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抗元功勋垂青史 巴蜀忠魂傲长空 [打印本页]

作者: 袁玉刚    时间: 2016-7-18 20:15
标题: 抗元功勋垂青史 巴蜀忠魂傲长空
本帖最后由 袁玉刚 于 2016-7-20 18:58 编辑

抗元功勋垂青史 巴蜀忠魂傲长空


编者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心阁网站拜读了川石先生所著的《巴蜀舞忠魂 神臂城泸州——记宋元战争袁氏三代忠烈》纪实文学。文如其人。从先生激昂的文字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感,而且傲骨铮铮的文人。感谢先生整理出这样翔实的史料,使西南这段已经沉寂在历史烽烟中的波澜壮阔的抗元历史再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更多的人知晓。
     作为袁氏的后人,我们也倍感自豪和荣耀。八百年来,巴蜀大地、黔山热土浸染着我袁氏历代先祖的鲜血。他们用忠诚抒写着爱国忠君的情怀,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高昂的凯歌,他们用鲜血浸染的每寸土地如今都祥和康昌。这也是慰藉他们的最好方式。
    未征求川石先生的意见,文中提及的“袁世明的贞顺二夫人上书乞师平播”、“袁姓迁居赤水罗汉寺”、“袁忠在神臂城战斗中壮烈牺牲”等,与史实有出入,抑或是先生的笔误。当时的具体情况是元军大肆侵占宋土,策反边民。蛮王上书反表,朝廷震怒,朝中贤臣荐世明于朝,获得宋理宗皇帝准奏。另外,“平播”,不能准确的反应当时的历史背景,平播战争一般指明朝天启元年平播州杨氏土司的历史事件,而宋朝末年袁氏所带领的军队入蜀平乱,一般称为“入蜀平南”,这在史学界也是有定论的。
     此外,我三世祖袁忠在宋军誓守神臂城的战斗中英勇不凡,屡建奇功,使蜀南免于涂炭,至今在川南一带也流传着佳话美谈。
     袁世明自江西庐陵奉旨入蜀平南,战事奏凯后,朝廷为安民计,诏命其留镇守土,始居武都城(今习水县土城镇,原属赤水县),子孙后代从此不复江西,至今整整781载。
     现将此文转载,以飨更多读者。为尊重原著,转载时除对以上涉及的个别语句有删减外,其余未作任何变动。若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南宋御前正殿雄威将军总制、平南大元帅袁世明二十八世孙
                                                                                                                                                                                                     袁玉刚
                                                                                                                                                                                    2016年7月18日 编辑于南宁



巴蜀舞忠魂,神臂城泸州

——记宋元四川战争袁氏三代忠烈


作者:川石
(原载同心阁网站http://ccc.6000y.com/346241/inde ... ews&NewsID=4664

  宋元时期战乱纷纷,袁氏三代將士在保卫四川、保卫泸州神臂城的战争中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壮举,令三山五岳肃然起敬——

  
      

