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原创]襄阳地区《破锅袁》寻根录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8:12
标题: [原创]襄阳地区《破锅袁》寻根录
襄阳地区袁氏分布情况过程(调查纪实)
〇 袁资友 www.yuanscn.com

    导  读:本文为寻亲访祖的朋友提供一些寻亲方法参考,寻亲成果另文发表。(见本网"袁氏分布“湖北谷城”)
    关 键 词:破锅袁,泥嘴袁家巷,庞公袁巷,牛首袁营村,茨河袁家天坑,熊营,袁家湾,大瓦房
参与调研:袁资友、袁益新、袁顺当、袁顺家、袁凯、袁传成、袁锐坤
    警  告:现实和家谱接不上出现“断代”,请各地抓紧记录下现有的人,避免以后的“断代”!



       第一篇 袁氏襄阳寻根记
一、好难找的袁姓村落
2005年7月17日,星期日,也就是在“袁氏家谱”网站和袁氏论坛召开首次寻根工作会的第二天,袁氏家谱(
www.yuanscn.com)网站版面小编一行三人,按照“抓住现在,发掘身边”的工作思路,踏上了襄阳地区的寻根之旅。 古之谓襄阳(郡)者,含今天的宜城市、襄阳县、筑阳县(谷城县);随州市;枣阳市、保康县、南漳县、老河口市,甚至涵盖了钟祥、邓州、南洋,均州、房县的部分地区。建国后,襄樊市只管辖襄阳、樊城市区,而襄阳地区则管辖含襄樊市、随州市在内的襄、枣、宜、南、保、谷、河口、随州各市县。面对这种广袤的区域,面对纷繁的线索,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乘老人们还健在的时候,把他们知道的“活”的资料记下来,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偌大的一个袁字! 早晨5点半起了个大早,先把新房装修的冗事交待妥当,再把家中的旧家什中的衣物腾出来,请两个板车,把它们搬到新宅。这才给出租车师傅打个电话,请他立刻出发。时针指向8点,我们动身。晨雾薄起,河风拂晓袖,虽是六月,却显得不冷也不热。车过谷城的南河大桥、格垒嘴襄渝铁路桥、庙滩镇、茨河镇,进入襄阳境内。72公里的路程,用了一个小时三十分钟。拨通“卧龙深处”的手机,他说已经在镇上的一个明显的厂版前等我们了很久。我问他何以为联络暗号,他答:“著短裤、白衬衣者是也。” 一见面,立刻安排日程正题,当天打算跑襄阳和老河口市的五个点:卧龙先生的老家泥嘴镇、襄阳东门外庞公乡孙家巷村6组的袁家巷、襄阳西北郊的牛首镇袁营村、老河口的袁冲乡和谷城县冷集镇的袁冲村。 没带地图,其它是个错。只听人说,庞公有个袁家巷,但真正在这么大个襄樊市区找起来,便失去了方向感。首先,不知道这个“庞公”是在襄阳还是在樊城?好在我是学文科的,听人说庞公乡在东门外。襄阳西门是谷城的入口,那东门就应该在襄阳公园一带。按我的推断,我们从泥嘴,直奔解放战争时解放军解放襄阳攻城的入口----襄阳城西门,然后过鼓楼十字街口直入襄阳东街,穿过襄阳公园的东门桥,司机师傅欲向右,我觉得错了,右行是向宜城、宜昌的方向,为襄阳南门。一问路,若如所言。复向东,绕襄阳商都大厦,出东门,行有五里地,过气象局、酒精厂,再问,正是该拐弯的时候,于是向右。行六七里,问一路人,他说,前行10里,向左,见一肉铺,再向左,过两营子,向右,此去约10来里。就这样边走边问,问了十多人,一盒烟差不多问路用完了,才进了一个营子。单行道,很窄,前一阿婆骑一托啤酒的三轮车,无处礼让。我和卧龙先生下车问路,她问我们找谁?我们这时才想起我不知道该找谁! 我们是谁、我们找姓袁的长者、我们来的目的是什么、谁家收藏有家谱拿出来我们对一对。老人家自己也姓袁,非常热情。不过,她不知道什么是家谱,这里也不是我们要去的袁家巷,这里是杨家河! 好在她的娘家是袁家巷的。我们请教她村里谁对家谱知道得多一些、谁年龄长一些?她没多思考就答了:村里最大岁数的是她父亲,86岁。全族最大岁数的是另一个老人,92岁,住市委大院。 在她的指引下,我们发现:杨家河和袁家巷虽然是两个行政村,但村与村毗邻,不过500米的距离。但两村的小道没有车宽,我和卧龙先生安步当车,桑塔纳师傅自己从大路绕过去。我们找到了86岁高龄的袁老先生,他声音宏亮、眼睛还管事,只是耳朵不太好使,往往答非所问,而且目前正患腿疾,行动不便。从他口中我们知道了前几年从台湾和山东都来过袁姓家门,找他问过一些情况。但现在也说不太清楚了。这时,司机师傅打来电话,竟找不到我们。我和卧龙先生干脆到村前大路上去等,通过电话6次导航,依然还没见到车的影子。我和卧龙在烈日下,晒得皮肤看着看着变红。这天气,真是说睛就睛。这师傅真是方向感还不如我! 当我们一行再回到袁家巷时,树林里已经聚了不少人。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哪家还可能有家谱,有的跑去问花奶奶,有的打电话问他们他外工作的家六,有人说,村后杨家河的袁新田临死前家里曾有一本家谱,是台湾袁先生回来时放在这里的。得到这个消息,我们心里想:真是不虚此行!我们便急急如令地赶回杨家河村去找袁新田家。 袁新田前年已去世,有五个儿子。我们找到的是其二子,名学成。他讲:父亲辞世前嘱他把家谱送到袁巷让其叔爷保管,结果叔爷怕事,把家谱烧掉了!我们正在失望,师傅打来电话,说袁家巷那边家谱找到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邀上学成,一同折回袁家巷。 老远地就看见一个妇女手拿一个笔记本,我心里揣摩着:笔记本式家谱!第一次看到。走近一看,只见她翻到本子的最后一页,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八行诗:“道开万世,学本益忠,克家有子,华国光宗。楚夏隆盛,普天同乐,炎黄晚第,共享恩泽。”原来,这位大嫂叫张水仙,是我们袁家的家眷,她能保存着我们袁家的派谱,也真是难能可贵!但是,这个我们早已发在网上了,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又解释了一番什么是家谱:可能是几大本,厚厚的古书,上面写着谁是第一个老祖宗,然后哪一房生哪几个,都叫什么名字。卧龙拿出他带来的家谱民国版样本给他们看。 围来的人越来越多,邻近的主妇给我们搬来椅子,有的要安排午饭。我们坐下,递了名片。这时大家都知道家谱是什么东西了。就有人立刻打电话,一一打电话落实,查找他们见过的家谱的下落。顺家对我们说:“其它这东西我们四十多岁的这些人都知道,老年人反而不如我们清楚。”他拿起电话和另外几个兄弟进行了联络,终于绝处逢生,他一个叫顺当的兄弟手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他们村的袁氏家谱!他热心地安排好我们在市区见面的地点,好多话一时说不完,目送我们出村,眼睛里洋溢着激动的泪光。我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了襄阳县庞公乡孙家巷6组的袁家巷。一个有200年历史现有60多户800多袁姓居民的村落。

