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6-11-28 19:15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文件较大,下载时间可能较长)
-------------------------------
《袁氏家乘》前言
《袁氏家乘》是袁氏家族的一本族谱,成书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是南宋端平年间,袁世盟奉诏平南后,定居贵州赤水为一世祖后第二十三代孙,本房叔高祖袁承天的手抄本及部分木刻印刷本装订而成。至今已124年了,由于疏于保管,现许多页码已残缺不全。
自曾祖父袁应虹定居遵义之后,繁衍了我这一支脉。20世纪40年代,家父袁林宽和三叔袁林德去贵州赤水学堂埂寻根问祖时,将这本《袁氏家乘》带回遵义,带回时已经存放了60多年了,已是一本残缺不全的陈旧家谱。鉴于父辈的文化素养有限,只知将其细心保存,不时将残破之处做些粘贴性的补救工作,没有想到裱糊保管或如何将她复制。这样,又沉睡了半个多世纪,但幸免于抄、烧之劫。
2002年,家父以94高龄辞世,我返回遵义时问起这本家谱之事,才从遵义胞弟袁开祥处将《袁氏家乘》带到重庆,并以她为兰本来重新疏理从赤水迁往遵义这一分支的来龙去脉。此外,就是如何保存好这本陈旧家谱,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原貌。由于这本《袁氏家乘》有的已被虫蛀,有的是纸质破碎严重,有的已被被撕毁,已不可能再用复印、裱糊等手段。幸好还可用数码照相机进行翻拍,但原件就是那个样子,只能力求翻拍得好些。在一些热心人的帮助下,经过半年多的处理,终于印成了这个复印本,同时制作成光盘。在此,对所有关心、支持、协助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便于阅读,我又重新缩了一个目录。 袁开榜于重庆大学
目 录
残文一段(叙述袁世盟祖受诏平南事)………………………………1
学堂埂序残文…………………………………………………………2
述遗学堂埂序…………………………………………………………4
祈生白(通告侄儿不贤)………………………………………………7
苦寒堪节序(叙述慈母孝子)………………………………………15
袁氏家乘源流(家族树)……………………………………………20
历世勋名重缉(部份先祖功绩介绍)………………………………27
世明祖世系(家族树)………………………………………………32
历代宗支短句及预选佳名……………………………………………90
三房历谱(各支脉简介)……………………………………………94
-------------------------------------------------------------------
----------------------------------------------------
下载地址:http://www.yuanscn.com/bbs/data/attachment/upload/2007/03/2007kbjp.rar
------------------------------------------------------------
作者: 袁庆峰 时间: 2006-11-28 21:25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我有汝南堂,徐州袁氏的二修至六修家谱的谱序,二修是嘉庆九年的 。三修是道光21年的,光绪17年,民国22年,1984年的。需要的可以交流。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6-12-1 22:29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庆峰宗亲: 请将汝南堂,徐州袁氏的二修至六修家谱的谱序提供给我,谢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姓名:袁开榜 邮编:400044
作者: 资友 时间: 2007-3-7 23:45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袁开榜教授2007《新编袁氏分支家谱》下载地址:
http://www.yuanscn.com/bbs/data/attachment/upload/2007/03/2007kbjp.rar
经过半年的一修再修,资料又一次得到更新和完善!辛苦了!
在此本站特向您表示敬礼和祝贺!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7-3-8 09:25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谢谢资友将<<新编袁氏分支家谱>>传上网络,供袁氏宗亲下裁,免去了我按邮箱传送之繁.有什么建议可联系QQ:376912409
各位宗亲可按资友公布的网址下载,请各位宗亲提出宝贵建议,以便定稿.资友公布的下载网址如下:
袁开榜教授2007《新编袁氏分支家谱》
下载地址:
http://www.yuanscn.com/bbs/data/attachment/upload/2007/03/2007kbjp.rar
作者: 袁远 时间: 2007-4-2 21:02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谢谢!家谱资料收到,辛苦了。
作者: 袁海铭 时间: 2007-5-8 13:07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还没看看呢,谁知道我是哪一派的?山东安丘那地方的一个村子,我现在在诸城.那里有个村子很多袁姓的.我只去过一回
作者: 袁沅 时间: 2007-8-3 06:30
标题: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二十三世孙?之前的史料知否?