公元12世纪,元蒙强悍,常常发兵侵占南宋,南宋江山吿急!南宋王朝第一步采取了委派袁世明(盟),统领宋军到习部,撵走夷人的平南战争,保障了南方安全,避免元蒙通过夷人区域来进攻。在四川北面的利州、成都被蒙军攻陷后,南宋派袁氏军队,在简阳打阻击战,可是敌我悬殊,简阳阻击战失败。同时遂宁、安岳、邛崃等被蒙军攻陷。最后袁氏军队退守泸州神臂城。
      在这三次战役中,习部袁氏三代,爱国忠君,忠于宋王朝,建立了丰功伟绩,满门忠烈,为国受伤始祖袁世明,在简阳阻击战为国捐躯了袁氏第二代四个儿子。在保卫神臂城战争中,袁氏第三代袁忠英勇不凡,屡建奇功,使川南免于涂炭。祖孙三代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流芳千古,成为佳话。
     (一)一代忠烈袁世明
      世祖袁世明,生于宋孝宗乾道八年辛卯,即1172年, 故于端平二年乙未年,即1235年7月某日,享年六十四岁。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蜀南仁怀堡域受蒙军颠覆叛朝,袁世明时任江淮“三边总制”,“正殿御前雄威将军总制”。有朝臣知世明忠勇而入朝举荐,上准奏,授世明帅印,封千岁君,授三边总制、光禄之职入蜀平播。所谓平播,就是因为蜀南仁怀堡域的夷民受蒙军颠覆叛朝,平播是今遵义及管辖的赤水、习水、仁怀等,镇压这里的夷人。袁世明于1234年8月15日自豫章起兵, 1235年正月师至,最激烈平南之战在飞虎谷,那里驻扎孟姓五兄弟统领的蛮兵。六月二十三日兵进谷口,山谷中山高林密,昼夜难分,虎啸猿啼,三岔河水三种色彩,岩上到处布满岩墓,阴森怂然,被蛮军围困达二十日之久,“兵力微、 将力衰、 实难出阵, 不卸甲,不卸盔, 受尽苦”。终于得机会袁世盟率军突破包围,“杀报坪, 灭报坪, 亦例扫尽; 烈火寨, 施威武, 蛮兵尽诛。”“取蓝坪、打哽眼、蛮子寒心,攻窝丫、取彪敢、虎池皆赢”。经半年平南战争方奏凯,诏令“留镇守土”,袁氏定居武都城(原属赤水,现为习水县土城镇), 子孙相缘,世袭长官,近800年间,繁衍至34代,遍及习境,今县内人口逾5.7万。外迁者达四十余县市,据不完全统计,总人口已近20万。
      始祖袁世明,其忠魂已经成为子孙后代袁氏家族的光荣与骄傲。
      贵州习水罗汉寺里有袁氏宗祠,亦称平南王祠,始建于1362年,为习水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月经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局批准修缮, 今已 “修新如旧”。宗祠周围位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仲春月立的 “袁故大统领袁世盟公神墓”, 古迹有“平南王千岁”古碑, 为习水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宋帅袁千岁”碑,位于罗汉寺平南王袁世盟墓园;袁世明神主牌,习水县罗汉寺袁氏宗祠收藏;一世祖世明讳福袁君神位坐额匾,习水县罗汉寺袁氏宗祠收藏。 “中国杉王”:位于东皇镇太平村,系袁姓入蜀(黔)始祖、平南王袁世明手植,距今近800岁。
     袁世明: 原江淮 “三边总制”, “正殿御前雄威将军”。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奉旨入蜀抗蒙戡乱。 平南征战五个月,终于挫败蒙军南北夹击四川的阴谋,为南宋四川抗战打下坚实的后方基础,使广大民众免遭涂炭。奏凯后留镇守土,旋因箭伤复发而逝,诏追封“平南王千岁”。曾手植象征和平的“中国杉王”,并建东皇大殿(殿毁,址在今习水县城,东皇名源于此)安抚边民,致靖域安宁,习地文明由此迈上一个崭新台阶。有宋墓碑一块,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仲春月二十一日其后代为始祖理坟后,立有“袁故大统领袁世盟公神墓”墓碑一块。
     (二)“简阳战”为国捐躯四忠魂
      简阳阻击战,袁氏四个儿子为国捐躯。
      袁世明的长子“正印将军”袁贵、与其弟“雄威将军” 袁贤、“中军统制”袁威、“中军总制”袁猛四兄弟,在当时成为保卫简州城的中坚力量。
      1239年8月, 简阳告急,袁世明的四个儿子受命前往简阳,与南宋简阳太守李大全,守军头目制置使丁黼共同,阻击战,四员虎将的到来为简阳的军民增添了守城的信心。
      同时在八月下旬,蒙军自新都井研县而来,伪装成被打败的宋军求援,成为简阳的隐患。
