人?有事可以好说嘛!”袁仲谦虽然感到毛泽东多管闲事,但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只好住口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1月30日第七版)
作者: 袁仕政    时间: 2008-7-8 16:00
yj6.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