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解密袁家沟 走出四位省委书记的小山村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胜贵    时间: 2006-8-21 12:43
标题: 解密袁家沟 走出四位省委书记的小山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等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了各个地区特有的人文现象。

  本报二○○六年改版后的《人文地理》,就是以陕西或与陕西有关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为经,以当代文化阶层感兴趣题材的探究阐释集纳为纬,兼顾国内题材和海外华人相关题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奉献给读者。


  据相关记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陕北“白氏”就在中国地方政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单单清涧县袁家沟村,就为新中国输送了白治民、白如冰、白栋材、白恩培四位省委书记。

  2005年12月7日凌晨3时,我乘西安开往绥德的长途大巴到达了清涧县城。

  袁家沟,这个曾走出四位省委书记的神秘小山村正离我越来越近。

  我们是从大槐树移民来的

  袁家沟村位于清涧县城东60多公里的高杰村镇北10多公里处,山大沟深,它的东面10多公里是黄河,西面5公里多是无定河。冬日的袁家沟,除了枣树和齐头柳树的枝干坚硬地挺立外,就是满目的黄土,一派苍凉和悲壮。由于地处黄河西岸,和山西隔河相望,因此这一带的人对秦腔的感觉相对生疏,他们更喜欢听山西的晋剧。

  袁家沟的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很多村民说:“我们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来的!”

  在《清涧县县志》中有如下记载:“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本境劳作、生息。相传,这里曾有原始部落五龙氏的足迹。”另有记载云:“明洪武九年(1376年)山西汾州、平阳、泽州、潞安之民迁移河西,‘任土垦田,世业其家’。”而对于有水有山的袁家沟,以及白姓家族的先祖们从什么开始农耕生活,却找不到具体的记载。

  “袁家沟,沟对沟,两条小溪当沟流,四百人口住两头。”这是当地村民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袁家沟村内沟壑交错,两条无名小溪一年四季从不枯竭,村民叫它“常流水”。白家祖辈居住的袁家沟分前沟和后沟,在后沟的地方分岔,形成东西两个沟,两条小溪沿着东沟、西沟顺流而下。

  由于山路崎岖,全是羊肠小道,这里的村民种地很少能用得上牲畜。所有的东西都靠人背,春天把种子和化肥背到山上,到了秋天再把收获的果实一筐筐地背下山来。“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红枣、黄豆,一年下来人均收入500元吧!”52岁的村支部书记白江思说。

  在村民白铭才的家里,记者见到他8岁的儿子白帆,这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男孩,手上的骨节已明显变形。这几年为了给儿子看病,东挪西借,但距离做手术要用的钱仍相差很远。“我们这些娘老子(父母)没用呀!有人劝我把孩子扔掉,我们就是舍不得,不管咋样孩子是我们的,只要他的病好了,我们一家再穷再苦再累也无所谓。”由于孩子的体质很差,没法去学校上课,他们就在家里教他;为了让白帆能好好学习,父亲白铭才自己给孩子写了一份奖状贴在家里的墙上:“奖给高杰村儿童学习第三名白帆”,以此鼓励白帆。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代代白姓人以顽强的毅力,坚韧地生存着,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延续着生命、创造着未来。

  明代家谱解读袁家沟的历史

  在袁家沟,记者见到了一本修于明代的家谱。

  “这个家谱是冒着危险给留下来的,‘文革’时候破四旧,不允许留呀,把村子里的好多古书都给烧了,我

  们的家谱现在成了宝贝,这也是清涧县最老最全的家谱了!”在68岁的白炳凡老人家里,他拿出自己珍藏的袁家沟三本家谱,其中一本是用绢纸装订的册子,在发黄的书页上,毛笔撰写的字迹隽秀流畅。据说这本老家谱是由明代洪武年间的贡生白严生主持书写的。在家谱里,白姓族人每个人的名字按金、水、木、火、土,五世一轮回排序。“现在的人如果在外面有人名字没有按此要求,在上家谱的时候,就会按辈分顺序另取一个名字,在旁边加注现用名。”

  79岁的白荣富虽然是绥德师范没有毕业的学生,但他的文化程度在老人中是最高的。他们几个老人筹划着明年续修家谱,老人们合计着重新修家谱的时候也要改革,一是把在外工作或者已经举家从袁家沟迁往外地的白姓家族的人重新登记造册,二是把从袁家沟嫁出去的女子也续修在家谱里。

  袁家沟历史上就高官频出。据说在明代,袁家沟曾经出了一个皇帝亲封的副督御使。相传当年一位风水先生在袁家沟山头转了几圈之后,连呼:“好!太好了!”接着他神秘地说:“袁家沟要出三斗三升菜籽官!”还有一个传说是,明朝初年,一名宰相看到袁家沟的风水富有灵气,断言要出九个皇帝,便向皇帝进言,在距袁家沟20公里的高家洼修建了一座玉皇大帝庙,破了袁家沟的风水,就这样袁家沟白姓的皇帝没有出现,却出了几个省委书记,当然这不过是民间的迷信传说。在近代,袁家沟人思想十分活跃,白崇熙1928年时任袁家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后来参军后在国民党冯玉祥部官至师长。

  “白氏出高官源于陕北‘闹红’比较早!”