      为了加强简阳两道城门的守卫,由袁贵、袁猛守南门,袁贤、袁威守北门。他们分别动员城的老百姓,在城外城内构筑工事,备足粮草,准备在这里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兄弟采取不分白天黑夜关注蒙军动向,其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士气高涨,就在四兄弟忠心保城的行动受到官兵及老百姓崇敬和赞扬之时,一个叫吴曦、张福的两个简阳本地人士官前来拜见“正印将军”袁贵。
     “得闻将军兄弟四虎将前来守城,深受全军将士与老百姓的尊敬和拥护,真是可喜可贺,有你们守护就是简阳老百姓的福气啊---”
     “哪里,哪里,守卫疆土,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你们是当地人,熟悉这里的情况,你们可要多多出谋划策啊”
     “当然, 当然, 我们就是为此来,希望将军将我们二人, 分别安排在南北大门, 助你们兄弟 守住简阳城 的喉舌。”
     袁贵大喜,想到危难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于是当即便将吴曦留在身边,将张福安排在北门二弟处共守北大门。
     十一月六日,蒙军至简州,距城十里,四面扎营布兵,将简州城四面包围。袁贵要吴曦乔装成老百姓秘密出城侦察敌军情况,吴得令。可是吴被蒙军抓获后秘密投降,将城里守军情况向蒙军报告,并约定信号,为蒙军打开南、北大门----这一切袁贵却蒙在鼓里。 吴回来后称, 蒙军虽有十万大军, 可是不适应南方气候, 不适应南方水土,士兵生病多多,其粮草供给均短缺,如果派出一小股部队,在夜晩去劫持蒙军粮草, 蒙军失去后勤供给, 必然会挫击蒙军攻城锐气。袁贵大喜,接受了吴的建议。 
     七日深夜,袁贵让小弟袁猛留守南门,在吴的带领下悄悄绕到蒙军后勤住地,挥刀砍杀蒙军守卫,潜入大棚仓库,却发现是一座空城,袁贵一惊喊道:不好,我们中计了!话音未落,一片喊杀声四起,高举火把的上千蒙军将他们团团围住,袁贵率领众官兵拼命砍杀,浑身溅满了鲜血,袁贵多处受伤,可他咬紧牙关左沖右突,靠在他身旁的吴曦,突然向他猛揣一脚将他蹬翻倒地,蒙军一涌而上将袁贵生擒,至此袁贵才知道中了叛贼吴曦的奸计,吴劝袁贵投降归蒙,遭袁大骂:叛国奸贼大逆不道,可恨可悲,千夫所指国唾骂---   袁贵所带的偷袭队伍,大多战死,有7人随吴投降蒙军。
    吴曦带领7人佯装逃回,报告遭遇,称袁贵受伤被抓。吴便掌握了南大门的主动权。为了配合蒙军攻陷简阳城,他将北门张福收买,告之称:只要帮助蒙军拿下简阳城,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冨贵,就是蒙军的有功之臣,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做人上人----本来就臭味相投的他们一拍即合。
    袁氏三兄弟,几次想冲出城门去救长兄,可是监军认为:现在是敌强我弱,蒙军善于在开扩地作战,如果我军前去救袁将军,必然正中蒙军“引蛇出动”之计,我们只有固城堡,等待援军的到来方为上策。
    宋军这一策略,很快被吴派奸细送到蒙军,使得蒙军得出结论:攻克简阳城不能拖,只能尽快拿下。
  蒙军决定将一部分兵力留驻大本营,约八万兵力兵分两部,一部攻打简阳南门,一部攻打北门,还抽出1000兵士化妆成老百姓,在吴、张的配合下陆继混进城里,以便里应外合。并且约定在二十八日零晨4:00攻城。 
     在城内, 备战的热情很高,袁氏三兄弟提出:坚守城垒,奋力击蒙,全体将士誓与城池共存亡,马革裹尸,保我大宋江山。
     可是,在阴暗处,吴、张卖国贼也在积极行动,他们在城里的秘密据点里, 将宋军服装让潜入 进来的蒙军士兵穿上,分別安排在几个重要的大门处,以便为蒙军开门。
     为了配合蒙军的行动,吴、张还特意准备了蒙汗药,待蒙军进攻时将药放进老百姓送来的茶水中,让宋军喝水后失去战斗力。这一险恶计划,被北门守军一个姓王的小头目获知, 当他前往军帐篷去报告, 途中被吴、张团伙的爪牙逮住, 正在这时袁贤带领士兵巡逻到此, 王姓小头目正要呼喊,被叛匪一刀捅进胸膛,小头目口吐鲜血冲袁贤张了张嘴一命呜乎,一叛匪双手一拱:报告军爷,王某是叛匪被我们抓住,我们正押送你处,他突然拔刀行凶,被我们制裁---
    “大胆, 你们怎么不留活囗,我们还要从他口中挖出他们的同伙啊!”
    “小的该死、 小的该死,那一瞬间,我们也没有想这么多---”
     袁贤立即将此信息通报了几个兄弟,要他们高度警惕,宻切关注内部奸细。  无疑这一情况对双方来说都是打草惊蛇,吴、张叛贼向蒙军宻报:内应就绪,快速攻城,夜长梦多,切切。
