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维客网上的袁氏教授、副教授 [打印本页]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1:51
标题: 维客网上的袁氏教授、副教授
今天是教师节,把维客网上的袁氏教授、副教授,整理后贴在这里,祝他们教师节快乐!

为便于大家阅读,每帖十位,共八帖。

袁安存

袁安存 男 汉
技术职称:教授
电话:(0411)4671611-9566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水桥邮编:116026
专业领域:电子导航 ; 全球定位系统


袁保宗(1932- ),教授。江苏吴江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工程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会北京学院讲师,北方交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专业学会主会委员。北京通信学会第二届副理事。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事应用信息论、语声信号处理和像处理方面的研究,主持研制“话音数字通信机”。著有《数字信号处理及通信》。


袁灿勤

袁灿勤 男 汉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学科: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最终学历: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工作单位: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勘测系,副主任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邮编:210009
专业领域:岩土工程 ; 工程地质
研究成就
198811-199011,平行贯入法检验桩基质量,参与 198611-198811,压入式探头波速试验,主持
198911-199111,用浅震模波方法勘察南京地铁地基构造的研究,参与 199009-199109,用波速法测定岩土力学参数的初步研究,主持


袁长良

袁长良 男 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科: 物理学最终学历: 研究生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太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
电话:(0351)6010926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邮编:030024
专业领域: 测试理论 ; 方法与技术


袁长啸

袁长啸,原名杨纤如,河南固始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曾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30年代初加入上海左联、北平北方左联,后历任中学教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及文学教研室教师、教授,海口《市民日报》副刊编辑。北京市政协委员。2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袁楚雄

袁楚雄 男 1939年 5月26日生 汉
毕业院校: 中南工业大学 学科: 矿山工程技术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武汉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
电话:(027)7841972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4号武汉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430070
专业领域:非金属矿选矿
研究成就
1991-1992,新型密封材料--石棉胶乳板研究与生产线设计,主持
1991-1995,陶瓷原料精选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主持
1978-1979,石棉湿法选矿研究(国家建材局项目,成果填补,主持
1986-1987,武昌膨润土开发利用(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主持


袁德厚

袁德厚 男 1936年6月生
职称:教授
专业领域:资源环境
单位: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通讯地址:重庆市北碚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30716
科研业绩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开出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课、专业基础课6门,指导硕士6人。先后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获农业部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和重庆市级奖2项。研究开发专项技术有:颗粒复混肥生产工艺技术,技术转让20个厂点;磷酸二氢钾铵生产工艺,技术转让6个厂点;高效生物活性液体肥料生产工艺技术,设试验厂1个;高浓度三元化成复合肥料生产工艺技术,现已列为1995年国家科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出版了《植物营养与肥料》、《腐殖酸类肥料》、《科学施肥指南》等专著。先后获农业部、省市和学校先进工作者和先进教师称号16次。


袁东风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学位分委员会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教育部电子信息学科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山东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是2000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主要学术带头人。
  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为:移动通信及其纠错抗干扰技术。
  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9名。自1995年以来共指导4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共指导3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有3人的毕业论文分别获2000年、2001年、2003年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他们当中有21人现已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11人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挪威、韩国攻读博士学位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于山东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0年1月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3-1994年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1998年10月-1999年1月赴德国爱尔兰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rlangen)电子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2001-2002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任访问教授;
  2005年11月-2006年1月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电子工程系任访问教授。
  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德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AAD)项目1项;教育部数字与微波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委项目1项;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奖励基金项目1项等。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 国家留学回国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 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1项等。
  近五年来,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 已在多种国家级学术刊物及IEEE组织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部(含译著1部)。并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并宣读论文, 其中有178篇论文被SCI (13篇)、EI (82篇) 、ISTP (83篇)收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曾担任过1996年中国国际通信学术会议(IEEE ICCT’96,1996年5月,北京)组织委员会成员。
  担任过2000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信息大会(IS’2000)组织委员会成员。 担任过2000年IEEE中国国际通信学术会议(IEEEICCT’2000)信道编码I组、信道编码II组两个分会场的主席。 担任过2001年IEEE在希腊举行的国际移动通信会议(IEEE VTC’2001 Spring)信源与信道编码分会场主席。 担任过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IEEE第十区国际通信、计算机、控制会议(IEEE TENCON’2002) 编码与译码分会场主席。 担任过2003年在北京举行的IEEE国际个人室内移动无线通信会议(IEEE PIMRC’2003)调制与信道编码III组、IV组两个分会场的主席。
  应邀担任2002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通信系统与网络大会(CSN’2002)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并担任该会议 ”Turbo码及其应用”专题组主席。
  应邀担任2003年IEEE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个人室内移动无线通信会议(IEEE PIMRC’2003)技术程序委员会委员。
  应邀担任2004年IEEE在哈尔滨举行的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会议(IEEE ICITA’2004)通信技术分会场主席。
  应邀担任2004年IASTED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会议(CCN’200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应邀担任2004年IASTED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会议(CIIT’200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1-2004年应邀担任加拿大国际科技与发展联合会电信技术委员会 (IASTED) 成员。应邀担任过: IEEE GLOBECOM’2001、IEEE VTC’2003 Fall、IEEE PIMRC’2003、IEEE VTC’2004 Spring、IEEE PIMRC’2004、IEEE WCNC’2004、IEEE ICC’2004等多个世界著名国际通信学术会议的论文审稿人, 并多次担任过国家级刊物《电子学报》、《通信学报》、及英文刊物WCM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CJ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的学术论文审稿人。 担任英文刊物WCM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的助理编辑。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理论与技术、移动衰落信道的纠错编码抗干扰技术、 编码调制结合抗干扰技术(TCM、MLC、BICM)、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MIMO)、 时空编码调制技术 (Space-Time Coded Modulation)、Turbo-Code、LDPC code及迭代译码技术、 正交多频调制技术(OFDM)、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跨层设计(Cross Layer Design)移动多媒体图象传输环境下的不等错误保护度研究(UEP)等。

  部分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1.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 获2000年山东省教委省级优秀实验 室成果奖 三等奖 (第二位);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1年山东省教委省级优 秀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第二位);
3.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二等奖 (第四位);
4. 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三等奖 (第四位);

  部分科研成果获奖项目
1. 项目“高效多级编码调制在衰落信道中的最佳设计及应用” 获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
2. 项目“多级编码调制技术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中的研究” 获2003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
3. 项目“最佳编码调制方案在移动数据、图像传输系统中的性能研究” 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
4. 项目“Rayleigh 衰落信道中纠错抗干扰技术研究” 获1999年山东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首位);
5. 项目“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改善移动衰落信道中信息传输可靠性的研究” 获1998年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
6. 项目“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改善移动衰落信道中信息传输可靠性的研究” 获1998年山东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首位)。

  本科生:
1. 数字电路
2. 纠错码与差错控制系统设计
3. 移动通信
4. Mobile Fading Channels and its Error Control Design (用英语讲授)
5.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用英语讲授)

