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丰城“地下军火库”揭秘
[打印本页]
作者:
袁忠军
时间:
2006-5-8 10:07
标题:
丰城“地下军火库”揭秘
打开紧紧缠绕的链子锁,推开沉重的大铁门,枪出现在《新闻周刊》记者的面前。
枪,各式各样的枪。银白色的仿“左轮”,乌黑色的仿“六四”,长短不一的猎枪。还有被一位资深干警称为“暴力王”的五连发来复枪——30米之内,可以一弹在人身上穿出个脸盆大小的洞。
此处——江西丰城公安局一间封闭的储藏室里,整齐地码放着警方在缉枪制暴行动中猎获的成果。
向记者介绍缉枪情况的干警手中,持有丰城小港镇下袁村干部袁新平等人涉枪一案的调查记录。这位公安称,此案是丰城地区涉嫌买卖制造枪支的最典型案例。警方收缴的来复枪,便来源于下袁村。
而当地一知名媒体,则将隐匿枪支的下袁村袁氏祠堂形容为“地下军火库”。
据丰城警方介绍,下袁村制造枪支始于五年前。1996年,下袁人与邻村梅岗(音)村民已经多次发生冲突。屡屡的争斗中,下袁村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这在注重宗族势力的乡村,无疑让下袁人的颜面扫地。
他们想到了火器。枪——这种能于数十米外伤人的东西,在打斗中的威慑力不知要胜过刀棍多少倍。何况在解放前,下袁一带就流传着制作土枪的工艺。
村中的一些“谋士”找到了村官袁新平,建议集资买枪。
在警方提供的资料中,记者查到了袁新平的档案:男,1970年生,初中文化。曾任村民兵营营长、村委会副主任、主任。当他成为下袁村一把手时,只有25岁。
但袁新平这颗年轻的心,却同样跳动着浓厚的宗族观念。1996年,村中的一些老人建立了带有宗族色彩的老年协会,他答应了,并每逢年节都组织祭祀活动。而后,他又号召族人集资5.6万元,建起了用于供奉宗祖的袁氏支祠。
集资买枪的方案,得到了以袁新平等村委会成员的支持。为此,下袁人还特地召开“家族会”,决定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幼,每人出40元钱,并限定时日上交。集资过程中,袁新平等人颇具“风范”,带头执行。而有的贫苦人家连子女读书都没钱,却迫于压力不得不借债交款。
全村1010多人,最后一共筹集买枪款4万多元。
有了钱,村中三次派人到丰城某矿物局及南昌等地,购买无缝钢管、火药,先后制作土铳42支,手雷100枚。
丰城公安局一位干警向记者讲述了土铳的打制过程——先将无缝钢管一端打扁,固定在木制枪托上;尔后在钢管下端钻一个圆孔,放入扳机;开枪前,在枪膛内塞入火药及引信。扳机与枪膛的摩擦会产生火花点燃引信,进而产生作用力将火药推出。
由于土铳威力有限,袁新平又派人购得猎枪两支,五连发来复枪3支,子弹400发。平时,这些枪支被刷上桐油,隐匿在袁氏支祠中。
手中有枪的下袁人更为桀骜不驯,他们的攻击矛头开始指向政府。村中有人抗税不交,有人抵制计划生育。市镇干部进村做工作,带来的被褥被村民扔出了屋子。发展到2001年春节前,“三讲”教育在下袁都难以进行。
获悉情况后,丰城警方意识到事态严重。2001年2月25日晚,他们调集人马突袭下袁村,将涉枪犯罪嫌疑人袁新平等11人缉捕归案。
但这次行动中,枪支依然未被缴获。“阻力好大的啦!”丰城公安局一位负责人回忆说,“得知我们抓了人,下袁村村民眼睛都急红了,如果那时强行收缴会死人的。”
在当地政府的派遣下,30多名镇、县干部自三月份起开始进驻下袁村,对村民进行说服教育。这些干部大部分是下袁村人,与村民的沟通相对容易。在干部们的协助下,4月16日,警方成功起获了“地下军火库”中藏匿的所有枪支。
4月20日,丰城人民广场。市公安局召开了公捕公判大会,宣布以涉嫌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将袁新平、袁虎仔、袁兴发等人进行逮捕。雨中,丰城市数万群众目睹了这一幕。
6月12日,当《新闻周刊》记者赴丰城采访时,此案开庭在即。一位知情者向记者透露:根据《刑法》第125条,“三袁”至少要在监狱中度过10个春秋。
这位人士还说:丰城枪支的源头,主要是湖南省萍乡、长沙、易阳、常德。在这几个地方,有着一些管理松散的兵工厂。而丰城某矿务局的一些不法分子,则充当“倒爷”——从湖南买枪,再转手卖给当地人。
枪支交易的地点异常隐秘。长沙市郊某立交桥下,便是经常买卖的一个窝点。枪贩们为了安全起见,一般先在远处望风,等买枪人来后,再临时通知变换地点。有时候,交易地要更改四、五次之多。警方人士说,这种狡兔三窟的反侦破手段,为打击枪支犯罪增加了不少难度。
探访下袁村
若非亲眼所见,绝难想象枪支和暴力会在一个如此秀丽的村庄中生长。
这是一派江南仲夏风景——河塘交错,莲叶田田。碧绿的稻田中,几群白鸭点缀;车辆过处,不时有苍鹭惊起。所有的景色又笼罩在烟雨中,宛如一幅手法细腻的水墨画卷。