作者: 袁昌清 时间: 2009-9-17 10:21
引用楼主admin于2006-11-28 19:15发表的 袁开榜教授旧家谱资料下载 :
(文件较大,下载时间可能较长)
-------------------------------
《袁氏家乘》前言
《袁氏家乘》是袁氏家族的一本族谱,成书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是南宋端平年间,袁世盟奉诏平南后,定居贵州赤水为一世祖后第二十三代孙,本房叔高祖袁承天的手抄本及部分木刻印刷本装订而成。至今已124年了,由于疏于保管,现许多页码已残缺不全。
自曾祖父袁应虹定居遵义之后,繁衍了我这一支脉。20世纪40年代,家父袁林宽和三叔袁林德去贵州赤水学堂埂寻根问祖时,将这本《袁氏家乘》带回遵义,带回时已经存放了60多年了,已是一本残缺不全的陈旧家谱。鉴于父辈的文化素养有限,只知将其细心保存,不时将残破之处做些粘贴性的补救工作,没有想到裱糊保管或如何将她复制。这样,又沉睡了半个多世纪,但幸免于抄、烧之劫。
.......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9-17 13:35
《袁氏家乘》、《水师垻老谱》、《袁氏家志》这三谱均源于《清水塘源流谱序》,在研考问题时应追根溯源,当“三谱”的记录与《清水塘源流谱序》的记录不一致时,在没有确凿证据时应坚持最早-《清水塘源流谱序》的谱中记录。
《袁氏家志》抄录《水师垻老谱》谱中前25、6世也是杂乱的,只能作参考。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9-9-19 09:45
看了如启宗亲上述推论,我想您一定看过《清水塘源流谱序》,请如启宗亲将《清水塘源流谱序》提供给我一阅,谢谢!
开榜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9-19 13:20
《清水塘源流谱序》
(一)、《清水塘源流谱序》原文
袁之命氏自春秋而上,阅数千年,自春秋而下,阅数千年,源远则流长,故其文之异,若辕、若爰、若袁、皆一家也。其人之著,若固,若盎,若安,皆同祖也。是则袁之字姓遍天下矣。曷为乎谱?始于唐相国滋。曷为乎序?详于吉刺史武仲以下。曰:纪近也,纪支也,纪源之由,近临郡以达于吉。纪流之支,由清水塘以及于楚,于蜀,于郭下、北埠也。袁先生玉罔之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进士,而官于吉乞骸归。道经淦之沙坊。因爱其山水之胜而卜居焉。是为乌石岗。厥子富春,生孟翁、仲翁、季翁。孟翁长子礼居大竹山,子次御迁兴国。礼长子开,由大竹山徙石庄,次子高,徙学堂下,三子身,徙芋头园。其乌石岗,大竹山,芋头园,皆沙坊境也。至身子添平,乃自芋头园,徙吉水之清水塘。盖自乌石岗至清水塘,凡四迁也。及凤竹之子世盟,以三边总制官于蜀,而家于播。世昌以文学游于楚而家于黄。既(继)而自清水塘迁郭下者,则有真元。自郭下迁北埠者,则有禹涛,凡兹屡迁。其近者则同乡井,其远者,则或数百里,又或隔数千里矣。苟无谱记之,吾恐日远日疏,虽同一本几何不相视如秦越乎,故为溯其源于淦,为芋头园,为大竹山,为鸟石岗,循其流于吉,清水塘,为郭下,为北埠者。而远如楚蜀,亦并详焉。名曰:源流谱,欲使后人循而溯焉,是其所自出也,所自分也,庶不忘焉。而请先生为我序之。予(余)曰:有是言哉,先生之留意斯谱深诚以远也。相国以前,从略者,为虞、为陈、为汉、为晋、为宋,天下之人所共纪,无所俟赘也。自刺史而下,加详者,近之于临于吉,远之于楚、于蜀,天下人之所不纪,无容略也。昔禹之治水、治河:始于积石。而及于星宿,详于冀充,而会于济漯,亦于源之近,流之支者,加详焉,此明德所以远也。先生斯谱,不犹是乎。夫礼、自仁率亲,自义率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后之览斯谱者,观义例之精,条理之密,岂徒错(徙近)处临吉,即远在楚蜀,然吾知其孝第之心,必有由然而生者。又乌有经屡迁之后,相视如秦越者哉?虽然总制公之勋,昭著于蜀。文学公蕃衍于楚,其人文之盛,科第之巍,亦既彪炳史册,不徒家谱矣。今先生更以仁孝友义之道,率循北埠;而北埠之子姓,亦复冠缨累若,旺于郡邑,安知他日不有炳炳鳞鳞,如昔之四世五公者乎!先生讳昆字玉罔,为邑儒生,文名籍胜。而行谊敦修,尤可为师法。予(余)自壬戌年蒙宥归里,求可为子第师者。得先生乃敦请而延诸家先生因出所为谱,而道及巅末。余、乃予先生之言,而因以弁于其首云。
万历癸未年,七月(公元一五八三年)进士科第给事,中年家眷弟邹元标题。
(二)、《清水塘源流谱序》之解读
1、“清水塘”袁氏,“始于唐相国滋。曷为乎序?详于吉刺史武仲以下”。
2、“清水塘”袁氏,“近临郡以达于吉”, 于郭下(真元)、北埠(禹涛)也。远迁“由清水塘以及于楚(世昌),于蜀(世盟)也。
3、《清水塘源流谱》经袁先生讳昆,字玉罔。指寻导而成。
4、“清水塘”袁氏,始祖为“唐相国袁滋”