  硕士研究生 ::
1. 信息论基础
2. 数字移动通信
3. 纠错编码原理及其应用
4. 现代通信新技术前沿动态讲座
5. 专业英语

  博士研究生:
1. 高等信息论
2. 高效调制新技术
3. 专业英语


袁敦礼

袁敦礼(1895~1968)
  中国体育家、教育家。祖籍河北徐水县。学生时代就喜爱体育,擅长中距离跑及篮球运动。1917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科,留校任体育科教员兼翻译、体育科主任。后赴美留学,曾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教授,浙江大学体育系教授,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务长、训导长,北平师范学院院长,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等职。1945年赴美国讲学,为美国国务院客座教授。在体育的社会活动方面,他曾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委,多次参加主办过华北运动会,参加筹办全国运动会及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教授、系主任,兰州体育学院副院长、甘肃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副校长,兰州市体委主任等职并被选为甘肃省第4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袁敦礼善于发现人才,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他主张体育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曾同吴蕴瑞合著《体育原理》一书。


袁方

袁方生于1918 年,湖南汉寿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 ,获学士学位 , 毕业后留校任教 。此后,曾前后在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 。
1982 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任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 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中 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会会长等职 。现为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 。
主要学术论文有:
《新中国人口计划生育和出生率降低的初步分析》 (1983)、
《中国老年人在家庭的地位和作用》 (1987)、
《中国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1990)、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1989)等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及《社会统计学》 (主编,1988)、《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主 编 ,1990)、《我国生育率下降趋势和问题》 (主编 ,1990)、《劳动社会学》 (主编 ,1992) 《老年学导论》 (主 编,1995)、《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 (1995)、 《社会学百科辞典》、《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主编,1997)等。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1:54

袁飞

袁飞,男 1930年10月生 农业科技人才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技术经济
单位: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通讯地址 杭州市 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科研业绩
浙江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农业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农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从事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硕士和博士28人,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1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多项,其中“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研究”获1988年省科技进步奖。代表性著作《农业技术效益学》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茶树最佳更新期的研究》、《桔树经济效益数学模型及其应用》分别获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袁复礼

袁复礼,河北徐水县人。1893年生,1987年逝世于北京。
  1913至1915年袁复礼在清华大学高等科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先后在伯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后,把当时新兴的地貌学引入国内。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参加了河南“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1921年底至1922年初,积极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的筹建工作,是该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
  1923年5月至1924年8月,在甘肃作地质调查时,首次确定了我国具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并采集到袁氏珊瑚等许多新化石种属,对我国石炭纪地层划分和古地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1932年,他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由中、瑞合作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到西北考察,并任中方代理团长3年。在长达5年的蒙新地质考察中,全靠骑马、步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他在新疆的工作,影响最大的是,1928年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大龙口首次发现了水龙兽、二齿兽和袁氏阔口龙等三叠纪爬行动物化石。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称赞。为此他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北极星奖章”,大大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1932年,他参加创办了清华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工作。
  1937年,日本入侵我国后,他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任教授。全国刚解放,他应燃料工业部的要求,与北大地质系配合,积极组织教学力量,培养了200多名新型地质人才,为建设初期地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开设《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编出了中国第一本《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教材;首次提出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特点和分区。成为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创始人。
  85岁高龄时,他还孜孜不倦地指导培养研究生,并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司典》、《韦氏大辞典》;审校了《英汉常用地质词汇》、《英汉地质词典》等外语工具书;重新回忆整理发表了西北考察回忆录。袁复礼教授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地质学家,堪称“桃李满天下”。


袁鹤年

袁鹤年 (1934.9-1990.11),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7年被评为教授。长期担任英语系低年级与高年级口、笔语实践课的教学。曾担任英语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主编过《外国文学•加拿大文学专号》。译著有《印第安人》(剧本)、《丽达•(乔的超脱》(剧本)、《梭罗狱中一夜》(剧本)、《枪手的影子》(剧本)等。


袁鸿昌

袁鸿昌  男  1930年07月05日生 汉   学科: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卫生部单位所属机构: 高等院校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邮编:200032
专业领域:流行病学
研究成果1、湖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与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


袁怀雨

袁怀雨 男 1940年06月25日 汉
毕业院校: 学科: 矿山工程技术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冶金工业部单位所属机构: 研究单位
电话:(010)64033643
地址:北京市东皇城根北街40号邮编:100010
专业领域:地球化学 ; 矿产经济


袁锋

袁锋  男 汉  学科: 生物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地址:陕西省杨陵区西农路22号西北农业大学55号信箱邮编:712100
专业领域: 昆虫分类学 ; 昆虫生态学 ; 昆虫资源 ;


袁贵仁

袁贵仁,男,汉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5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
  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68年高中毕业。1969年至1978年安徽省固镇县王庄中学、五七大学教师。1978年至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至1989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系副主任。1989年至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副教务长、教科办副主任。1995年至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1996年至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98年至1999年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教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99年至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01年4月至2005年9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2005年9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袁衡新

袁衡新 男,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硕士导师。
  1982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医疗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87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取得生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4年得到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9.10-2000,8在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学院作访问学者。
  1987年分配到中山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工作,任助教。
  1989年调到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及硕士导师。
  1996.7-2004,9任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主任,1998.10-2004,9任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部主任,2002.10-2004,9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主任,主持生物医学工程部、系的筹建以及大专、本科班的招生工作。主要从事医疗仪器研发和辅助循环方法与装置研究。具体负责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型复苏术-双泵复苏术的基础研究》(1992)课题,主持了广东省科委攻关项目《辅以体外反搏的主动按压放松法新型心肺复苏术的研究》(1995)。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复苏术,即以胸鞥骨按压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EDCPR)和以VEST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VDCPR),研制出多功能的、以PC机为控制主机的、动物实验用及临床试验用双泵复苏装置各一套,获得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一项(00268735.6)。
动物实验证实两种复苏术的血液动力学效果优于现行的标准复苏术,提出了新的复苏血液动力学机制(1995年)早于美国学者(life-strick CPR)两年。近来又提出了新型无创辅助循环术-《辅以体外反搏的充气背心新型辅助循环方法》(2003),得到广州市科委基金资助,研制了相应的装置,动物实验证明有心衰循环辅助的效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和软件版权一个。该两项研究深入研究。近年来得到省市基金支持,还开展“经皮测新生儿黄疸报警仪”,“输液控制和危重监护无线网络综合系统”,“闭环控制血压稳态的计算机辅助输注药物治疗系统”的仪器的研制。


袁鸿锦

袁鸿锦(1927- ),兽医卫生检验专家。四川宜宾人。195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兽医系。1958年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生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该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兽医卫生检验学教研室主任。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肌旋毛虫检验的研究。1979年提出了肌母细胞形成包囊内壁的论点,校正了肌旋毛虫位于肌细胞内的传统认识,阐明了包囊两端突起即囊的组成部分。


