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陈国故城与陈姓之源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胜贵
时间:
2006-8-6 20:45
标题:
陈国故城与陈姓之源
【作者: 马世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05-10-10 09:05:09】 陈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其开国之君为陈胡公。《史记·陈杞世家》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索隐》引《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周武王将长女嫁给妫满,并封之于陈,这是通过联姻的形式以巩固其政治关系,使陈国成为周王室的东南屏障。 陈自胡公满立国(公元前1046年),迄春秋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9年)楚公子朝灭陈,共历568年。陈国位于中原腹地,四周有宋、郑、蔡等大国。陈胡公之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立国于宛丘之侧,使陈成为与中原大国并列的诸侯之一。 陈为人文荟萃之地,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与炎帝神农氏都曾都此。《左传·昭公七年》载:“陈,太昊之墟也。”《帝王世纪》云:“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又营曲阜。”《水经·渠水注》云:“[沙水]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城东北三十许里,犹有羲城实中。”《通志·都邑略》谓:“伏羲都陈(河南陈州),神农都鲁(曲阜),或云始都陈。”《纲鉴易知录·五帝纪》载:“太昊作都于陈。”《历代宅京记》云:“伏羲氏都于陈。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1979—1980年间,在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台地上,发现的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被认为是有虞氏的古城,与伏羲、神农都陈的传说相辉映,显示当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中心。西周以降,这里是陈国国都,得到了持续发展。 陈国故城的地望,据《水经·渠水注》载:”沙水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今河南省淮阳县城北有新蔡河,河水绕城东流向东南,入沙水。新蔡河是沙水(今统称沙、颍河)支流之一,《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将沙水支流统称为“沙水”。因而新蔡河滨的淮阳县城关一带,即为陈国故城之所在。这一地区,古属楚夏之交。史称其地左挹嵩山之秀,右控商丘之糜。南襟淮蔡,荆涂众山遥拱于前;北枕魏梁,河济诸流近绕其后。是历史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实为舟车骈会的财赋之区。《史记·货殖列传》称:“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又云:“故秦、夏、梁、鲁为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河济之间千树荻,陈、夏千亩漆。”陈胡公封陈以后,即开始修筑陈城。《路史·国名纪丁》云:“今陈治宛丘城,城纪云:胡公所筑。楚初灭陈,顷襄王后都之。”《元丰九域志》也说城为陈胡公所筑。自胡公始筑陈城以来,其后不断扩大或增修。《吕氏春秋·似顺论》载:“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之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攻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也。”楚师伐陈,时在公元前588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云:“陈侯如楚,公子黄诉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庆氏以陈叛。夏,屈建从陈侯围陈。陈人城,版坠而杀之。役人相命,各杀其长,遂杀庆虎、庆寅。”庆氏陈城,时在公元前550年;《左传·襄公三十年》又载:“六月,郑子产如陈泣盟,归,复命。告大夫曰:“陈,亡国也,不可与也。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大于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于大国,能无亡乎?不过十年矣。’……”郑子产批评陈缮城郭,事在公元前 543年。由此可见,陈城既有城郭,又有沟洫,始筑年代甚早。 陈国故城为内城外郭式格局,平面略呈方形。《淮阳县志》称城周“九里十三步”。而《元和郡县图志》则云:“陈州州城枕蔡水,周回三十里。”