袁先生讳昆,字玉罔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进士,而官于吉乞骸归。”即认定始祖为“袁滋”下衍第九世为“武仲刺史”住乌石岗。武仲是清水塘谱系中能确认的最早的真正的始祖。
5、先迁到“清水塘”的袁氏人
武仲-富春-孟翁-礼-身-添平-龙虎(凤竹)-世盟-
“其乌石岗,大竹山,芋头园,皆沙坊境也。身子添平,乃自芋头园,徙吉水之清水塘。盖自乌石岗至清水塘,凡四迁也。”
6、滋至世盟世系解
滋(一世,出生于748年)-?-?-?-?-?-?-?-武仲刺史(九世,接近出年约?)-富春-孟翁-礼-身-添平-龙虎(凤竹)-世盟(十六世,约生于1170年)。
A、一世袁滋至十六世世盟,用时422年,前后十六代人,十五个代间隔。平均每个代间隔为:1170-748=422÷15=28.1代间隔年。这个28.1代间隔年符合人类繁衍规律。
B、武仲登进土大慨时间:《清水塘源流谱序》曰:“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1064-1067年),取中1065年登进士”
C、武仲接近出生年约为:设登进士时年30岁,1065-30=1035年。
1〉、从一世袁滋至九世袁武仲前后九代人,八个代间隔。平均每个代间隔为:1035-748=287÷8=35.9代间隔年。
2〉、从九世袁武仲至十六世袁世盟前后八代人七个代间隔。平均每个代间隔为:1170-1035=135÷7=19.3代间隔年。
3〉、从1、2看,两个时间段上的代间隔年数相差过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九世袁武仲登进士的时间计算错或是岁数过小。
7、《清水塘源流谱序》的作者
作者是袁中年妻弟进士邹元标,于万历癸未年(公元一五八三年)七月题。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9-9-24 21:19
感谢和探讨
外出归来,见如启宗亲19日提供的《清水塘源流序》,并提供了如启宗亲个人的解读,实为感谢。
该序我已在《袁氏家志》中看过,并在我编写的《新编袁氏分支家谱》中全文刊用,有疑问之处,还加了注解。看了如启宗亲说《袁氏家乘》、《水师垻老谱》、《袁氏家志》都是源于《清水塘源流序》的结论后,我还以为如启宗亲手中有更详尽的资料,因我是世盟祖的第二十七代孙,我真想把唐朝宰相袁滋以来的情况搞清楚,故请提供更详尽的资料,如启宗亲提供的《清水塘源流序》就是《袁氏家志》和我在《新编袁氏分支家谱》中全文刊用并加了注释的《清水塘源流序》,但能即时提供给我,我还是要真诚地向如启宗亲表示感谢和敬意!
为了给《清水塘源流序》中“袁先生玉罔之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进士,而官于吉乞骸归。” 这段文字中的“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 找根据,我又翻了一下《袁氏世考》,
在《袁氏世考》第39页至40页有如下记载:六、本载滋字徳深……可得如下世系:
滋生七子:祥岳、祥艮、祥裕、祥光、祥集、祥宗、祥泾。
祥艮——宪章——仲达——彦敬——文献——先忠——居礼——日严。
在《袁氏世考》第51页上又有峽江乌石岗谱载:
日严生三子:仁仲号竹岩,迁安福;文仲号松岩,仍居袁州;武仲号梅岩,居鸟石岗。
武仲生-子:富春(《袁氏家乘》上武仲之子是厥,厥之子才是富春,而且把武仲列为滋的儿子,根本无)。
富春生三子:孟翁、仲翁、季翁。
孟翁生二子:长子袁礼(徙大竹山);次子袁禦(徙兴国)。
袁礼生三子:长子袁开(徙石庄);次子袁高(徙吉水学堂下);三子袁身(徙芋头园)。
袁身之子:袁添平(从芋头园徙回吉水清水塘)
注:富春至添平这四代,《袁氏家乘》和《袁氏世考》基本符合。
因此,从袁滋——祥艮——宪章——仲达——彦敬——文献——先忠——居礼——日严——武仲。共十世。从而可以映正《清水塘源流序》中“袁先生玉罔之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进士,而官于吉乞骸归。”之说。从袁滋到袁日严共九世,至剌史公,刺史公袁武仲刚好是第十世。但亦说袁武仲859年(唐宣宗十三年,岁次己卯)任吉安府刺史,不可能在宋治平(1064-1067)才登进士,如果真有一个登宋治平进士的袁武仲,是否有隔若干代同名的袁武仲呢,这就需要求证了。
另外,袁滋的父亲是谁,也需要考证。请见我在《新编袁氏分支家谱》中的-段说明:
袁 曄(晔)(妻盛氏):长子袁 淦(妻郭氏);
次子袁 滋(妻盛氏)。(《袁氏世考》38页和江西南康《中华袁氏族谱》总世系笫008页以及赤水《袁氏家志》 0 73页上所载,均是袁象彪(盛氏),袁象彪之长子是袁 诘,次子是袁 论,不是袁 淦和袁 滋)。
三十世祖:袁 谕(妻张氏):生子袁承右。
袁 诠(妻卢氏):长子袁承宽(妻李氏);次子袁承贤(妻刘氏)。