袁辉

袁辉 男 1955年出生 毕业于东北大学,现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汉韵堂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艺术历程:
  1991年毕业于北京画院研修生班王明明画室,同年在北京画院举办联展。
  1992年在保定莲池康乐厅举办个展。
  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袁辉国画展”。作品《秋梦》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
  1994年作品《听经图》入选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佛教书画艺术大展并获金奖。同年随北京美协赴云南写生。作品《偷得浮生半日闲》入选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禅艺画展》。作品《夏荫图》在日本村上美术馆展出并获奖。
  1995年作品《牧歌》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奥林匹克画展获优秀奖。同年12幅作品入选中国展出公司在香港举办的中国画大展。
  1996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人物画大展。同年12幅作品参加北京美术代表团在巴西的巡回展。
  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袁辉现代中国画展》。同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验证实力五人展》。作品《春到藏南》入选北京画院建院40周年画展。同年作品《采春图》获迎香港回归画展铜奖。
  1998年在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举办8年绘画回顾展,在北京长富宫举办个展。同年去海南采风。
  1999年作品《祈盼》、连环画《孙子兵法》同时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0年参加中国美协潍坊创作中心举办的中国实力派画家十人展。
  2001年再次参加潍坊风筝节中国实力派画家三人展。
  2002年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
  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课程班韩国榛工作室。十幅作品参加在中央民 族文化宫举办的毕业汇报展。作品《遥远》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提名展并获奖。
  作品多次在《美术》、《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主要著作:
袁辉水墨《侍女册》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袁辉水墨《少数民族册》      香港艺苑出版社
中老年绘画技法丛书《怎样画钟馗》
         《怎样画门神》
         《怎样画侍女》
         《怎样画关公》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佛教画藏《十大弟子》
《一百名尼》
《名山名寺》 东方出版社
《名家彩绘四大名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水墨版《护生画集》 台湾天华出版社
水墨版《佛本生画集》 人民出版社
水墨版《十子的故事》 中国少儿出版社
水墨本《唐诗》《宋词》《元曲》 昆仑出版社
彩图本《上下五千年》 山西希望出版社
连环画《呼家将》 华夏出版社
重要收藏:
作品《秋山》被国务院三峡办藏
作品《偷得浮生半日闲》被中国佛教研究所收藏
作品《夏荫图》被日本村上美术馆收藏
作品《春到藏南》被北京画院收藏
作品《牧马图》被中央民族文化宫收藏
作品《甘南人家》、《走上山岗》分别由中南海和天安门收藏
联系地址 北京朝阳区西坝河中里2号楼4门601室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1:55
袁佳琴

袁佳琴(1919- ),女。眼科专家。奉天(今辽宁)铁岭人。1943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建国后,历任天津越在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副教授、教授,宁夏医学院教授、眼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天津医学院眼科教研组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代表。专长眼科形态检查及眼科职业病的治疗。主编有《工业眼科》、《眼科裂隙灯显微学》。


袁家玑

袁家玑(1913- ),教授。贵州贵阳人。1935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后在贵阳行医。建国后,历任阳市卫生局副局长,贵阳中医学院教授、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贵州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擅长治疗冠心病。主编有《医林拔萃》、《贵州民间药草》。


袁家骝

袁家骝(1912~ ) 华裔美国物理学家 。
  1912 年4月5日生于 河 南 安阳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 学系 ,1934 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6 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研读,194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2年起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所工作,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研究员,任布鲁克黑文国立实验室物理研究员、高级物理研究员,1979年退休后仍担任该实验室顾问。1972年曾获美国古根海姆奖金。1979 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1983年受聘为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1984年受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其研究工作涉及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宇宙线、无线电定向探测、调频雷达系统等。他第一个证明了地球上空中子不是来自太空,而是初级宇宙线在大气中产生的次级粒子。1949年在布鲁克黑文国立实验室负责设计并建造了国际上第一个特殊高频系统 (要求频率在1秒内增加13倍),1953年这台当时全世界能量最高的质子加速器运转成功。他是最早将电子学运用于高能粒子探测的一批物理学家之一,还是早期运用闪烁计数器描迹仪和用自动化方法收集数据较有成效的研究人员。编著有 《物质的本性:高能物理学的目的》和《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等。
  袁家骝(1912年4月5日-2003年2月11日),高能物理学家。生于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祖父是袁世凯,父亲是袁克文。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三姨太朝鲜人金氏所生。
  袁家骝先生1930年入燕京大学,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谢玉铭。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学系,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6年,经当时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引荐,赴美深造。入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院研读,与吴健雄同在该校攻读物理学,一年后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助教。194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物理研究员两年。1942-1946年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所作为物理学家参与研究工作。
  袁家骝在1942年5月30日与吴健雄结为夫妇。吴健雄女士是世界上首颗原子弹研制人员中唯一的女性。二战后,袁家骝先后在美国国家科学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长期从事基础物理研究,在“中子的来源”、“高能质子加速器”、“共振物理学”等领域都有新发现和新成就。
  袁家骝是一位名闻遐迩的高能物理学家,二战期间应邀参加美国政府的国防科研工作,协助制造雷达,战后入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宇宙的研究,后又长期在美国布鲁克海芬国家实验室工作,从事核子科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任高级研究员。他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粒子探测系统、宇宙线、无线电定向、频率调制和雷达系统研究上均有很高的造诣。
袁家骝的研究工作涉及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宇宙线、无线电定向探测、调频雷达系统等。袁家骝于1964年编著了《物质的本性;高能物理学的目的》,又和吴健雄于1961年合作编著了《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

[编辑]补充
袁家骝(1912~ ) 华裔美国物理学家。
  1912年4月5日生于河南安阳。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学系,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6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研读,194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2年起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所工作,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研究员,任布鲁克黑文国立实验室物理研究员、高级物理研究员,1979年退休后仍担任该实验室顾问。1972年曾获美国古根海姆奖金
。1979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1983年受聘为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1984年受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其研究工作涉及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宇宙线、无线电定向探测、调频雷达系统等。他第一个证明了地球上空中子不是来自太空,而是初级宇宙线在大气中产生的次级粒子。1949年在布鲁克黑文国立实验室负责设计并建造了国际上第一个特殊高频系统(要求频率在1秒内增加13倍),1953年这台当时全世界能量最高的质子加速器运转成功。他是最早将电子学运用于高能粒子探测的一批物理学家之一,还是早期运用闪烁计数器描迹仪和用自动化方法收集数据较有成效的研究人员
。编著有 《物质的本性:高能物理学的目的》和《实验物理学方法·原子核物理》等。


袁景葵

袁景葵 男 1939年07月 汉
毕业院校: 江西工学院机械制造系  学科: 机械工程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常务副主任
电话:(028)6662584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学道街39号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邮编:610016
专业领域:机械工程


袁九毅

袁九毅 男,教授,生于 1951 年 4 月 .1976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气象专业,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
  现任中国环境学会,环境评价分会常委,甘肃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市环境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气象与环境专业教学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担任过大气探测学,环境学概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与规划等课程的讲授。承担过各类不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环保局区域环评重点试点项目“兰州市西固地区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荣获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袁家骅

