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谱网--

标题: 湖北政区 县市来历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袁志东    时间: 2017-2-22 22:49
标题: 湖北政区 县市来历小记
  武汉:取武昌和汉口、汉阳三镇首字为名。

    黄石:因黄石山而得名。

    十堰:《武汉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2期:“清代分置十堰堡。堡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汉江。居民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有头、二、三、四、五、六六个堰,另外还有四个堰。在头堰附近设了一个管理水利的机构,驻地名为十堰,意在标示管理范围。”十堰即以此而得名。

    襄樊:1950年由襄阳县襄阳、樊城二镇合并设襄樊市,取二镇首字为名。

    宜昌:南朝齐析夷陵县西江南一部置宜昌县《南朝齐、州郡志》,“取其繁荣昌盛之义”。

    鄂州:《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乃立其……中子红为鄂王。

    荆门:因市南荆门山而得名。

    荆州:以古地名荆州得名。

    孝感:《读史方舆纪要》卷77德安府孝感县则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五代唐因避李昌国庙讳改为“孝感”。

    咸宁: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太祖永安陵讳,按《易乾象》,“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改永安为咸宁。

    黄冈:以古地名黄州得名。
    随州:因古代随国为名。

    【详 细】

    武汉市:

    【江岸区】1950年7月原汉口特别市所辖第六、七、八、九区(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公所,调整合并成立武汉市第四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改称江岸区人民政府。晚清以来,汉口下游区域习称江岸,如江岸车站,新区即以此为名。 【江汉区】清雍正五年,汉口巡检司始下辖汉口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其中循礼坊即在今江汉区境内。民国时期系汉口特别市第三区。1950年11月,成立武汉市第三区人民政府,1952年 7月,更名为江汉区人民政府。江汉,顾名思义乃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实乃因地标建筑江汉关大楼而名。

    【硚口区】1950年11月,在原汉口特别市一、二、三、十四区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政府;1952年 7月,第二区改为硚口区。明代崇祯年间修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玉带河,在近汉水处修有石桥,故称此地域为“硚口”,清同治年间修汉口城堡,石桥处称“小硚口”。沿以为俗,故名。

    【汉阳区】汉阳建城始于东汉末龟山北侧之却月城和马骑城,后历经石阳县(东吴)、曲阳县(晋)、陵曲(南朝宋)、沌阳(北朝齐)统辖,至隋开皇九年,于此置汉津县。隋炀帝大业元年,改为汉阳县。其时汉水在今沌口入江,城在汉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汉阳。

    【武昌区】公元 221年,孙权迁都鄂县,”因武而昌“,故更名“武昌”。 223年,在蛇山建夏口城,此为武昌建城之始,后于此置江夏县。隋开皇九年为鄂州治;后周显德五年,改鄂州为武昌郡。北宋建隆元年改武昌军。元大德五年改为武昌路。明洪武元年改为武昌府。清依之。民国时为武昌县、武昌市。

    【洪山区】原名黄鹄山或黄鹤山,又称东山,以在武昌之东而得名,与蛇山一系,实“蛇山之初阜”。南宋宝祐五年,随州受外敌攻击,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 ”东山从此改称洪山,又名大洪山。1955年,武汉市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新成立洪山区。


    【江夏区】西汉高祖六年,析南郡东部置江夏郡。应邵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魏黄初元年,孙权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夏口(今武昌)。东晋南末,侨置汝南县于今武昌上游,隋开皇九年,改江夏县并移置鄂州城(武昌)。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60年县治移纸坊镇;1995年,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青山区】武昌东北江边有山曰青山,山入江中有矶曰青山矶。清康熙《江夏县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尾亘长湖,首枕大山,山下有矶,曰青山,又有青山口、青山铺、青山矶之称。1951年,武汉市武昌县第九区改为青山区,隶武汉市郊区办事处。后为适应武钢建设需要,改为城区。