二、小小地球村,巧遇袁姓人
走出袁家巷,进入市区,我们选了一家看起来外观尚好的酒家,准备迎接持谱人袁顺当。他从樊城的鹿角门(樊城广场)上一路车,辗转经火车站,过长虹桥,又从鼓楼转车才坐到我们约见的地方,花了40多分钟。我见他一个挟着一卷文稿,一手打手机,我的电话响起来----这是他无疑。进到酒家,我们以啤酒代茶,消暑降温。拿出他带来的家谱进行验考。匆忙地扒了几口饭,赶紧又从家谱中搜索线索。家谱中清楚地记载了庞公袁家巷的始祖姓名、适来时间、定居故事、排行、各世代姓名。同时还弄清了93年版台湾袁先生主修的袁氏家谱中为什么有些空白:因为93年这次修谱时间太紧,不是大修,只是补遗。据说93年袁先生回来后筹资修谱,请20多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这次修谱的明显不足是:这次修谱是采用钢板手刻方式,主要是翻版民国版的袁氏家谱,但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手误,对原版残破部分未作说明,只保留了一定的空白。顺当带来的谱中,多了一本何系--袁氏家谱,但没有很好地说明此村落在何县何村,始祖是谁,直接从第六世开始。这既是一个遗憾,但也是填补了一项空白。顺当所带其它各本家谱,都是由襄阳泥嘴老家修好后送过来的,是1993年的同一版本。 这在我们席毕起身时,邻桌的一位先生竟和顺当打起了招呼。原来,他也是从袁家巷出来的本家兄弟。更巧的是,他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92岁寿星的儿子。他的女儿刚从北京回来,在此就餐。 不知是地球村太小,还是袁家人的缘份,抑或是老天对我们今天寻根诚意的恩典!


三、星期天政府放假
要访问上班族,应选择星期六、星期天,而要访问县、乡、村政府,周未往往很难找人,有值班人员已经很不错了,想从他们口中获取些信息,那简直是奢望。 7月17日下午2时30分,我们离开襄樊市区,驱车直奔第三个目的地:襄阳县牛首镇。虽然曾经由老河口到襄樊走过几回,知道从樊城出西北门工业区,过竹条乡就到了牛首镇,但镇政府何处所在,还得问问路边餐饮老板。这次问对了人:镇子小,老板不仅知道镇政府在什么地方,而且给我们介绍了镇上谁姓袁,在哪个部门上班。按照他批的方向,我们从十字路口向南行半里地。虽然镇政府有栋楼房可以看见,但路口窄小而蒙尘的样子,使我们觉得这不象。我们还是下车问人,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看法:此道子是政府后门,已经封死,改走左边的胡同进大门才对。政府院内,安安静静几乎无人,证明今天是星期天。好在值班时有个小伙子值班。我说明来意:我是襄樊市政协委员,正在进行一个“按姓氏取名的地名与该姓氏之间的关系”的调研活动。我看到值班室的墙上就有几个袁氏值班人员名字。他立刻帮我进行联络,结果关机。他又帮我和袁营村联系,结果也关机。于是他给我们指点了去袁营村一组的路线。我们欲意前往,车子却启动不了。我心里想:看来今天下午的运气没有上午好了!我们下车帮司机师傅推车,还好,只推了两次,就打火成功了。想到还要去另一个袁氏村落----老河口市袁冲乡,相比之下我们更陌生,记得从地图上看过,它在一个交通较不便利的地方。我们便放弃了对牛首镇袁营村袁氏部落的采访,改向河口的袁冲进发,----虽然明知那里乡政府肯定也是星期天!


