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袁世凯旧居四年重修一波三折 [打印本页]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7-3-18 12:55
标题: 袁世凯旧居四年重修一波三折
  袁世凯旧居四年重修一波三折

  袁世凯的特殊身份,使得项城市政府的多次修缮袁寨计划半途中止,今年的募捐修缮,又引发风波

  核心提示

  河南省项城袁寨是袁世凯的出生地。在1986年,它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当地政府由于顾虑袁世凯的特殊身份,一直没有加以修缮,开发。
  2002年后,项城市政府将袁寨开发计划提上日程,因袁世凯身份而中途流产。
  今年,在“文物保护和历史人物评价无关”的观念下,项城市政府动员全市自愿募捐修缮,被有关部门执行为“强行捐款”,再次引发争议。
  每天下午,袁启姝会推着她脑瘫的丈夫,到袁氏旧居,看看熟悉的花木砖瓦。他们会一起重温最后的记忆。“他祖上是给我们家种菜的。”袁启姝指着丈夫说。
  袁启姝,73岁,其曾祖父是袁世凯的六弟。她是目前惟一生活在袁寨的袁氏后人。
  在她的童年记忆中,袁寨是个森严的地方,四面有10多米高的石墙,四角设炮楼。而现在,270亩的寨子是用土墙草草围住;东中西三院只留有西院,孤立在寨中。
  11月8日,袁启姝从电视上看到,河南项城市政府动员全体市民,捐款修缮袁氏故居。此举在社会上引发争议。
  “正是袁世凯的特殊身份,导致这个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的单位,直到如今才修缮、开发。”市文化局副局长秦涛说,修缮袁氏故居经历了一波三折。
  袁启姝对老宅得到保护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是自己家的老房子。”

  袁世凯出生地的价值

  袁启姝所生活的袁寨曾是袁世凯的出生地,这里保留了袁世凯当年的生活用具。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走遍过这座寨子。”袁启姝所生活的袁寨,始建于1857年,当时处于清朝咸丰年间。由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兴建。
  这个带有明清特色的大寨,宽400米,长500米,并有2座吊桥及3道护城河。
  寨内按中、东、西轴线布局,分为中东西3组纵深院落,各具古代典型的大门楼和前、中、后三节院,形成一个完整且风格独特的建筑群。
  袁启姝出生在西院的东厢房里,她听母亲说,“当年,袁世凯也在这院子里出生。”袁世凯跟家人在袁寨生活了10多年。袁启姝曾经听到的故事是,当年有军队进攻袁寨,袁寨15岁以上的青年,都登上城墙,鸣枪放炮御敌,家人让4岁的袁世凯登墙远望,“他略无惧色”。
  9岁,袁世凯便随嗣父袁保庆到南京读书,14岁时曾在家短期居住,后来再也没有回过袁寨居住。
  袁启姝说,现在,在旧居中,还存有当年袁世凯及袁世凯母亲刘氏曾用过的床榻等极少生活用具,以及袁世凯写给母亲的书信复印件。
  这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家族,给袁氏旧居留下了众多文物遗产,仅道光、咸丰等清朝皇帝赐匾就有十几块,但经历多次破坏以后,袁寨原有文物被毁坏殆尽。
  目前,现存明、清两代共13栋曲形楼、瓦房等组成的四合院落,总共占地不到20亩,堂楼为二层楼房,上下共10间,东西厢房3间,都有东西两端各1间配房,其中的一座堂楼便是袁世凯的出生地。
  “在晚清历史上,袁寨是独一无二的防御性寨堡,同时也是典型的晚清地主庄园,具有相当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项城博物馆馆长张金云曾多次来找袁启姝聊当年袁家的故事。

  袁家镏归乡再启旧居

  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袁家镏1986年故地重游后,袁启姝母女得以重住旧宅。
  袁启姝在袁寨生活到14岁。1947年解放前夕,她和这间宅院的袁氏家族,都逃离到了漯河。“解放后,听说家里也没发生什么事,母亲就又带着我回到了袁寨。”袁启姝说,而其他人或在开封、郑州、香港定居,或远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
  袁启姝跟母亲住进了政府分的房屋,靠种一亩多地生活。那时候的袁宅已被改作项城粮库,部分房屋被拆毁。
  直到1986年,袁家镏的到来让袁启姝得以重新搬入旧居。
  袁家镏是袁世凯的孙子,也是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为了表示迎接,当地政府把我们母女安排回了旧居,一住就是11年。”袁启姝说,也就是这一年,袁氏旧居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在老宅的11年里,留给袁启姝的回忆是:荒芜的庭院、丛生的野草以及不敢开门的夜。
  “蛇太多了,我每次出门的时候,踏着没人的野草,都仰着脸走路,一低头就看见蛇。”袁启姝说,当年还出现过一条巨蟒,几个洞穴入口有脸盆大,每夜都会出来活动,在花坛上、草地上留下很深的印迹。当时甚至公安局都贴过告示,不许村民夜间到袁氏旧居附近活动。
  “其实当地领导对袁氏旧居还是很好奇的。”秦涛是项城市文化局副局长。他说,改革开放初期,有领导来视察工作,就会“偷偷地”参观一下袁氏旧居。由于担心袁世凯的历史问题,所以每次来都要求不对外张扬。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政府自然无力修缮和开发袁氏旧居了。”