1980年间,河南省博物馆对淮阳县城进行考古发掘,认为此城即陈国故城,获知最早的城墙叠压在最下层,高度在2米以上,夯土筑成,夯层厚约10厘米,始建于春秋时期。楚灭陈后,曾对该城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修葺。第一次在公元前478-467年之间,楚惠王筑城。这次是从城垣外侧对城墙进行修筑,增宽1.5—2米,加高l.5米。夯尾厚10-15厘米。夯土中央有板瓦、筒瓦、鬲、豆等残片,还有铁器和蚁鼻钱等。 第二次修筑的时间在战国晚期楚都陈之时,约于公元前278—前241年之际。这次仍是从外侧对城墙进行加固。城垣增宽4.4米,加高1米多。夯层厚12-17厘米。由于夯筑时两旁需要夹板,两板之间要穿上木棍,以便从中间填土夯打,所以在夯土墙的侧面常常留下夯筑时所使用的木板痕迹和一排排的木棍洞,从木棍洞中往往留钉木炭的痕迹来看,在夯筑墙体以后.并未将木棍抽出。从城垣夯上保留的木棍洞来看,可知木棍直径16-31厘米,横木分四层,上下两层的间距为5—10厘米,左右相邻的两根间距为4—6厘米。这次附加的夯土中,发现有板瓦、简瓦、盆、釜、盂、豆残片和蚁鼻钱。 这次发掘工作,仅限于淮阳县城南城墙,只挖了一条探沟。其发掘资料,被看作是古陈国和楚都陈城在今淮阳县城这一流行说法的考古证据。“今淮阳一带古城的分布情形比较复杂。在各时期的城址全貌基本揭露之前,很难对局部遗存的性质作出判断。……鉴于城垣上限止于春秋晚期或稍早,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陈国故城无疑还没有被触及”。这次发掘,“因仅仅是局部试掘,难窥全貌,同时由于陈屡经战火,筑而复毁,毁而复修,最早的城墙痕迹亦很难保留了”。阅而关于陈国故城的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考古发掘加以解决。
淮阳县城不是整个陈城,只是陈城内城。曲英杰先生指出:“今淮阳县城周长九里十三步,约4500米,为清初重修。经考古调查与试掘,其最下层发现有春秋晚期夯土,内含板瓦、绳纹筒瓦等遗物。在此夯土层之上又发现有战国晚期、西汉前期修补附加层。调查者据此推断其即为陈都与楚都陈城,似有可商之处。……今淮阳县城所在原为汉淮阳城及唐陈州泊,只是原陈城之一部分;而整座陈城的规模当如《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周回三十里”。陈全立、史文利先生也认为“陈城大于后世陈州府城”。看来陈州城外,应有规模巨大的外城。王应麟《诗地理考》云:“今陈州在古陈城内西北隅,陈都在宛丘之侧。”从考古调查来看,迄今并未找到更大的城圈。但不少著作已将绕城的“护城堤”视作“外郭”,这为寻找外城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白眉初《鲁豫晋三省志》云:“城周九里十二丈,高二丈四尺,四门,门皆三重,绕城有土筑外郭一道,即护城堤,高丈许以防水患。”此外,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一书,对此也有详细记述:有些城市,除一般的城墙和城河之外,在城外相当远的地方又筑一周防洪堤,实际也是一道土城,堤外同样有沟渠环绕,在防御洪水时与城池有同样的功能。这样城市就有了两道防洪线,既增大了安全保证率,又扩大了防卫面积。这种城市防洪工程的效益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河南淮阳县城建在高阜上,城外有湖堤围绕,所谓湖堤就是上面所说的护城堤。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直冲淮阳城,护城堤捍卫着城池免受水害,被挡在堤外的黄河水挟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久而久之,堤外泥沙淤积渐厚,堤内则形成一个湖泊,我们可以称之为城湖。据测量,现在淮阳西关外的湖底比堤外平地要低5米!这是护城堤多次成功地抵御了洪水侵袭的结果! 《古城陈州》一书在论及淮阳古城时,曾经谈到:“如今,淮阳城四门、五关格局未变,内城垣高出湖水面3至5米,保存完好,周回30华里的外城依然如故。外城内有环城大湖,面积16000亩,其中水面10080亩。湖中蒲苇葱郁,荷花飘香。”这里将环城湖定位于外城之内,也就是把护城堤视为外郭城了。《诗·陈风·泽陂》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表明早在春秋时期陈城附近就有长着蒲草与荷花的池塘,这些池塘逐渐形成了后世的环城湖。 陈城宫殿区在淮阳县城内东北部的老衙门一带,如今这里仍保留着高约5米的大型夯土台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子展、子产帅车七百乘伐陈,遂入之。……子展命师无人公宫,与子产亲御渚门。”此公宫,当即宫殿区。宫殿区四周设有围墙,或可称之为宫城。朝在宫城之内。市在宫城之北。《诗·陈风·东门之》云:“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谓陈国男女聚会于市,女子不复织麻,婆娑而舞。《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随武子谈到楚师昔岁入陈,“商农工贾不敢败其业。”可知陈城之内多经商者。关于城门,文献也有记载: 栗门,《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为陈大夫夏徵舒弑君而伐陈,“遂入陈,杀夏徵舒,3诸栗门。”杜预注:“3.车裂也。粟门,陈城门。”