袁 淦(妻郭氏):长子袁成仲;次子袁文仲。
袁 滋(妻盛氏):生子袁武仲(妻胡氏)。(袁 滋对应袁 诘(樊氏),但袁 诘之子是袁承恩(《袁氏世考》 和《袁氏家志》记载相同),不是袁武仲,袁承恩之子是袁修祯)。
还要说明-下,《袁氏世考》虽称经典之作,但《袁氏世考》前后也有不少互相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也需要求证。
我认为:无论是编撰袁氏通谱或各地的袁氏族谱,-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对祖先们留下的历史文献,我们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一定要有分析地选用,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抄;脉络清晰的,可作结论;脉络不清晰的,不妨加上说明,让读者知道这里还有待考证和完善的事情要做。这既不影响成书出版,还可期望我们的后来者继续加以完善。
总之,我们作的工作,上要无愧于列祖列宗,下要给儿孙们留下值得他们追思的正确结果。
开榜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9-25 08:58
看了上贴有感:
一、《清水塘源流谱序》只能是一样的,才有共同语。
二、您引用的《袁氏世考》第40页中,下面表是错的与上文不符!
“祥艮——宪章——仲达——彦敬——文献——先忠——居礼——日严。”此是错的!应是:
祥艮—宪章—仲达—彦敬—文献-子先-日严。
再,袁先生讳昆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不是十世。
三、《袁氏世考》第40页中所说也站不住脚!
《袁氏世考》第40页曰:“又云艮子 宪章乾符年间为河阳节度使参军,以黄巢乱(875-884年)遂避兵归隐袁州。”
1、设宪章时年25岁,约生于公元880-25=855年。
2、宪章的爷爷袁滋生于公元748年。
3、据1、2合看,两者相距885-748=37年。前后三代人,两个代间隔,平均代间隔为37÷2=18.5代间隔年。这个数子太小!
四、史公武仲何时登进士
1、袁先生讳昆,字玉罔言:“先相国九世,至剌史公,登宋治平(1064-1067年)进士,而官于吉乞骸归。”
2、《袁氏家志》曰:“三十二世袁修祯祖,字武仲。在唐宣中十三年(859年)登治平(1064-1067年)进士,官吉安存刺史。”
武仲有二个登进士时间,哪个对? 文章应细看有道理!
五、关于袁滋的父亲?
若《清水塘源流谱序》中的滋,指的是唐宰相袁滋的话,没有必要研究他的父亲是谁!唐宰相袁滋在家庙碑中表述很清楚,应信之。至于您提到家谱中的几个父名,只有家谱自己认可。
韩愈《袁氏先庙碑》曰:袁滋家“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鸿胪讳恭,生周梁州刺史新县孝侯讳颖。孝侯生隋左卫大将军讳温,去官居华阴,武德九年(626年),以大耋薨,始葬华州。左卫生南州刺史讳士政。南州生当阳令讳伦,于公为曾祖。当阳生朝散大夫石州司马讳知元;司马生赠工部尚书咸宁令讳煜,是为皇考。”
作者: 休闲 时间: 2009-9-25 22:14
承教。上面更正,亦有道理。但《袁氏世考》40页上文字叙述与下表就不统一,文字叙述中有文献,而表中却掉了文献,若在表中彦敬和先忠之间加上文献,则文献之子应是先忠,而不是子先。即是文献有-子子先,后面接着是忠有三子。文表对照,是否可理解为文献之子是先忠,这样就不存在子先了。先忠有三子是居贤、居宾、居礼。居礼之子又是一个先字,文中居礼后是句号。可见《袁氏世考》句读不清,省略不确之处甚多,故各人理解不同之处,在所难免。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9-26 07:57
抄几句原文一看:
《袁氏世考》第40页曰:“又云艮子宪章乾符年间为河阳节度使参军,以黄巢乱(875-884年)遂避兵归隐袁州。子仲达,……达子彦敬…敬子文献,宋太平天国间,读书庐江知江州,周述荐入太学,一子子先。 忠三子,居贤居宾翰林。承旨一子敬禄居礼。子先子日严 。敬禄四子,则允、则巽、则坤、则申。”
上列世系为:
祥艮—宪章—仲达—彦敬—文献-子先-日严。
前文有“一子子先”,中间虽隔有“忠三子,…”一句,但后文又有“子先子日严 ”前后是对应关系!这也符合家谱述事法。怎么会难理解呢?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9-27 13:47
这几天通过网贴与开榜教授互相印证了有关袁世盟世系问题,受益非浅。
同时也联想到几个应关注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己是全国袁氏省级数一数二的大省,袁氏人口约在六十五万以上。对此,袁氏都应多关注一些才好!