  私人30万修护旧宅

  在政府未介入保护时,侯金亮投入自己的30多万对旧居修缮,开发旅游。
  在袁启姝的记忆里,侯金亮是第一个进入袁氏旧居,成为朋友的人,“那些年,在大宅子里住着,几乎就不见什么人。”侯金亮祖上是袁世彤(袁世凯六弟)家里的男佣。他自己曾先后在河南、山西、北京和东北做包工头,是最早不被那些历史观念束缚,而想挖掘其背后旅游价值的人。他52岁。
  1994年,侯金亮回来后,看到的袁寨就是一个垃圾场,仅剩的几间屋子被村民当了仓库,存着粮食、鞭炮。但他觉得这套废弃多年的庭院有被开发的价值。“毕竟这里的历史还是有人感兴趣的吧。”1995年,侯金亮跟项城当时的博物馆馆长签订了维护合同,由他负责整个旧居的维护,也由他获取旧居游览的门票、导游解说费用,合同期是十五年。
  然后,侯金亮领着4个女儿,开始清除院里的野草,“光清除杂草,就用了几年时间。”侯金亮说,“我最小的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我干,钻进草丛里都看不见人。”现在,袁氏旧居通往各个房间的青灰砖路,都是侯金亮从草丛和浮土下面刨出以前拆屋毁房时留下的瓦砾,挑整块的铺成的。
  500多间老房子残留的瓦砾,侯金亮一直清理了十一年,直到项城博物馆收回管理权时,还没有完全清理完。
  四个女儿从小就跟着侯金亮清理袁氏旧居,后来中学毕业都成了旧居的义务管理员。
  侯金亮闯入这所故居,让生活在里面的袁启姝感到些人世的温暖,“那时,他每晚会来找我母亲聊天,听那些民国时大寨子里的故事。”袁启姝说。
  “我看管旧居的时候,这里已经是空房,这些桌椅、床以及些照片,都是我花钱从周围老百姓的家里买来的。”侯金亮说,前些年已经有文物贩子在这边搜罗跟袁世凯沾边的文物,一张据说是袁世凯睡过的床,是三年前,他追到项城县城,花了一万多元钱,从文物贩子的卡车上“强买”回来的。
  11年里,侯金亮把当初搞建筑攒下的30多万都投入到袁氏旧居的维护上。“一个是觉得这个事,对保护文物有利,应该干,另外,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旅游开发投资是一次性的,觉得以后肯定会是赚的。”这是支持侯金亮十余年坚持投资的想法。
  侯金亮说,一开始,没什么人来参观。从2003年开始,来袁氏故居的游客愈来愈多。直到2005年侯金亮的管理权被政府收回,“那年来的人比往年都多。”

  中止修缮错失1500万

  项城市政府2002年就欲修缮旧居,但因顾虑袁世凯身份,又两次放弃。
  “其实,从2002年开始,项城市政府就已着手研究保护袁氏故居。”文化局副局长秦涛说,但一直让人犹豫的是,对于袁世凯的历史评价是否会对文化保护起到负面影响。“所以具体措施迟迟未开展。”但是,2003年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热潮,对袁世凯的历史研究也越来越多。这让项城市政府看到了保护袁氏故居的希望。
  从那年起,不断有学者来考证袁世凯的生平和历史事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袁氏旧居也是从那时候,普通游客才逐渐多了一些。项城文化局资料显示,关于呼吁保护袁氏旧居的留言簿,在不断累积下,已有一尺多高。
  袁启姝说,她和母亲都曾接待过许多历史学者。“我母亲念过书,对家族的事知道很多。”虽然袁启姝文化程度不高,但她说话时仍表现得急缓有致。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剑多年研究袁世凯旧居。他说,项城作为袁世凯的出生地、应该加以保护和开发。“应该把袁氏家族的渊源挖掘出来,这样在打造袁氏旧居旅游景点同时,影响才能扩大。”当项城市内支柱产业莲花味精陷入困顿后,项城市政府决定开发袁世凯旧居、发展无烟工业。
  “当时的市领导跑了半年省政府,年底有了眉目。”11月27日,袁世凯旧居保护规划组成员、项城博物馆馆长张金云说,河南省文物局及河南省财政厅都支持,将袁世凯旧居建成豫东南的一个重点旅游景点。
  据张金云介绍,当时省财政厅领导曾表态,袁氏旧居一期保护工程,省里可拨款1500万元。
  此后,回到项城的市领导招集各套领导班子,进行反复研究时,以“考虑到袁世凯的历史问题,可能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最终决定暂不启动保护工程,也就错过了省里的资金支持。
  2005年7月12日,河南省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项城袁氏旧居保护规划方案的批复》。
  当时郑州凯旋发展有限公司愿意投资保护规划工程,跟政府进行过实质性接触,并多次到实地考察后愿意投资开发袁氏故居。
  “最后还是考虑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并未与其签约。”张金云说,当地政府方面很担心对于敏感的历史文物进行保护规划,而引发重大政治影响,所以处理起来就非常谨慎。
  袁启姝一直关心着政府对袁氏旧居的态度,在长年动荡坎坷的经历中,她也深知袁氏身份意味着什么,“但毕竟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啊。”