    十三日深夜4:00许,蒙军展开激烈的攻守。袁猛列重兵守南门,袁贤列重兵守北门,袁威率一支部队穿捘在几个城门之间,他们背依城墙,迎击强敌。
    炮声吶喊声震天动地,千万支火把印红了半边天,熟睡的老百姓被惊醒?了,妇女抬着茶水,男人拿着棍棒刀枪登上城墙。
    蒙军骑兵歩兵在城下,宋军炮兵则战于城上。袁猛、袁贤分别在两个城门墙上亲自指挥,铿锵有力时时大呼:为朝庭尽忠的时候到了! 激励将士, 齐力击退蒙军多次轮番进攻。北门宋军以红夷大炮击碎蒙军军营大帐房一座,其他大炮则将东山坡上蒙贼大营打开。同时北门城墙被蒙军的大炮轰了一个缺口,袁威速赶到那里增援。经过一天一夜的拉锯战,双方均有死伤约有数千,尸横满地。
    十五日下午5:00许,蒙军看久攻不下,便将袁贵将军押在城墙下, 试图以此来削弱宋军战斗力-----蒙军一头目领头齐声喊: 你们的头目袁贵将军在我们手里, 你们再继续顽抗,我们杀了袁将军---被捆绑在马上的袁贵从马背上一跃而起,斜着用头撞在蒙军首领的坐骑上落地,被一涌而上的士兵乱刀砍死。
     在城楼上看到哥哥被蒙军杀害,袁猛一声怒吼,率领二干余骑兵冲入敌阵,与蒙军厮杀成一团,为了保卫疆土,袁猛身中数刀,战死在沙场。
     在北、南城门上,吴曦、张福叛军将蒙汗药倒进老百姓送来的茶桶里,不少士兵喝了后浑身发软倒下,被混进来的蒙军任意砍杀。当袁贤、袁威发现吴、张叛贼,与之拼命厮杀,可是宋军已经呈腹背受敌,难予挽回败局,袁氏兄弟俩带领士兵与叛军拼命厮杀,此时蒙军趁机从南北两门冲入城内,将宋军团团围住,袁贤、袁威兄弟俩被蒙军生擒,面对蒙军的一次次诱投,兄弟两大义凜然誓死不屈,最后被蒙军杀害在简阳城内。 
  袁氏四兄弟在简阳阻击战中, 英勇杀敌以身殉国,感动百姓,惊动朝野,评曰:孰知袁氏四虎将,师出以律,为保城池之伟烈,民族气节感天动地,率诸将士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 又遭叛军暗算, 身陷囹圄,视死如归,以血沃疆土,气吞山河,此乃大宋战争史册之伟矣,壮哉悲哉乎!
    被元军杀害的南宋官军,有的遗骸运回老家安葬,有的则葬于当地县西南卢葭桥里的“万人坟”。袁世明四个儿子被运回习水,葬于习水县程寨乡罗汉寺村,有“正印将军” 袁贵、“雄威将军”袁贤、“中军统制”袁威、“中军总制”袁猛四人合葬墓。
     (三)泸州神臂城上“舞忠魂”
      袁贵是袁世明的长子,袁忠是袁贵之子,继承父志,在老泸州神臂山大败元军,使蜀南免于涂炭,坚守老泸州神臂山多年,多次重创敌军后敕封“武节将军”,葬土城观音岩官坟嘴。“武节将军”袁忠墓,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的官坟嘴。
     老泸州神臂城位于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长江北岸, 与弥陀镇隔江相望,属合江县、泸县、江阳区交合处。 神臂城地势险要,海拔250-314米,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四周悬崖, 三面环水, 长江蜿蜒东去,灌口滩与城相对,河道弯曲狭窄, 水流湍急暗礁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据宋、元史籍记载, 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军兴师攻宋, 四川安抚使余玠为抗击蒙军,制定了一套山城防御计划, 构筑了合川钓鱼城、宜宾登高山城等,神臂城是众多防御山城之一。 1242年兵部侍郎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以重庆为营, 主持全川防务, 以“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建立“山城防务体系”,视其神臂城绝佳的地理优势, 在此筑垒为营。南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 为抵御蒙古大军进攻,泸州知州曹智大命人修筑神臂城, 并将泸州州治迁徙于此,泸州军民在此坚持抗元长达34年,赢得了“铁打泸州”的美誉。