    【黄陂区】东汉末,江夏太守黄祖为拒抗东吴,于此建城自守,名黄城镇;北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先秦时期,楚灭黄国(今河南潢川),其后裔播迁南下,分布于今鄂东一带,是故有黄安、黄冈、黄梅等地名。陂有池沼、水畔、缓坡之意(做此意时音bei),正合今地丘陵地形,故名。

    【汉南区】地处汉阳南部,原称汉阳南乡。1966年,建武汉市汉南农场,1978年,改建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1984年改为武汉市汉南区。

    【东西湖区】原为古云梦泽东端。195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起草《东西湖蓄洪垦殖意见书》中,其中绘有东湖(又名绿野湖)和西湖(又名桑台湖),且东西各有一大片泛湖群;此为首次将汉阳北乡地区命名为东西湖。1958年,成立武汉市东西湖国营农场管理局。1979年建东西湖区
    【新洲区】本作新州。原为黄州治,唐末战乱,黄州治东移,今新洲地实乃旧黄州,但民间则称其为新州。弘治《黄州府志》:邾城,今名旧州城,俗又呼新州。又明代长江水道南移,举水入口之举洲与陆合,举水在今宋渡村形成大洲,明万历中,黄冈知县茅瑞徵首次在公文使用“新洲”名。1951年,分黄冈县西半部新置新洲县,隶属黄冈专区。1983年,新洲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新洲区。

    【蔡甸区】本名蔡店,防卫汉阳西部之重要据点,设巡检司、通判于此。清初诗人程封《蔡甸过黄圯书培风堂》诗中首见“蔡甸”二字,至同治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章中多写作“蔡甸”,遂习以为常。新中国成立,设汉阳县于此,1992年,撤销汉阳县,设蔡甸区。 【沙湖】沙湖原与长江、东湖相通,因泥沙堆积,潴水成湖,故俗称漫水湖。清末张之洞筑武青堤,封闭江湖通道,又修粤汉铁路,经行湖中,遂中分小(内)沙湖和大(外)沙湖。今沙湖指大沙湖。1936年,沙湖面积为7725亩,今确定保护面积仅4600余亩。

    【花园山】原名崇府山,明永乐中崇阳王朱孟炜建王府于此,故名。后雅称“崇福山”。清乾隆中有刘氏于王府旧基建霭园,俗称刘家花园,始称花园山。清咸丰中天主教建圣家堂(天主教鄂东代牧区主教公署)、育婴堂和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

    【胭脂山】山脊皆石,色如赤脂,故名,一名鞭指山。山北壁镌有“桃花坞”,传曾桃树成林;亦刻有颜体“竹风清”,旁注古梅墩题,传有艄公插竹成体。可见山北曾与河湖相连。今山体几不存1936年,从正中劈山开路,形成南北向的主干道胭脂路。

    【粮道街】因清督粮道官署得名。原址在今粮道街61号文华中学(原为中华大学,建国后合并组建华中师范学院),地图多标粮道或粮署;官衙西北今得胜桥与楚材街之间有巷曰常平仓,即常平仓所在地。东段原为巡道岭;建国后打通,统称粮道街。                                                                                                                                                                                                   【凤凰山】武昌城北有凤凰山,传吴黄龙元年凤凰来集,故名。今武昌仍凤凰山地名,其实山体几不存。据乾隆《江夏县志》:贡院、县学宫在其阳。贡院内有孟母冢。推测在今实验中学北到城墙一带。岑参有诗颂此山。史称为防守重地,颇疑。今人作凤凰山者,同治江夏县志应作礟架山,礟即砲。云在城东北,城堞仍以为重,称北城山。城东北还有硃石山,又名梳妆台,同治县志称上有奎光楼。今螃蟹岬似指此山东端。

    【永清街】汉口永清街,因永清寺得名。寺为晚清时李陈刘马四户兴建,香火旺盛,有“万家庙”之称。1931年汉口大水后,居民渐多,遂成街。1950年代迁下滑街50号,原址为江岸区第五中心粮店十三粮店所用。后永清街改造,建“武汉天地”。

