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汝南袁氏 [打印本页]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7:09
标题: 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大家,祖籍在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其先出于舜。周武王灭商朝以后,为存先世之后,封舜的后代妫满(史称胡公满)于陈。妫满13世孙陈大夫辕涛涂是袁姓的始祖,也是汝南袁氏的始祖。其封邑阳夏是袁姓的根据地。陈国在春秋时期被楚国灭掉,子孙分流。

如同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是一员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世传孟氏《易》学。

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儒家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不过很少有实际授业关系。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现今汝南县境内袁氏分布广泛,全县二十个乡镇中有一百多个自然村居有袁姓群众,总人数两万多。居住袁姓较多的乡镇有汝宁镇、板店乡等,较集中的村庄有十多个,以“袁”命名的村子就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等。袁涛涂所处的时代,正是齐桓公称霸诸侯的时候。当时齐桓公出兵攻伐蔡国,接着又攻伐楚国,大胜而归,在召陵会盟诸侯。齐军回师要路经陈国,袁涛涂为陈国上卿,为陈国利益考虑,因怕对陈国不利,就劝齐桓公向东走东海之滨,东路道险,齐军大陷于沛泽之中。
涛涂因参加齐桓公盟会,被赐封食邑阳夏(今河南太康)。
秦末,涛涂7世孙辕告避难于河洛间,辕告的小儿子辕政将"辕"去"车",以"袁"为姓。
袁氏世居阳夏,在这里发展成大族。阳夏属陈地,故袁姓以陈郡为其地望。此后徙往各地的袁姓多为陈郡袁氏分支。袁氏盛于东汉,自东汉袁安起,累世官宦,四世五公,东汉末袁绍、袁术各据一方,称雄一时。
本书第七章列专节叙述陈郡阳夏袁氏。

作者: 袁资友    时间: 2006-4-8 17:10
标题: 汝南袁氏
京《仲誉》 -----彭《名汤  字伯楚》----贺《字元服》---- 闳《字夏甫》 ----广----焕《旭卿》----准《孝尼》----冲《景元 名名尉》----宏《彦伯》---恩光----灏《迁建康居》    表光-----顼《居河南》
单谱记载供参考

作者: 袁培    时间: 2009-7-19 19:01
天下袁氏归汝南
袁氏是中华大姓之一,在百个大姓中排名第三十三位。

  据考证,袁氏是虞舜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今河南准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 “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名如《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对此均有详细记载。

  中华大姓中有不少发端于中原地区,袁氏早期也主要是在其发祥地河南发展繁衍,而发展中心是汝南。对此,古今一些姓氏文献均有定论。

  据《汝宁府县志》载,汝南古为沈蔡诸国之地,战国时在楚魏二境之交,秦属颖川郡。到汉朝时设置汝南郡,隶属豫州,领县三十七,包括了今天的平舆、项城、西华、漯河、潢川以及安徽的阜阳、山东的蒙城在内的大片疆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战乱、官职调任等原因,虽然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向海内外广为发展,但发端于袁安的汝南袁氏始终是最为兴旺的一支。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袁氏名人辈出。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篡》载,“袁氏自后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世二十八人,三公、会仆一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等书记载,袁政后裔袁干封贵乡侯,袁干的八世孙袁良(东汉汝南人),其孙袁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后官至司徒。和帝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不避权贵,多次弹劾窦氏兄弟的专横,为时人称颂。袁氏自袁安以后,兴旺发达,其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节五公,与东汉一代相终始(风《重修汝南县志》),历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据清嘉庆元年(1796年)编纂的《汝宁府志》及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编印的《重修汝南县志》载,历代汝南袁氏封爵位的有六人,为各种史志收编的汝南袁氏名人有二十多位,如袁良、袁安、袁汤、袁逢、袁绍、袁术等,不少人在《东汉书》中列有志传。

  随着历史的发展,汝南袁氏虽然已经迁徙分布到海内外许多地方,但仍有大量袁氏后裔在汝南县本土生息繁衍。据调查,现今汝南县境内袁氏分布广泛,全县二十个乡镇中有一百多个自然村居有袁姓群众,总人数两万多。居住袁姓较多的乡镇有汝宁镇、板店乡等,较集中的村庄有十多个,以“袁”命名的村子就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等。

