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义达宗亲为本站题字 [打印本页]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5:26
标题: 义达宗亲为本站题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科院袁义达宗亲为本站题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5:54
标题: 2006年10月14日-15日,《全...
  2006年10月14日-15日,《全国螺祖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西平县隆重召开。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义达、袁氏家谱网站资友冠烛等100多个单位和个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合影留念。可惜冠烛因事没能出席会议。
  13号晚上,义达请资友就《袁氏家谱》网站的发展情况和改版情况做了专门汇报。义达详细询问了网站的改版过程、发展目标及经费情况,对本站以德为先的办站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资友在全国宗亲的帮忙下,发挥改版后的特色,努力为各个层次的袁氏兄弟服务。义达表示,家谱工作做具体事情比成立会更重要,有成就了,会就水到渠成了。
  当得知许多网友为网站建设出谋划策时,义达对这些兄弟们表示了敬佩和感谢。义达强调,做家谱和网站工作很费人力、财力、物力,盼望更多的人为这一事业宣传、做事和关心。义达还现场请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翔南先生担任袁氏家谱网站顾问。因为河南是袁氏的始发地和旺象郡,而郑先生是多次到中央电视台做客的权威专家。郑先生向资友介绍了台湾袁氏宗亲总会来河南的活动寻祖情况并提供了他们的联络方式。
  资友从义达住的1栋楼105室出来刚回寝室不久,义达即兴为袁氏家谱网站改版题了字,并亲自送到资友所住的2号楼208室,还送给资友他新出的一本著作《当代百家姓》。义达表示回京后就注册论坛,多参与袁氏家谱网站的活动;但他同时表示,没有时间上QQ,请大家谅解。
  这次会议的一切费用均由西平县政府承担。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5:57
标题: [img]../images/fil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日义达早饭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5:58
标题: [img]../images/fil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义达与资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6:01
标题: [img]../images/fil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义达、资友、郑翔南等谈袁氏发源太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6:02
标题: [img]../images/fil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友在会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10-15 16:02
标题: [img]../images/file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义达在会议前排就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6-10-15 16:17
标题: 好!得识义达真面貌,虽是照片,也感幸运。...
好!得识义达真面貌,虽是照片,也感幸运。谢谢资友!
作者: 剑    时间: 2006-10-15 22:22
标题: 资料非常珍贵,谢谢资友!这么重要的事怎么...
资料非常珍贵,谢谢资友!这么重要的事怎么显得如此低调!
作者: 剑    时间: 2006-10-15 22:31
标题: 资友讲到:义达即兴为袁氏家谱网站改版题了...
资友讲到:义达即兴为袁氏家谱网站改版题了字......义达表示回京后就注册论坛,多参与袁氏家谱网站的活动......如此这样,网站又要上一个新台阶了!
祝网站人气望!工作实!!成就大!!!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6-10-16 10:49
标题: 今天上网,见资友近期工作收获颇大,特别提...
今天上网,见资友近期工作收获颇大,特别提供中科院袁义达宗亲的题字及相关照片,可喜!可贺!愿袁氏文化传播网愈办愈好!愿中华袁氏研究会早日开展实质性工作!
作者: 袁达军    时间: 2006-10-16 12:31
标题: 好!得识义达真面貌,虽是照片,也感幸运。...
好!得识义达真面貌,虽是照片,也感幸运。谢谢资友.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6-10-16 16:38
标题: 从提字、表态、办事、长相都象袁家人。谢谢...
从提字、表态、办事、长相都象袁家人。谢谢义达!
作者: 袁开造    时间: 2006-10-16 21:15
标题: 好啊!
能够一睹族人的尊容,深感荣幸。谢谢!只可惜参会面不够宽。
作者: 卧龙深处    时间: 2006-10-16 21:47
标题: 支持、很难得啊!
支持、很难得啊!
作者: 袁开造    时间: 2006-10-16 22:13
标题: 请问“剑桥”
见你所留电话是重庆的地区的,我们同处一市,请多加强联系!我的电话是:02359224901(宅)、02359228058(办)、手机:13609449120
作者: 剑    时间: 2006-10-16 22:37
标题: 请开造宗亲查看信息。
请开造宗亲查看信息。
作者: admin    时间: 2006-10-16 22:55
标题: 纪念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活动 嫘祖是...