    【四官殿】各地均为三官殿,何汉口独为四官殿?三官殿乃供天地水三官,而汉口成镇之初,地势低洼,年年水患,居民多建木屋茅舍,又规划不齐拥挤不堪,一家失火便殃及全城,故该殿供天地水火四神,称四官殿。始建清顺治年间,今空余地名。四官殿为汉阳人瞿恒岳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六年重修,并由熊伯龙撰碑文。

    【二盛巷】汉口有二盛巷,在民权路和大董家巷之间,本为“二圣巷”,因二圣祠得名,初称二圣祠正巷,后省称。二圣,俗以为指孔孟,误;实指多宝如来和释迦如来二圣。二圣祠本为寺,后改为庵。随着城市的改造,老旧地名恐怕不久就消失了。

    【六渡桥】本名“六度桥”,崇祯八年汉阳府通判袁焻筑汉口堤,外开挖濠沟,宽两丈,名之玉带河,建桥30余,有燕山桥(今燕山巷)、多福桥(今多福巷),还有六度桥,因桥之附近有“六度庵”得名;后称六渡桥。河、桥俱无,空余地名。
    【流芳】随着地铁二号线东延线的建设,流芳这一地名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民国建立,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后另设武昌市,武昌县治地外迁,初定在油坊岭,地名也雅化为流芳岭。后虽未果,但地名保留,今仍有流芳岭火车站在黄龙山北麓。

作者: 袁志东    时间: 2017-2-22 22:53
  其他市县

    【崇阳】南朝梁大同五年,置乐化县,隋开皇中,并入蒲圻,隶江夏郡。唐天宝二载置唐年县,五代时期,吴改曰宗阳,梁改曰临夏,晋改曰临江,南唐复曰唐年。宋开宝八年始名崇阳。因县北群山崇聚,县治在南,“自通城县龙窖山发脉,历方山岩头而东至此,诸山崇聚,故县有崇阳之名。”

    【通城】汉高祖六年置下隽县,因隽水而名。南齐永元元年改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分立乐化县、下隽县。唐元和二年改市为镇。元和五年改锡山镇为通城镇。宋熙宁五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三乡置通城县。东达南昌,南通长沙,北抵武昌,西连岳阳,四面通城,故名。一说取意于“水道通,地势顺,直注武昌城”。
;   【嘉鱼】汉初,名沙阳堡,因地近长江中沙洲而名。晋太康元年,置沙阳县。隋开皇九年并入蒲圻县,以沙阳县地置鲇渎镇。五代南唐升元元年,改镇为场,后升场为县,以其地盛产“嘉鱼”,且城西鱼岳山,因取《诗经》“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名“嘉鱼”县。

    【咸宁】唐代宗大历三年,初置永安镇;五代时期,南唐保大十三年,升为永安县;北宋真宗景德四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以《易·乾象》中“万国咸宁”一语与“永安”近义,改“永安”为咸宁。

    【应城】南朝刘宋孝建元年,析安陆县南境,新置应城县。隋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复应阳为应城。旧志云,以地处要冲,乃安陆、荆门二府之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该置城为守”,故名。望文生义而已,真实原因不可考。

    【安陆】安陆一名,最早出现在出土文献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中,其中载"喜□安陆□史"(一说是“喜除安陆御史”),意思是“喜”(人名)曾任安陆的“□史”(官名,□为缺字)。云梦大泽之畔,而该地地势较高,后人猜测,大约是取意于“ 安于陆地 ”,故名安陆。

    【汉川】唐武德四年,析汉阳县,新置汊川县,古汊水流经县境,故名。宋建隆元年,又因古义水自竟陵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太平兴国二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因汉水流经境内,改义川为汉川。

    【云梦】云梦本为大泽名,后沧海桑田,发展为为邑居聚落,西魏大统十六年,始分安陆县南境,置云梦县。
  【孝感】南朝宋孝建元年,政府宣扬孝道,因此地“孝子昌盛”,遂分安陆东境、黾县南境新置“孝昌”县。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庄宗李存勖因“昌”字犯其祖父李国昌之名讳,遂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感动天故事,改孝昌为孝感。