四川省袁氏人多,来源多样。不少不了解本支袓源者,以挂靠世盟谱系,尊世盟为祖也没错。问题在于要弄清了解世盟谱系。
目前“世盟谱系”主要体现在,《袁氏家乘》、《袁氏家誌》、《水师垻老谱》、《清水塘源流谱序》等家谱中。这些家谱相互间的关系应首先弄清。其关系是:
1、《袁氏家乘》前二十几代与《袁氏家誌》前二十几代相同;
2、《袁氏家誌》前二十几代抄录《水师垻老谱》;
3、《袁氏家乘》、《袁氏家誌》、《水师垻老谱》都源于《清水塘源流谱序》。
《袁氏家乘》是近代作品,为使广大袁氏对其有所了解,特对其抄录《水师垻老谱》的二十几代世系进行解读。
《袁氏家乘》解读
说明:
1、以发表在网上的《袁氏家乘》為底本。
2、以二十四史中袁姓世糸關糸、時間為依据的。
(一)、世系解读
《袁氏家誌》0七0-0七三页,所列袁世盟上溯世系如:
原文:
一 世 袁固袓,在汉景帝时为傅士,拜清河王,传太·武帝时,年九十余岁。复以贤良微承相公孙弘厌目而视之,公曰:公孙子孙正学以言,无曲学世,阿世有毁公者,公逐以老辞归,夫人李氏。
解读:
辕固,习惯用名,全名轅固生。《史記·儒林列傳》曰:“清河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今上初即位(武帝,前140年),复以賢良征固。時固已九十余矣。”固約生于140+91=前231年。這個時間很重要。
原文:
二 世 袁盎祖,糸引,文帝时,官拜谏议,敢直言,帝时幸上林布席,公请郤慎夫人坐,梁孝王求为景帝嗣,公极言谏正,每筹策,帝无不从夫人。
解读:
袁盎,《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曰:“袁盎者,楚人也,字絲。父故為群盜,徒處安陵。”盎公的父親是故,是群盜首领。而且袁盎比袁固生早一代为官,不可能是父子关系。史料中沒查出盎公的儿子是誰。
原文:
三 世 袁涛袓,在汉武帝(前140-前88年)时为颖川太守。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見此名。
原文:
四 世 袁敞袓,在宣帝时为太傳,敞公以上至固公为四世三公。解:太师、太保、太傅为三公;前汉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后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最早叫袁敞的是袁安的三儿子。《后汉书·列传35》曰:敞字叔平,安之三子也。和帝时(公元89-105年)历任将军、大夫光禄勋。这里变成“安公”的父亲。“敞公以上至固公为四世三公”显然是错误的!所谓“四世三公”,“四世”即连续四代人,“三公”是职位,不同时期“三公”有不同所指。《后汉书·百官一》曰:“太傅,上公一人。傅之徳义也,掌于善導,无常职;太尉,公一人。自上安下曰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司徒,公一人。主徒众,敎以礼义,掌人民事。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司空,公一人。掌营城郭,掌水土事。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四世三公”,就袁氏而论是指后汉自袁安(司徒),儿子袁敞(司空),孙子袁汤(太尉),到曾孙袁逢(司空)、袁隗(太傅)。标准称呼应叫“四世五位三公”。按职务大小排序:袁隗(太傅),袁汤(太尉),袁安(司徒),袁敞(司空),袁逢(司空)。
原文:
五 世袁英祖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見此名。
原文:
六 世袁安祖,字邵。家贫清操,洛阳令举孝廉,授河南府尹官至司徒。不阿权贵,政尚慈惠,上由孙膑行秋霜之诛,袁安留冬日之爱。故公从四世三公皆培质文厚。
解读:
《后汉书·列传35》曰:“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公 元1-5年)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子,赏、京、敞。”在此谱安公的祖父是涛,二十四史中未見此名。安公碑云:安公卒于永元四年(公元92年),时年至少有50岁。他的出生接近年约为公元42年。从固生公-安公前后六代人,五个代间隔。用时231+42=273年,平均每个代间隔为:273÷5=54.6代间隔年。这个代间隔年是常规的近两倍,这之间似乎缺三代人。
(“代间隔年” ,即上代人一岁到下代人一岁时的相距时间,以年计算。常用系数为30年,正负5年)
原文:
七 世 袁恭祖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見此名。这里把“京”丢弃一边!
