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与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
陈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汉唐之间,汝南汝阳袁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籍贯更迭:一次是由陈国扶乐变为汝南汝阳,另一次是由汝南汝阳变为陈郡阳夏。东汉一朝,汝南汝阳袁氏四代在政治上持续发展,并超越陈国扶乐袁氏,成为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汉末袁曹相争,袁绍、袁术兄弟落败,汝南汝阳袁氏迅速沉沦。与此同时,陈郡阳夏袁氏则与新皇权建立起特殊的关系。魏晋南朝频繁易代,他们的政治地位得以蝉联,并最终压倒汝南汝阳袁氏,成为袁氏的正宗所在。南朝后期与王、谢、萧三家并列侨姓之首的袁氏,正是陈郡阳夏的一支。此例说明:中古士族身份的变化,也会反映在谱牒之中,甚至造成他们籍贯的移动。
唐人柳芳论东晋南朝士族门第,有“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之说[1 ] (《儒学中·柳冲传》) ,人所习知。四姓中“王”指琅邪临沂王氏“, 谢”指陈国阳夏谢氏“, 萧”指南兰陵兰陵萧氏,也无须多言。但袁氏过江之前,已分为陈郡阳夏、汝南汝阳两支,与王、谢、萧三家并列侨姓之首的袁氏,究竟指其中哪一支呢? 文献所载袁氏世系显示,汉唐之间的汝南汝阳袁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籍贯更迭:一次是由陈国扶乐变为汝南汝阳,一次是由汝南汝阳变为陈郡阳夏①。汉末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其郡望竟然是变化不定的,对于这种非同寻常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解释? 士族门第的高下取决于他们政治地位的升降,唐长孺先生对此已有论述[2 ] (《士族的形成和升降》P53 63) 。本文则意在说明:士族身份的变化也会反映在谱牒之中,甚至造成他们籍贯的移动。汝南汝阳袁氏与陈郡阳夏袁氏的际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一、唐宋文献中有关袁氏世系的记载
《元和姓纂》卷四“袁”氏条,是现存唐代文献中关于袁氏世系唯一完整的记载,为了便于同相关文献加以比照,本文截取其中自汉成武令袁良至梁司空袁昂的世系,并以袁良为第一世,袁昂为第十二世,列表示意如下② :
一世:良。
二世:昌,良子。璋,良子。
三世:安,昌子。滂,璋子,司徒。
四世:京,安子。敞,安子。涣,滂子。
五世:汤,京子。侃,涣子。
六世:逢,汤子。隗,汤子。
七世:不详。
八世:质,侃曾孙。
九世:宏,涣六代孙。豹,质子。
十世:洵,豹子。濯,豹子。淑,豹子。
十一世: ,濯子。,洵子。翻,宏孙。
十二世:昂, 子。③[3 ] ( P433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