袁家骅(1903~1980) 语言学家。江苏省沙洲县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北京大学助教。193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英语和日耳曼语言学。回国后曾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主任、中文系教授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与研究和对汉语方言的教学与研究上。他曾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著有论文《窝尼语音系》(《学原》1947年第1卷第11期)和《峨山窝尼语初探(语法提要)》(《边疆人文》1947年第4卷)。这是他初次调查少数民族语言的成果。其中前者介绍了窝尼语的声、韵、调系统及最明显的几种变调规律,后者介绍了窝尼语的主要语法规则和语法特点。他的《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科学出版社,1953年)一书,通过记录云南阿细族的三首民歌(长歌、悲歌、捐税歌),分析论述了阿细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特点。该书不仅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口语资料,而且也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原始素材。解放后,他还与他人一起对壮语进行调查并为他们创制文字。著有《僮族语文问题》(1954年)、《广西僮语方言分析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中国语文》1952年12月号)、《僮语词法初步研究》(合作,《少数民族语文论集》1954年第1集)、《僮语|r|的方音对应》(《语言学论丛》1954年第5辑)、《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民族语文》1979年第2期)等多篇论文。他这方面的研究的特点是:占有大量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研究范围广泛而全面,从语音、词汇到语法结构都有所涉及。注重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对比研究。这些特点使他的研究对于汉藏语系语言和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方言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其代表作为《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著作。它是在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整理而程的,它为高等院校汉语方言课程提供了综合性的教学参考,对于建立完整的汉语方言学的科学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占有大量活的口语材料,论点的基础可靠,语音的审核细致,对各方言语音特点的介绍详尽,重视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解释了各方言区的主要方面,使读者对各大方言的主要特征及各大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该书在国内外学界都引起很大反响。此外它还与人合作翻译了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他多年从事语言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的教学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培养了新生力量。文字文字


袁家麟

袁家麟,1940年3月15日出生。1966年8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国家劳动部全国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评审委员、辽宁省劳动厅医药保险用药目录评审委员。

主要科研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声测经络研究(1994)。取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
①华佗生发精外用治疗斑秃的临床研究(1994);
②调经冲剂治疗Norpcant皮下埋植引起月经紊乱的临床实验研究(1996);
③通脉益智丹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1998);
④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疗效机理的实验研究(1998);
⑤脑得灵治疗原发性脑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9)。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1项:抗敏口服液治疗过敏性疾患临床及机理研究(1991年通过鉴定,完成成果转让)。
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卫生文明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专家等。


袁剑平

袁剑平 男 1933年生  教授
专业领域: 作物栽培教学和小麦研究工作
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通讯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邮政编码: 450002
科研业绩:
袁剑平一直从事作物栽培教学和小麦研究工作,对小麦高产栽培和调控技术有较深研究,曾获河南省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划分及生产技术),农业部科技三等奖1项(小麦青枯发生机理及防御措施研究与推广应用),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发表“小麦多效唑拌种对其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等论文10余篇。参加或主编的科学著作和科普书籍有《河南小麦栽培学》、《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20余部(册)。多次受到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表彰,曾获河南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等光荣称号。


袁静明

袁静明 男 1935年09月20日生 汉 学科: 生物学 教授
工作单位: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单位所属机构: 高等院校
专业领域  生物化学 ; 分子化学


袁开基

袁开基
袁开基(1904~1982)
浙江上虞人。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民国20年赴美国维基尼阿大学研读有机化学,获博士学位,并得金质奖章。回国后曾任国民政府卫生署麻醉药品经理处技正、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华工业研究所所长及南京药专教授。解放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卫生部药品编纂委员会委员。曾被推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袁氏早期主要研究生物碱化学,获两项专利权。解放后授课之余,进行血吸虫病口服锑剂的合成研究。晚年从事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对Knoevenagel反应的条件、机理及产物的立体构型等方面作深入探讨,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编译《药物有机化学》、《生物碱化学》俄文专著,编有《药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有机杂环化学》等。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6:22
袁开业

袁开业,浙江余姚人。中共党员。50年代中期毕业于复旦大学。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高校文学写作和教学工作,并坚持文学创作,副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大学城》、《大学恋》、《大学梦》等。


袁奎封

袁奎封 副教授。从事口腔科工作16年,擅长各种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唇腭裂修复以及颌面部整形。临床经验丰富、操作娴熟、技术过硬。发表有关学术论文近20篇,参编论著三部,承担卫生厅课题一项。


袁良骏

袁良骏 山东鱼台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鲁迅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鲁迅研究史》(上、下卷)、《丁玲研究五十年》、《现代散文劲旅——鲁迅杂文研究》、《白先勇论》、《白先勇小说艺术论》、《香港小说史》,论文集《鲁迅思想论集》、《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杂文集《书生集》、《独行斋独话》、《分享鲁迅》、《冷板凳集》、《袁良骏学术随笔自选集》,论文《鲁迅和红楼梦》、《台港作家论鲁迅》,编选《中国现代独幕剧选》(合作)、《丁玲研究资料》、《丁玲集外文选》、《川岛选集》、《丁西林独幕剧选——亲爱的丈夫》等。


袁龙蔚

袁龙蔚 男 汉
毕业院校: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科:
物理学最终学历: 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所长单位所属机构: 高等院校
[编辑]国籍
专业领域: 含缺陷物体流变学及其应用 ; 非线性流变动


袁幕华

袁幕华,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江西丰城人,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副教授,
1988年7月参加工作,
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万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84.09—1988.07 江西工业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读书
1988.07—1992.12 江西工业大学机械系学生辅导员、秘书
1992.12—1995.09 南昌大学机械电子系党总支秘书(副科级)(1995.04晋升为南昌大学思政教育讲师)
1995.09—1996.04 南昌大学人事处正科级秘书
1996.04—1998.09 南昌大学人事处劳资科副科长(正科级)
1998.09—2001.09 南昌大学人事处人事科科长
2001.09--2004.09 万年县政府科技副县长(其间:2001.11晋升为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副教授;
2003.06任南昌大学人事处副处长;
2000.09—2003.07 南昌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结业)
2004.09—2006.05 万年县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2006.05—今万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袁可嘉

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
1921年生于浙江省慈溪。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获文学士学位。1946—1950年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1951—1953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1954—1956年任外文出版社英文部翻译。1957—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79—1982年任副研究员兼研究生院外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1990年任研究员、所学术委员、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1991年退休。
主要作品: 《半个世纪的脚印》(1994)
补充:
袁可嘉
  浙江慈溪人。民盟成员。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助教,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翻译,外文出版社翻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西方现代派文学概论》、《现代派论英美诗论》、《论新诗现代化》、《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文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


袁奎荣

袁奎荣(1930- ),教授。浙江嘉善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矿冶学院讲师、副教授、地质系副主任、副院长,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教授、院长,广西地质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在花岗岩构造学、显微造与组构学以及隐伏花岗岩与立体找矿等领域较有研究。撰有论文《华南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