  此外,有关史志资料对袁氏及其名子墓冢亦多有记载,如《汝宁府志》、《重修汝宁府志》均轼明司徒袁安墓址方位,并附有墓址遗照。

  1999年第十三届舜裔宗亲会在河南省召开时,香港袁汝南堂宗亲会会长袁雄昆先生、泰国袁氏宗亲会会长袁经伦先生都先后率团来汝寻根访问。摘自网络
作者: 袁酉    时间: 2009-7-21 14:39
回复二楼“天下袁氏归汝南”

   “天下袁氏归汝南”说,是对袁氏的误解,是对袁氏乏全面的了解。
   开辕姓鼻祖者辕涛涂。涛涂受赐阳夏邑(陈郡太康),按周制得土命氏,由陈氏改辕氏。
   陈郡太康(阳夏)是袁氏的始源地,汝南、彭城是袁氏早期发展的分迁地。无论分迁地族支繁衍人数多少,它所从属还是陈郡太康(阳夏)。
   天下袁氏归阳夏(太康)!是正说。
   或说天下有袁氏属汝南 。
   现今所见袁氏家谱中打“汝南”旗号者多,开口汝南袁氏”动则汝南袁氏联修”。其实又有多少族支真属汝南袁氏?恐怕没人能说得清!
  其一,在二十四史中汝南袁氏,从公元71年安公现史至公元207年袁尚死。只有二百多年的辉煌,派系不间断。

  其二,在二十四史中陈郡袁氏,从滂公开始至袁誼止,共67人,十五代。时间从公元178年滂公现史至公元697年袁誼出現在史册。五百多年的辉煌,派系不间断,其间没有汝南袁氏人现史册

  试问:从公元178年至公元697年,500多年时间里没有汝南袁氏人现史册。唐宋以后的修谱人如何得知你们族支属汝南而非陈郡?!

  试问:从公元178年至公元697年,500多年时间里没有汝南袁氏人现史册。唐宋以后的修谱人在排世系用人时,照用陈郡袁氏袁滂至袁誼世系人而又不敢公开他们不是汝南袁氏的身份。是何原因?

  一言以蔽之,无非是汝南袁氏出名早、有四世五公、加上袁滂族支的宣扬名气大。言汝南用以壮支族威,不知本支族祖推尊安公为袓。实忘却了陈郡阳夏支乃我袁氏之根本!汝南袁氏支乃分支也。

  唐、宋期间,袁氏中名气大点的有:袁天罡(纲)、袁恕已、袁智弘、袁滋、袁象先。袁氏家谱中往往将这几位名人串联在一个支系中,有取两者、有取三者。其实袁天罡是四川人有自己的世系,有说是袁朮后裔;袁恕已史册确认为河北东光人。因爰故长子爰哙居河北,河北袁氏多属彭城支;袁智弘为河东(山西)人,陈郡支;袁滋为陕西生人有自己的世系,自认为是汝南支。因爰故次子爰盎居、葬在咸阳安陵,陕西袁氏多属彭城陕西支;袁象先宋州下邑(今河南商丘)人也,自称唐南陽郡王恕已之后。象先曾祖進朝从河北东光迁居河南商丘,属汝南商丘支。他们有各自的支属,不可能都是某一族支的人。袁氏名人本不多,一支独享非可能!


[ 本帖最后由 袁酉 于 2010-8-26 14:29 编辑 ]
作者: 袁従崬    时间: 2010-8-25 16: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0-8-26 11:37
今日汝南非昔时汝南,地名、实际位置、堂号以及现在有些人士打出的旗号,是不同的概念。再则,“幵辕姓鼻祖者辕涛涂。涛涂受赐阳夏邑(陈郡太康),按周制得土命氏,由陈氏改辕氏”一句中,“”为何意?“改”字难听死了。原句是什么就是什么直接引用不好吗?用酉君的话说,叫“噫造”,哈哈![s:13]
作者: 袁保险    时间: 2013-2-27 20:24
资友 发表于 2010-8-26 11:37
今日汝南非昔时汝南,地名、实际位置、堂号以及现在有些人士打出的旗号,是不同的概念。再则,“幵辕姓鼻祖 ...

这个字,第一次看到
作者: 资友    时间: 2013-3-1 20:03
是手写版“开”字,自动识别之误。这字可能写作“开”,读作“兼(音)”。
开 jiān
1.平。 2.我国古代羌族的一支。 3.姓。宋代有开度。单县有个开山公园
部首:干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五笔86:FTFH 五笔98:GDFH 仓颉:MJMJ
笔顺编号:113112 四角号码:114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E75
古贤切。古音在十四部。凡开之属皆从开。

作者: 蓝色忧郁    时间: 2013-10-20 15:16
我想问下 清朝被敕封为将军的那个叫袁什么?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