  全市动员保护旧宅

  在“文物保护与历史评价无关”的观念下,项城市动员全体市民捐款保护旧宅。
  项城市在得到河南省正式批复后最终下决心开始对袁氏旧居进行保护。2005年底,项城博物馆以袁氏旧居是省级保护文物、归政府所有为由,无偿收回袁氏旧居的管理权。
  “文物保护跟历史评价无关,是市政府立项的前提。”见证了整个袁世凯旧居立项保护过程的张金云说,这个观念是影响政府决策的基本前提。
  2006月10月底,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将河南文化大省建设成文化强省”的思路。
  在这次会议上,项城市委书记李明方,特意强调了要做好袁氏旧居的维修保护工作。
  “我们就是响应省委的号召,市政府决定启动搁置两年多的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秦涛说。
  一项“为保护袁氏旧居,营造良好氛围”的动员活动在项城大张旗鼓的进行了。
  2006年11月2日,项城市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在市委党校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动员全市人民向袁氏旧居修复工程进行捐赠,尽快对袁氏旧居进行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
  在会议上,项城代市长邹洪指出,“不能将袁世凯以前的行为和发展一个城市相抵触”,并号召各单位“从捐赠到拆迁安置,扎扎实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11月8日,袁世凯故居维修工程市政府机关捐赠仪式举行,市里多名领导都带头捐了款,其目的是“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我为家乡做贡献自愿捐赠的方式,筹集资金”。
  在项城市民的印象里,也就从11月10日左右开始,项城电视台一套,开始全天滚动播出项城主管文体宣传的副市长何明照,关于袁氏旧居维修项目捐款的动员讲话,后来还增加了捐款积极单位领导讲话等环节,市环保局以及市里几所中学的领导,都在电视上发表过“捐款感言”。
  在电视动员中,还说明了自愿捐款的奖励,100元赠门票5张,10000元发永久纪念册,100000元以上可以参股入股等详细奖励规则。
  “听到后,感到很高兴。”袁启姝说毕竟是自己家的老房子,“如果政府来让我捐,我肯定会捐的。”

  "强制募捐"风波

  秦涛说,“由于一些单位执行不当,出现强制摊派现象。”这差点使旧居开发计划流产。
  2006年的捐赠动员却又为袁氏旧居的保护开发平添风波。
  11月21日,河南《东方今报》以强制捐款为主题的稿子发布以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很大争议。当日有河南媒体报道,项城市“捐款标准”为,科级公务员500元,副科级200元,普通公务员100元。
  “我们也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单位事先也没有什么动员会。”11月26日,项城第二实验中学老师李成龙(化名)对记者说,11月10日,他看到单位黑板上写出通知,从每个教师2005年欠发的工资中扣除100元,作为袁氏旧居修建的捐款。
  “修袁氏旧居这是个好事,扣钱的方式不是很恰当。”李成龙说,十几年了,一般政府号召捐款,都是这么直接平摊到一个人身上,十块二十块的,这次虽然数额大些,大家也没太激烈的意见。
  11月26日,记者了解到项城莲花味精有限公司的工人,也从工资中扣除50、100元作为“捐款”。
  “市政府动员捐款的主要目的是,营造全市人民关心袁氏旧居修建,营造全市人民支持的氛围,让各级单位都动起来,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做一个良好的铺垫。”秦涛说。
  “市政府下文是自愿捐款,绝对不是强制的。”多名项城政府官员表示。
  “至于有些单位,出现了扣工资或者强制性的摊派,那是具体执行上的问题。”秦涛说。
  之后,项城市政府尤其是相关的文化部门面临巨大压力。“电视滚动播放的讲话停播,还有项城政府网上的一些关于募捐的新闻、帖子也都消失了。”当地记者说。
  “修袁世凯旧居是个好事。项城除了味精就没什么,我们也是希望有个旅游的地方,对发展经济也有好处。”主动捐款100元的交警王芳说。
  “那篇稿子刊发以后,又在全国引起争议。原已启动的计划也突然暂停。”张金云说。
  “11月25日,市政府领导接到上级领导电话,肯定袁世凯旧居保护规划的必要性,才准备继续把项目搞下去。”11月27日,张金云说。