纪念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活动
嫘祖是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妃。是她开创育桑养蚕,抽丝织巾,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是她兴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礼俗,从而著称“婚姻文明”创始者嫘祖。在改革开放年代以来,新郑已举办过四届嫘祖纪念节。今年应举办第五届纪念嫘祖节。
《史记》曰:“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西陵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山境内,二说:“出四川盐城”,三说:“出于河南荣阳”。传说:她生来聪明伶俐,人称天女神童。童年遇事多思,善听精问。少年多才广智,心灵手巧。她成年广为关注人间生活,志强多谋。在日常生活中,她看到天下百姓光身露体,很不体面。于是开始思考改变这种习俗之风。有一天,在西陵山山坡上,她发现一种树,人称桑树。树上爬有许多蚕虫,蚕虫吐出蚕丝,结成蚕茧。嫘祖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发现可以抽出丝来,把这些丝加以整理,经过横竖交叉,细细连结,越连结片越大。她把连成的片、缠在腰间,不露中体,上佩一件又不露胸怀,别人看后感觉很体面,非常称赞。对此新衣都赞不绝口,称她聪明过人。这一情况广为人知,传来传去,传到黄帝耳中。”
“九九已尽,春天来临。一个阳光明媚之日,黄帝和随从常伯等人,来到西陵山访贤问道,遇上贤女嫘祖。见她正在桑园里摘蚕茧,身缠一件金色灿烂的腰巾,上佩一件丝巾,阳光下,闪着轻柔温和的光彩。她面前放着一堆茧,黄帝瞩目一愣,心中暗暗思忖着。她是不是人们传说中那位‘育桑养蚕’的姑娘?常伯看黄帝心思,忙上前讯问,这时嫘祖看看黄帝和常伯等人,行姿端正,说话顺理大方,非凡人也。便大大方方的将育桑养蚕,抽丝织巾之经过说给他们听。黄帝听后,又亲眼看到这一事实。认定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如果收下她让她传授技艺于天下,使天下百姓有遮身避丑之巾,又遇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衣,这确是人民的福气,这将是为后世人们做出了一项极大的贡献。
常伯听到黄帝小声旨意,对养蚕织巾之女,明言蚕丝的功德,非常敬慕。乘势上前顺说黄帝身位,并请姑娘跟随进京传艺。嫘祖观其行,察看思虑后,认定此人非凡,事后必有大的功绩,这是千载难遇的机会,断然表示愿意跟随黄帝进都。
一路上,几个人谈笑风生而心中有数的嫘祖、闲谈慢问,好不陌生。嫘祖把黄帝家事了解得一清二白。黄帝、常伯回到有熊国都后,召集各部诸侯,宫庭官员请嫘祖传经。这时,嫘祖一言不发。常伯上前问嫘祖,为何一言不发,嫘祖说,你们召集的是九州诸侯和宫庭官员,我是什么?我只是山村姑娘,无资格发言。黄帝听后,冥思苦想,定她为“蚕正”。嫘祖一听,思索不对?听说只有九州诸侯和朝中八正官员,没有听说有“蚕正”的官职。这时她想到自己单身一人,离开西陵来到有熊国都,万一上了当,可怎么办?心中暗想,不要官职,要件人情,便向常伯题出“黄帝身边是否需要人管理衣饰?要封,就封我为身边衣饰之官吧!否则我还是出都回家养蚕”。常伯一听,心中明白了,内心一想,我自有当一次媒伯了。于是他提醒黄帝:“你今年已30岁了,也该谈封一妃了。”黄帝说“今天是百官大会,怎么能谈封妃之事呢?”常伯说“你只要不嫌此女是山峪贫女,百官我来说服。”黄帝说:“我从没想过选妃有山村贫贱富贵之说,只要能为人们着想,造富于人,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常伯一听,嫘祖附合黄帝心愿,便把嫘祖在家乡育桑养蚕织巾的功德经历,向百官讲述了一遍,封妃为职,附合双方理想和心愿,大家听罢常伯简说,同声共呼,请嫘祖娘娘上场,传受养蚕,抽丝织巾之经。嫘祖有言说明养蚕织巾之经后,又组织妇女童人数十个,亲自传受养蚕织巾的生产经验,逐渐普及天下人,都能养蚕织巾。解决了天下百姓的衣饰之白。接着又考虑她和轩辕黄帝的婚事怎么办?”