四、师傅,我们又走错道了?
出牛首往西,过太平镇以后,道路变得十分颠簸起来,虽然是著名的“老白公路”,但正在翻修,几次把车子弄熄火了,我们又推了两回。心里不得不由人犯起嘀咕:走到袁冲的乡路上它会不会再停掉呢?觉得到了河口这地方师傅肯定熟悉,就不必问路了。我告诉他:出北门二十里左右。这个信息我是在出发前打电话问了老河口市农技站的一个政协委员得知的。过了朝邓州去的收费站,我叫他看一下里程表,行二十里问一问行人。人们都很热情:前面一座桥,向左沿河堤走十几里,有水库,再问。车上了河堤,路很不平,看来这袁冲不太发达,与外面的世界联系也少,因为这通向袁冲的少有车量行驶的印迹,说明了一切。 这河叫什么名我们不知道。河堤公路上,我们只遇见一台拖拉机和两辆摩托车。路上的行人也不到十个。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想问一问人,环顾左右前后竟无一人。我们只好朝前,有三五个小孩和一个母亲。我们问了,她们答:一直走,不拐弯,沿湖走18里,上陡坡,交公路,再问。 如其所言,我们很快走到了河堤的尽头,上陡坡,便是沿湖公路。眼前顿时开阔起来。湖面涟漪叠起,清沏见底,岸边水草茂密,杉树成荫。见不到鱼跃,也没有渔舟。黄土公路蜿蜒曲折,插入杉树林中。湖风阵阵,叫人宠辱皆忘。行了十多分钟,偶尔只能见到几个牧童,杉林深处,有点心里发悚,就象走进野猪林的林冲,随时都有可能冒出个剪径劫路的李鬼来。 杉林走到了尽头,果然有十分陡峻的一个坡,肯定是到了,但愿车子不会因上坡而熄掉。拐上水泥公路,叫人不得不琢磨,既然有这般水泥路,我们为什么只能走河堤才能到达?那么这水泥路又是通往何处?在水泥路上边走边看,有信合营业厅、纳税大厅之类的机关,根据我的经验,好多镇机关不会在街面上。到了十字路口,我们停车一打听,向右一拐便到了。 袁冲乡政府正如里面的值班小姑娘所说,条件很简陋,除了电视和电话,就是一张襄樊市行政区地图最显眼。我们说了我们的行车路线和疑惑,姑娘们笑道:“师傅,你们走错了路!要是下雨天,你们可能来不了!” 值班的姑娘中,有一个就姓袁,按照我的调研内容,我给她出了6个小题目,她说:“袁氏取名用的派谱我知道:礼道传仕,帮国之良,乃生德义,长发奇祥。”其实,只要有了这个,也算不虚此行了。她给我们留了办公电话,并交待其它的5个题目只有回家去问了。她还告诉我们:袁冲乡的袁氏分布,主要在袁冲村的一组和二组。说着,天下起了大雨。她说,回村的路是黄泥巴,要不然可以一起去问问。我笑侃道:“本家人这么远道而来,加上人不留客天留客,怎不见安排饭局?”姑娘窘迫地答道:“还不是没有权力。要不,到街上请我们作客?”看着天存心下雨的样子,我们不得不乘天黑前动身。道了谢,我们再也不走那湖边路了,回程:水泥大道!