袁琳

袁琳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1979-1983年在北京商学院会计系主修财务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
  1985-1987年在中央财金大学金融学院主修财政与金融专业研究生课程。   1993-1995年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主修西方财务会计,获经济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
  侧重集团集团资金集中控制与结算中心、集团风险控制;绩效评价及薪酬计划,近年来出版专注5部、在国家核心及一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加重大课题及项目咨询。
  主要代表作:  1、专著 资金集中控制与结算中心 (2001年国内首例主持研究该项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95规划项目成果奖);
  2、专著《结算中心案例研究》2004.6   3、 论文《构建资金集中控制的新系统—中石化结算中心》会计研究03.3 国家级(获中国会计学会04年优秀论文)
  4、论文,《 结算中心—制度完善与风险控制》会计研究05.9 国家级
  主要兼职:  担任全国集团资金管理专家  担任浪潮等多家集团公司资金管理顾问  为北京城建、北京建工集团、中国冶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集团、中石油、南京医药、开滦集团、中国华源集团等近百家集团公司做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资金控制项目咨询及项目设计,并在2004-2005年全国10
个省市的集团资金管理研讨会担任主讲专家。   2002至今担任大连圣亚控股集团独立董事


袁牧

袁牧,字子牛,号求愚,生于江苏省泰州市,八十年代初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学习中国画,毕业后被推荐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八十年代末研究生毕业并被分配至苏州丝绸工学院纺织艺术分院(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任教至今。现为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加拿大“ 晚晴诗社 ” 顾问、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秘书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袁牧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作品曾多次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2005 年二月应德国巴伐利亚州文化教育部之邀,赴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讲学,并在慕尼黑和岱亘多夫市举办了两场个人画展,作品全部被德国友人收藏。袁牧中国画作品讲究意境,追求诗意,用现代的绘画语言,巧妙地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溶入到时代的审美情趣中,其作品深受中外友人的爱戴,美国前总统布什先生曾于1982 年收藏一幅《猫蝶图》;美国《 JAMA 》、中国《美术》、《装饰》、《江苏画刊》、《美术博览》和香港、新加坡等地专业美术杂志也多次作过介绍。除了绘画创作外,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1994 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专著《工笔花鸟画的特技与肌理》; 2001 年 1 月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专著《工笔花鸟的特殊表现技法》; 2002 年 12
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作品集《袁牧画集》; 2003 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专著《花鸟画技法》等,同时发表论文数十篇,成果和名字被多种知己收录。 2004 年 7 月创建《袁牧诗画舫》( www.yuanmuart.tom)网站,开辟了诗画研究的新窗口。


袁平之

袁平之 男, 1966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汉族,盟员。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本科,学士),
1988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7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至2000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密码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2000年8月晋升为教授,
2001年6月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2年4月至10月在荷兰Leiden大学数学研究院访问学习, 同著名数论专家Robert Tijdman教授合作,期间应邀到法国Strasbourg大学和Bordeaux大学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论及应用(密码学)。在不定方程、初等数论、代数数论、组合数论、组合数学、有限域和密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成果,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公开问题与猜想,如:
《数论中未解决的问题》中的B45 、孙志伟的一个猜测、Yokoi 猜想、二元四次不定方程中的一些问题、 二次数域的类数问题等等。
主持和参加国家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J. Number Theory, Proc. AMS, Acta Arith. Finite Fiel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6:23
袁清

袁清,原名古远清,广东梅县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学研究所所长。武汉市文联第六、七、八届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袁荣兰

袁荣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37年5月出生,女,汉族,大连市人,大学本科,教授。1960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40余年。浙江林学院昆虫学教授,兼任浙江省白蚁防治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职务。
曾任过《森林昆虫学》、《普通昆虫学》及《害虫生物防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完成了“松毛虫赤眼蜂的繁殖应用”、“日本松蚧的生物学及防治研究”、“昆虫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的应用研究”、“松小毛虫的生物学及防治研究”、“松果梢斑螟的的生物学及防治研究”、“油桐尺蠖的防治研究”、“栗绛蚧的生物学防止研究”、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抗药性研究”及《浙江省白蚁区系研究》等科学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曾在《昆虫学报》、《林业科学》、《害虫生物防治》及《浙江林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参加或主编了《森林昆虫学》、《经济林昆虫学》、《南方森林害虫综合管理》、《森林病虫防治手册》、《中国白蚁防治》等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袁善琦

袁善琦:女,中共党员,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师大艺术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专长:主要从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理论与民族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湖北省高等院校教学研究项目二项:《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构建与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技能训练研究》、《基础教育音乐教师教学智能的多元结构研究》;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主持校级主干课立项一项。曾发表专著《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音乐教学技能》、《儿童趣味音乐教学》等。参加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和教师用书,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学法》、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学音乐教师培训教程》等教材的编写。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华中师大学报》、《高教与人才》、《音乐周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文章二十多篇。1994年和2001年在教育部体卫艺司举办的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2000年荣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荣获“教学优秀奖”、 “优秀女职工”称号。

袁世硕

袁世硕(1929——)
  教授。山东滋阳(今兖州)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蒲松龄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孔尚任年谱》、《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等。


袁奇峰

  袁奇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曾任职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院长助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现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城市规划发展与策略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规划咨询委员会顾问;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城市中国》杂志社学术顾问。2001年获“广州市建设者奖章”。招收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问题、城市开发、城市化及其土地问题研究;擅长于研究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发展研究、地区发展策略研究、大尺度的城市设计。
  江西寻乌人,男, 1965年12月生于云南普洱。1982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1989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经担任过云南工学院讲师(1989~1994);曾任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院长助理(1994~2005);中山大学教授(2005~ )。先后主持了广州、珠海、佛山、惠州、南海、番禺、成都、沈阳浑南新区、南京红花机场、江西九江、南昌红谷滩等多个城市或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沙面保护规划、珠江新城规划检讨、花园酒店广场设计等近百个规划设计项目,其中:《广州市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规划》,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沙面是广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规划恢复沙面老建筑在历史上的纯商务功能,所有的历史性建筑都应该保留和恢复原貌,但将内部必须现代化。《GCBD21——珠江新城规划检讨》,项目负责人,获建设部2003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2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首次明确了广州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的基本结构,珠江新城从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立足于广州在区域甚至国际服务业发展中如何争夺高地的思考。《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广州从“云山珠水”走向“山城田海”,“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发展战略,获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开了中国研究型规划的先河,可能是新千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最具革命性的探索。
  《亚运城市——面向2010年的广州城市规划》,主要完成人,提出“亚运城市”这个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广州城市建设与20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开举办亚运会的要求其实还有一定距离。提出四个目标为:文化广州,岭南古郡;商贸广州,国际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生态广州,山水名城。也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文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进国际性城市建设。广东省省级规范《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中心镇规划指引》,项目负责人,获2005年度部级优秀村镇设计项目三等奖,2004年度广东省城乡优秀规划研究类一等奖。明确提出广东省中心镇应该是那些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那些“候补队员”,中心镇规划理应成为培育一代新城市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修编,2002年作为规范主要起草人员之一(署名)参与工作,现已经颁布实施。首次将建筑控制(退缩)线写入国家建筑法规。目前已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篇,曾经连续二次获得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论文奖。其中12篇发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城市规划》(4篇)、《城市规划学刊》(5篇)和《建筑学报》(3篇)上;7篇发表在二级学术刊物。《广州新锐建筑设计机构作品精华》,第二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ISBN7-5359-3320-3TU*112);《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第三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BN7-112-04993-8
TU*4454);曾参与同济大学主编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工出版社)、《中外名建筑鉴赏》(同济大学出版社)编撰工作