嫘祖肇造婚姻文明之礼俗:
嫘祖在有熊国都、传播养蚕织巾之经后,常先问黄帝成婚之事。黄帝说:“找个好天,何时都行。常先见到嫘祖便说,黄帝说啦,即日住进宫房成事,嫘祖一听,又是一言不发,内心想着,不能盲目成婚。社会上多少乱事出之于家庭婚姻。由于婚姻盲日,不能恩爱生活,从而带来很多苦恼。夫妇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关心爱护的基础上,心里想在一起,事业干在一起,这样才会成美满家庭。由于家庭婚姻,社会上很多男女对生活不满意,像打骂,分吃住,女跑、男追。男女乱配,争风刹人等等。不都是出现在婚姻盲日的基础上吗?还有那些强行抢婚,依物换婚,还有许多部落交换等不良现象。黄帝身为一国之主,应当身为榜样,以自身影响万众,立起婚姻风俗新模样。嫘祖心想,还得提防黄帝喜新厌旧,排挤自己。想来想去,悟出一套成婚约法,然后把这个想法向黄帝细说了一遍。黄帝听后认为嫘祖说的很有道理,是一个利于国家安定,利于家庭生活美满,利于民心民俗三得利的好办法,十分赞扬嫘祖用婚姻礼制安定社会,制理家庭生活之道。这也是一件利于我们国家安定的大事。有了安定团结美满的千家万户,不就造成了国家安定的大事。有了安定团结美满的千家万户,不就造成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之基因吗?两人志同道合,认识一致。于是黄帝封嫘祖为正妃。他们通过几个月的相识,从三月过渡到六月六日,在黄帝都城西,始祖山顶鸳鸯台上举行八拜成婚,“拜天、地、日、月、山、河、祖先、夫妻对拜盟誓之约”。至今始祖山东峰,还有古代鸳鸯台遗址。年年六月六日,人民群众登山拜祖,纪念黄帝与嫘祖的夏天盛势之季,万物茂盛之时,举行成婚之日的纪念节日活动。历史久远已行成古庙会。始祖山代代岁岁,万民登山纪念婚姻文明之圣节。
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兴起录月录(六月六)登山活动,纪念嫘祖为民造福的两件大事。其一育桑养蚕,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其二,开创八拜成婚,大兴婚姻文明之俗习。
始祖山至今还存有黄帝与嫘祖八拜成婚的遗址,又称鸳鸯台。嫘祖在山上育桑养蚕,留下很多遗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桑树自由长出地面,虽经多次砍伐,但仍繁衍不绝。群出盛长。这象征着什么呢?人们认为它象征着嫘祖在山上育桑养蚕的功绩奇景,“神灵不散”的象征。更为奇特的是:始祖山上的桑树叶、成手掌形状,人们传说是嫘祖育桑养蚕的“仙手神化”而形成的。
世世代代,录月录这一天,很多老少夫妇,登山纪念黄帝与嫘祖八拜成婚的大喜之日,并求得黄帝与嫘祖保佑,愿夫妇长寿百岁,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子女成名得志,建功立业。这一民俗已形成数千年盛事。从此成婚建家立业后,每年都让子孙后代,过一过有意义的婚姻文明节。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除民俗拜祖(庙会)之外,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市妇联、民政等单位协办,兴起两省参拜纪念活动(湖北宜昌和河南新郑),2001年已举办第四届嫘祖肇造衣饰文明,婚姻文明的节日纪念活动。并呈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题写“中华民族之母嫘祖”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宝光题词“嫘祖育桑养蚕纪念地”。由此今特报请全国妇联和国家民政部门兴办国家级的这一历史最早的,功绩最显赫的女性伟人——嫘祖节日纪念活动,这将填补了联合国在这方面的节日空白,又是古为今用,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乘嫘祖今年已到5026岁之迹,新郑市有关方面盛邀海内外炎黄子孙共襄盛节,并隆重举办纪念嫘祖的节日活动。
嫘祖是世界女性,最早最古老、功德最大、莫过于嫘祖,后世子孙永远纪念她。


先蚕娘娘:嫘祖
中国养殖网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母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
消瘦。周围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万分,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过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嘛!”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不听则罢,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嫘祖的传说
我国素以\"丝国\"著称于世,是丝绸业的发源地。丝绸柔软透气的性能及绚丽多彩的花色品种不仅博得了国人的青睐,在国外也享有极高声誉。
我国历史上关于桑蚕丝绸的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嫘祖敎民养蚕制丝的故事史书上记载最多,流传也最广。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嫘祖这一惊天动地的创举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领纷纷到西陵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这时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征战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落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先蚕娘娘\"。