    【广水】本名应山。南北朝时宋析随县置永阳县,梁大同二年在应浓山(今印台山)置应州,隋开皇十八年改永阳为应山。1988年,撤应山县,因广水镇而设广水市。广水镇,得名自境内广水河。其河床浅宽,每当山洪汇集则河面宽广,故名广水。

    【大悟】大悟原名礼山,因境内有礼山得名。刘宋置东随郡,入北魏为东随县,隋改为礼山县。后省。1933年,划河南罗山、湖北孝感、黄陂、黄安各一部置礼山县;1952年 9月,为纪念大悟山区的革命斗争,更名大悟。礼山因形似礼帽故名。

    【随州】繁体字为“隨”。西周初期,周势力南扩,在汉水以北分封诸侯,周为姬姓,史称“汉阳诸姬”。隨国即为其一。春秋时期,楚国北延,灭隨国,置隨县。晋兴,为隨郡,西魏大统元年,为隨州。杨坚曾受封于隨,遂以隨为国号,“隨”带“走”旁,又有随从义,便去“辶”为“隋”。

    【鹤峰】原为容美土司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始置鹤峰州。城在八峰山下,其一峰多白鹤,因名鹤峰。城亦因此得名。光绪三十年升直隶厅,隶属施鹤道。1912年废厅,改为鹤峰县。
    【来凤】北宋仁宗时置散毛司,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散毛等七土司。乾隆元年,置来凤县,隶施南府。传其时翔凤山“凤凰翔集,声鸣九天”,有凤来仪,是为祥瑞,故名。

    【咸丰】北周于此设乌飞县,隋设开夷县,唐改清江县,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安定州,明洪武五年设大田军民千户所。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将大田军民大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共设一县,经湖广总督迈桂奏请雍正帝钦定为咸丰县,取意“咸庆丰年”。

    【宣恩】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开始实施改土归流。乾隆元年,并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地置县,取意“传布恩德”,名宣恩。

    【巴东】原为巴国地。秦国统一,置巴郡。东汉献帝初平六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朐忍至鱼复置固陵郡。建安六年,将管辖垫江县以北的旧巴郡改称为巴西郡,固陵郡改称巴东,取意巴郡以西,巴郡以东。隋开皇十八年废巴东郡,置巴东县。

    【建始】三国吴永安三年,该地始置县,取“建县伊始”之意,故名“建始”。

    【利川】明中期以后,汉人大规模移民鄂西南山区,改变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清雍正十三年,中央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置利川县。清江横贯全境,平川广阔,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
【恩施】东晋末年,桓玄政争失败,其子桓诞亡入蛮中,习蛮俗,以多智谋为群蛮首领。临施水(今清江)筑城,因号施王。后为后周所灭,置施州,该地因名施王屯。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次年改恩施,取意皇帝恩赐施县之名。

    【鄂州】初为鄂国。“鄂”源于鳄,或以鳄为图腾。楚灭之,为鄂邑;秦为鄂县。三国时孙权改为武昌。晋兴,分武昌县之地复置鄂县。隋开皇九年废鄂县,地归武昌县。民国二年改名寿昌。因与浙江寿昌重名,民国三年改鄂城。1983年成立鄂州市。

    【神农架】曾名神农山、南山、熊山、神龙山、景山、神龙架、老君山,名称并不统一。“神农架”最早见于清同治《兴山县志》,其云:“老君山其最高处曰神农架,悬崖削立,林木蒙茸,人迹罕至。

作者: 袁志东    时间: 2017-2-22 22:58
本帖最后由 袁志东 于 2017-2-22 23:05 编辑
袁志东 发表于 2017-2-22 22:53
其他市县

    【崇阳】南朝梁大同五年,置乐化县,隋开皇中,并入蒲圻,隶江夏郡。唐天宝二载置唐年县 ...