五、回程,一路风雨一路风
2005年7月17日,我们碰上了所有的天气。早上出门时,老阴天。中午襄阳时,骄阳如火。下午从襄樊到河口的路上,晴转多云,晚上五点半,黑风凄雨。刚出门不到一里路,大雨就把路面下起了两三寸深的水。车前一片白茫茫,车玻璃外的雨刮器忙个不停,车前窗的玻璃上还是小河淌水一般。我们在车里并没有感觉到有风,只是看到前面的横在路中央的摩托车时我们才知道风有七八级。男的拼命掌把勉强不让摩托被风吹倒,女的在后座上紧靠在男的身后,他们的雨布被风高高掀起,就象是一面招魂旗,哗啦哗啦地摆动着撕扯着。他们是我们窗外的风景:他们是一对水鸳鸯。我们爱莫能助。 正在怜惜摩托车上的男女在风雨中的无助,我们也遇到了麻烦。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山坳公路上,师傅发现前面有大树被风拦腰折断横在路上。他的忧心化成了两个字:“靠死!”我一看,树并没有彻底地断掉,这样我们几个男女汉可以借助树的下部帮忙,运用杠杆原理,把树尖部分来个“推磨似”的转移。 我们缷掉手机和采访本,没有伞,只好硬着头皮冲进雨里。第一次麻烦就这样被解决了,我感觉所用的力气并不比推汽车大,但比那刺激多了。刚刚笑过了别人是水鸳鸯,现在我们自己成了落汤鸡! 车继续前行,路上的断枝残叶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袁冲这内陆之地,为什么比襄樊的河风还大。一汪汪的水涡把公路路面完全呑掉,我们高速行驶的车就象是海上的摩托艇、冲锋舟,感到车身一阵木木震颤,看见车两边溅起两排水帘,完全是水上飞舟的感觉。 诗人般的想象正在兴头,真正的麻烦来了:前面两棵大树同时横在路中央,而且从根上拨起! 凡事,哪怕是天大的事,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的!而且这解决的办法,就是----时间! 我们无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留给时间帮我们去解决。我们坐在车里,望着外面的雨还在下个不停,望着天空渐斩地黑下来,听着风拍打着树叶演奏的奏鸣曲,我们在惮意中等待。迎面而来的一辆从老河口返回河南的大客车,在这风雨交加的黄昏,在同一条道路上,碰到了和我们完全相同的问题,尽管我们的目的地完全相反,但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于是,我们相持了五分钟,然后不约而同地走下车,把树拽向路边!这一拽,使我想起了98年全国军民一心斗洪魔,也使人想到了60年前国共携手抗日寇。得出的结论是:不管困难大还是小,亲自参与,从我做起,才是最必须的。做家谱工作,没有从身边做起的精神,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也就没有让袁氏宗亲们可资借鉴的这篇《袁氏襄阳寻访记》。
本来,原还打算再来个夜色之中走进谷城县三岔路乡范家河村一组的袁氏家族进行寻亲活动,无奈天公不作美,看着司机师傅一脸的疲惫,只好双手合十,心祝天下袁氏,一切顺利,心心相通。


第二篇  袁氏家谱谷城寻亲行纪
2005年7月30日,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和正昌弟一年前约定的谷城庙滩、茨河袁氏村落寻亲之行终于践了约。在电话探知他已经写完了几万字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笔记之后,我驱车赶往他上班的谷城县冷集镇接他。回程中,我们商定了今日寻亲之旅的三大站:谷城县北河镇三岔路办事处的范家河、谷城县庙滩镇的熊营村、谷城县茨河镇的杨村。他突然想起一个来自茨河的本家姐妹:袁正英,于是,立刻打电话联系。正英欣然允诺陪同前往。

第一站:三岔路-范家河,袁医生,名人一个!
听我早年上师范时的校长说,他是北河三岔路的袁氏本家。二十年前我在某校实习,碰巧他的女儿在那里工作,这样,我们就自然认了本家兄妹。前不久,这位妹夫到我单位办事,我又问了详细该找谁问询那里的家谱事宜,他说:袁家二爹可能知道的多一些,但小爹可能更容易找到:因为小爹是出名的乡村医生,--袁医生,袁洪。 在三岔路高速公路桥下,我们停车问卖菜的大伯哪里是通往范家河的路,许多热心人都围过来,有的说应从新修的红卫桥头不过桥向左,有的说可以朝回走50米从挂有“龚家河”路牌的地方进去,有的说红卫桥边的路可以水冲了,有的说路牌这边才倒的水泥路没干走不得。那就剩下唯一的选择,朝桥头的路试试。问过桥头路口修自行车的师傅,回答是可以走,行二里地。第一片村落走完。行约二里,再一问,路人顺手一指:前面看得见的第二个村落便是,在能拐弯的地方就拐弯。进了村子我们便直接问“袁医生”,果真是耳熟能响的名字。家住路边的姑娘一直给我们指明了道,右拐弯,左边第三家,挂有卫生室牌子的就是。 待自报了家门、说明了来意后,袁医生很客气地把他所知道的他们那一片的情况向我们一一做了介绍。个别他也不太清楚的地方,他叫我找他大哥,--我的老师,再落实一下。