原文:
八 世 袁汤祖,在安帝时官拜太尉。
解读:
《后汉书·列传35》曰:“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子,赏、京、敞。京子,彭、汤。”这里把汤的父亲 “京”给换了!
原文:
九 世 袁逢袓,在桓帝(147-167)时官封太守。
解读:
《后汉书·列传35》曰:“逢字周阳,以累世三公子,宽厚笃伩,箸称于世。灵帝立(168年),逢以太仆豫议,增封三百户。后为司空,卒于执金吾。朝廷以逢尝为三老,特优礼之。子基嗣,位至太仆。” 逢以太仆豫议时,年近四十,出生接近年约为168-38=130年。
原文:
十 世袁绍祖,字本初,宽仁容众,智勇过人,世恩布徳推十八路诸侯,为盟主。后督北冀青并四款即时三国也。
解读:
《后汉书·袁绍列传64》曰:“绍字本初,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绍遂以勃海起兵,与从弟后将军术、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剌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卓为名。遥推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绍,自官度之败(公元200年),后发病,七年(202年)夏,薨。” 时年约45岁,出生接近年约为157年。《三国志卷六·袁绍》注,魏书曰:“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
原文:
十一世 袁尚祖,袁督冀州。
解读:
《后汉书·列传64上、下》曰:“尚字显甫。绍薨,未及定嗣。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害,遂矫绍遗命,奉尚为嗣。迠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辽西,击鸟桓。尙、熙败走,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于辽东。康亦心规取尚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煕。熈疑不欲进,尚强之,遂与俱进。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遂斩首。”时年二十岁,出生接近年约为207-20=187年。
原文:
十二世 袁(门内有衣)祖,在少时有操行,耕学为业,筑室仅留一窦东向,望母潜身十八年不起。
解读:
可能指的是袁闳,若是闳应是尚的佰父,这里变儿子。《后汉书·列传35》曰:“闳字夏甫,彭之孙也。少励操行,苦身修节。父贺,为彭城相。闳见时方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吾先公褔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郤’。延熹末(公元166年),党事将作,闳将散发绝世。乃筑土室,四周于庭,不为户,自牖纳飮食而己。且窒中东向拜母。母去,便自掩闭,兄弟妻子莫不得见也。濳身十八年,黄巾贼起,乡人就闳避难,皆得全免。年57岁,卒于土室。二弟忠、弘,节操皆亚于闳。”出生接近年约为166+18-57=124年。
原文:
十三世 袁宏祖,字伯彦有逸才奇焉,作露布文,俄成七纸,超绝可观。东洋太守谢安欲试之,以帛赠,公曰:即当奉杨,风慰彼,彼梨氏夫人。
解读:
《晋书·列传62》曰:“袁宏字彦伯,待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窒。太元初(376年)卒于东阳,时年四十九。撰后汉记三十卷及竹林名士传三卷,诗赋誄表等杂文三百并,传于世。三子,长超子、次成子、次明子。明子有父风,最知名,官至临贺太守。”出生年为376-49=公元327年。袁宏是滂公六世孙,属陈郡支世系。此家志前面用的是汝南支世系。再者宏与闳两者相距二百年!
原文:
十四世 袁恩光祖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见此名。
原文:
十五世 袁顗祖
十六世 袁盛祖
十七世 袁淑祖
十八世 袁灿祖字景债,为宋中书。监民望国华劲气,后节父子,俱死石头城。人为忠臣子为孝子。谚云:宁为袁死不作禇渊。
解读:
《宋书·列传49》曰:“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太尉淑兄之子也。父濯,杨州秀才,早卒。祖母曰之愍孙,少好学,有清才。太宗泰始元年,转司徒左长史,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异明元年(477年),时粲与秉等列兵登东门,僧静分兵攻府西门。粲与秉欲还赴府,即下城,列烛自照,僧静挺身暗往,粲子最觉有异人,以身卫粲,僧静直前斩之,父子俱殒,左右各分散。粲死时,年58岁。任候伯自新亭赴石头城,闻粲败,乃驰还。”出生年为477-58=公元419年。袁粲是滂公八世孙,属陈郡支世系。