青砖灰瓦勾勒成的下袁村,坐落在水墨画中间。正值早饭,村中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为画卷又增加了几分人气。
枪支就隐藏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自从手中有枪之后,热衷械斗的下袁人更是有恃无恐。与别人发生口角时,他们动不动就说:“信不信,老子一枪崩了你!”今年二月,丰城公安调集60多人来此捉拿制枪嫌疑犯,但迫于下袁人的凶悍没能进村。最后,警方采用将犯罪嫌疑人“请”到镇里开会的计策,缉捕行动才得以成功。
“这里还有人会‘五把钱’的功夫!”出租车司机的话又给下袁村平凭添几分神秘。“那是一种点穴功,打到你身上会留下五个手指印,让人受内伤。厉害得很呐!”而在目前,下袁制枪买枪案开庭在即,当地人对“枪”更是敏感。
记者在村东口下了车。在这个与丰城市相距10多华里的偏僻之地,两个不速之客的出现,给村中激起一层波澜。几分钟后,村头那家屠户门前就聚拢了二三十人。人们玩弄着割肉的钢刀,朝记者行进的方向指指点点,并目不转睛地盯住记者背上的相机。
藏匿大量枪支的袁氏支祠已经近在眼前。祠堂由青砖砌成,红色廊檐,比村民居住的房屋高出一倍。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这时贸然拍照,无异于把自己推下火坑。记者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走到离祠堂最近的一户住家门口,向坐在这里乘凉的一位老太招呼道:“大娘您好!我们是北京的学生,来考察这里的建筑。”
“是来看我们的房子吗?”一个男声接过了话茬。话音未落,一位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的老头从屋中走出。
老人名叫袁生根,74岁,是下袁村的宗族首领,自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听记者夸赞袁氏支祠盖得很有特色,袁生根面露笑容。他将记者让进屋内,热情地端出一碗水。记者接过粗瓷大碗一饮而尽,随手递回一支香烟。
记者的爽快再次拉近了与袁生根的距离。他先把家人一一介绍,又谈到村子的历史:“三国年代,这里是吴国的地盘。传说武圣关公征战时,曾经在下袁村一带驻兵休息。”
“听说这里有人会‘五把钱’点穴功?”记者问道。
“以前确实有,可惜到我这辈就失传了。”袁生根说,“但尚武精神还在,我从十几岁就开始练武。”
老人走到屋子中间,稳稳扎了一个马步。尔后左手由拳变掌,朝左上方快速拨出。同时右步后撤,右掌向右下方拨出。他举手投足非常敏捷,完全不像已经年过古稀。
“这是祖传的招数。”袁生根解释道,“当年我学的时候,老辈人就告诉我,这一退一拨可以避开敌人的拳头——我们这里的人从不主动出手伤人。但如果谁要欺负我们,就用这招——”他已经撤回的右脚突然向前迈了一步,尔后右掌猛然击出。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练了。”袁生根叹息说,“他们太懒,天天就知道打牌。”
“那他们靠什么防身呢?”记者追问。
“用土铳保护村子。”袁生根回答,“可惜前几天被政府收走了不少。”
记者再追问关于枪支的事情,老人避而不谈。
袁氏支祠是袁氏家族的标志性建筑。祠堂大门两侧的对联依稀有“要光门第……欲好儿孙……”的字样。但建祠祭祖并未达到下袁人光耀门第、兴隆业运的愿望,反而因为在祠堂藏匿大量枪支,村中七人被警方刑事拘留。而这祠堂,也因被当地一家媒体曝光而恶名在外。
当记者结束采访告别下袁村时,袁生根有些怅然。他长叹着对记者说:“多想生活在你们的大城市呀!你可不知道我们这里生活有多难,负担有多重。镇上三天两头会有人来这里收钱,前几天说修从丰城到什么地方的公路,村里每人又要交50元。可我们栽一年稻子才能挣几个钱?我们组织人自卫,又说犯法,村上有人被抓走了。其实,如果生活得好好的,谁又愿意和别人动武呢?”
作者:
袁银生
时间:
2006-5-8 10:15
标题:
这没什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这在以前经常是这...
这没什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这在以前经常是这样都是为了山地,或是为了稻田放水。不要太过奇怪。
作者:
袁章礼
时间:
2006-5-18 13:21
标题:
民国时代我村也是有枪有炮威风八面!村里有...
民国时代我村也是有枪有炮威风八面!村里有做过团长.旅长!只要跺跺脚.全镇都害怕!
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切都要合法化!希望兄弟们都学点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