第二站:茨河袁家天坑,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时间过得真快,近十二点我们才到达谷城县庙滩镇,按照旧录相上的标志,我们找到街道上门牌41号的一家袁姓住处。但家里没人。我又打电话问询原承恩寺主持詹老师,听说他家阿姨是庙滩的袁姓。他说她老家庙滩镇高台铺村原先只有三两户人家,现在有的搬走了,有的没有后人了。让我看看熊营和黄畈可能有不少。同行的袁正昌就是熊营的人,我们本是作为此次的目的地之一的。 在庙滩吃过午饭,两点钟我们改变计划,决定先到茨河,后到庙滩。因为茨河的杨村据说路程远,更主要不知最近的下雨是不是把山路冲毁了。 杨村位于谷城县茨河傎西南方向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隋朝古刹承恩寺附近,是前几年才最后一批通电的村子。我们在襄谷公路的八一路口处停下,问路边的出租车杨村现在的路况如何,他们说我们的奥托可能不行,过承恩寺岔路口后,可以走一半,然后步行七八里。用他的车可以到某某地,仍要行二里地。我出30叫他跑来回,他要40。我怀疑他夸大其词,决定仍用我们自己的车。 山洪冲过的山路,路面满是小沟沟,小水沟以外的地方,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车在山石和沟壑间颠簸前行。车子熄掉空调才有足够的马力上坡。人家越来越少,弯道越来越多。再回首,已是车在天上人间,雾在脚下,一览众山小。看得出,师傅全身是汗,精力高度集中,一言不发:他在心痛他的爱车。奥托主要用于城市交通,优点省油,缺点是底盘低,怕走害路。这一趟比他跑一趟武汉还伤车是毫无疑问的。 路边一处房舍,前面山路太陡,爱车已是无能为力了。只好寄车而行。房主是个哑巴,跟他打了半天的手势,还是不能令人放心,司机只好自己留下。 下午三点钟的天气,山口一过就没有了风,男的脱了上衣,挥汗如雨,女士也走得气喘吁吁。三十分钟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停了电,我们手摇大蒲扇,口饮大叶茶,坐在采有木楼的客厅,完全是我二十年前所过的那种典型的乡村生活。 正英的老爸过去曾当过村支书,他立刻召集了对家谱知识有所知晓的几位族中要员,接受我们的咨询。有我教过的学生,正在上燕山大学,有当地的老师,有现任的支书七八个人。大家从派谱取名用字,到湖北破锅袁是兄弟四个还是七个,从人丁分布到迁徙流动,谈了两个小时。我一一做了记录。 二十年前,记忆中依稀记得《谷城日报》登载过茨河塌陷村的袁家的什么新闻。据知情人说,这个村袁村人死的死了,搬的搬走了,不再有袁姓人了。现在我们袁家住的地方叫袁家天坑,而杨村,只是个大队的名字。袁家天坑是这个大队的二队,已合并到胡家泉村了。 正事谈毕,我们一个吃了一只秋山黄瓜,足有一斤半重。回程途中,我们感到凉风阵阵,抬头望天空如削的山尖,雷声空响,几缕黑云,促使我们不得不加快了脚步。等我们交上水泥路,已快七点。


第三站:夜访熊营
晚九点二十分,我们摸黑到了庙滩的熊营村,正昌的老家。我暗自为中午及时调整计划先访茨河后问庙滩而庆幸。 五六个人坐下来一起交流了一阵子所知道的袁氏家谱信息,梳理了能够理出的头绪。他们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文字资料,只是靠口传心记,让我得到了基本的资料。我突然想起这附近我教过的一个袁姓学生,他们立刻把她叫来,也是大学在读,正在暑假。师生见面,大家都很高兴。 返回谷城,已经十一点多钟。送回正昌、正英,师傅还要回石花。我们都感到人困马乏,所想的就是洗澡睡觉。


寻根活动技巧提示:
1、地图越详细越好
2、问路一定要多问几个人哟,小心被指错
3、一定要想清楚了,到一个地方寻根该找什么人才能问出个头绪
4、镇政府和村委会也许能帮点忙,星期天他们休息
5、不带车的行程肯定无比辛苦啊
6、各种天气都有可能发生!
7、自己是什么身份?以后如何保持联系


本文采访纪实作者:湖北省襄樊市政协委员、谷城县一中  袁资友
第一篇写于2005.07.18,第二篇写于二〇〇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8:13
标题: 第三篇 袁氏家谱寻访谷城《周袁宗谱》...
第三篇 袁氏家谱寻访谷城《周袁宗谱》


      2005年8月12日,又虽然立了秋,天还是照常地热。暑假要过完了,我再不能等了。
    在谷城县五山中学工作过4年,知道五山姓袁的不少,想细细地知道他们的宗族情况,一直是我的很大的一个心愿。上两次去五山,都因为8月初的一场大雨,把去袁氏集中地的道路冲毁了,而车辆无法通行。更主要是听说要采访的对象家中房屋被大水侵袭了,有的屋后的山体滑坡,现正为居无定所而发愁哩。
    这次相约而行的是五山袁氏的两个熟人:一个是初高中时期的同桌袁传成(本站有他的专页介绍),另一个是我初高中同学的老公,袁凯。袁凯为我们出行提供了车辆,并且两处收藏家谱的长者,非他出面,别人是把家谱借不走的。一路上,我们笑侃:他应该叫袁学凯或袁厚凯之类的名字,他是厚字派的。

A:袁凯从河口专门赶回来

    听说我要到谷城县五山镇采访袁氏家谱,袁凯专程从老河口他们单位的驻外公司赶回来,为我安排行头。他告诉我们:他的老父亲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还专门把家谱中的排行派字复印提供我们参考:
    文学可啟,邦定世太,功宏业远,德厚传良,青云焕发,紫诰用光,后昆继美,庆泽流芳。
    虽是复印,但从另一张纸上的“《周袁宗谱》卧雪堂”几个字上,我看到了此行必有的重大收获,卧雪堂,太吸引人了,而“周袁”又让我产生了几分疑惑。带着疑惑和对卧雪堂的敬仰心情,下午一时十分,我们踏上了探寻“周袁”氏之旅。

B:他收藏有家谱?

