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宁波西门袁氏一族岁月悠悠
[打印本页]
作者:
袁氏家谱
时间:
2006-4-30 21:35
标题:
宁波西门袁氏一族岁月悠悠
宁波西门袁氏一族岁月悠悠
http://www.fubusi.com 中国宁波网
“知道《宁波晚报》刊登了我们家族的事,太高兴了。我们大家都热切期待着祭祖大典那个庄严时刻的到来。”昨天,在上海工作的袁孟敕先生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记者。
庆典临近,袁氏家族忙的不亦乐乎
据他介绍,从前天开始,来自海内外的亲友已陆陆续续汇集上海,准备届时一起赴宁波祭祖。“我们这个家族可谓是名人辈出。这次来参加祭祖活动的就有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著名经济学家袁恩桢,担任《高等妇幼卫生专业系列教材》的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编辑中国第一本《妇幼保健词典》的刘筱娴教授,根雕作品曾入选中国根雕木雕艺术家作品展和中国首届国际拍卖市场的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袁维之先生……”“在我们这次来访的亲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祭祖活动的发起人袁勃老先生。”袁先生说。
袁勃
袁勃先生,1921年出生于宁波鄞县西袁氏家族,16岁时赴上海投身照相业,26岁在上海南京路开办“科美照相器材行”,后参与组建“冠龙照相器材公司”。1953年去香港开设“科苑公司”,经营照相器材,并设厂制造电子表及电子产品。1989年后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澳门以及法国等地投资办企业,为祖国电子表业开了先河。1961年他首次参加环球旅游,用90天周游了欧、美、非、中东等地,摄下了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后的几十年中,又摄下照片无数,足迹遍布世界。2002年,袁老先生还在我市天一阁举办过个人摄影展。
1980年,陈逸飞准备到美国去读书,从上海抵达香港时,就住在袁勃儿子的家中。袁家热情接待了当时没有任何知名度的陈逸飞,为他作经济担保使其顺利成行。陈逸飞也与袁勃结成了忘年交。本世纪初,宁波和上海举办袁勃摄影展,陈逸飞专程前来助兴,热情为《袁勃世界风光摄影集》题写书名,亲切地称袁勃为“袁家伯伯”。他深情袒露:没有袁家伯伯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陈逸飞。
【世代流芳的治家格言】
“我们西门袁氏一族家道顺通、名人辈出,无不得益于本族第3代先人袁采所著家训《袁氏世范》。”在昨天的采访中,无论是上海的袁孟敕先生,还是宁波的袁弥钧老人都异口同声地说。
记者在袁弥钧老先生家看到了这部家训。此书共三卷,其下又各分数十条。这些训言虽絮絮在耳,实处世佳言,至今闪耀哲理的光辉,如:性不可以强合,人必贵于反思;父子贵慈孝,处家贵宽容,亲戚不可失欢,孝行贵诚笃,人不可不孝,子弟须使有业,子弟不可废学,教子当在幼,分析财产贵公当,背后之言不可听,男女不可幼议婚。与人言语贵和颜,老人当敬重,与人交游贵和易,才行高人自服,戒货假药,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用度宜量入为出,事贵预谋后则时失,不可轻受人恩,受人恩惠当记省,暴吏害民必天诛。夜间防盗宜警急,睦邻里以防不虞,小儿不可带金宝,亲宾不可多强酒,外人不宜入宅舍,邻里贵和同,交易宜著法绝后患,债不可轻举,造桥修路宜助财力……
《袁氏世范》为曾任乐清令、以廉明刚直著称、官至监登闻鼓院的袁采之作。《世范》文字浅白,文风朴实,成书以来700多年间多次刊布,在西方汉学界也引起重视,并有译本。
【功德无量的济世关怀】
袁孟敕先生还向记者透露,由宁波西门袁氏一族筹资建立的慈善助老基金已正式启动,第一笔助老金1000元将送到家住宁波、长期患病卧床不起的陈老先生夫妇俩手中。
据介绍,2000年12月,袁勃先生出资100万美元,在上海设立了“鄞县西袁氏慈善教育基金”。主要资助那些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全国各地族内外莘莘学子完成大学学业。目前已资助300余人次,其中宁波籍大学生就有20多名。据负责宁波地区慈善教育资助的陈苏吉老师介绍,2003年,西袁氏慈善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以每年资助2400元的方式帮助应敏侠等4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前不久,袁勃先生又出资200万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了“鄞县西袁氏慈善助老基金”,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们提供帮助。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