  旧居重修生死未卜

  旧居开发三年所需6500万元,最后资金能否全部到位,秦涛也不清楚。但他更担心的还是袁世凯的历史身份问题。
  11月24日,项城的天很阴,许多街上,都弥漫着味精生产线上散发出来的呛人的味道。
  项城市委宣传部吴科长介绍,项城前些年发展快,就靠莲花集团的味精撑着,但是这两年莲花集团效益不行,“前年财政收入说是1亿9千万,其实这个数字也不到,去年也不过2.2个亿,刚够发工资,哪有钱投资袁世凯旧居保护规划?”在《袁世凯旧居规划书》中,基本恢复袁氏旧居原貌,建设袁寨新村等,预计三年投资达6500万元。
  据秦涛介绍,整个项目的资金分为四大块,一是项城政府财政拨款,预计总投入2000万;二是向河南省政府申请专项资金;三是积极寻求企业投资;四是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募股分红,成立袁氏宗亲联谊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自愿捐款。
  “这些都是连在一起的,只有本地先动起来,至少让领导和投资商看到我们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专项资金和投资。”秦涛说。
  然而,市政府财政连续两年窘迫,原本“自愿捐款”的美好愿望,又因为基层执行不当捅了娄子,基本停了下来,通过“本地动起来,让领导和投资商看到努力,争取获得专项资金和投资”的思路,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这几年,来袁世凯旧居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五一和十一假期,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几百人。”秦涛说,但是他却不愿透露近年的游客人数。
  根据《袁世凯旧居规划书》预计,2009年整个项目完工后,袁世凯旧居年均旅游人次为36.5万人次,门票按20元/人计,年收入为730万元;相关产业每人消费10元,年收入365万元,袁世凯旧居年均利润总额为1035万元。
  “但是项目完成后,能否取得这样的预期效果仍是未知数,这也是我们想募股分红所担心的。”11月30日,项城一家房地产公司马经理说,是不是参与入股,现在还下不了决心。
  11月29日,秦涛介绍,目前已有省内大公司跟项城政府接洽,并到实地考察过,准备商讨相关投资事宜。
  除了项目资金问题以外,当地政府担心的显然还是袁世凯的历史评价问题。在《袁世凯旧居规划书》中,一再强调“文物保护跟历史评价无关”,秦涛说。
  对于2005年之后,围绕袁氏旧居展开的曲折风波,侯金亮就不清楚了。他不再是这个旧宅的管理者,而只是被政府聘请的守夜人了。
  每天,侯金亮会倚在西院门口,抽着烟,背后的墙上,挂着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黑白照片。侯金亮经常看到袁启姝夫妇来院子里闲逛。
  他心里还是觉得政府能收回旧居还是好的,毕竟他一个人没有那么多钱,做好这个事。“真能修好了,对袁启姝心里肯定是个安慰吧。”

                         (记者 孙勇杰)
http://www.gmw.cn/content/2006-12/07/content_519186.htm引自光明网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7-3-18 13:29
标题: 改革开放20多年了,项城人终于达成...
改革开放20多年了,项城人终于达成了共识:保护历史文物与政治无关。 但是,当他们有了这个觉悟的时候,已经损失得太多。袁家骝走了,河南省拨的1500万元走了,旅游旅游的大好时机错过了许多...当他们还在为袁世凯是不是正面人物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个叫侯金亮的人自发地为袁氏老宅除草、收购失落的用品,虽然他的实际投入可能没有30万元,但项城政府方面有他投入的多吗? 项城仍是有点“左”的项城,他们不喜欢记者,他们想把事情办好,却被“可恶”的记者“说三道四”,他们凡事过于拘谨,结果他们很被动。 修复故居自愿募捐,其实再普通不过的事;个别单位从工资里代扣那只是个别单位操作上的不当,搞得世外媒体沸沸扬扬。项城,遮遮掩掩的项城;项城,越怕事越有事的项城! 同样是有争议的人物,在奉化,蒋氏故居、祖坟得到完好的保存,游人参观从来就没有断过,即使在“阶级斗争”那么认真的年代! 世彤的后裔回来了,网上有人议论了,想修复故居,无非是想哄袁家的几个钱!看来项城又会有人对此议论心里“打鼓”不已了。接待工作有几分神秘! 在此,我们袁氏家谱网站是支持一切利国利民的作为的。 心底无私天地宽,怕什么呢?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7-3-18 13:52
标题: 世界第一经济学专家李保华继续抗议中共项城...
世界第一经济学专家李保华继续抗议中共项城市委书记李明方和项城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 linger   发布日期: 2006-11-17 01:48:33  
http://www.danzhou.gov.cn/forum/forum_re.php?id=4383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7-3-18 14:02
标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河南项城、安...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舒泰峰/河南项城、安阳报道