原文:
十九世 袁昂祖,史书名谖,父死石头城,士民哀其忠孝作歌颂之。字千里驹。明帝时,吳兴太守,累官至尚书。
解读:
《梁书·例传25》曰:“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祖洵,宋征务将军,吴军太守,父顗冠军将军,雍州刺史。大同六年(540年)毙,时年八十。”出生年540-80=公元460年。昂生五子:君正、君方、敬、泌、士俊。昂父顗,粲子最。昂与最是叔伯兄弟,属陈郡支世系。
原文:
二十世 袁广袓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见此名。
原文:
二十一世 袁聿修袓,字叔徳,官拜尚书。十年不受斤酒之遗,从后为太常正卿,出巡省刑部,呼为清卿。
解读:
《魏书·列传73》曰:“聿修字叔徳,七岁遭丧。九岁州辟主薄,年十八,领本州中正。武定末(549年),太子中舍人。”
《北齐书·列传34》曰:“聿修字叔德,齐亡入周,授仪同大将军,吏部下大夫。隋开皇初(581年)加上仪同、东京官尚书。东京废,入朝,又除官尚书。二年出为熊州刺史。寻卒,年72岁。”出生年约为582-7 2=510年。
《魏书·列传57》曰:“翻字景翔,陈郡,项人也。少以才学擅美一时。初为奉朝请。嫡子宝首,武定中,司徒记窒参军。宝首兄叔德,武定末,太子中舍人。”
原文:
二十二世 袁枢祖,字几仲,为国史编修。上赐匾曰:梅岸天。
解读:
《陈书·列传十一》曰:“枢字践言,吴郡太宗君正之子也。美容仪,性沈静,好读书,手不卷,搏闻强识,明悉旧章。天嘉元年守史部尚书,光大元年(567年)卒,时年51岁,弟宪有传”。枢子朗,孙玘,曾孙谊。出生年为567-51=公元516年。
原文:
二十三世 袁朗祖
二十四世 袁天罡祖,在唐太宗时,为袁州刺史。山恋水之秀遂居焉。
解读:
看史料是如何记录的:
一〉、《旧唐书•列传141》曰:“罡,益州成都人,尤工相朮。初,天罡以大业元年(605年)至洛阳。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宫。申国公高士廉尝谓曰:‘君更作何官?’天罡曰:‘自知相命,今年四月尽矣。’果四月卒。” 初,至洛阳时,年约40岁。出生接近年约为605-40=565年。
二〉、《袁氏世考•八方枝286页》曰:“天纲(罡)本蜀人,隋末(617年)于阆州(隋属巴西郡,先天元年‘712年)改为阆州),蟠龙山前,筑宅居之。”
三〉、《袁氏世考•八方枝287页》曰:“考宋嘉定(1208-1224年)《袁州志》开五井(传说,天罡在袁州开五井以穰火灾。崇祀樵楼,并传葬府大堂。)为知府腃强,恕非天罡。葬府大堂,为袁超墓,并辨天罡之墓之非。其祀樵楼,据明《候世屏记》,祀高士袁京。”
四〉、《袁氏世考•41页》曰:“考天纲曾袓达,祖嵩,父玑,俱登仕籍,未守袁州。即纲终于火井令,亦未尝至袁(州)。宋嘉定志载,府大堂侧墓为袁超。宜春旧志并辩其纲墓之非。何诸志乘浪传至是?”
五〉、《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引《定命录》曰:袁天纲,蜀郡成都人。父玑、梁州司仓。祖嵩,周朝历犍为蒲阳蒲江二郡守、车骑将军。曾祖达,梁朝江黄二州刺史,周朝历天水怀仁二郡守。天纲少孤贫,好道艺,精于相术。唐武德年中为火井令,贞观六年秩满入京。太宗召见,谓天纲曰:“巴蜀古有严君平,朕今有尔,自顾何如?”对曰:“彼不逢时,臣遇圣主,臣当胜也。”
1、天纲学成,到大有名气约40岁。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至洛阳,叫出山。
2、天纲在全国看相十多年后,于隋末(公元618年)发现一风水宝地四川‘蟠(盘)龙山前’,并在此筑宅居之。
3、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四月卒于火井令。年634-565=69岁。
4、天纲及上几代没人在袁州任过职。
5、《袁州志》考证:在袁州开五井以穰火灾,是为知府腃强,非天纲。
6、宋嘉定志载,府大堂侧墓为袁超。《宜春志》旧版考证:府大堂侧墓其纲墓之非。
两者之辯结论如下:
一〉、天纲公及上几世均未在江西做过官。
二〉、天纲公于隋末(公元618年)发现一风水宝地‘蟠(盘)龙山前’,并在此筑宅居之。距卒年(634年),也只有16年。这十六年中是否搬迁到江西?无考,可能性有,但不大。
三〉、 就家谱而言:《袁氏世考》四十一页曰:“考天纲曾祖达,袓嵩,父玑,俱登仕籍,未守袁州。即纲官终于火井令,亦未尝至袁(州)。”有如下想法:
1〉、未见天纲迁江西史料。
2〉、江西袁及其分迁到外地的谱糸中,不应出现天纲及以上至曾袓达的名字。达公以上则有可能。
