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规范资料
这一生我见过很多家族的谱牒,尤其是近年,我更是阅览了不少袁氏部分宗支的首谱和分谱,并被聘,有幸为宗族续修家谱效力。因而,我特别留意各家新老谱牒的内容。总觉得在过去,对家谱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存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那时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没有现代的发达的通讯、交通工具,没有因特网、数码像机,没有电子邮箱,甚至纸张、笔墨都没有现存的。要做好谱牒编纂的各项工作,困难显而易见。如今,人们有了许多的便利,如果仅仅就整理家谱资料的手段而言,我想,我们人人都可能成为当时的谱牒大师。
其实,家谱资料的规范工作,对于我们家谱的编纂工程,可以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规范资料应如何着手呢?正在我胪列提纲期间,新版《宁波西袁氏家谱》的问世,刚好给我提供了灵感。天意乎?祖庇乎?真是溟溟之中犹如神助!
一、历史资料的保存
历史文献资料,对于我们编纂家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她可以给我们提供第一手现场资料,让我们伸展思维的翅膀,去翱翔历史,窥视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她可以给我们阐述所涉事件的前因后果,让我们设身其间,去探寻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分析过程演绎的偶然与必然;
第三,她封存着我们宗族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恰似传统的封窑醴酒,愈久弥香。从此,我们的子子孙孙因而沾上福气,得以充分汲取祖宗留下的精神甘醇。
历史文献资料的保存,最主要是保持她的原文风貌,除非原版刊行的舛误,绝对不可做文字上的文白置换,更不得更改原稿。有必要只须做好注释即可。
这是我们保存历史资料的科学态度。
二、流传资料的甄别
中华民族文化承传着历史文明,她的内涵十分繁富。作为一个宗族,恐怕其流传历世的资料浩如烟海,那么对这些资料进行甄别采择,是我们编纂谱牒时的首选任务。
第一步:要甄别资料的真伪。对于资料的史实,我们有勘实印证的必要。通过典籍查核后,要勇于舍弃虚伪的部分,舍得抛开虚构的成分,以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不能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自认为符合人意的就是真资料,不如人意的就是假东西;
第二步:要辨别资料的好坏。切忌好坏不分,尽揽囊中。这就要求你有识别精简的功夫,有识别良莠的眼力,有识别高下的本领。一般来说,凡是精品、良品、高水平的文献资料,她的文笔一定十分优美,行文流畅自然,说理论据充分,抒情荡气回肠,读后口颊留香。其辑材也是既全面又可信,一是与历史事件相吻合,无杜撰之辞;二是与人物身份相贴切,无标榜之嫌;三是与时代特征相一致,无傎隔之误;四是与情理相契合,无悖违之失。如果符合这些特性,我们尽可取用,反之,则可不取。
在甄别流传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不唯书,只唯实;要懂得取舍,善于取舍。
三、现有资料的搜集
现有资料的搜集,是指原来所没有搜集到的包括已经发生存在的资料搜集。
搜集的途径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
1、利用现代交通、通讯工具,实地采集或电话访录;
2、运用电脑传真手段,进行异地传递;
3、采用传统交流模式,面对面征集或书面收集。
以上这些途径都具可操作性,选用哪一种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呢?
搜集的范围概括起来归纳为五个方面:
1、史籍方志。即直接从历史典籍、地方史料中进行搜集,这是资料来源的一条重要渠道;
2、传记碑刻。从人物传记和碑铭、墓表的文字中进行搜集,特别是后者,千万不能忽略她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
3、文集年谱。就是通过对各种文集、笔记、年谱的参详,收录文献中有价值的资料,这些资料较为真实,可信度高;
4、宗族事务纪要。通过查阅宗族大事记、宗族活动年表,摘录有关内容予以汇集,她是初始资料,极为珍贵;
5、个人活动信息。就是登记好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世系图表资料,她的信息量几乎占家谱的大部;因此她的内容翔实与否,直接影响谱牒质量。
对现有资料的搜集,最忌重复返工。我们要懂得取巧,要因繁就简,详略得当。要做到精约妥切,全面系统。
四、手中资料的梳理
资料到手以后,我们要进行认真、彻底的筛选和梳理。资料能否有用,这道程序是关键。我们认为:
一是要作好资料目录,划分科目,进行分类。科目宜粗,类别宜细,目录登记要详,以便于查阅为前提;
二是要理顺好她的时序关系。要按照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将这些资料编号;也可依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划分出地域,或以世系脉流为一个单位,分别宗支。这可按需要而定;
三是要根据资料性质编写纲要。如是一种类型或是一个档次的资料,我们将她汇集到一处或装订成册,然后写出纲要,标明性质,最后分档储存,以备取用。
资料的梳理工作,要做到有心、用心、细心。所谓有心,就是对如何梳理,你要成竹在胸,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打乱仗;用心,就是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心思专一,不能“既想到北京做官,又想去南京买马”,那样就会一事无成,得不偿失;细心,就是做事不马虎,不粗枝大叶。只有这样,我们的梳理工作才能做精做细,才能给谱牒编纂工程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践中,我们在浩瀚繁帙的资料堆里游移,会遇到许多具体的偶发事件,以上所述就不一定有效,这就要求我们有临场处断的果敢与机敏能力。毕竟,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此我毋庸多言。
2006年6月4日冠烛于补漏斋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