  袁世凯其实出生在项城的另外一个地方,后来在袁寨生活的时间也很短

  73岁的老太太袁启姝住在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这个因袁氏族居、兴建大宅而得名的村落,据说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的诞生地和童年旧居。  

  每天搀着患脑瘫的丈夫出去散步的时候,老太太经常会不自觉地走到村中那片破落的老宅前。这座有150多年历史的袁氏大宅虽已残损零落,却因为曾是袁世凯旧居而染上复杂的色彩,而这里也凝结着袁启姝滋味难言的回忆。

  袁启姝是袁世凯六弟袁世彤的重孙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居住在袁寨的袁家后人。其他袁氏后人或在开封、郑州,或已定居海外。老人出生在袁氏旧居,她记得自己的年龄,但具体哪一年出生已经“记不清楚了”。

  曾经的袁氏大宅占地270亩,内有房舍200多间,外有高墙和护城河,宛然一座五脏俱全的城池。在大宅中长到11岁的袁启姝对于那些盛况却几乎了无印象。她所熟悉的,是那片被遗弃、被蚕食、荒草丛生的老房子,黑乎乎的让她害怕。“草丛里的蛇有这么粗。”老太太用双手比画出碗口大小。

  这座老宅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忽然跃入了人们的视线。半个月前,河南《东方今报》的一则新闻称,项城市准备投资6500万对袁世凯旧居进行维修保护,为此,政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动员,号召各机关、乡镇等国家工作人员每人至少捐出100元。

  争议由此而起。支持者认为此举体现出现代社会对历史人物应有的一种尊重,也可以借此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反对者说“不能借国贼之名赚钱”,这种大规模维修有褒扬色彩,会造成对历史认知的混乱。

  故园凋零

  坐落在豫东平原上的县级市项城隶属周口,传说中伏羲、女娲均建都于周口,道家始祖老子也出生于此。到了近代,作为袁世凯的郡望,这个小县城的名字常常被放在袁氏之后,成为袁世凯的别号。

  袁寨村位于项城市区东南17公里,目前尚无公交车可通。村子200户千余口人,却有30多个姓氏,其中袁姓是绝对少数,而许多村民都是当年袁氏旧居内佣人的后代。这个中原村落曾因权倾一时的袁氏家族而兴盛,如今袁氏旧居仅存一隅,整个村落都是建在旧居宅基之上,但袁家人就剩下了一户。

  在这个宁静的小村寻找袁启姝的住处相当轻松,村民们都认识这位有着特殊身世的老人。袁启姝的住处是一所普通的二层砖瓦楼房,带一个小院。房前就是当年袁宅的护城河遗迹,现在变成了浅浅的水沟,几只鸭子在里面扑腾着翅膀。

  听说是记者来采访,老人并不惊讶,很自然地把记者让进屋内。她已经不止一次接待过远方来的陌生客人。

  眼前的袁启姝衣着普通,不过气色很好,面容白皙,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淡定。她拉过一张小板凳,笑笑说:“将就坐坐,村里不像你们城里有沙发。”然后沉默,等着记者提问。她表达清晰,有问必答,不过并不多说,答完一个问题之后就继续沉默。

  20世纪最初那些年袁世凯在北京的起起落落似乎并未影响到项城的这座老宅,袁启姝童年时代的老宅仍旧是热闹而繁盛的。解放战争期间,袁氏族人开始离开袁寨,各自分散。叔叔家一支去了台湾,袁启姝随父母来到几百里外的漯河,父亲随后病故。“没吃的,我们要过饭。”

  解放后,母女俩听说“没什么事”,就又回到袁寨,“土改的时候,我娘俩还分到两亩地。”

  袁启姝说,因为旧居已经归公,她们并没有回到老宅居住。“当时旧居被当作村里的仓库使用,我们成分不好,尽量避开老宅。”

  袁启姝的姐姐就因为特殊的出身而遭遇波折。“她比我大三岁,17岁的时候就跟着解放军闹革命去了南方,后来‘文革’期间,因为袁世凯后人的身份遭到批斗,脑子受了刺激,老说屋里有窃听器。”1997年,袁启姝母亲去世,“我姐姐都没回来,她恨袁世凯。”袁启姝说。如今姐姐住在贵州,姐妹俩偶尔还打打电话。

  袁启姝后来嫁给了村里一个年轻人,“我老头家原来是在袁家种地种菜园的。”

  “文革”时期,袁氏旧居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当年院内保留的一些颁赐给袁氏家族的满清圣旨,之前已被村民拿回家做鞋样、垫铺板,此时全都被付之一炬。而城墙、炮楼以及许多房子都被拆除。“棺材、杂物等都往里面放,羊、猪随便进去,杂草有一人多高。”