  【京山】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汉平原行政区划支离破碎,置废频繁。隋统一,于大业三年并角陵、盘陂二县,新设京山县。城东15里有京源山,故名。

    【沙洋】汉代名汉津渡,顾名思义,实乃汉水之津渡。西魏恭帝时,设绿麻县;隋大业元年更名为章山县。唐贞观八年,尉迟恭任荆州路总管,在琼台山附近修建“沙洋堡”,因地处汉水滩地,故名。

    【钟祥】明洪武九年,废长寿县并入安陆州。嘉靖十年,因明世宗朱厚熜生养地缘故,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同年复立县,取"祥瑞钟聚"之意,赐名"钟祥";嘉靖十八年,设兴都留守司,故钟祥又有兴都之称。清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仍治钟祥。

    【荆门】唐贞元二十一年,新置荆门县。县因境内有荆门山而得名。据载,荆门山处有虎牙关,唐时由尉迟恭筑。山是荆山南下余脉,“东西两山对峙如门”,“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故名。

    【天门】楚国为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因而得名。秦统一,设竟陵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石敬瑭下令让敬姓离婚拆成“苟”、“文”二姓或将“敬”的同音字改为其他),故改“竟”陵为景陵。清雍正四年,为避康熙墓“景陵”讳,又因该县西北有天门山(湖北境内的,并非湖南张家界的那座天门山),改为天门。天门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绵亘二十余里,其主峰与龙尾山之首凌霄对峙,中空如登天之门,故名天门口,是天门、京山的第一交通要道。
  【潜江】北宋乾德三年,升安远镇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故名潜江。

    【仙桃】汉水支流锦瑞河绕龙华山与汉水交汇,其地渐成码头,因其形而名 " 尖刀嘴 " 。明嘉靖中,因“尖刀嘴”不吉,据其桃形地势改称“仙桃渡”。后商贾云集,为一方重镇。1952年沔阳县治由沔城迁往仙桃镇。1986年撤沔阳县,设仙桃市。

    【江陵】公元前 278年,秦将白起攻取楚国都城——郢,始于此地置江陵县。后世谓:“此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故名江陵。

    【公安】汉高祖五年,始置孱陵县。东汉建安十四年,刘备进驻油江口(今斗湖堤),改孱陵为公安。据说,因刘备为左将军,世称左公,左公安营扎寨于此,故名公安。

    【监利】三国东吴黄武元年,分华容县地另设监利县。其地水网密布,盛产鱼稻;其境西北又曾煮盐。传说东吴遂设官以监鱼盐之利,故名监利。

    【石首】西晋太康五年,始置石首县。县之东江边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故其山名石首山。县亦以此为名。
    【洪湖】1951年,分原沔阳县南部置洪湖县,因境内有洪湖,故名。洪湖乃古江汉平原水系最后的孑遗,其作为地名,始见于明嘉靖《沔阳志》:“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相通”。

    【松滋】本名松兹,在今安徽宿松境。汉兴,封徐厉为松兹侯,传三世有罪国除;汉昭帝时再立松兹侯国,又传三世至王莽废国置县。汉献帝时改为松滋。东晋咸康年间,松滋百姓避乱迁来,遂侨置松滋县,至今。原松滋于隋开皇十八年改称宿松。

    【沙市】长江受夏水、沮水顶托,于江陵对面江岸形成沙洲,后逐渐成为港口,称津或江津,因正对夏水入江口,又称夏首。唐代,始有沙头之称,因港成市,故称沙头市,意为沙洲顶端之市镇;沙头市省称沙市。

    【荆州】按《说文》:荆,楚木也。实指一种灌木,又名楚。因此楚国又被称为“荆”。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注曰:“荆、楚,一木二名,以国号,亦得二名。”又有山,名荆山,故其地则名荆州。

    【远安】西汉建元元年,置临沮县,以临沮水,故名。东晋隆安年间,因县治迁亭子山,从此无沮河水患之扰,故改为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远安,至今。

