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兴化位于江淮之间,苏北里下河腹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代初年,大量江南移民迁入兴化,带来了南方先进的文化及民间工艺。延至明中期,客帮商人进入兴化,兴化城的商铺、商行、手工作坊增多,出现了70多个门类300多家商号和手工作坊,形成“金东门”、“银北门”商业街区。同时,兴化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和清官名宦。而兴化的商号、庙宇、牌坊、府第众多,需要制作大量匾额用以装饰。兴化的商号、庙宇、牌坊、府第在明、清有数百家之多,因而匾额制作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袁氏匾额制作应运而生,发展为兴化手工工艺的一大特色,成为当今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化袁氏匾额制作,源远流长。据《树德堂袁氏宗谱》等史籍记载,明洪武初年,袁氏始祖袁正德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县东小海场(今大丰市小海镇)。二世后陆续西迁戴窑、第五代一支迁入兴化安丰、第6代再迁兴化城。明万历年间,袁氏油漆牌匾坊始祖居住南门袁氏宗祠,以制作牌匾油漆为生,将传统的漆器工艺制作用于牌匾的制作,为兴化及周边地区商号、牌坊、府第等制作牌匾。由于手艺精湛,生意兴隆,后人袁起萱(第5代传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在市中心武安街购置了十几间营业用房,挂牌“袁万隆油漆牌匾坊”。
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3代,达400多年之久,历经4个朝代,为兴化及周边地区制作的匾额数不胜数。
兴化四牌楼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悬有匾额47块,旌表兴化籍历史人物75人81人次,上自南宋“开科第一”时梦珙,下迄民初“仁寿之征”康龄,跨越5个朝代,其中包括历史名人明代三位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生生和文学家宗臣、美学家刘熙载、书画家郑板桥等。遗憾的是,四牌楼在“十年浩劫”中被毁,匾额大多散轶。在四牌楼47块匾额中,有37块匾额出自袁氏传人之手。最后一块“仁寿之征”,便是第12代传人袁桐安制作。
袁桐安胞弟袁桐生也是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的杰出传人。袁桐生早年继承祖业,在兴化制作牌匾,后一度流寓上海等地。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即今之国务院)部署抢修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向全国招聘能工巧匠,袁桐生被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录用,安排在公司油漆工程队做一名油漆工。当年,袁桐生年方20多岁,在维修故宫围墙工程中立下了功劳。故宫的红围墙很长,工程量大,在粉刷过程中往往出现褪色现象,造成前后色差。在此情况下,袁桐生向队领导建议按自家祖传工艺配料制作,被领导采纳。具体方法是将红土浸泡水中,经若干次清洗,去除杂质并烘干,用桐油熬制粘合剂,与红土搅拌,然后粉刷墙体,结果颜色一致,且保持多年不变色,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袁桐生的精湛手艺被领导发现后,得到器重,先后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故宫等若干名胜古迹的油漆制作。
袁桐安的儿子袁桂宏是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的第13代传人,在工艺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袁桂宏12岁随父学手艺,14岁能独当一面,20岁时完成兴化城区一大批文保单位牌匾和商业招牌的制作。其中,有李园、郑板桥故居、拥绿园、施耐庵故居、刘熙载故居、海光楼、上方寺等。
值得一提的是,复建后的兴化四牌楼匾额制作,凝聚了袁桂宏许多心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兴化市委、市政府的倡议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资,1987年重建四牌楼。其所悬匾额按照《兴化县续志》(李志)记载内容,邀请全国40位著名书法家重题。袁桂宏按照传统的漆器工艺制作40块新匾,复制7块旧匾,力求每块匾额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态多姿多彩,使匾额的书法艺术与漆器工艺做到珠联璧合。这样,复建后的四牌楼不仅是反映兴化历史文化的文物,而且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兴化袁氏牌匾漆器工艺的展览。
为了取长补短,提高技艺,袁桂宏于2002年至2005年在北京学习了彩绘匾、雕梁画壁、油漆叠字等工艺,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兴化袁氏牌匾工艺,参与了“北京大学”、“天趣园”、“一得阁”等一批匾额的制作和修复。袁桂宏学成回到兴化后,在祖辈旧址武安街10号挂牌“袁氏油漆牌匾坊”,使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名闻遐迩,外地如泰州、高邮、宝应、上海、福建客商纷纷前来兴化求制牌匾。2001年,泰州东方红装潢公司找上门来,要求袁桂宏为福建“麻姑寺”制作4.86米×1.38米的高档门匾,制作要求高,表现的内容很复杂。匾的走边要求由二龙二凤组成,而板面则由99个“发”字和99个“寿”字衬底。匾额为黑底板、红色“发”字、“寿”字和大宝贴金字“麻姑寺”。袁桂宏用半年时间赶制完成,受到客户赞赏。当初,扬州漆器厂报价10万元,未能接下此业务,而袁桂宏仅以6万元报价完成,达到理想效果。
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复杂,仅前道工序即有过腻子、打磨、上布、上麻等几十道。在制作时,用瓦灰、瓷灰与猪血相拌,加糯米汁、桐油、生漆(南方称国漆,北方称土漆)勾兑,涂刷牌匾表面,待干后,用锤熟的麻丝剪成1寸左右长掺入灰中,用夏布夹糊至匾额上,一般4至6层,再用碾子压实、晾干,等牌匾漆膜光彩饱满后再制字。明代需二布(夏布)、九麻(麻布)、多层灰;清代一般为一布、二麻、多层灰、一纸(棉纸),经多次上灰、刷布、打磨。上乘的牌匾需耗时1年之久,一般也需3至6个月才能完成。
字形的制作方法有凸字、凹字、走边字,分大阳、小阳、大阴、小阴、大宝、小宝和各种形体的花边字。工匠在雕刻字形时需把握好书法的虚实、重轻、间架结构,所以好的工匠都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和对书法的理解。制作宝字工艺要求较高,必须用竹签浸入桐油,再经过高温蒸煮,打入字体部分,用瓷灰加桐油、糯米汁、生干面打漆。然后,经若干次的上料、打磨,最后上色。上色的颜料以天然矿物质和植物汁为主体颜料,辅以金属
材料,如金、银、铜等。后来,逐步发展为金、银箔。其它则有用玉石、象牙、石骨、竹签等加工字形。一般的牌匾也用螺钿(或河蚌)代替。
牌匾制作形式主要为牌、匾、联、额、屏等,根据其安置的地方而定。按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匾额分堆漆匾、螺钿匾、贴金(银)匾。其制作方法有包漆法、罩漆法、描漆法、描金法、堆漆法、填漆法、雕漆法、螺钿法、犀牛法、剔红、剔犀、款彩、钅仓金、百宝嵌等十多种。因此,油漆匾额是传统的工艺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色配丹青夸艺术,恩施膏泽助髹工”。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传人遍布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影响颇大。目前,兴化袁氏第13代传人袁桂宏仍从事匾额的制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历史上民间工艺制作素有“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加之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兴化袁氏匾额制作工艺缺乏新一代传人。但我们相信,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疾呼,有民间艺人的执著坚守,民俗文化的薪火必将不绝,匾额制作这一宝贵的民族传统工艺必将传承下去,惠泽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