袁启书

袁启书 男 汉 毕业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航海管理系 学科: 地球科学
教授
工作单位: 大连水产学院,
电话:(0411)4683033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焦大连水产学院邮编:116023
专业领域: 航海学 ; 航海天文学


袁荣

袁荣,男,博士,1962年1月生,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的研究。1978.9-1982.7间,
在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7间, 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91.9-1994.6间,
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94.6-1996.5间,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8.11-1999.10间,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后研究。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1996年起,兼任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s》和欧洲数学会《Zentralblatt fur Mathematik》评论员.
现为中国数学会会员和美国数学会会员。
1997年起,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获得过北京师范大学学校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和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以来分别去保加利亚、西班牙、日本、德国等国进行短期研究访问。在“中国科学”、“Nonlinear Analysis, TMA”、“ZAMP”、“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f Automatic Contro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了30多篇。研究主要围绕下面三个研究课题:概周期解的存在性、拟周期解的存在性、不变环面和解的有界性, 取得了好的结果。


袁润章

袁润章(1934- 2 0 0 6 ),教授。湖南安化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历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讲师,湖北建筑工业学院讲师、硅酸盐工程系主任,武汉建材学院副教授、教授、硅酸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院长,武汉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尤专于胶凝材料的理论得应用的研究。撰有《粉煤灰对水泥浆流变特性的影响》,主编《胶凝材料学》。


袁身刚

袁身刚  男 汉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单位所属机构: 研究单位
个人简介
电话:(021)64163300-4400 地址:上海市枫林路354号邮编:200032
专业领域: 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 ; 分子设计 ; 合成路线


袁树仁

袁树仁
  辽宁铁岭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历任对外文委翻译、科员,北京第二外语学院西欧语系教师,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全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国际普鲁斯特学会常务理事。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从普鲁斯特到萨特》(莫咯亚著)、《拉摩的侄儿》(狄德罗著)、《卡斯特罗修道院女院长》([法]斯丹达尔著)、《苍蝇》(萨特著)、《绿色教会》(巴赞著)、《漂亮朋友》([法]莫泊桑著)、《冰上怪兽》([法]凡尔纳著)、《在少女们身旁》([法]普鲁斯特著)、《十三人故事》、《烟花女荣辱记》、《婚约》([法]巴尔扎克著)、《莫黛斯特·未尼翁》,学术《家庭史》等。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6:24
袁嗣令

袁嗣令 男 汉
毕业院校: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学科: 林学最终学历: 硕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院,
个人简介: 该同志研究林木菌原体病害. 工作简历: 1950-1953,河南农学院,副教授 1954-1855,华中农学院,副教授 1956-1959,南京林学院,副教授。1960-1989,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电话:(010)62582211-328
地址:北京邮政信箱13号中国林科院邮编:100091
专业领域: 森林病理学


袁同功

袁同功(1912- ),林学家。江苏兴化人。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1950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业科学硕士学位。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林学院、福建林学院教授兼森林工业系主任,福建省林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发表有《昆明蓝桉的研究》等论文,主编有《木材水运学》。


袁卫

袁卫 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个人简历:
  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天津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学习
  1982年2月-1984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5年1月-1988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1985年1月-1990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讲师
  1990年11月-1992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副教授
  1992年6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教授
  1993年10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博士生导师  
 1992年1月-1995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任系主任
  1995年9月-1996年9月,在美国宾夕法尼大学华顿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1997年5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副校长。   
主要作品:
《汽车保险中的BMS》(论文)载《应用概率统计》99年1期,15卷   
《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over-dispersion in a bonus-malus automobile insurance system》(论文)
《ASTIN Bulletin》1999,No.2
《北京与东京居民的时间分配比较研究》(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   
《我国高等统计教育的回顾与前瞻》(论文)
《统计研究》2001年1期
《对损失规律的一种新解释:混合负二项分布及其应用》(论文)
《统计研究》2001年4期
《具有相依风险的最优设计》(论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9期   
《Risk Evaluation and Premium Adjustment in Automobile Third party Liability Insurance》 CHEP Springers 出版 2001.5


袁文伯

袁文伯(1912- ),教授。浙江天台人。1937年结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九三学社社会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英士大学、之江大学副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矿业帝院教授。长期从事立井开凿井提升头新系列,为煤炭部采用并扩广,撰有论文《非均持弹性浆结壁应力分析》,主编《工程力学手册》。


袁行霈

袁行霈,男,1936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4年晋升中文系教授。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国学研究》主编。
主要著作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中国文学概论》
《陶渊明研究》
《中国文学史纲要》(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元代卷)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合著)
《中国诗学通论》(合著)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主编之一)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
《中国文学史》 (主编)


袁涛

教授、硕士生导师
1952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1953年分配工作至河南大学病理教研室。1947年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病理诊断工作。负责建立了我省第一个裸鼠实验室,为人癌移植实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重要著作并部分获奖有“人食管癌裸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裸鼠自发性可移植性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多原发癌”等。


袁伟时

袁伟时,(1931年12月—),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國近代史專家,自稱“歷史在哪裡扭曲,就要在哪裡突破”,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稿》的后记:“如果我们不愿再做受谴责的一代,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从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学术与盲信势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历史本来面目写在纸上。”著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
袁偉時在南京大學演講時指出,“在共產黨統治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長期是三大革命(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為綱,然後是共產黨為中國找到了出路”。他認為“這種史觀是錯誤的”。“因為無論太平天國,還是義和團,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曹長青·〈孫中山不是“國父”〉)。袁偉時的言論,引起中共不滿。2006年1月11日「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因刊出袁偉時文章「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1月24日一度被封,並導致主編李大同及副主編盧躍剛撤職。
1月26日,臺灣作家龍應台在香港《明報》、台灣《中國時報》、新加坡與美國多家媒體上同時發表《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聲援《冰點》。3月1日《冰點》週刊復刊,曾刊登張海鵬的《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文章批駁《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並拒刊袁偉時《為何、何時、如何反帝反封建》文章。
外部链接
袁伟时文集
博客中国·袁伟时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补充
  男,汉族。1931年12月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主编《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袁渭康

袁渭康 男 1935年07月01日  汉
毕业院校: 华东化工学院  学科: 化学工程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电话:(021)64775678-2884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邮编:200237
专业领域:化学工程


袁孝

袁 孝 华中科技大学 激光研究所所长
教授,博士,1961年9月出生,曾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1995-199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科学家,2002年底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及其应用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飞秒光学科学与技术、非线性光学、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激光烧蚀与光电子器件集成等。曾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四等奖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袁亚湘