    从谷城县五山镇出发,向北边的文畈火车站方向进发,一趟水泥公路,约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达文畈管理区昝家铺村二组(原名生活大队二队)的袁厚发门前。
    他家住在山坡上边,典型的七十年代的土墙瓦房。墙体一处处脱落得厉害,外观上看就是危房。一进门,雨后农舍特有的潮霉味扑鼻而来,除了常用的农具,也没有什么家具,除了电灯,看不到什么“现代化”概念的东西。就连扇子,也是破得不能再破的那种。袁凯解释说:他年轻时是木匠,现在正准备买下队里的场屋。我们来到时,他正午睡,光着膀子,只穿一条旧的短裤。这时,我心里不光没有奢望能有家谱,就是从他嘴里能了解到什么都没有把握。
说明了来意,他搬来梯子,从屋梁上取下一大包东西。最外层是竹条框装着,里层是牛皮纸裹着,最里边才是家谱。共十本,有几本写着袁氏家谱,敦睦堂,有的写的是周袁氏宗谱,卧雪堂。我们十分高兴,在他这里竟然找到了这样珍贵的宝贝!
    他看得更宝贵的好象是家谱里面夹着的民国前期和别家签约的田产、用水契约。我们看了看,实际上已不具什么价值。他还是收拾好了放回家中。
    他介绍了这套家谱的来历。祖传下来一直放家里。文革时被抄走过,他用其它的几件可以“破”的“四旧”把家谱换回来,才得以保存到现在。看来真是“真人不露像”,他还说道祖上是从黄州马家堰迁来。当时要抓兵,祖上把前门关着,把墙挖了洞逃走的。听着有点玄。后来,兄弟人多,分家,一锅掷地摔成几瓣,各拿一块以便日后认宗,故曰“湖北铁锅袁”。
    他的这套家谱,实际上是两个版本,一是卧雪堂的,一是敦睦堂的,分别修于道光二年,同治某年和洪宪元年。里面的内容是一致的。看得出,这套家谱是沾着洪宪皇帝袁世凯的光修定的。

C:袁家湾是五山袁姓的大本营

     相传,从黄冈搬来时,这里全是大刺架,人烟稀少。祖先们砍刺开山,造就了声名远播的袁家湾。
    从袁厚发那里得知,他们昝家铺二组那里只住了他一家袁姓人,还是从袁家塆(现用湾字代替)搬去的,袁家的老屋在东二大队。回来的途中,我们朝右边靠山的谷城县五山镇文畈办事处东二11队(现名文畈11组)的袁家塆寻根。袁家湾老屋场因为七几年“三上山”运动,屋拆了,都搬到山边的“新农村”去住了。现在老屋场成了庄稼田畈,种上了水稻。袁家老屋虽然没了,但袁家老坟仍还在,靠现住地的西北边山上,最老的祖宗坟前有碑有字。袁锐坤去看过上面的字,叫袁功什么。
     东二的袁家湾,现住着七八户袁姓人家。我们到袁厚友家,除了讲述了排房大小,人员姓名,他告诉我们:从黄冈县过来后,大房在仙人渡(即襄阳县牛首镇的袁营村),三房在均县浪河镇的猫子沟,他知道浪河镇的猫子沟的蒿坪有个叫袁资启的人,三房在五山镇的文家畈(也许是闻家畈),就是他们住的这个地方--袁家塆。
    从袁家湾,向北搬的就是昝家铺的袁厚发了,向东搬的就是东湾办事处桂花沟(小星店村)的袁厚义(袁传成之父),向南搬的较多,主要是文畈办事处顺河下的下七坪村(原名金星大队一小队)。
    从家谱上看,多次提到关帝山、姚家湾、淘金山等地名,大概是指袁家湾的袁家老坟地这一带。我们只知道现在文畈镇小所在地是玉皇店,并没听说关帝山何在。姚家湾一般指西姚家湾,简称西湾,原名东一大队;东姚家湾原名太阳升大队、民强大队、建设大队、农村大队,现简称东湾,东湾原是管理区,管理区所在的太阳升大队,现名东湾村。东湾只五队和七队有袁姓,笔者老家就曾在东湾五队,东湾五队铁路以下有个叫野鸡洼的地方,也是袁家的老坟地。原则上所,姚家湾指这里的可能性不大。

D:金星是个出人才的村子

     前几次来没做访问的原因就是听说八月份的大水把去金星(下七坪)的路冲毁了。今天一见,果真如此。文畈河向南穿过山洞,直走三四里,遇弯道,大水就把河堤冲破了500多米的口子,整畈稻田被沙盖住成一片平地。没有冲毁的“村村通”工程水泥路,大水也把下面的路基淘空,剩下一层水泥壳,悬在那里。幸好前面似有车胎印记,我们总算闯了过去,到达了下七坪村一组的袁厚礼家。
     他的房子被山后的塌方泥土顶着,厨房外面用五要木头吊着石滚撑着,看着就叫人不寒而栗。他正请了四五个民工,在挖新屋场,准备搬家。我们请他只给我们半小时时间,他放下手中的活,回到家。
    他也是十本家谱,全是清一色的卧雪堂版本,每年六月六拿出来进行翻晒,没有虫蛀或霉变现象。只是中间缺几本连不上,但所缺的几本,袁厚发那里都可以补齐。今天真是收获超人意料。
    我问了一下,这个村子袁姓人光在教育战线上的就十多人。其中我的同学三人,学生四人。翻开家谱,上面也记录着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年间考上举人、状元的有20多人。