其车裂夏徵舒以示众,故此栗门有可能是指临近市的北城门。 东门,《诗·陈风》有“东门之”、“东门之池”、“东门之杨”诸篇。提到:“东门之,宛丘之栩”;“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杨,其叶”。是说东门内外广植、杨之树。东门之内有池,《水经·渠水注》载陈“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八亦云:“东门池,在州城东门内道南。《诗·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即此池也。”此东门当指外城东门。 墓门,《诗·陈风·墓门》云:“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墓门有梅,有鸮萃止。”此墓门可能是指临近陈国墓地的城门,应为外城的东南门。 衡门,《诗·陈风·衡门》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衡门也是陈城之门,附近泉水荡漾,应为外城之门。 南门,《韩非子·说林下》载,楚一丈人曰:“吾方庐陈南门之外。”此南门,当指陈城外城南门。 西门,《说苑·立节》载:“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降民修之。”《韩诗外传》卷一载:“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此西门,当指陈城外城西门。 今淮阳县城外的护城堤是不是陈国故城的外城,尚需进行考古勘察发掘证明。如是,则应有城门遗存。 关于陈国墓地,清道光六年(1826年)《淮宁县志》载:“陈胡公墓,旧州志谓在城东南。”另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子展、子产帅车七百乘伐陈,宵突陈城、遂入之。陈侯扶其大子偃师奔墓。”陈侯为避来自西北方的郑师,而向东南逃亡,表明其墓地应在城外东南。从考古发现来看,1961年12月,淮阳县东泥河村西北角的一个池塘内发现铜爵1件。次年4月,在同一地点又发现爵、觚、提梁卣、簋、戈等5件铜器和罐、尊、鬲、簋等4件陶器。其小陶鬲、陶罐的形制与陕西长安客省庄和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早期陶器大致相同。这批器物很可能出自西周时期的陈国贵族墓。 1973年,淮阳县城东南的 堆李出土西周铜盘、铜簧各1件。盘内有铭文4行22字:“曹公媵孟姬,母盘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寿用之。”簠盖已佚,器内铭文字数、内容与盘铭大致相同。此盘与置均为曹公嫁女的媵器,曹国国君之女所嫁应为陈国王族,因而这里可能是陈国贵族的墓葬区。 除陈城外,在故陈国地域范围内,还发现西周春秋文化遗址50余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沈丘的东冢、乳香台,商水的范台庙、朱集,鹿邑的栾台,郸城的段寨、丁寨,淮阳的平粮台、范丹寺等。以鹿邑栾台遗址为例,属于西周初年至成康时期的第五期文化遗存,主要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本质棺,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流行腰坑和口含的葬俗。随葬陶器的基本组合是鬲、罐、簋、豆。属于春秋末战国初的第六期文化遗存,其陶器中有罐、盆、豆、碗和筒瓦等,器形与山东曲阜鲁故城的同类器基本一致。 其他地方出土的重要陈器,有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出土的西周陈侯簋,簋铭为:“陈侯作王妫媵簋,其万年永宝用。”是陈侯嫁女于周王的媵器。1975年秋,河南商水县朱集村出土一批青铜器,计有鼎、簋、簠和车马器等,其中鼎已佚,现存三簋四簠都有铭文。簠铭为:“唯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嫁媵簠,用祈鼎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春秋·庄公二十七年》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陈大夫,死于公元前667年,他为其女作陪嫁所铸的媵器,应早于此年。这批器物无疑属春秋初期,其造型、纹饰和风格与洛阳地区所出同类器相同”。 春秋以降,荆楚崛起于江汉地区,随着其势力的发展,不断对中原用兵,陈国深受其害。楚庄王、灵王和惠王时,先后三度灭陈。对此,《左传》有过明确的记述。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载:“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谓陈人无动,将讨于少西氏。遂入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因县陈。”这是楚置陈县的最早历史文献。后来楚庄王在大臣申叔时的劝谏下,乃复封陈。立陈灵公之子午为成公。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云:“九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奉孙吴围陈,宋戴恶会之。冬十一月(应作十月)壬午,灭陈。”至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灵王被逼自杀,弃疾自立为楚平王。