3〉、天纲公为老四川人。其曾袓达公约生于公元475年,属北魏孝文帝时期人。有说达公属汝南支袁术后裔他是否为进川最早的袁氏,待考。
4〉、“湖广填四川”类谱及公元500年以后迁进川的谱糸中,不应出现天纲及以上至曾袓达的名字。(天纲本族支人迁出又迁回除外)
原文:
二十五世 袁恕己祖,在唐神农元年(705年),任司马刑少卿,同张东之、敬晖、韩彦、范崔、玄韦举兵讨张昌、宋易之等,迁武后于上阳宫,迎中宗复位,封南阳王。
解读:
《旧唐書·列傳41》曰:“恕已,滄州東光人。長安中(702年)為陵州刺史。拜中書令,封南陽郡王。曾孫德文,舉進士。開成三年(838年)授秘書省校書郎。” 恕已的父親是誰?儿子又是誰?都沒講清楚。《中國歷史年表》曰:“恕已,死于公元706年。” 當刺史时恕已約有36歲,出生接近年約在公元702-36=666年左右。恕己比天罡晚了近百年,當天罡的孫子可能性也不大。再說,恕已是東光本地人,天罡是城都人,没有在袁州任刺史的!袁州地方志中没有記錄!两者本不是一个分支系。恕已于長安中(702年)封南陽郡王。天纲子客师!与恕已不存在直系关系。
原文:
二十六世 袁履谦祖,唐元宗时为常山长史,十五年丙申,同太守颜真卿讨安禄心,败续骂贼不遂及难。
解读:
《旧唐书·列传137》曰:“至德二年(757年),上御丹风楼大赦:‘忠臣亊君,有死无二,烈士徇义,虽没如存。其李憕、袁履谦、卢奕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悦怃恤’。”时年55岁,接近出生年为702年。
原文:
二十七世,缺(从世系图可知:二师)
二十八世,缺(从世系图可知:中仁,字滋)
二十九世 袁象祖,在唐僖宗时(873-888年),授统领督兵大元帅。
解读:
二十四史中未见此名。授统领督兵大元帅时,约40岁,其接近出生年约为780-40=740年。
原文:(简抄)
诠(30世)-廓-修明-文仲-应秀-世贤(35世)-显-熹-汉烈-璞-全(40世)-宗胜(等世盟辈)-聪-政-在松-邦习-友新-兴福-如麟-伯昭(49世)。
原文:
四十八世 袁如磷祖,字荣佑。夫人郑氏,以石皿复谱是以存。昭伯封骠骑将军,洪武间(1368-1398年)祀康山忠臣庙,夫人义。
解读:
接近出生年约为1300年。
原文:
四十九世 袁昭伯祖,昭伯封骠骑将军,洪武间(1368-1398年)祀康山忠臣庙,夫人义。
解读:
据《余干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朱取胜后,为祀死难的将领韩成、丁普郎等36人,于至正二十四年春天,建庙于鄱湖岸边,康郎山上。忠臣庙从1363年开始历时5年建造成功。此庙建成后也饱经风雨沧桑,经受水灾200多次,火灾20多起,毁坏重建都有15次。昭伯封骠骑将军卒于1363年,时年27岁,其接近出生年约为1363-27=1336年。其父接近出生年约为1300年。
原文:
袁伯和祖,字安萃。洪武六年(1373年),以武征进有擢南京,金吾左卫百户。永乐间(1403-1424年)调川卫。此二师下中仁之长房,象祖之支于此处也。以上固袓至伯和祖抄自水师垻袁仲文之老谱。
解读:
这里是实话实说,原来《袁氏家志》前四十九世,“固袓至伯和祖抄自(土城)水师垻袁仲文之老谱。”从世系图可知:25世恕已生三子,履善、履谦、履真。履谦生三子,大师、二师、三师。二师生二子,中仁、中义。28世中仁生二子,象、彪。《袁氏家志》所表述的是从28世中仁字滋生二子后分支的。
不确之处请斧正。
作者: 袁达军 时间: 2009-9-27 17:18
感谢和探讨
外出归来,见如启宗亲19日提供的《清水塘源流序》,并提供了如启宗亲个人的解读,个人认为言之有据,语之有理。
今又拜读如启宗亲《袁氏家乘》世系解读,受益非浅。对一世至五十世袁氏共同祖宗,我赞同如启宗亲:“无论是编撰袁氏通谱或各地的袁氏族谱,-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对祖先们留下的历史文献,我们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一定要有分析地选用,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抄;脉络清晰的,可作结论;脉络不清晰的,不妨加上说明,让读者知道这里还有待考证和完善的事情要做。这既不影响成书出版,还可期望我们的后来者继续加以完善。”“总之,我们作的工作,上要无愧于列祖列宗,下要给儿孙们留下值得他们追思的正确结果。”
解读引用的“诠(30世)-廓-修明-文仲-应秀-世贤(35世)-显-熹-汉烈-璞-全(40世)-宗胜(等世盟辈)-聪-政-在松-邦习-友新-兴福-如麟-伯昭(49世)。”和我们湖北阳新谱相同。
.......[/quote]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