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习水袁氏2016年清明祭祖辞
[打印本页]
作者:
袁文献3918
时间:
2016-4-8 14:59
标题:
习水袁氏2016年清明祭祖辞
本帖最后由 袁文献3918 于 2016-4-8 15:01 编辑
习水袁氏2016年清明祭祖辞
——兼祠、墓、谱三项工程竣工致辞
清风送爽,宗亲如云。八方汇聚,拜祭祖灵。感国事太平,血脉连心,克难攻坚,数载艰辛,方族谱告竣,宗祠落成,祖墓焕新,万家同庆。
然富莫忘贫,乐当思亲。追思先祖,以励后人:南宋端平,蒙邦入侵,挑动蛮叛,朝野震惊。魏公了翁举荐,先祖世明西征:出江西,越奉节,穿巴渝,抵泸州,开苦竹溪道,破武都古城,鏖战七星谷,血染九龙山。历尽艰辛,寇乱始平。插杉镇酋,西南方宁。奉旨守土,将士扎根。不幸箭伤薨,追封“平南王”。豪迈屯边史,西南铸辉煌。
伟哉!世世丹心,代代忠诚:历朝御敌,依若长城。东征西战,多陨将星。袁鼎双祠,报国见证;见龙承芳,乾隆封赠。土城四屯,保境有策。通商惠民,治域有方。英杰如星,焉能述尽?伟绩如山,与国同存。王栽之杉,杉亦成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杉王之家,余庆绵长。
壮哉!宗亲同心,伟业又成。三项工程,鼓舞人心:宗祠昂首,旧貌焕新;省级文物,美奂美伦。新谱浩瀚,枝繁脉清;长幼世系,世数分明。墓园焕彩,丰碑入云;先辈功德,光耀后人。今我祭祀,又成非遗。足见忠孝,国之大义。
喜哉!一族文化,皆成国粹。袁氏精神,璨古烁今。是也,建墓修祠,绝非炫耀;撰谱立碑,传承精神。名门之后,自当励志。学习先辈,孝义奉行。攻书无畏,迎难而上;做事做人,磊落光明;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忠厚传家,知恩图报;爱国之志,不可动摇。不负先辈,谆谆教导。
谨序。
袁世明第二十七世孙 袁 志 敬撰
2016年4月3日
注:1宗祠:与下句的祖墓:分别为习水程寨乡罗汉寺袁氏宗祠、祠堂后的袁世明墓,皆始建于南宋,今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南宋端平:(1234年—1236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三个年号。
3蛮:古代对南方边陲民族的俗称。
4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
5世明(盟):即袁世明(1171-1234年),南宋统制、三边总制、平南大元帅。用通假字“盟”表尊称。
6苦竹溪:位于今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
7武都古城:即武都城,今习水县土城。
8七星谷:位于习水县东皇镇。
9九龙山:今习水县城内。
10插杉镇酋:袁世明降服叛军首领,栽杉定点,让叛酋耕周边土地为生,今成著名的中国杉王。
11薨:读hōng ,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12袁鼎双祠:平蔺名将袁鼎攻竹瓦寨兵尽援绝被俘,坚贞不屈,遭叛酋奢寅凌迟处死。后清廷在其遇难地和遵义老城建祠纪念,老城祠系与王一民同祭,故称双宗祠,毁于文革。
13见龙:袁见龙,十五世袁见龙和袁承芳辽东血战清兵死, 乾隆皇帝追赠袁见龙“烈愍”, 建“忠烈祠”于儒溪衙内,袁承芳由部卒裹头发血衣归葬;
14土城四屯:明朝土城首领袁初、袁切兄弟为防外侮,率军民在土城四方建了天赐屯、金子屯、七宝屯和九龙屯等四大军用屯堡,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5《通商碑》:奢叛平息后,因赋税过重,土城经济萧条,民极苦。“怀远将军”袁初“率子侄,举家出省(到成都)投见川湖云贵总督王象乾,首请厘定钱粮,以靖地方;次请栽抑土税,以通商贾”。王准,初回后立碑昭告客商及百姓,致当地经济再次中兴。
16祭祀成非遗:习水袁氏祭祀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6年4月3日正式授牌。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