    【兴山】三国吴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别立兴山县。有县志云:“兴山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故名兴山。”
【秭归】西汉元始二年,置秭归县。据《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秭归”之“秭”即由“姊”演变而来。

    【长阳】汉兴,置“佷山县”,西晋一度改清流县,不久复名。隋开皇八年,始置长杨县,因境内有长杨溪,故名。长杨溪即清江支流南汉溪。唐改为长阳县,至今。

    【五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将容美土司所辖五峰、水尽、石梁、长茅关诸司,并划湖南石门县和湖北长阳、宜都及松滋三县部分区域合而设长乐县。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改名五峰县,县城西南五个山峰并立,故名。

    【宜都】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夷道,城临夷水(今清江),汉代民族地区的县曰道;故名。汉建安十五年,刘备改统辖夷道的临江郡为宜都郡,含“宜于建都”之意。此为宜都得名之始。

    【当阳】原为古权国之地,白起伐楚,始设当阳县。据清《续修当阳县志序》载:“周行四境,察其地势,西北
高而东南下,西北多连山,东南多平原。”全县地势呈斜坡面朝东方升起的太阳,即正当太阳,故名。

    【枝江】古罗国之地,秦称枝江,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水经注·江水》:“其地夷敞,北据大江,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

    【宜昌】东晋分夷陵西境(长江南岸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地置宜昌县,取宜于国运昌盛之意。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此。清《东湖县志》云,长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

    【南漳】秦始置伊庐县,汉晋时期又分置多县;西魏时期,合北部四县为重阳县,后北周改为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南漳县。以境内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故名。

    【谷城】秦朝始置县,本名筑阳县,后必经更改,隋开皇十八年,定名为谷城县。据《水经注》:“谷城县因古谷国而得名……春秋谷伯绥之邑也。”但《九域志》则云:“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水经注》为是。

    【保康】明弘治十一年,析房县东部潭头坪(宜阳、修文二里)别置新县。因宋雍熙三年曾于此地置保康军,沿用旧名,名保康县;“保康”则含有“保民安居康乐”之意。

    【老河口】北宋乾德二年,置乾德县,属光化军;后废军,改光化县,取“光大王化”之意。1937年,置老河口镇为光化县治,因处汉江故道之口,故名。1979年,置老河口市,1983年,撤光化县,地并入老河口市。

    【枣阳】原名广昌县。隋兴,避杨广讳,改为枣阳县。枣阳,本为县中村名,起源失考。

    【宜城】本为鄢国,为楚所灭,置鄢邑;秦设鄢县。汉惠帝三年改为宜城县。城最初称为“夷城”、“夷邑”,后雅化,改“夷”为“宜”,故名。

    【襄阳】岘山北麓有河,据《荆州记》云:“驾山而下谓之'襄’”,故名“襄水”;水北为阳,“城在襄水之阳”,故名襄阳。
【郧县、郧西】因境内有古“郧关”,西晋太康五年,改长利县为郧乡县;元至元十四年,改郧乡县为郧县。明成化十二年,分郧县的武阳的五个里、上津的津阳四个里别置新县,以其位于郧县以西,遂名郧西。

    【竹溪】明成化十二年,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因城西五里竹溪河得名。

    【竹山】县城东北约百里有山,山上竹色皆黄,故名黄竹岭、黄竹山,又名黄山岭。县遂以黄竹岭、黄竹山得名。南朝梁改上庸县为安城县;552年,西魏改安城县为竹山县;此为竹山名县之始。

    【房县】上古为古房国地,曾有地名防陵,或作防渚。秦攻楚,夺该地置房陵县。延用该名一直到元至正二年,省房陵县入房州。明洪武十年降为房县。清方志以为,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应属望文生义。

    【十堰】十堰之名始见于明中期《湖广图经志》,其云:“十堰,在县(郧县) 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顾名思义乃是拦蓄河水,共修筑十道堰而得名;时为镇建制。1948年解放,属陕南行署,1950年回归湖北。1969年因二汽工程成立十堰市。