  袁寨只是个小地方。在外部更广阔的天地中,上世纪60年代,当年的陈伯达写了本小册子《窃国大盗袁世凯》,与《人民公敌蒋介石》相对照,为袁世凯进行了政治定性。

  袁氏大宅曾是一座城池

  今天作为项城县为数不多的知名景点之一的袁氏旧居位于袁寨村中央,门前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大门高五六米,青砖黛瓦,翘角飞檐,屋脊上狮、虎、豹等精致的砖雕暗示着屋主当年的显赫地位,与周围村民矮小粗陋的普通砖瓦房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大门,据说只是当年袁宅内院的一个侧门。

  参观券20元一张。走进宅院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白色的雕像基座,上书“中华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基座上空空如也。旁边一面墙上写着:“袁氏旧居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

  院内的路面用青砖铺成,路边露出的泥土还很新鲜。院子里种植了不少柏树、棕树,还只有成年人胳膊粗细,显见也是新植不久。

  残存的院落并不大,仅剩六七十间房屋,总共占地不到20亩,只有当年的十三分之一。许多房屋处于失修状态。有一间房屋屋瓦已经全部掀掉,椽柱暴露在风雨之下,其中的一面墙上还留着“文革”期间的红色标语:“要斗私批修”、“革命委员会好”。

  在院子一角有一间保存完好的房子,青砖黛瓦,高六七米,分上下两层,门前挂了一块木匾,蓝底黄字,底色已经斑驳,上面用隶书写着“袁世凯出生地”六个大字。走进屋子,正间摆放着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墙上挂着一些袁世凯的照片。两边的房间里各摆着一张清代的旧床,别无它物。

  据当地文物部门的资料记载,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出生于袁寨。4岁时,袁世凯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为嗣子。1866年,袁保庆赴山东济南补用知府,袁世凯随嗣父离开袁寨。七年之后,袁保庆病逝,袁世凯和嗣母扶柩回到项城老家。在袁寨短暂居住后,袁世凯再一次离开,此后再未回到袁寨。

  关于袁世凯的幼年生活,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他4岁那年,捻军进攻袁寨,袁寨15岁以上的青年都拿起武器登上寨墙,鸣枪放炮,抵御捻军,家人让袁世凯登上城垣,袁“略无惧色”。

  这里曾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你看那屋顶的小铁旗杆,那表示袁氏一族从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开始就文武双全。”管理人员兼导游侯金亮向记者解说。

  袁氏家族崛起于清道光年间,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因战功显赫,屡受朝廷嘉奖,赏戴花翎,穿黄马褂。袁家自此声威大振,至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当时袁家食一品俸禄的六人,二品俸禄的三人,四品俸禄的一人,七品俸禄的三人,一姓同时13人受封,在中国历史上也属罕见。

  袁寨村的袁氏旧居就是袁甲三所修,1851年开始修建,至1857年竣工,为了避捻军袭击,修筑了寨堡。经侯金亮讲述,记者可以想见一幅袁氏旧宅鼎盛时期的清晰图像:

  这是一个带有明清特色的大宅,占地270亩,宽400米,长500米,并有两座吊桥及三道护城河。寨内按中、东、西轴线布局,共有248间房屋,分为中东西三组纵深院落,各具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大门楼和前、中、后三节院,形成一个完整且风格独特的建筑群。

  寨墙高达10米,四角有四个炮楼、六门大土炮,互相呼应,可以向外射击,也可以对射以对付爬上城墙的土匪。一到晚上,城墙上灯火通明,土匪都不敢靠近。当时,大门上挂着清朝皇帝所赐的牌匾,道光、咸丰、同治的都有,见匾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在袁氏家族鼎盛时期,四品官以下都不予接待。

  “拾掇”袁宅的人

  袁宅没有被全部拆毁应归功于开国上将杨得志。1976年杨得志到袁寨参观,见袁宅毁坏严重,制止了进一步的破坏,并要求当地政府将宅院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

  又过了8年,1986年,一个机缘让袁启姝得以重新入住袁宅。这一年,袁世凯之孙、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与夫人吴健雄从美国回袁寨故里省亲。为了接待袁家骝,地方政府安排袁启姝母女重新入住袁宅,这时距她们离开袁宅已过了40余年。从此直到1997年母亲去世,袁启姝又在院内生活了11年。

  袁启姝娘俩住在两间小屋里。在当时,袁宅仍然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很害怕,晚上都不敢出门,不得已出来都是仰着脸走路,不敢低头看,蛇多。”母亲去世后,袁启姝就搬了出来。

  不过,这时候的袁宅已经不用再担心被毁。也是在1986年,袁氏故居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1992年,有一个人开始自发地“拾掇”起袁宅,这个人就是侯金亮。“袁宅现在这个样子是侯金亮跟他几个闺女修成的,他没少费劲。”袁启姝说。