E:关于谷城袁姓分布及来源的思考

    研读了谷城县五山傎袁家湾的原始《周袁宗谱》,才终于把我们腊月二十三过年的传说得到印证。谷城县有的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有的则是腊月二十四。黄州离这近,早一天到达,迁到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所以过小年就是这一天。而从陕西那边路程远,到达时间晚一天,所以过小年就是腊月二十四。
现在家谱是有了,可是从洪宪元年1916年修谱到现在已经90年了,中间有5代人没有更新数据。采访过程中,60岁的人中,知道自己爷爷姓名的不到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谱中记录中的最小辈,不知谁是自己的嫡亲祖先。有的虽然可以指出哪是他爷的坟墓,但墓无碑,知道也没用。
谱与现实的断代问题,更显得抓紧续修的迫切性!
    《周袁宗谱》所用派字班辈与其它袁姓不同,襄阳的也不同,浪河的也不同。
    同是破锅袁,看来这几弟兄要从我手上聚齐了,还尚需时日。

F:待访地点

1、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猫子沟、蒿坪(2005年)
2、宜城县、枣阳市、钟祥(2006年)
3、山东、河南、江西(2007、2008年)

                                    (记于二〇〇五年八月十四号)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8:16
标题: 襄樊地区袁氏的分布情况 襄阳...
襄樊地区袁氏的分布情况
襄阳地区现为襄樊市,袁姓主要分布在原襄阳县、谷城县、枣阳县、宜城县,次集聚地是老河口、保康县、随州市。
具体为:
一、袁术的后代为本土居民,历史上战难多发,迁徙频频,家谱无所踪;
二、袁涣的后代,在明朝时期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半个世纪中,从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数百户,甚至上万户,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地处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与山西隔河相望,相去不远。元末军阀扩廓帖木儿父子盘踞山西,与陕西的军阀李思齐多次大战,致使陕、甘、宁等地也屡遭战火涂炭,所以,朱明王朝建立后,也曾多次向这些地区移民。据后人考证,鄂、苏、皖地区的移民,安置于丰县、沛县、徐州、南京、萧县、宿州、亳县、凤阳、安庆、利辛等23个县(市);陕、甘、宁地区的移民,安置于韩城、白水、澄城、合阳、蒲城、眉县、岐山、麟游、甘谷、天水等30多个县(市)。从陕西东迁到襄樊地区。《清史稿.志.三十八.地理十》汉中府:冲,繁,疲,难。陕安道治所。总兵驻。明,领州一,县八。乾隆三十八年,置留坝?。嘉庆七年,置定远?。道光五年,置佛坪?。东北距省治一千七百里。广八百一十里,袤六百五十里。北极高三十三度。京师偏西九度十四分。领?三,州一,县八。佛坪?要。府东北四百里。嘉庆中设盩洋县丞于袁家庄,属西安府。道光五年析盩厔、洋二县地置,省县丞,设同知,来隶。巡司驻袁家庄。这种情况迁来的袁姓后代,传说老家在陕西弯弯大槐树。口传家谱而已,没有什么文字记录;
三、江西南昌、吉安、九江迁来的袁氏。一种是做官,工作的需要,调令一下,四海为家。从江西迁到鄂东南各地,如黄州、阳新、钟祥、襄樊、十堰、郧阳、均州、陕西、河南、河北等。这种情况的袁氏后代多有较详的家谱,族上也多有名人、文人、庠生、贡生、举人等。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8:17
标题: “破锅袁”在襄阳地区的分布...
“破锅袁”在襄阳地区的分布
  襄樊地区的袁姓居住地多则上千人,少则三五户不等。袁姓集中的地方,排行有序,同宗同祖;相反,分散地则同宗不同派,各自为阵,不知所宗。  襄阳地区袁姓人口约7000余,主要分布在襄阳县泥嘴镇袁家巷村1000人,襄阳县庞公乡孙家巷的袁家营900人,襄阳县牛首镇的袁家营村一二三组1000余人,谷城县的盛康镇黄岗村的羊胡子岗村几十人,谷城县石花镇殷畈办事处的潜力二组300人,谷城县大峪桥镇倒座四社的袁家湾100多人,谷城县五山镇金星河岸的七坪村150人,谷城县石花镇彭家岭村的袁家畈300人,谷城县北河镇三岔路办事处范家河一组50余人,谷城县庙滩镇熊营村三组100人,谷城县茨河镇杨村的袁家天坑150余人,保康县城关镇王家湾村30多户100余人。其余散居各地近3000人。  襄阳地区袁氏后人中,既有从江西南昌、江西宜春、江西吉安迁来的,也有从房县、均县、十堰下来的,也有从河南、山西、陕西迁来的,甚至有袁术的后裔。
作者: 春风秋雨    时间: 2007-6-14 12:15
标题: [audio0t1天下袁氏一样亲,希望我...
[audio0t1天下袁氏一样亲,希望我们大家提高自己的素质,特别是泥嘴的
作者: 春风秋雨    时间: 2007-6-14 12:29
标题: [audio01]天下袁氏一样亲...
[audio01]天下袁氏一样亲
我希望泥嘴的不要沉迷于赌博,要干点正事,实事,要敢于拼搏,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 春风秋雨    时间: 2007-6-14 13:22
标题: [audio03]天下袁氏一样亲什么...
[audio03]天下袁氏一样亲
什么时候能把族谱再做细一些,把下面的辈分都记载下来,把大家都动员起来一起做这个事情;我个人认为应该创造一个袁氏文化品牌,这个需要大家的努力
作者: 卧龙深处    时间: 2007-6-16 22:30
标题: 你的建议是很好的;如今的年轻人,没有几个...
你的建议是很好的;如今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对家谱这类有兴趣了。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07-6-19 08:02
标题: 对“寻根录”作一个汇总实在是好,她能让人...
对“寻根录”作一个汇总实在是好,她能让人们系统地了解情况。资友宗亲的务实作风值得敬佩!学习了!
作者: 拂晓的原野    时间: 2008-3-4 19:33
很真贵的史料,很严谨的研究
作者: 南漳袁健    时间: 2008-4-7 00:31
我是湖北南漳长坪镇龙凤乡赵岭二组的,我们那一带好多姓袁的,我不知道都是从哪一个祖宗转下来的,但我知道我们的家谱中有\"家大得如金,朝廷文子重,公正祖宗新\",可能说错了一两个字,但我希望能给你们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也想竟可能的知道关于我们那里人是<破锅袁>哪一代的传人!!谢谢答惑!!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8-4-7 08:08
南漳长坪、朝阳、吴集皆我“破锅袁”分支。目前是从河南邓州白牛镇迁来的大约第十一代至十四代。
详细关于白牛和南漳的情况,宗族活动中有采访专题,欢迎进一步了解。如果有详细的资料可发到我们信箱:
yuan7993001@126.com
破锅袁氏家谱正在筹备撰写中,南漳联系人袁如启,就是经常发帖的袁酉。你可联系。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8-4-7 10:14
南漳袁健:你好?
  长坪与混通峪本是近支。
  你和标湖六组的朝纲(电话2858143)联系一下,组织起来。以长坪为中心,把袁氏的近代情况调查淸楚(等于修家谱),搬迁袓以上的情况己基本清楚。资友和我等准备修一套“破锅袁”的家谱,现正在努力中。希望你能为此出力!
作者: 袁志林    时间: 2008-8-31 22:53
我是襄樊牛首袁营的,其实我也很想知道我们家这一支的来龙去脉,今年春节我也注意找了下我们的家谱,可惜没有找到,只找到了辈份排行,后面的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我现在在外面.管理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因为我很年轻,应该可以称呼你为一个长辈吧)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和我联系,我的QQ是:123760494,电话:13971028070,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8-9-2 16:37
志林你好!我们曾到过牛首,你们与襄阳泥嘴卧龙的是同样的字派,九三年台湾宗亲回来时,曾重印过一次家谱,但是比较粗略。详细情况可与卧龙深处联系。
QQ:253354028
作者: 袁益新    时间: 2008-9-3 21:34
没想到在这里会见到牛首的宗亲,很是高兴.上面的QQ号我已很长时间未用了.希望袁志林宗亲利用一切时间,多向村里老人问问,把牛首的详细情况介绍上来.另牛首袁氏来源追溯到一半,无法继续,令人遗憾.
作者: 隆中才俊    时间: 2008-11-26 17:01
机缘巧合浏览了此网站,又机缘巧合的看到此文章,真的很激动!!