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于此。\"《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至今,在陕西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还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嫘祖庙
嫘祖庙又名西陵山庙,占地1000平方米,海拔高度108米,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于西陵山。
嫘祖又叫雷祖、累祖,民间蚕农称之谓\"蚕母娘娘\",是黄帝元妃,为中国最早的第一夫人。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相传黄帝在与蚩尤的争斗中南下西陵后与当地的村女嫘祖结为夫妇。嫘祖秀丽聪慧,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织,与黄帝一起组织部落里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织,共同创造了华夏古代文明,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力,被后世尊为\"先蚕\"。每年农历3月15日,是嫘祖的生日,嫘祖庙举行\"先蚕节\",盛况空前。

西平典故:嫘祖
相传,西平是嫘祖的故乡。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西平有西陵亭,为西陵氏居地,在今西平县城西师灵镇一带。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她发明了养蚕、剿丝、织布。东周之后,嫘祖便被后人推崇为神,誉为天蚕,作为蚕神世代敬奉。传说,嫘祖去树林中捡拾柴草,一张大蜘蛛网蒙到脸上。她不知何物,跑到水边一照,象蒙了一层纱,觉得很好看。她想,把纱制厚实一些罩在身上,比起穿戴树皮树叶不是又轻松又方便吗?她后来又发现了山上的蚕会吐丝,比蜘蛛的丝结实,便把野蚕家养。但是,养了蚕结出茧子又抽不出丝来,出现一重重的困难。有一次,嫘祖煮水烧饭时,几颗茧子掉进了沸汤里,她慌忙捞出,茧子扯起了丝线。黄帝奖赏了嫘祖,赐给桑林,让她教人们养蚕抽丝,织布做衣。嫘祖让人穿衣,从此翻开了民族文明的史页。后人为纪念嫘祖的功绩曾在师灵建嫘祖庙,敬奉蚕神在先之功。此后,庙宇扩为七进院落,建筑宏大,设计匠心,并建立七级浮图一座,威威高耸蓝天,四周苍松翠柏,银杏古槐,郁郁苍苍,葱茏茂盛。每年三月三,人们为嫘祖举行庙会,七天会期,唱大戏,祭祖宗,人山人海,热闹非常。现在嫘祖庙早已夷为平地,遗址尚存。

炎黄子孙的伟大母亲嫘祖
宜昌,远古称西陵,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地区。《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这位伟大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正妃,相传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嫘祖,又称雷祖、累祖,民间谓之蚕母娘娘。作为黄帝元妃,是远古神州大地的第一夫人。她与黄帝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根据《大戴礼记》和《史记》的记载,夏、商、周三世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届于黄帝与嫘祖的血系,跟他们一脉相承。因此,西陵之女螺祖这位与黄帝并列的“人文初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嫘祖,聪慧勤劳,是中国教民养蚕缫丝的创始人。为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先蚕”,享誉海内外。据大韩民国《东亚日报》1993年5月12日题为“恢复停了85年的先蚕节”报道:1993年5月16日,庆祝汉城定都600周年的活动中.将恢复先蚕节,以祭祀中国的西陵氏。
螺祖,不仅教民养蚕缫丝,而且还辅佐黄帝,巡作九州,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力。终因积劳成疾而死,被葬于出巡的途中衡山岣嵝峰。
作为螺沮故乡的宜昌人民,索有尊贤敬祖的优良传统。早在宋代,即将西陵山列为峡州(即宜昌)八处古迹之首。明代又在此山兴建西陵山庙。每逢农历三月十五,相传这天是嫘祖的生日,举行庙会。祭祀螺祖,世代延续。直至1940年5月,嫘祖祠堂毁于战乱时,才终止。为纪念这位,中华炎黄子孙的伟大母亲,时下,我市又在西陵山庙旧址重建嫘祖庙。前期工程竣工后,将在这里举行”94中华螺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届时,全国有关专家、学者聚集炎黄子孙伟大母亲的圣地,交流螺祖文化研究成果,让炎黄文化发扬光大。

嫘祖文化的内涵
为对中华民族十分珍贵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嫘祖文化研究与宣传正方兴未艾,这是有功于千秋万代而功德无量的事业。