平王为了笼络人心,求得各国的和好,便兴灭继绝,封陈,以陈太师之子吴为陈君,即陈惠公。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曰:“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秋七月己卯,楚公子朝帅师灭陈。”此次灭陈后,陈地直接并人楚之版图,由于陈城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从此成了楚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都于此。《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迄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东徙寿春为止,楚都陈城38年。这期间陈城名曰“陈郢”。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七年),陈国被楚所灭,族人逃散,为纪念故国,便以国为姓,形成陈姓,这是后世陈姓的主要来源。陈国自妫满封陈到陈公亡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其第一代国君妫满谥号陈胡公,相传陈胡公死后,铸铁棺藏于湖底水中。后人赋诗凭吊云:
传闻铁墓柳湖中,满目烟光失旧踪;
千载暗留悬磐石,一泓冷浸若堂封。
闲花断岸随风落,疏苇临流带雨冲;
舣棹不堪重吊古,楚骚难拟思无穷。 妫满为舜之后,《左传·昭公八年》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因而陈姓的远祖是虞舜,其始祖则为陈胡公。 陈姓历史上形成的郡望有20余处,较早的有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武当、新安、京兆等,其中以颍川和汝南陈氏最著名。
公元前627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完,字敬仲,为避难逃到齐国,因“始食菜地于田”,或“以陈田二字声相近”,故改姓田,以避与陈故国之嫌。田敬仲的10世孙田和,以田齐取代姜齐,称齐太公,被周王室列为诸侯。公元前221年,传至田和的16世孙齐王建时,秦始皇灭掉田齐统一中国,迁建于共(今河南辉县),事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王建第三子田轸于齐亡国前投奔楚国,担任楚令尹,被楚王封为颍川侯,恢复陈姓,改名陈轸。东汉时陈轸的裔孙陈,世居颍川,为当朝名士,其子孙历魏、晋二朝,世代有高官显贵、成为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故陈姓多奉陈 为颍川衍派始祖。 陈国在内乱与亡国期间,陈氏有三支避居外地。一是陈哀公三十四年(公元前535年)楚灵王派公子弃疾伐陈,陈君留出奔郑国,避居于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二是陈涽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灭陈,涽公长子陈衍避居于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兰考县境)。陈衍有二子,长子陈琏、次子陈玙、皆仕于齐,与田敬仲的后代联宗,因而户牖陈氏谱系亦传至陈寔。三是楚灭陈后,陈寔公次子全温,避祸于晋,其后裔陈孟琏任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侯相,移家固始。孟琏的6世孙陈引奇为信都别驾,无子,以颍川陈为嗣。陈 裔孙陈志皋,率其子陈达信于南朝宋时迁至固始县,以承继固始陈氏基业。 唐朝初年,固始陈姓有了很大的发展。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福建泉州、潮州一带爆发了山民反抗官府压迫的“蛮獠啸乱”。陈志皋后裔陈政被任命为岭南行军总管,带领3600名府兵入闽。仪凤二年(677年),陈政阵亡,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9年浴血奋战,平定了“叛乱”,奏请设置漳郡,屯兵戍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被后人尊为入闽始祖和“开漳圣王”,其后裔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的重要来源。 陈姓是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人口多达5000余万,约占汉族人口的4.5%,仅次于李、王、张、刘四姓,是当今中同第五大姓,散居于全国各地及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陈姓人口,如蒙古、布依、哈尼、满、瑶、土、羌、京、苗、侗、回等族。其中有的是汉人融入后仍保留原姓,有的是少数民族改易陈姓。陈姓的祖庭在河南淮阳,大家公认“陈姓满天下,淮阳是老家”。海内外陈姓族人多次组团来淮阳寻根,祭祀始祖陈胡公。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中华陈姓始祖为陈胡公满,根在淮阳之陈城。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