我是庞公袁巷的后人,袁顺当是我爷爷,没想到还当过你们的嘉宾。

看到此文章后我才知道什么叫无巧不成书了。

此论坛很好,只是管理员需把一些设置更改一下,比如回帖,还需要管理员认证之后才能回帖很麻烦的。希望改进。

本人在百度襄樊贴吧担任吧主,在襄樊论坛担任版主,我一定会尽我自己的力量来推广袁氏论坛的!!让咱们袁氏论坛火热起来!!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8-11-28 09:39
欢迎 隆中才俊 常回家看看!
作者: 袁益新    时间: 2008-11-28 12:29
还真是巧了,希望隆中才俊多费点心把庞公袁巷的情况调查一下,特别始祖和现状,另可不可以把你爷爷的联系电话告诉我.
作者: 隆中才俊    时间: 2008-11-29 20:54
呵呵,电话没问题,我把我QQ号留给你你看到后加我QQ我发给你!!我QQ95298382!!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08-11-29 23:53
欢迎多传资料!
作者: 袁家村    时间: 2009-2-6 19:32
开心
作者: 袁昌德    时间: 2012-4-20 23:01
资友宗亲,我是重庆的袁昌德,正在续修家谱,好多问题想向你请教,不知你联系方式,我的电话13709446632,QQ1150278482,方便时请联系我。
作者: QQ_89108D    时间: 2013-6-1 14:00
真的需要努力!
作者: 袁保险    时间: 2013-6-1 20:29
人人来顶火焰高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