袁亚湘 男,1960年1月出生于中国湖南资兴。 十八岁考上湘潭大学, 四年后考上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生, 师从冯康教授。 1982年11月起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攻读博士, 师从 M.J.D. POWELL 教授。 1986年获博士学位。 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学院工作(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1988年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袁亚湘的专业: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 。研究方向: 最优化计算方法 。
  袁亚湘在超线性优化的算法及其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在信赖域法的收敛性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特别是对于非光滑优化信赖域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超线性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因此在198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学业部研究生论文竞赛唯一的一等奖,以及1985年在英国伦敦获首届青年国际数值分析奖二等奖。他在拟牛顿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很大,他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证明了一类拟牛顿方法的全局收敛性,这是非线性规划算法理论在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还首创性地提出了用信赖域方法和传统的线搜索方法的结合来构造新的计算方法,开创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构造二次模型子问题的方法,提出了非拟牛顿方法。国外同行称袁亚湘在信赖域方法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贡献对最优化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6:28
袁耀初

袁耀初 男 1937年11月21日 汉
学科: 地球科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国家海洋局单位所属机构: 研究单位
电话:(0571)8076924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河下9号邮编:310012
专业领域: 物理海洋


袁业术

袁业术
  1974-1978年: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
  1978-198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助教
  1985-1991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讲师
  1991-199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3-1994年: 在英国LEEDS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5-199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8-200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
  2003- 目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几个研究方向:①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②现代信号检测理论与技术研究;③现代信号理论与复杂电子系统设计技术研究;④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与技术;⑤现代电子对抗技术研究。
  论著成果论著成果近年来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共完成和正在承担重大国防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原航天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和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三分之一被SCI、EI和ISTP收录。发表的主要论文:
  [1]康春梅,袁业术,“用MUSIC算法解决海杂波背景下相干源探测问题”,电子学报 Vol.32 No.3,2004.3
  [2]袁业术,段智慧,陈腾腾,“舰载OTHR天线方向图拟合方法的研究 ” , 电子学报 Vol.31 No.3,2003.3
  [3]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Suppression of sea clutter with orthogonal weighting for target detection in shipborne HFSWR ”,IEE Proceedings - Radar Sonar Navigation,Vol.149,No.1 2002
  [4]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Estimation of the bandpass clutter rank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Vol.10, No.3,2001
  [5]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a Clutter In Ship-borne HFSWR”, IEE Proceedings - Radar Sonar Navigation,Vol.148,No.2,2001
  [6]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Super-resolution Processing for 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 Based on Pre-Whiten MUSIC”,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Vol.23, No.4,1998   
  [7]Zhong Zhang,Yeshu Yuan,Xiande Meng,“HF Shipborne Over-the–Horizon Surface Wave Radar Background Clutter Statistics”,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2001
  [8] Junhao Xie,Yeshu Yuan,Yongtan Liu,“Angle Esti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ainbeam Interference with the Differential EMVDR”,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 2001
  [9]袁业术,段凤增,刘永坦,“平台运动引起的Bragg海浪谱展宽及其压缩方法”,现代雷达Vol.20 No.5,1998
  [10]王新,袁业术,“高频地波舰载超视距雷达的双零点波束测角方法”,电子学报, Vol.30, No.3,2002


袁运开

袁运开(1929- ),教授。江苏南通人。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物理系主任、副校长、校长,中国高等学校师资管理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上海市物理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上海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副会长。长期丛中物理学史、自然辩证法和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主编《物理学史讲义--中国古代部分》、《中学生丛》等。江苏南通


袁震东

袁震东 男 汉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学科: 数学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控制理论室主任
电话:(021)62450580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大数学系邮编:200062
专业领域: 控制理论:辨识、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应用


袁怡宝

袁怡宝 1980—1984: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1987: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学科获硕士学位
1993—1997: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学科获博士学位 1989—1993: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讲师
1993—1997: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1997—2000:美国商务部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 NIST) Scientist 2000—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教授
2001—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博士生导师

学科 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

研究方向 (1) 表面计量学、微形状计量学、纳米计量学及其应用; (2) 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测试技术与仪器; (3) 数字信号处理; (4)
光、机、电传感器技术; (5) 精密电子装备及其产业化。

论著成果:
[1] Yibao Yuan, etal. “A fast algorithm for determining Gaussian filtered mean line in surface metrology”,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0.4
[2] Yibao Yuan, etal. “A simplified realization for Gaussian filter in surface metrology”, Proceedings on Surface Metrology in Germany, 2000.2
[3] “Surface Roughness Calibration System,NIST,USA” (Updated), 2000.01
[4] “表面特征测量系统”,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
[5] “RPX-1000高精度热膨胀系数测量仪”,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6] “微型电感传感器”,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
[7] “内燃机连杆综合测量仪”,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
[8] “发动机缸体缸孔在线测量仪”,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
[9] “数字电子卡规”,(国家专利),1997年;
[10] “数字电子塞规”,(国家专利),1997年;


袁耀锋

袁耀锋,男,1962.1,教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博士。
主要简历:
2005.12.17至今在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担任有机化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2003.11-2005.12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L)化学系Pronf.C.Goerller-Walrand and Prof.K.Binnemans研究组做博士后。从功能分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999.2-2001.2在西班牙Zaragoza大学化学系Prof.Luis A. Oro研究组做博士后,从事双核iridium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在有机分子C-H键活化中的应用研究;
1998.2-1998.1在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授;
1997.8-1998.12在南开大学任化学西副教授
1997.8-1998.4在巴西Paraiba联邦大学(UFPB)化学系任访问教授;
1994.12-1997.7在南开大学人化学系副教授;
1993.7-1994.12在南开大学化学系任讲师;
1990.9-1993.7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1988.6-1990.9在西北轻工业学院(现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讲师;
1987.7-1988.5在西北轻工业学院(现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教;
1983.9-1987.7在内蒙古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
1979.9-1983.7在延安大学化学系攻读学士学位(本科);近十年来完成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995.1-1997.12 金属有机高分子功能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电磁性质研究 7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1 1996.1-1998.12 电磁特性蝎行螯和异多核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8.5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 2006-2009 具有生物活性茂铁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 4万 福建刊物学技术厅 1
1996.1-1999.12 高配位有机锡化学 10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


袁一星

袁一星 学习经历:
  1978.2~1982.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科
  1996.8~1998.8 哈尔滨建筑大学 市政工程学科 硕士研究生班
  2002.7~2005.7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学科 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
  1982.2~1987.4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助教
  1987.5~1994.4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讲师
  1994.5~1999.4 哈尔滨建筑大学 副教授
  1999.5~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博导 主要学术兼职: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供水排水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建设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科 市政工程
  研究方向 1. 给水管网系统优化技术 2. 给水系统水质计算与控制 3. 给水管道卫生学
  论著成果主要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1.“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工程技术”,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高效流化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研究”,200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天津市给水管网信息管理及分析系统”,2001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输配技术”,2006年3月通过国家“863”专家组验收
5.“松花江受硝基苯污染应急供水方案研究”,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专项验收
6.“大规模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优化改造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老城区老化给水管网科学改造技术与方法研究”,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8.“松花江硝基苯污染水源取水关键技术”,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
  