     神臂城沿山修筑石头城墙, 周长3365米, 修筑城门4座,耳城2座, 修建了炮台、校场坝、一字城、红菱池、白菱池、 井泉、 暗道、石礁、钟鼓楼、衙门等,抛石机、火炮、弓箭等层层设置,易守难攻。神臂城西、南、北三面绝壁,下临长江,神臂城围绕着悬岩顶边缘修筑城寨,因此,只要守住东门,即可保住城池不失。东城外有耳城及红、白二菱池护卫,以吊桥通人城内。神臂城南门也叫神臂门或定远门,南城有一字城墙直达江诸,江水湍急,不可停舟。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的城角筑有炮台,一字城处有 地下坑道3处,为与城外相通的暗道,江心有水寨控流。神臂城扼东下重庆咽喉,邻近可与夜郎相通的赤水河,自古为川南军事要冲,是长江上游锁钥和宋军蜀府之门。
     公元1243年袁忠18岁,蒙军开始攻打神臂城,他就参予了保卫神臂城的多次战役,几年来他在战争中逐渐成熟,他的英勇善战,受到朝庭的嘉奖,战争使他懂得神臂城已经成为全川抗元城堡体系重要一环,成为当年抗击蒙军侵略者的重要战略基地。
    1257年, 蒙哥汗即位以后, 他决定亲自率大军出征南宋。1259年8月11日, 蒙哥死于久攻不克的泸州神臂城(合州城下钓鱼山)。蒙哥汗之死,成为蒙军的耻辱。
    1260年6月,在蒙哥汗死后近1年,其继位人决定再次攻打泸州神臂城,企图为蒙哥汗报仇雪耻,为此一场惊天动地的功、守战在神臂城这里拉开。
    危急之时,35岁已到而立之年的袁忠向朝庭自荐,请战神臂城曰:吾父、吾叔四人均在抗蒙战中为国捐躯,如今蒙冦张狂,侵我河山,直逼泸州神臂城,晩辈正好为父、叔报仇雪恨,请朝庭委以守城军权,抵缷外侮,以便壮士横刀立马为朝庭尽忠,,恳望朝庭恩准。
    为此朝庭委任袁忠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并赠蟒玉银币,袁忠辞莽玉不受。
    6月10日, 袁忠走马上任三把火,颁布奖惩条例,即官兵一致,加强操练部队砍杀本领、布防城池内外炮台,备足炮弹,筹足粮草随时准备迎敌血战。
    6月20日,蒙军将领广威、同佥等将军率领数万大军,攻破盘山寨,俘九千余户,作为后勤保障,直通泸州神臂城,深夜攻打东门, 执守西门的袁忠获知东门吿急, 便率部增援,没想到在街巷里遭遇大批蒙军,于是与蒙军展开激烈巷战,一时间喊杀声声,血溅街巷墙窗,袁忠奋力拼杀,冲开一条血路,赶到东门,发现东门墙上挂上了蒙军的旗子,大惊呼道:我袁忠有愧朝庭,我不夺回东门,怎对得起我袁氏几代先烈!待从东门逃出的士兵囗里得知,原来东门失守,是宋军守城的副将李从投降蒙军开门迎敌而为。袁忠忿然大怒,立下不杀叛贼死不瞑目的誓言。
     为了将东门夺回,袁忠将东西通道隔断, 修筑工亊安放大炮,并且在一字城处的地下3处秘密地下坑道,红菱池、白菱池、井泉与城外相通的暗道等处,设伏部队形成对侵略军的扇形包围。
     经过几天的秘密布署,在一个月黑夜晚袁忠一声令下,炮火轰鸣喊声震天,还未站住脚的蒙军呈惊弓之鸟乱成一团,在宋军的追杀下仓惶逃命,由于三面夹击,蒙军只好往江边逃窜,不少士兵落入长江毙命。
     东门夺回,可是遗憾的是副将李从逃脱,吴忠将其同伙十叛贼抓获, 将其公开斩首。 城巷老百姓杀猪宰羊庆祝胜利。
     蒙军将领广威、同佥吃了袁忠的大亏,恨得咬牙切齿,经过2个多月的修整,又从国内增派精锐部队5万余人,浩浩荡荡再次向泸州神臂城进攻。
     8月25日,兵临城下,袁忠早也养精蓄锐严阵等待。此次,蒙军吸取了头次教训,采取从四面八方攻打神臂城,采取先用炮火轰炸,使得城里狼烟滚滚,生灵涂炭。袁忠率队拼命抵抗,还采取从城外骚扰打击蒙军,经过一个多月与蒙军的拉锯战,宋军伤亡较重,城内弹药渐渐缺乏,袁忠上奏朝庭请求朝庭支援,可是在那时蒙军的铁蹄遍布华夏,朝庭正处于顾此失彼时期,根本是爱能莫助,袁忠理解朝庭苦衷,只好采取硬拼死守。
     9月1日,蒙军耶律秃满答儿从西、南方向,广威、同佥在叛贼李从的带领下同时攻城,袁忠率众将土与蒙军血战昼夜,最后由于寡不敌众,仅小部分宋军突围。
     神臂城暂时落入到蒙军手里,可是这个兵家必夺的战略基地, 后来又回到了 南宋朝庭手里,直到1277年才正式落入到元军手中。前前后后宋朝军民在泸州神臂城坚持抗蒙(元) 长达34年,赢得了“铁打泸州”的美誉。
     袁氏三代忠于朝廷, 满门忠烈的民族气节, 流芳千古,载入史册,将永远被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仰慕。


                                                                                     (注: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2015年5月22日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