  “这里白氏出高官的原因是陕北‘闹红’比较早!其实,袁家沟附近的几个村落也出了不少白姓高官。”从袁家沟走出的清涧县人大办公室主任白鹤东说。“虽然清涧县的白氏官员人数众多,但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同姓不同祖的老乡,很少有亲戚关系,‘本家’的则更少。而在血缘关系之外,这些白姓官员大多还有同窗之谊。当时陕北是一个贫困地区,往往几个村子才会有一所小学,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便相互熟识了。考虑到上述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参加革命就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清涧县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共有1600多人,老红军占全国的1/15,正因为出去参加革命的人比较多,所以活下来任职的也比较多。”在清涧县革命烈士陵园,66岁的管理员黄光金告诉记者。据清涧县1985年调查,当时还在位的从清涧县出去的省军级干部就有62位,为此,当年参加攻打清涧县的傅全有欣然为清涧县题名:“传奇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于袁家沟

  1936年的2月5日,毛主席翻山越岭,从川口过无定河经后坪里,行程30多公里,于下午到达高杰村镇的袁家沟村。随后东征红军总部100多人也抵达袁家沟。毛主席在袁家沟住在白育才家的窑洞里,他和其他领导在袁家沟筹划着要指挥部队东征,那一年的雪下的可真大。为了查看东渡黄河的地形,毛主席亲自到距离袁家沟15公里、毗邻黄河的高家洼,看着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雄壮起伏,便有感而发。当晚回到袁家沟居住的窑洞,点着蜡烛挥毫泼墨写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佳作,尽显一代伟人豪壮的气魄。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柳亚子先生“索句”,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以赠,后在新华日报上公开发表,一时《沁园春·雪》令人拍手叫绝,令蒋介石心烦意乱,焦躁不堪。

  在袁家沟,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宣言》主张:“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号召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

  从进驻袁家沟到离开,毛主席仅仅呆了16天,但这16天足以让袁家沟人骄傲不已。说起当时的印象,90岁的白炳乾老人回忆说:“那时神秘啦!一般人都不知道是谁来了,只看见门口有警卫站岗,断定肯定是个大官。只有几个少数人如地下党的支部书记等三五个人知道。在毛主席离开的时候,村子里有20多个年轻人跟着队伍一起走上了杀敌的战场。”

  现在村子里正在组织人力整修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七八个农民在窑洞里正和着泥,整修锅台。窑洞的顶部也有明显的刚刚整修过的痕迹,据说县上要把这个院子作为党史教育基地。

  “咱村里也变了,路宽了!”

  几位从袁家沟走出的省委书记,在不同的时候,大多都回过家乡。对于白如冰的回乡,大家记忆尤为深刻。白如冰20世纪30年代离开故土,直到从山东省委书记的位子上卸任后,才回家探亲,约有半个世纪没回过老家。1984年冬天,他到了清涧县后,把随行的警卫员留在了县城,独自回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袁家沟。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着来到家里,白如冰从汽车里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咱村子也变了,路宽了!”他离开袁家沟的时候,村子里通往沟外的是羊肠小道,最宽的地方只有50多厘米。

  “我回到了村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我一切行动听支部书记的,再说这次回家,咱只谈家事,不谈国事。”虽然白如冰没有给村民带来实惠,但从乡亲们说话的字里话间,明显的能感觉出他们对这位老革命、老省委书记的敬佩和爱戴:“他是一个党性很强的人!”

  2个老师和8个学生

  “在明代和清朝的时候,高杰村出了200多个举人,当时村里私塾云集,文风浓厚。受我们村子的影响,袁家沟不少的家庭也十分重视教育,他们中不少把孩子送到我们村来读私塾,后来袁家沟也有了私塾。”在距袁家沟10公里的高杰村,60岁的白树海告诉记者,他还说,他是白姓前九家,在他们村里还有白姓又九家,袁家沟的白姓是五家。相传,在清朝的一个皇帝还曾给他们村一家赐封父子翰林,在他们村还有一家“三子登科”的奇闻呢。

  在袁家沟去任何一个人的家里,没有平坦的大路,顺着蜿蜒的小路来到位于前沟坡上的袁家沟小学,远远就看到有两排整齐的10孔窑洞分上下两层排列,七八个孩子正在窑洞前的空地上跑操。“学生们不会做广播体操,所以体育课和早操就是让他们跑跑步,活动活动!”老师李光辉介绍说。这个学校有2个老师和8个学生了,8个学生中,四个上三年级,四个上五年级;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因为无法开课被迫转到邻村邓家洼去了。”1974年开始教书育人的李光辉说起学校的情况时,说不上是喜还是忧。

  据介绍,袁家沟1926年就有了小学,当时有十多个学生,老师是一个外乡的李姓人。“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不但有小学,而且还有初中,附近村子的孩子都来这里上课呢。”老教师李光辉感慨地说。如今,52岁的李光辉和52岁的白荣兰两个老教师,给8个学生代课,每人包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

  “再走上两三个孩子,这个学校就没法办了!要是那样的话,孩子们就必须到十多公里以外的高杰村去上学了。”说起学校的未来,李光辉和村支部书记白江思不无担忧。在历史上,袁家沟历来尊师重教。白荣富老人说:“如今,年轻人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不惜花财力、人力把娃娃送到外地去求学,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大器。”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6-8-21 21:48
标题: 有意思,袁家沟真的很厉害!但不知袁家...
有意思,袁家沟真的很厉害!
但不知袁家沟为什么叫袁家沟,为什么没叫“白家沟”“李家沟”,想必当地人也不知其然。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