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湖南桂阳余田袁氏概况 [打印本页]
作者: 袁文献 时间: 2016-7-14 07:12
标题: 湖南桂阳余田袁氏概况
湖南桂阳余田袁氏概况
桂阳 袁春华
始迁祖:用和公(“和”是字辈,“用”为名)号太一郎,祖籍豫章吉安泰和鹅颈丘罗家塘边。约公元1082年,客游楚南之西(即桂阳县余田乡,2012年撤乡并镇后更名为:舂陵江镇),观兹佳山胜境,遂相其阴阳,度地而安居。与始祖婆刘氏开凤喜结连理,育一子一女,居塘冲。
郡望堂号:汝南郡 扬风堂
字辈排行:和美卿贤清、叔伯夫新(得)以(必)、子思仕啟正、仁(宗)万(有)礼智先,以上是取历代先祖名字中的字为“字”,民国三十八年撰五言八句字辈排行于后,(自第21代开始)荣华富贵春、福寿喜祥祯、蔚起英豪胜、安邦定国臣、愈增科甲庆、辅佐盛朝廷、诗书垂裕后、鸿名远近馨。
修谱概况: 桂阳余田袁氏历届修谱年份
首修大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一五六六年);
二修于清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
三修于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
四修于民国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
五修于公元二零零八年。
主要族居地:用和公后裔传承至今已三十一世,人丁3000余口。其中,舂陵江镇中腰村约200人;石祖村约600人;四台村约410人;呼家村约640人;马头村约600人;仁义镇田尾村约400人;太坪村约160人。
得政堂命名始末
桂阳余田袁氏得政公(第九世祖)后裔,历时一年,耗资五十多万建成的宗祠,气势巍峨,在全乡祠堂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引来其他姓氏纷纷效仿。宗祠的建成结束了村民几十年没有议事、娱乐、祭祀场所的历史,也使四台村的声誉、地位在乡民心中得到了的提升。因此,族人对宗祠的命名相当重视,最终取名“得政堂”,其过程颇费了一番周折。
宗祠建成伊始,取名为“四台礼堂”,众族人都觉得很好,并无异议。只是在看“四台礼堂”这几个字时,我提出了个人的一点看法:字体略显单瘦,若将其中的“台”和“礼”两字写成繁体,那就更加饱满和完美了。可是木已成舟,再拆下来重做又觉得浪费,先将就着用吧,等验收之后再改。
二0一四年底,族人吩咐我为宗祠功德碑写一篇序,本人才疏学浅,从未涉及过此类写作,唯恐有负众望,故一再推辞。后来,首事诸君齐聚,一致认为此序非我写不可。此时若再推诿实属却之不恭了,于是诚惶诚恐便应承下来。
初稿时写的是:兴建四台礼堂序,其内容写得较详细,篇幅长。考虑刻碑的费用等原因,在征询了族中有学问的长者后,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在进行修改时,就宗祠的命名展开了讨论,族人各抒己见,甚是激烈!
在此有必要对村里的状况作一下交待,四台是一个自然村,有三个村民小组(即下冲村第六、七、八村民小组),虽都是袁姓,但第六村民小组先我们之前已建一栋礼堂。因此,在我们第七、八村民小组筹建宗祠时,他们就没有参与进来了。自然也就没有该宗祠的管理、使用权。那么宗祠的名称就得改,因为第六村民小组也是四台村的,你既然用了“四台”二字,他就有宗祠使用权。那总不能写成“下冲村七、八组礼堂”吧?要真这样,还不被人笑掉大牙?就算写成“下冲村七、八组礼堂”也不能保证以后就能分得清楚,因为村民小组是根据人口数量的多少进行划分的,到时人口一穿插还得乱。为了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为后人留下争端的根源,因此取宗祠之名,需慎之又慎!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老祖宗请出来了。唯有以祖宗之名或号来命名了,此方是唯一途径。通过仔细查阅:下冲村第六村民小组与第七、八小组是从先祖斌夫公开始分支,第六村民小组是长房得松公后裔,第七、八村民小组则属四房得政公后裔。因此,宗祠之名最后得以确定——得政堂。
而碑记序文经多次修改后,也已基本敲定,指日可见于石碑。
注:得政公生于明永乐元年(公元一四零三年)三月初三日寅时,殁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四月十二日子时,享上寿七十四。妣谢氏,生三子:必勤、必信、必俭。
作者: 袁保险 时间: 2016-7-16 16:16
这谱成色不错,继续保持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