    【阳新】本应做阳辛。传说黄帝孙颛顼号高阳,颛顼侄帝喾号高辛,都曾于此居住,故取名为“阳辛”以示纪念。221年,孙权析下雉县置阳新县,南朝宋孝建元年为富川,隋改为永兴,元改兴国路。1914年,因与江西兴国同名,改回古地名阳新。

    【大冶】五代时,杨行密令武昌节度使秦裴分永兴县和武昌地,置青山场院,是为冶炼机构,主持采矿、开炉冶炼。967年,南唐国主李煜以场院为县治,置大冶县,按《 庄子·大宗师》“大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故名。

    【黄石】原为大冶县石灰窑、黄石港二镇,亦合称石黄镇。石灰窑因县东四十里有瑶山,民以烧石灰为生,俗名石灰窑山。1946年《黄石市市政建筑纲要》提出将黄石港及石灰窑合并称黄石市。1950年湖北省始改石灰窑工业特区为省辖市,定名黄石市。

    【武穴】本名永宁,因与河南永宁县同名,唐天宝元年,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为广济。县治所在,汉以前名邬家阅,“人极悍,有精兵”,唐改称武家阅;明改称武家穴,简称武穴。1987年,撤销广济县,因设武穴市。
【黄梅】南朝齐永明四年,置永兴县;隋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因县西十二里有山,多黄梅,故名黄梅山;山中有河,名黄梅水,故隋开皇十八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

    【团风】古称乌林镇、乌龙镇,最晚代至明代,又称团风口,后改团风镇。有记载说“以暑季环镇堤上清风习习,故名。”未必可信。1995年12月,划原黄冈县、黄州市属地,设团风县。

    【蕲春】汉置,县有蕲水,因“水隈多蕲菜(水芹菜)”得名。东晋太元三年,孝武帝避其母阿春讳,改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再更名为齐昌。隋开皇十八年,复名“蕲春”。明洪武九年,裁县,置蕲州。1912年,恢复蕲春县制至今。

    【浠水】因浠水河得名。浠水,本名希水,发源于安徽岳西黄梅尖。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置希水县;本五水蛮地。梁普通元年,改"希"为"浠"。唐武德四年,省罗田县,并入,改名兰溪县。唐天宝
元年,改名蕲水县。民国22年,复改为浠水至今。                                                                                                                                                        【黄冈】春秋时,黄国(今河南潢川)为楚所灭,一部分后裔南下播迁至今鄂东,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名中的“黄”均由此而来。隋开皇十八年,改南安县为黄冈。黄冈故城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盖因城池地处冈地而得名。

    【罗田】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分霍州置罗田县。《舆地纪胜》云:“罗田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又传,《宋书》记载:南朝宋文帝时,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平叛有功,取二人名姓,称罗田;不确。

    【英山】当地初有地名鹰山寨,为军事、政治中心。南宋度宗六年,置英山县,以境内英山得名。英山,传山上有汉代英布之墓,故名。初属六安州,本为安徽地,1932年,划归湖北省。

    【麻城】南朝梁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麻城。传后赵将领胡人麻秋曾于古城畈筑城,故名。麻秋在历史上以嗜杀著名,史载: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又传麻秋有女名麻姑,后成仙,今县境西北仙居山仍存麻姑仙洞。

    【红安】原名黄安。明嘉靖四十二年,析麻城、黄冈、黄陂三县各一部,取“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置黄安县。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战黄安县城,改为红安县。后红军放弃县城。1952年,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作者: 袁志东    时间: 2017-2-22 23:52
附 :宜城(自忠县)
  大悟(礼山县))
  红安(黄安县)
  老河口(光化县)
  武穴(广济县)
  丹江口(均县)
  江陵(荆州)
  随州 (随县)
  仙桃(沔阳县)
  广水(应山县)
  赤壁(蒲圻市)
  鄂州(鄂城县)
 
  




欢迎光临 袁氏家谱网-- (http://yuansc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