  旧居内新铺的路面和新植的树木都是侯金亮所为。事实上,这样一座残破的宅院如今能够供游人参观并售20元门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凭一己之力维护袁氏老宅十多年。

  50出头的侯金亮个子不到一米七,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如刀削斧劈一样具有立体感。他的沧桑与袁宅有关。

  侯金亮是袁寨村村民,1975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在项城、山东和北京从事建筑行业。因为职业的缘故,他对古建筑情有独钟。袁氏故居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由于缺少经费,当地文物部门一直没有动作。侯金亮从1992年开始“拾掇”起袁氏旧居,“一方面是喜欢古建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不是说谁开发谁受益嘛,我觉得挣了钱不能用来盖房子买地,应该投资到文物保护上。”

  侯金亮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了维护袁氏旧居上。十几年下来,他几乎成了袁宅包括袁世凯家族研究的一位专家,对袁世凯的一些历史资料他可以大段背诵。

  侯金亮能够指挥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四个闺女,一家人在割草、铺路、种树中度过了十多年,“光割草割了两三年,那时候孩子很小,钻到草丛里就看不见了。”同时,侯开始在村里收集袁宅旧物,比如床、桌子等。“一张床我就花了一万块,后来有人出十万想买我收集的四张床,我不卖,我觉得这是项城的文物,不能卖。”

  如今一进袁宅大门所见的雕像基座也是侯金亮1996年花钱修建的,袁世凯的雕像本来已经在山东做好,但后来由于担心敏感没敢运回来。侯金亮说他把搞建筑挣的钱都投进去了,“总共有30万左右吧。”

  项城文物部门见侯金亮很热心,1995年市博物馆委托他对袁宅进行管理。侯说,当时双方“正儿八经”签订了协议,“维修好之后我可以开发受益。”他还告诉记者,2005年他获得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先进人物称号。

  袁氏旧居如同温度感应器

  侯金亮的私人维护使袁宅渐渐恢复了生气,也有一些游客开始慕名而来。此时,在外面的世界,知识界对于袁世凯的评价也开始试图突破政治定性的框架。

  20多年来致力于袁世凯研究的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骆宝善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一些具体问题开始,比如袁世凯的练兵等改革,继而延伸到研究他的经济、社会改革措施,再上升到把他置于清末新政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对袁世凯的研究视野逐步敞开,对他的评价也正在朝一个更为客观和公允的方向发展。

  “袁世凯受后人诟病的主要有几条,一是戊戌变法中出卖维新派,二是辛亥革命之后窃取革命果实,三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四是称帝。”骆宝山对这四条条分缕析,“平心而论,袁世凯的一生唯一一件能说对不起国人的就是称帝,对于其他几件事情的史实认定,学术界渐渐有了新的看法和探讨。”

  骆宝善说,最近20年袁世凯的传记国内出了不下10本,越是晚近的书越试图对袁进行客观评价。除了纯学术论著之外,在公众中引起较大影响的有唐德刚所著的《袁氏当国》以及电视剧《走向共和》等。

  偏居项城的袁氏旧居如同一个敏感的温度感应器,接收到了来自北京、广州等地的大气候变化。侯金亮清楚地记得,2003年电视剧《走向共和》播出之后,全国各地以至其他国家来袁寨参观的游客数量增长明显,“五一、十一黄金周大概每天有几百人。”

  据项城市博物馆馆长张金云介绍,因为对袁世凯历史评价的敏感,项城失去了好几次维修开发袁宅的机遇。“我们2003年就制定了袁氏故居维修规划,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文物局两次下发了关于袁氏旧居保护规划方案的批复,当时省财政厅立项一次1500万,但是市里担心敏感。”据说曾有一家上市公司愿意投资6500万维修袁宅,最终也未能合作成功。

  这种犹豫不绝同样与大环境有关。骆宝善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对袁世凯的研究正在客观化,但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袁的主流评价并未改变。

  同在河南,6个小时车程之外的安阳袁林(袁世凯墓地)也遇到了与袁宅类似的情形。安阳市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袁林目前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四、第五、第六次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评选时,袁林都曾申报过。“十年前申报的时候,文物专家想不通为什么要为‘窃国大盗’申请国保,不过后来再申报的时候,在专家层面就基本不存在这种障碍了。”

  秦涛向记者表述了项城市在此事上的一个原则:“对袁世凯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去评说。我们实施袁氏旧居维修保护的认识基础是:开放思维,搁置争议,物人分离,警示后代,保护利用并重,既不‘歌功颂德’,也不‘恨乌及屋’。”

  对项城市政府来说,目前更大的顾虑来自互联网。“从网上的意见可以看出来,有人说袁是反面人物,给他修故居是开历史倒车。”秦涛说。

  “我们的宗旨是今后将袁宅办成近代史研究基地和爱国主义基地。”张金云这样描绘袁宅的远景。

  “强卖”袁宅?