  发表论文选列:
  1.袁一星,兰宏娟,赵洪宾等.城市用水量BP网络预测模型.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3):56-58
  2.袁一星,曲世琳,伍悦滨.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阻力变化规律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0):52-54
  3.袁一星,张杰,徐洪福等.城市用水量中长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给水排水,2004,30(6):102-105
  4.葛茹倩,袁一星.长距离输水管线水力模拟计算与分析.给水排水,2004,30(4):115
  5.袁一星,张杰,赵洪宾等.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模型的校核.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2):44-46
  6.曲世琳,袁一星,伍悦滨等. 长距离输水管线的非恒定流动分析.中国给水排水,2005,21(12):59-61
  7.袁一星,张志军.供水管网校核模型参数估计与求解方法的研究.给水排水,2005,31(9):105-111
  8.袁一星,邓涛,徐洪福等.给水厂优化消毒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05,21(9):49-51
  9. 伍悦滨,袁一星,高金良.给水管网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23-25
  10. 张自力,袁一星,刘俊良等.给水工程微机辅助设计系统的二次开发.中国给水排水,2002,18(4):56-58


袁媛

袁媛,1956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及日本研修。现任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二届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她长期工作在胃癌防治研究第一线,重点从事胃癌病因、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治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及辽宁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等,成功地运用了被国外学者喻为 “中国特色”的“肿瘤高发现场与实验室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胃癌防治研究模式,在我国胃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方面取得成绩。已经完成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胃癌高发现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研究对我国辽宁庄河胃癌高发区高危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筛查,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胃镜、胃粘膜活检两轮筛查法在4036名受检者中查出胃癌44例,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6.8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项目实施
,建立了覆盖10万自然人口,系统完整、随机对照、可以开展前瞻性胃癌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大规模人群筛查及干预实验的胃癌高发区研究基地。近年来,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辽宁省发明创造奖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5名。


袁哲俊

袁哲俊(1926- ),教授。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机械工业部工具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佬经二届科学评议经成员。长期致力于金属切削、刀具、精密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0年制功新型测力仪。主编有《金属切削刀具》、《齿轮刀具设计》等。撰有《一种新的临界稳定公式及其绝对稳定切削判据》、《一种具有高刚度和高自振频率的新型三向测力仪》等论文。


袁志华

袁志华 男 副教授 硕士 研究生副导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健身指导员、体操、健美操一级裁判.
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 现担任学院办公室主任 兼任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委员 成都市体育舞蹈协会秘书长 成都市健美协会、体育舞蹈协会培训委员会副主任, 在国内公开及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论著四部 参编著作九部 现从事本科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主兼项目: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
作者: 袁在田    时间: 2007-9-10 16:31
袁中凡

袁中凡 1950年2月出生,博士生导师,制造学院汽车及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人机系统及仿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测试及动态信号分析、人机及相关技术研究。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教委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曾完成多项横向科研课题,科研经费超过两百万元;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美国Trans of ASME,英国IMech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获青年教师特殊津贴及学校优秀奖荣誉证书3次。


袁重桂

袁重桂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以前,主要 从事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曾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野生动物生态研究论文 20 多篇。 1990 年参编 《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一书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作为主研人员之一获省政府颁发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证书号91302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熊猫的营养、繁殖及种群生态的研究”于1997年获四川省教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97-1-01-02);该项目于199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科技进三等奖(证书号:98-438);
从 1994 年以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水生动物的生理生态研究及其产业化生态养殖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 已取得的水产养殖技术相关成果有
“中华鳖高密度工厂化繁养技术” 项目,于 1999 年通过河北省科委成果鉴定(证书号 990482 ),该项目获 2001
年河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 2001Jb3044 - 03 )。发表的有关论文有《由中华鳖养殖的发展史谈名、特、优水生动物的生态养殖》、《简易设施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原理》、《点带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性研究》 、《孵卵温度与中华鳖性别决定》和《中华鳖配合饲料投喂方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等。
目前从事的是应用生态学研究领域,以研究与开发生态水产产业技术为主攻方向。
“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兑淡生态养殖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基本完成,已通过中试生产获得成熟的成套技术; “石斑鱼工厂化生态养殖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试生产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功,有望在 2005 年底实现成熟的成套技术成果验收。


袁子洲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消失模铸造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学校“三育人奖”、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共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J. Alloys Compd.》及 《J. Mater. Sci.》上发表论文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
主要研究领域是:
1.消失模铸造工艺及设备
长期致力于干砂真空实型铸造工艺 (简称消失模铸造工艺)的研究,开发出适应小型企业的消失模铸造专用设备。帮助省内外十多家企业成功完成了消失模技术改造,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新型抗磨材料
以各种破碎设备中的抗磨易损件为研究对象,以改进型高锰钢和高铬铸铁为研究目标。根据实际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在硬度和韧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3.块体非晶合金及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与磁性能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非晶粉末的机理及还原产物的性能。


袁祖亮

袁祖亮,男,1944年11月生,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教授,1984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70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主委,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人口史,尤其在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联合国教科文合作考察等6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5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秦汉研究会副会长,兼任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主要个人简历:
1978.11—1981.11 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1981.11—1984.11 郑州大学历史系教师
1984.11—1986.11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工作
1986.11—1992.01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1992.01—1994.12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1994.12—1997.11 民进河南省委主委,省政协常委,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教授
1997.11—1998.01 民进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主委,省政协常委,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1998.01—今 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河南省委主委,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专长为秦汉经济史、政治史及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
著作:《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
   《丝绸之路人口问题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年
   《人口研究论稿》(合著) 新华出版社 2004年
    论文:《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 《历史研究》 1991年
   《宋代户口之我见》 《中国史研究》 1987年
   《汉武帝末年人口并非减半——与葛剑雄商榷》 《学术月刊》 1985年
   《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人口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求是》内部文稿 1995年
主持完成中国古代边疆民族人口研究(199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人口问题研究(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合作考察项目)、西北地区人口、经济、生态发展变化的历史思考(2001年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等。
曾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河南省社科一等奖、河南省社联一等奖10余项


袁忠岳

袁忠岳
  浙江定海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山东莒南第一中学教师、兖州红星高中教师、兖州教师进修学校副教授,山东曲阜教师进修学校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缪斯之恋》、《唐人咏怀绝句精品赏析》、《上园谈诗》,论文《意境问题质疑》、《生命、历史和美》、《又见家园》等。


袁卓建

袁卓建 女 教授
1987年到1993年在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1993年底博士毕业,主攻数值诊断气旋径向环流演变机制。
从1994年初到1997年7月在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空间科学工程研究中心作博士后,主要从事耦合坐标系预报模式的研究。
1997年8月回国,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用数值方法诊断各种大气环流演变机制。
1999年1月被评为副教授,
2004年4月晋升为教授。
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理论分析、数值诊断和统计分析。二、 主要研究方向各种大气环流演变机制的数值诊断 三、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科研课题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向季风环流演变机制》,1999年1月—2001年12月
2)主持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项目:《经向季风环流演变机制》
3)主持留学回国科研项目《季风转换期南海附近地区环流演变》
4)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西太副高变化机制的数值诊断》


袁宗泽

袁宗泽
袁宗泽(1899~1984)
江苏无锡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曾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上海体育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华东政治大学、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体育科主任,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授。
作者: 袁冠烛    时间: 2007-9-11 08:04
向他们学习和致敬!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