嫘祖,历代史籍均记载为“黄帝元妃”,又记载她“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称颂为中国蚕桑丝绸之祖。嫘祖,又写作絫祖、累祖。早在先秦青铜器铭文中,就有 姓,孙诒让认为 字为嫘祖二字合文(《古籀余论》)。从字形结构分析,嫘、累由畾得声,且 字为古文祖字,从女表示性别。因此,字读为嫘、絫、累,其实为嫘祖二字合文之省(省去所以之系)。陈直先生认为:“传说之黄帝元妃嫘祖事或有征。”(《史记新证》)在《左传》里,我们可以读到累姓,应劭《风俗通》、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以为嫘祖后代。从姓氏学的角度看,“女生曰姓”(《释文》),“因生以为姓”(《说文》),“姓谓子也”(《释文》),因此从春秋往上追溯,从《左传》记载的“累虎”往上推,其始祖为嫘祖,这完全符合中国上古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鉴外记》),而“姓千万年不变”(顾炎武《原姓篇》)的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作为黄帝元妃的嫘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决非后人凭空捏造,应当说是信而有征的。
嫘祖被历代视为“先蚕”,汉代以来历代皇室有“祀先蚕”的大规模祭祀仪式和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仪式和活动“以劝蚕事”,推进养蚕栽桑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的兴旺,带动经济的繁荣。所以,在中国古代,嫘祖其实已经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激励农桑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一种动力,包含有经济的、科学技术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因素。同时,作为黄帝元妃,嫘祖受到历代皇室包括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高度尊崇,因而又被赋予了中华民族人文女祖的崇高形象,和中华民族凝聚力源头所在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对于嫘祖,我们应当从发明创造、科技进步、经济开发以及民族凝聚力这四个方面去加以认识,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并加以大力弘扬,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四川省盐亭县有着丰富深厚的嫘祖文化资源,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着意于发掘、研究和宣扬嫘祖文化已有多年,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从1994年初该县成立嫘祖文化研究会起,我有幸参与其事,拜读过不少很有份量的学术论文,并数次考察该县所属金鸡、高灯等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遗迹,尤对全县人民大力宣传嫘祖文化的高昂热情深为钦敬,故于1996年11月完成四川省重点软科学项目“嫘祖文化”的研究和撰著,对嫘祖与中国丝绸的早期起源以及嫘祖与巴蜀蚕桑丝绸的起源等课题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由此对嫘祖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于嫘祖文化的全面深入研究目前还处于兴起的阶段,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使嫘祖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开发再上一个新台阶。
蔡振邦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嫘祖文化的研究,取得多方面成果,并对盐亭县的嫘祖文化建设多有贡献,其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佩服。这本《嫘祖文化论丛》,汇集了他多年研究的主要成果,它的出版,无疑将对嫘祖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完)
作者: 剑    时间: 2006-10-16 23:24
标题: admin的文章精辟、仔细、受益匪浅,致...
admin的文章精辟、仔细、受益匪浅,致敬![audio13]
作者: 袁丰    时间: 2006-10-17 17:17
标题: 会议开的好.感觉亲自看到了宗亲资友,感谢...
会议开的好.感觉亲自看到了宗亲资友,感谢你开设了家谱网站,为全世界袁氏宗亲提供了交流的平台[audio11]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06-10-26 10:14
标题: 我的遗憾!真的羡慕资友的这次机会。
我的遗憾!真的羡慕资友的这次机会。
作者: 出口成章    时间: 2006-11-7 21:29
标题: 九九归一,我由衷的希望袁姓人要以...
九九归一,我由衷的希望袁姓人要以此为荣!以“袁氏家谱网”为中心,共同研讨袁氏的历史、现在、未来。  只可惜本人才疏学浅,更重要的是家庭负担过重无法参与,实乃力不从心。希广大宗亲体谅。
作者: 袁明晖    时间: 2006-11-8 14:59
标题: 资有能参加此次会议,好!义达之言行!
资有能参加此次会议,好!义达之言行!
作者: 孟敕    时间: 2006-11-12 09:19
标题: 神往已久,网上一见。题词意长,资友厥功。
神往已久,网上一见。题词意长,资友厥功。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