  游客的增多使袁氏旧居产生了经济效益。1996年时,侯金亮对门票的定价是5元,但当时游客极少。到了2005年,侯将门票提高到10元,仍有不少人前来参观。侯金亮看到自己十多年的心血开始产生回报。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项城文物部门开始要求接管袁宅。

  2005年4月,项城博物馆领导以口头形式通知他,袁宅是属于国家的文物,政府准备接管,但是对侯怎么补偿并未给出说法。“我抱着顾全大局的想法,接受了要求。”不过侯说他仍然想不通,“1986年袁宅就是省文物保护单位了,为什么当年让我看护?”这时候,10元钱的门票刚卖出100张,政府接收后将门票提高到20元。

  如今,市博物馆派了两名女工作人员每天到袁寨上班。侯金亮仍然住在袁宅,负责扫地和夜里看门,“三个人一个月总共只有860块钱。”侯的四个女儿由于一直跟着父亲维护袁宅,耽误了学业,也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现在她们天天埋怨我,闹意见,我也没办法。”

  “我觉得政府应该接管,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维护不好,我只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侯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无奈。11月29日,项城市文物局副局长秦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承认侯金亮对文物保护很热心,“他说投了10来万元,我们不会叫他吃亏。”

  卷入到袁宅重修风波中的远远不止侯金亮一个人。

  2006年11月2日下午,项城市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悉数出席,号召“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克服困难,抢抓机遇,共同支持和参与袁宅的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后,各单位开始捐款,《东方今报》的报道称,普通工作人员要求捐100元,副科级200元,正科级500元,副处级1000元,并且一些单位直接从员工工资中将捐款扣除。

  对此,秦涛告诉本刊:“不能否认各单位领导素质不一,有的可能变味了,但我们确实没有下派任务说每个单位要完成多少捐款,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一起就处理一起。”他多次强调,捐款是出于自愿,至于从工资中扣除一事,他认为不可能,“教师现在的工资都是月底直接由财政部门打到卡里,并不通过教育系统。”

  本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项城市许多部门的捐款已经完毕,而且也确实存在从工资卡中被扣除工资的事实。一位年轻的高中老师告诉记者,半个月前校长在开教职工会议的时候动员大家捐款,不久后他的工资卡里被扣除了100元,而他的月收入只有八九百元。另外一所中学的一位中年教师也向记者透露,他们学校400名教师都被扣了100元,副校长捐200元,校长捐500元。

  袁寨所在王明口镇的赵镇长也坦率地告诉本刊记者:“镇里干部一共捐了一万多元,我捐了500元,这没什么好保密的!”

  秦涛的另一个解释是,捐款将被折合成参观券,“捐20我们给一张门票,捐100元可以领5张门票。”但是,记者接触到的受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

  中部小城的振兴冲动

  撇开种种质疑的声音,政府的维修和开发方案的确使袁氏旧居获得了一个新生的机会。除了对强扣工资不满,受访的市民以及袁寨村民都很支持修复故居,因为能够发展当地旅游业。袁寨村的一些村民甚至停下了正在盖的房子,“等着搬迁呢!”一位大爷说。

  项城市博物馆馆长张金云是保护方案的参与者。他说,目前的维修方案重点保护270亩以内,眼前能做的是对现存的文物进行维修,修旧如旧,“至于是否按原样重建,按照文物法规定还需要国家文物局审批。”

  至于6500万怎么用,张说主要用于现存文物的维修、道路的建设、村民的搬迁、绿化、防火设施的配备等,“如果总体恢复可能要两个亿”。

  这样一笔巨资对于经济不甚发达的项城有点不可想象。至今项城人唯一能够引以为豪的可能只有“莲花味精”。这个被评为首批“中国名牌”的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年味精出口总量的80%以上。走在项城的一些街道上,能够明显闻到从味精厂里飘出的类似臭鸡蛋的味道。

  2005年,项城市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亿元。项城市政府宣传部一位官员说:“我们的财政收入刚够发工资,这已经好多了,前几年工资都被拖欠。”

  秦涛告诉记者,重修袁宅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四块:市财政拨款2000万;市场化运作,找企业进行股份制合作;第三块是从省里争取专项维修经费;另外就是“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秦对未来的前景寄予美好的愿望:“现在门票是20元,比较低,维修之后门票仍然是20块。低门票是想吸引更多的游客过来,为项城带来综合效益:吃、购、游、招商引资。”

  项城市文物局曾几次找到骆宝善进行相关咨询。骆宝善说,从历史资料看,袁氏旧居与袁世凯的关系并不大,袁世凯其实出生在项城的另外一个地方,后来在袁寨生活的时间也很短。“他们把袁氏旧居作为文物保护起来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怎么做,我建议他们叫‘袁家大院’。”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